瀋陽鐵西在京舉行座談會 打造升級版軍民融合產業

2020-12-14 遼寧新聞網

瀋陽鐵西在京舉行座談會 打造升級版軍民融合產業

中國新聞網·遼寧 2018年06月08日 19:19

  中新網遼寧新聞6月8日電(記者趙桂華)瀋陽市鐵西區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座談會在6月8日在北京遼寧大廈舉行。

  本次活動由瀋陽市鐵西區人民政府、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中德(瀋陽)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管委會主辦,由網信軍民融合發展聯盟、中企聯合創新(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中電華信文化交流中心、瀋陽軍民融合中心、中新金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承辦,並得到了瀋陽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等單位的大力支持。

  網信軍民融合發展聯盟秘書長、原工信部軍民結合推進司副司長曹志恆、華訊方舟董事長特別顧問、原總參三部局長車景武以及北京地區近30餘家知名企業的代表參加了此次座談會。

  會上,鐵西區人民政府代區長、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劉克武致辭。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王冠木介紹了鐵西區投資環境和產業政策。方大集團書記何中華、幸匯華晨(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昌幸、江蘇華功半導體有限公司總裁、第三代半導體投資聯盟的執行秘書長李博也在會上發言。同時,區領導現場解答了與會企業關注的相關問題,並就產業研發政策、人才政策,京瀋合作等方面內容進行了簡單介紹。

  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與網信軍民融合發展聯盟、先鋒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龍之盾軍工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分別就合作項目成功籤約。

  當前,軍民融合正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推進,軍工企業與民營企業的結合面越來越廣,軍民結合產業蘊藏著巨大的市場空間。鐵西區把產業融合作為載體和抓手,把落腳點放在做大做強軍民融合產業上,大膽探索具有鐵西特色的軍民融合發展路徑,打造鐵西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的升級版。(完)

