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自由行」系列遊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遊遊走走故事下酒」閱讀全部!
「入疆」第6天,路線:和田——葉城——英吉沙——喀什。總裡程913公裡。8:00離開賓館,16:30到達喀什,辦理邊境證,參觀喀什老城。
很早就醒來,大家都想著快些離開和田。出城時路過和田廣場,看看著名的庫爾班大叔。庫爾班·吐魯木是新疆和田地區的農民,童年與地主家的牛羊一起度過,成年後為擺脫被奴役的生活,帶著妻子逃進荒漠,靠吃野果生活。後妻離子散,他孤身一人度過17年貧困交加的生活。
看看這尊站像,怎麼感覺主席頗像維族人呢?2019年再訪和田,到庫爾班大叔故居參觀,一個很普通的農家小院。
清晨的廣場少有遊人,進城出城都要檢查,對我們這外來的遊人來說,很有安全感。新疆早已不是過去的新疆,是最安全的地方。外地別再妖魔化新疆了。
出和田,我們再次掉進沙漠的海洋。風起,天空昏黃,沙塵在路面上作畫,龍飛鳳舞。沙塵起舞其實極不浪漫,令人恐懼,看不出是沙,是霧,會飛舞的沙霧,不見天光,不見曠野,只見沙魔籠罩,無處可逃。車窗不敢開,要打著雙閃,開著霧燈,經常可視距離不足百米。前面沙陣裡突然鑽出來一輛車會嚇人一跳。這裡是沙的世界,人類反倒不應該闖入。天空看不到顏色,張嘴就吃滿嘴沙,沙在路上做遊戲,旁若無人。黃沙漫謾一直持續了200公裡,在風沙中前行,聽見沙子打在車身上的聲音如下雨一般。
這樣的環境怎容得下人類生存?路過小鎮常見新疆人在路邊等車,還有抱著嬰兒的女人。我說他們怎麼不知道戴個口罩?這樣的沙,這樣的塵,人體怎會受得了?
前面看見樹木,又見綠洲,葉城快到了,似乎是衝出了沙陣。280公裡,此地距離葉城19公裡。葉城是新藏公路的起點,我一定要去看看的。
新藏線是我在中國最後的自駕夢,阿里、西藏的夢想都集中在這裡(當時我未曾想到僅僅2年之後,我就實現了阿里之夢)。西藏我已走過一趟,但阿里依然是夢想。滇藏進轉川藏北線,然後拉薩換新藏線奔葉城,這是我最後的路線。從此,中國這塊土地上不再有自駕的夢想。
新藏線的起點在葉城。因為新藏線,我記住了葉城這個名字。葉城為葉爾羌的簡稱,因葉爾羌河而得名。西漢時為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西夜國,清代徵討大小和卓,定邊將軍兆惠就駐兵於此。暫時走不了新藏線,那就把車停在新藏線的起點。這是老的紀念碑。
車出葉城,進入老國道,路難行,汽車就像坐船的感覺。阿Sir被甩到了車頂棚上,它馬上學乖,死死抓住沙發邊固定的小籃子,再也不會蹦起來。
風沙又起,等看見藍天白雲,我們到了英吉莎。新疆有四大名刀,即英吉沙工藝小刀、伊犁沙木薩克折刀、焉耆陳正套刀和莎車買買提折刀。其中英吉沙小刀以其精美的造型、秀麗的紋飾和鋒利的刃口而顯露頭角,約有400年歷史,是很受歡迎的民族特需工藝品。英吉沙人傑地靈,是創多項金氏世界紀錄的高空王子阿地力的故鄉。
英吉莎我未做過多停留,因為傳說邊境證需在4:30之前辦理,後來知道其實並非如此,新疆人下午4點才上班呢。辦證地點在武警邊防支隊出入境管理處。在北京已辦好邊境證的同伴直插塔什庫爾幹,我們辦好證件已近6時,不想再走。這個決定是對的。如果當天趕過去,美麗的風景可能被錯過,山路也相當危險。
車到喀什,找了家酒店,價格不錯,有寬帶,房間很大。我找酒店已經養成習慣,先看房間面積,這個很重要。酒店大堂裡配有警察,很安全。安頓好,我打算去老城看看。
大堂的維吾爾服務員本能地看了看表,說:還不到6點,去吧。早點出來,晚上8點以後不安全。於是我在微博上和朋友們告別:如果我晚上不能微博說明我掛了,大伙兒為我默哀。
