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門可羅雀
【拼音】
mén kě luó què
【釋義】
羅:張網捕捉。大門之前可以張起網來捕麻雀。形容十分冷落,賓客稀少。
【出處】
《史記·汲鄭列傳》: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翟公復為廷尉,賓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門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汲、鄭亦云,悲夫!
解釋:下邽(guī,龜)縣翟公起初做廷尉,家中賓客盈門;待到一丟官,門外便冷清得可以張羅捕雀。他復官後,賓客們又想往見,翟公就在大門上寫道:「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汲黯、鄭莊也有此不幸,可悲啊!
【近義詞】
門庭冷落 無人問津 門堪羅雀
【反義詞】
門不停賓 賓客如雲 車水馬龍 門庭如市 絡繹不絕 高朋滿座 往來如織 紛至沓來
【成語故事】
在西漢時期,有一位叫汲黯的人,字長孺,濮陽(今河南濮陽)人。漢景帝時因為父親的原因任太子洗馬。漢武帝時期,初為謁者,後來出京做官為東海太守,有政績。被召為主爵都尉,列於九卿。漢武帝劉徹稱其為「社稷之臣」。主張與匈奴和親。後犯小罪免官,居田園數年,召拜淮陽太守,卒於任上。
汲黯與人相處很傲慢,不講究禮數,當面頂撞人,容不得別人的過錯。與自己心性相投的,他就親近友善;與自己合不來的,就不耐煩相見,士人也因此不願依附他。但是汲黯好學,又好仗義行俠,很注重志氣節操。他平日居家,品行美好純正;入朝,喜歡直言勸諫,屢次觸犯漢武帝的面子,時常仰慕傅柏和袁盎的為人。他與灌夫、鄭當時和宗正劉棄交好。他們也因為多次直諫而不得久居其官位。
在汲黯得勢的時候,每天拜訪他的客人很多,從早上到晚上到他家裡拜訪、送禮的人,從來沒有間斷過,門口熱鬧得像過節一樣。後來,汲黯因為身體不好,抱病三月之久,漢武帝讓他回家休養,於是汲黯就辭去了官職,回到家裡休養。之前那些討好他的人,看他不做官了,也就不再上門了。
有一天清晨,汲黯起來推開大門,只見冷冷清清沒有一個人影,卻有一群麻雀在大門口的地上玩耍、覓食。他感嘆地說:「以前當官的時候,到家來探望的客人多得大門都能堵住,現在不當官,就沒有一個人來,門口冷落得可以用網來捕麻雀了。」
過了幾年,汲黯身體好轉,皇帝又召他去朝廷做官。這時,以前那些賓客又都紛紛登門拜訪,汲黯經過一場貧賤富貴的交替,看清了世態的炎涼,從此閉門謝客。
成語「門可羅雀」是說大門外可以張網捕鳥,形容門庭冷落。
【造句舉例】
自從張局長被雙規後,他們家就門可羅雀,沒有人願意與其來往了。
他們家不善於經營,店鋪的生意門可羅雀。
更多成語視頻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