相關焦點

  • 北部戰區迎新春軍政座談會在瀋陽舉行
    原標題:李橋銘主持 範驍駿陳求發講話 唐一軍夏德仁出席 1月19日,北部戰區迎新春軍政座談會在瀋陽舉行,共敘軍民魚水深情,共謀軍民融合發展。北部戰區司令員李橋銘主持會議。北部戰區政治委員範驍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求發出席會議並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一軍,省政協主席夏德仁出席會議。
  • 鄧群策:將白沙綠島建設為國家級軍民融合產業園區
    衡陽全搜索網訊(記者 羅文鵬) 昨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鄧群策與來衡考察的中核集團外部董事王樹山、蘇徵、楊卓、楊海濱一行座談時強調,建設白沙綠島軍民融合產業園是強軍富民、造福子孫後代的壯麗事業,真誠期待與中核集團實現更高水平的合作共贏,共同努力將白沙綠島建設為國家級軍民融合產業園區。
  • 瀋陽鐵西文創園再添「黑馬」 居然與教育產業有關
    筆者問詢得知,Z廣場2020年初將正式進行改造,目前正積極招商,群眾非常期待這裡的教育文創產業。 奉天記憶 鐵西印象:(原飛輪廠舊廠房及白山牌自行車) 地址:北四路齊賢街 瀋陽朝鮮族民俗文化產業園——韓帝園:(原瀋陽鋁材廠) 地址:沈遼路路官一街 萬科 紅梅1939文化創意廣場:(原紅梅味精廠
  • 瞿海會見陳樂田一行 洽談軍民融合產業項目投資事宜
    座談會現場。   紅網時刻益陽7月20日訊(記者 單仕平)7月19日下午,益陽市委書記瞿海會見禾田集團董事長陳樂田一行,洽談軍民融合產業項目投資事宜,益陽高新區工委書記汪軍參加座談。   陳樂田和亞光科技董事長李躍先、北鬥國華(北京)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薛赤峰分別介紹了公司的運營情況和回家鄉投資的意向。
  • 軍民融合 產業升溫
    時值九月,秋意漸濃,湖南的軍民融合產業熱度不減:長沙凱樂微谷軍民融合基地還未正式運營,即已接到近百份來自省內外的入駐申請;中電軟體園二期信息安全與軍民融合產業基地建設如火如荼,劍指千億級信息安全產業集群……  來自省經信委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7月,全省軍民融合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602.8億元
  • 瀋陽日報高校共建座談會在東北大學舉行
    12月17日,瀋陽日報高校共建座談會在東北大學漢卿會堂308室舉行。瀋陽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李英民表示,高校需要媒體,需要宣揚正能量,30年來通過《瀋陽日報》看到了瀋陽各方面的成就、變化,也看到了瀋陽日報不斷的變化和發展。期待沈報集團每年都舉行這樣的座談會,進一步加深高校和媒體之間的了解。
  • 「一園一城一谷」 全面拉開瀋陽鐵西振興發展新格局
    拓展發展新空間、培育發展新動力,鐵西區以「一園一城一谷」為支撐,已全面拉開了中德裝備園、中法生態城、金谷產業區「一園一城一谷」三箭齊發、產城融合、東西互動的發展格局。為鐵西復興振興提供了強大支撐,也為瀋陽實現振興發展培育全新經濟增長極。  今年,鐵西區將加快中德園「一個平臺、五大體系」建設,確保「中德發」「中德開」實質化運行。
  • 軍民融合, 助推龍巖產業轉型升級
    ,搞生產爭上遊」的老區精神,掀起一股「軍民對接,項目落地」的熱潮,把推進軍民融合發展作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龍巖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重要抓手。2016年12月,龍巖經開區(高新區)申報福建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軍民結合)通過評審。該區是軍民融合產業項目的主要承接地,也是龍巖唯一的國家級工業產業平臺和科技創新平臺。
  • 旅順口區:打造軍民融合、文旅融合旅遊目的地
    12月7日,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工作推進會在京召開,作為第一批六個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地區之一的大連市旅順口區做了專題匯報。旅順口區圍繞創建「國家記憶」主題,提出五大創建定位:一是民族自強、不屈抗爭的國家記憶公園,二是愛國主義、國防教育的全景展示窗口,三是軍民融合、合理利用的先行示範區,四是文物保護、創新活化的精品工程,五是高質發展、文旅融合的旅遊目的地。
  • 「戰爭的記憶」講座在瀋陽北方圖書城鐵西店舉行
    「戰爭的記憶」講座在瀋陽北方圖書城鐵西店舉行 全省各地 │ 2019-09-18 16:08來源:
  • 湖南形成六大軍民融合主導產業
    涵蓋核、航空、航天、特種裝備製造、船舶、民爆化工    湖南日報6月12日訊(記者 李偉鋒)省經信委今天發布,我省軍民融合產業發展態勢良好
  • 鐵西呈現「一核兩翼」大格局 瀋陽一帶一路成為區域內核
    西翼,為鐵西經濟技術開發區,包含中德裝備園、中法生態園等等,東翼,則為鐵西區老城區,包含二環內的鐵西區以及大金谷。「一核兩翼」的戰略大格局,通過瀋陽一帶一路這一核心,將鐵西區開發區與老城區緊密連接起來,形成了一個集合了居住、商業、產業合理布局且融合的大鐵西。
  • 軍民融合在湛開花結果
    湛江市委市政府和駐軍牢固樹立「一盤棋」的理念,把軍民融合發展作為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的途徑,在經濟建設中貫徹國防需求,實現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良性互動,同步提升戰鬥力和生產力。特別是在駐軍支持下,軍港大道、奮勇高新區軍民結合產業示範基地等項目加快推進,在祖國南海之濱寫下了軍民融合的生動篇章。
  • 2018第二屆軍民融合院士高端論壇在海口舉行
    以「軍民協同創新 共建融合精品工程」為主題的2018「第二屆軍民融合院士高端論壇」於6月29日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科技產業化促進會、海南省科技廳主辦,中國科促會軍民融合工作小組承辦,得到了國家有關部委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
  • 傳統與變革的融合新生|遼寧瀋陽·保利·雲禧
    瀋陽保利雲禧延續了傳統建築的文化底蘊,結合原始工業廠區風貌,以中式風格,演繹工業建築與傳統風格相結合的新生建築。通過強調中國傳統建築的體量和造型,塑造了一個將工業與傳統文化融合的多元化高品質共享生活社區。
  • 鐵西將在興華街打造「地下商城」
    8月4日,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在鐵西區委十一屆六次全會上了解到,鐵西區將按照全國統一標準,規劃建設興華街「地下商城」,打造鐵西商業聚集新空間。據悉,該「地下商城」將與地鐵九號線建設同步進行,並將實現商場和地鐵的無縫銜接,鐵西區未來正向著加拿大的「蒙特婁」地下商城的方向發展。
  • 揭秘:瀋陽鐵西萬達廣場商業模式成功背後五大要素
    本文以瀋陽鐵西萬達廣場為例來探討萬達廣場商業模式成功的五大要素。   萬達集團的投資典型策略就是長線投入,做城市的經營者。萬達集團斥巨資進行長期大規模的舊城改造項目,瀋陽鐵西萬達廣場的項目是萬達集團最具示範意義的項目,總建設歷時5年(2005~2009年),是萬達城市綜合體中業態最完善的典型代表。
  • ...打造融合發展的軍民兩用產業新體系,2019中國紡織軍民兩用技術...
    本次會議由中國工程院、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中國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中國紡織軍民融合工作委員會、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東華大學、上海大學承辦,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特種紡織品分會、北京邦維高科特種紡織品有限責任公司、泉州邁特富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江門市新會區工業用布廠有限公司、中紡億聯時尚產業投資集團協辦。
  • 尋味瀋陽鐵西 徜徉工業文明的記憶
    其依託原瀋陽重工集團二金工車間的工業遺址,以標誌著瀋陽工業起源之年的「1905」為名稱。自2013年創立以來,該項目以豐富的空間內容和產業化運營思路,讓一座沉澱了共和國40多個「第一」的工業空間轉變成為瀋陽文化地標。
  • 瀋陽鐵西文創園再添「黑馬」 居然與教育產業有關
    筆者問詢得知,Z廣場2020年初將正式進行改造,目前正積極招商,群眾非常期待這裡的教育文創產業。 奉天記憶 鐵西印象:(原飛輪廠舊廠房及白山牌自行車) 地址:北四路齊賢街 瀋陽朝鮮族民俗文化產業園——韓帝園:(原瀋陽鋁材廠) 地址:沈遼路路官一街 萬科 紅梅1939文化創意廣場:(原紅梅味精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