出得賓館,打車直奔喀什老城。據說喀什的靈魂在喀什老城,它代表這座城市古老的過去,平靜的現在,如果幸運,它還將代表著這座城市的未來。
喀什老城原稱疏勒,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面積4.25平方公裡,原住民多達12.68萬人。老城區街巷縱橫交錯,布局靈活多變,曲徑通幽,民居大多為土木、磚木結構,不少民居已有上百年歷史,是中國唯一的以伊斯蘭文化為特色的迷宮式城市街區。
在老城區裡走一走,猶如置身新疆維吾爾族民俗風情的生動畫卷之中。
在維族美女導遊的帶領下,我們參觀老城的幾條街區,在維族的歷史中散步。
老城巷內小道曲折蜿蜒,方向難辨,容易迷路。導遊說要想不迷路就要看地上鋪的磚,四角磚說明是死胡同,六角磚表明路是可以走通的。
老區的房屋多用黃泥一層層夯起來,冬暖夏涼。居民臉上有一種悠閒自得的神態。有很多特色小作坊:樂器、花帽、銅器、十字繡等等,不管哪一家,哪怕很小的院子也都會種滿花草,以無花果樹為多。據說無花果樹可以防蚊蟲叮咬。
老城民居允許遊客遊覽,但也有分別:如果兩扇門都打開代表男主人在家,歡迎做客;若只開一扇門,表示女主人在家,不歡迎男客到訪;如門上掛布簾,表明家中有客人。行走在老城中,觀察著那一扇扇各異的大門,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以前巴依老爺(地主)的家,門口居然掛著「低保戶」的牌子。
女人以紗巾蒙面,至少要以紗巾裹發。客廳設有偏房一間,如果家裡不小心有男人闖入,女人會快速躲入其中。孩子們在街上遊戲,不過拍照一般是要付費的。這個樂器,我們分辯了許久,原來漢人所俗知的冬不拉並不是維族人的樂器。
古城依山而建,建築古舊。不過遠處已是新城,不知這古老的城區還能保存多久。出得古城就是喀什有名的大巴扎,集市上熙熙攘攘,吃的喝的玩的,到處擠滿維族人。
我在街上閒逛,看烤包子,看烤饢,和維族人閒扯。大家都朝我微笑,完全沒有異族的敵意,尤其是當我用維語說「你好,謝謝」的時候。很異文化的一座城市,也很熱情的一座城市。
這是維族人著名的烤饢,還有饢坑。饢特別像我家鄉的一種麵餅,2元錢一個,3個人足夠吃一頓。是真正的價廉物美。
從大巴扎出來,就是著名的艾提尕兒清真寺了。艾提尕爾清真寺始建於1442年,是新疆規模最大的清真寺,在國內外宗教界均具有一定影響,佔地25.22畝。是一個有著濃鬱民族風格和宗教色彩的伊斯蘭教古建築群,坐西朝東,由寺門塔樓、庭院、經堂和禮拜殿四大部分組成。
廣場很大,滿是維族人,閒坐的,閒逛的,到處都是。
我沒敢多呆,打車回賓館。開車的維族小夥子很熱情,車開得極猛,邊唱維語歌,左腳邊打節拍,感覺他是一路踩著舞點在開車。少數民族能歌善舞,天生的。
洗澡吃飯。找了家維族餐館,點了大盤雞、烤羊肉串兒、炒拉條子,還有酸奶。酸奶是維族人自製,叫酸奶子,2元錢一碗,嫌酸可以加糖,端上來那叫一個冰涼可口!一碗不夠又加一碗。羊肉串端上來,眼睛瞪圓:5串羊肉串就吃飽了,那大塊兒。拉條子端上來,太多了,吃不下。還有大盤雞。
好菜配好酒,維族人禁菸禁酒,於是到超市買了2廳啤酒,把菜打包拿到賓館。維族人餐廳禁酒,也幾乎看不到人抽菸。找煙店不易。當然,這是2011年的狀況,等我2018-2019到新疆一看,新疆已經不是過去的新疆了。
超市裡,2聽啤酒8元錢,給20找92,汗,做小生意不容易,還給人家。店主不好意思地笑。一宿無話。
更多遊記與攻略,請關注個人微信公眾號「遊遊走走故事下酒」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