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後,俄國改名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俄。1922年,俄羅斯、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四個國家組建了蘇聯,蘇聯開始形成。之後有其他國家陸續加入,蘇聯不斷發展壯大。1991年12月25日晚,蘇聯國旗從克裡姆林宮上空緩緩降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宣告解體。這件事震驚了整個世界,標誌一個時代的結束。不過碎玉蘇聯解體後的狀況,很少有人關心。我們看一下蘇聯解體後,分為了多少國家,這些國家現狀如何?
第一個是俄羅斯。俄國是蘇聯的創始國之一,也是蘇聯面積最大的加盟國。俄國面積為1709萬平方千米,人口1.46億。蘇聯解體後,經濟低迷,不過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經濟不斷恢復。目前人均GDP為11000多美元,GDP為1.6萬億美元。經濟總量位於前十左右。俄國也是唯一一個能在軍事上和美國抗衡的國家。
第二個是烏克蘭,這也是蘇聯的創始國之一。烏克蘭面積為60多萬平方千米,人口4200多萬,在歐洲來說面積也很大。烏克蘭是世界上第三大糧食出口國,有著「歐洲糧倉」的美譽,其農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20%。烏克蘭工農業較為發達,重工業在工業中佔據主要地位。目前發展穩定,人均GDP3000多美元。
第三個是白俄羅斯,蘇聯的創始國之一。面積20多萬平方千米,人口近千萬。白俄羅斯工業基礎較好,機械製造業、冶金加工業、工具機及雷射技術、IT業較發達;農業和畜牧業亦很發達。目前人均GDP5000多美元,在世界排名中等。
第四個是愛沙尼亞,這個國家可以說是被蘇聯強行吞併的。1991年8月20日,宣布恢復獨立。獨立後的愛沙尼亞發展非常好,高速增長的經濟,資訊科技發達,而被稱作」波羅的海之虎「,世界銀行將愛沙尼亞列為高收入國家。目前人均GDP兩萬多美元。
第五個國家是拉脫維亞,也是被蘇聯強行吞併的。1991年8月22日,拉脫維亞恢復獨立。獨立後的拉脫維亞建立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經濟迅速發展。目前人均GDP1.8萬多美元。可以說和愛沙尼亞發展的差不多。
第六個國家是立陶宛,也是被蘇聯強行吞併的。立陶宛獨立非常早,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脫離蘇聯恢復獨立。之後這個國家全面倒向西方,目前加入了北越和歐盟。目前人均GDP1.9萬多美元,被宣布為發達國家。
第七個是喬治亞,蘇聯的創始國之一。面積6.9萬平方千米,人口372萬。1991年4月9日宣布獨立。目前發展較好,不過由於戰爭的原因,近些年經濟受到影響。人均GDP為4000多美元。
第八個是亞塞拜然,蘇聯的創始國之一。在蘇聯時期,亞塞拜然和俄羅斯是僅有的兩個不需要中央財政補貼的共和國。可以說當時發展的就非常好,1991年2月6日改名亞塞拜然共和國,同年10月18日宣布獨立。目前人均GDP4700多美元,主要靠石油和天然氣為主。
第九個是亞美尼亞,蘇聯的創始國之一。1991年9月21日全民公投宣布獨立。亞美尼亞的主要經濟來源是農牧業,其中農業生產只集中在首都附近的低地地帶。目前人均GDP為4200多美元。和高加索其他兩個國家差不多。
第十個是哈薩克斯坦,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1991年12月16日獨立,成立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面積270多萬平方千米,人口1800多萬。獨立後的哈薩克斯坦發展非常平穩,目前人均GDP為8000多美元,在中亞各國裡非常高。
第十一個是吉爾吉斯斯坦。1991年8月31日獨立,改為吉爾吉斯共和國。目前人均GDP為1200多美元。這個國家主要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發展的並不好。
第十二個是塔吉克斯坦。1991年9月9日獨立,實行總統制。塔吉克斯坦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結構較為單一。目前人均GDP800多美元。這個國家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解決溫飽。
第十三個是烏茲別克斯坦。1991年8月31日宣布獨立。烏茲別克斯坦是世界第6大棉花生產國和第2大棉花出口國,世界第7大黃金生產國,同時也是區域內重要的天然氣、煤、銅、石油、銀和鈾生產國。雖然資源豐富,不過人均GDP只有1500多美元,發展的也不是很好。
第十四個是土庫曼斯坦。1991年10月27日獨立。1995年12月12日被聯合國承認為永久中立國,得到了國際承認。該國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天然氣儲備列世界第五。石油天然氣工業為該國的支柱產業。人均GDP7000美元左右。
第十五個是摩爾多瓦。這個國家面積3萬多平方千米,人口300多萬。摩爾多瓦主要是農業國,目前人均GDP為4000多美元。在東歐國家裡,也算一般。
這就是蘇聯解體後分裂出來的國家。對於這些國家,你還知道他們哪些的歷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