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我一開始,非常希望明蘭和小公爺在一起。
直至後來,我才明白,原來愛情和婚姻,不是我想像的那麼簡單。
1
明蘭是出身在五品官員之家的庶女,自幼看盡人間冷暖,為了生存,凡事小心翼翼,並隱藏著自己的「鋒芒」。
溫文爾雅、風度翩翩的小公爺固然愛她,但也只是愛她,並不曾懂她。
看著會打馬球的明蘭,僅止於驚訝,不曾想過要去深度了解她,看著處處小心的明蘭,認為她是膽小謹慎,不曾想過要去讀懂背後那顆堅強的心。
另則,小公爺太自我,不會站在明蘭的角度想問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能共情。
其實,不僅是親子關係,夫妻、伴侶之間也要共情。只有共情了,你才知道對象想要的是什麼。
比如馬球會上,人多眼雜的環境,他直接對明蘭說「我想見你」,逼明蘭承認給他繡了護膝;絲毫不考慮,與二人身份而言,會造成什麼影響。
倘若落人口舌,最後受委屈的,還是明蘭。
喜歡一個人,應該是呵護她、保護她,而不是因為私心而不管不顧。這樣的小公爺,很不成熟。
還有,在明蘭去給小娘燒香的時候,他也冒然闖進去表白……類似這樣的情況很多。
明蘭多次提醒他,他的行為,一旦被別人發現,於他,不過是一段風流佳話,但對於明蘭,卻是一份身敗名裂的巨大風險。他卻從來不曾考慮。
說到底,他不懂明蘭。
他不知道明蘭在追求什麼,是風光還是安穩?是繁榮還是平淡?
2
而最後的伴侶顧延燁則不同。
同樣是庶出,讓他和明蘭有了更多的共同語言。讓他更懂明蘭。
看到球場上的明蘭,他說:你不知道,她日子過得很艱難。
顧廷燁每每為明蘭做事,既想著給她實際的幫助,又考慮她的名聲,還會順帶揣摩明蘭家人的性格,儘量不讓她在家裡的處境變壞。
這甚至不完全出於他對明蘭的感情,而是他本人,就是具備換位思考、看見別人、體諒別人的能力。對長柏、對其他朋友,他都能如此。
我們最大的幸運,莫過於遇到一個懂自己的人。
而顧廷燁就是這樣的人。
他懂她會打馬球的原因,也懂她在學堂裡回答問題是扮豬吃老虎,懂她謹小慎微的無奈,也懂她想要的承諾,所以即便是表白,也是能走進明蘭心裡的表白:「我在男人堆裡是老幾,你就在女人堆裡是老幾。」
這樣的承諾,便是最真實的安全感。
有夫如此,夫復何求?
明蘭婚後在與小公爺「兩清」的時候對他說:你想讓我好,那也得上我自己覺得好才算好,你自己覺得不算。
而顧廷燁,正是讓明蘭覺得好,並且成為更好到底自己的那個人。
在顧廷燁的引導和幫助下,明蘭成長很快,有了和別人不一樣的格局和思想,成為誥命夫人,獲得皇族外的女人最高殊榮。
正如龍應臺所說:「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能夠和你並肩站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抓住你的手不放的人。
換句話說,最好他本身不是你必須應付的驚濤駭浪」。
3
作家廖一梅說過,「每個人都很孤獨,在我們的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電影《來電狂響》裡賈迪最後選擇了與女友嬌嬌的閨蜜在一起,原因也是「不用裝」。
懂你的人,懂你的無助和艱辛;懂你的人,包容你的心酸和無奈。
都說千萬句我愛你,不如一句我懂你,我愛你,只需動口,而我懂你,則要真正動心才可以做到。
遇到懂你的人,你不需要偽裝,你可以卸下所有防備,做最真實的自己,遇到懂你的人,你才能遇到真正的自己。
懂你的人,能陪你淺斟低唱,也能陪你把酒言歡。
懂你的人,不會給你驚濤駭浪,卻能給你想要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