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市科技館「科普之夏」系列科普活動來襲

2020-12-16 嶽陽市人民政府

孩子們在認真製作飛機模型

7月16日,是嶽陽市科技館暑期首個開放日,記者在這裡看到,前來參觀的學生絡繹不絕,機器人表演、VR虛擬互動區觀眾聚集,航空航天展區、科普書吧、科普影院等項目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

據市科技館負責人介紹,為了豐富學生的暑期生活,在今年暑期開放期間,市科技館為全市熱愛科學的青少年精心策劃了「科普之夏」系列科普活動。在7月16日至8月25日,將組織開展科學實驗、科技製作、玩轉魔方、創客研學、科普電影、小講解員培訓、科普大講堂等7大類共48場科普活動,內容涵蓋化學、物理、生物、安全教育等多領域的科普知識。同時,也告知市民朋友,嶽陽市科技館暑期免費開放時間為每天8:30-11:30,15:00-17:00為科普展廳開放時間。參與方式是,「科普之夏」系列活動全部實行網絡報名,活動內容等信息提前一周在「科普嶽陽」微信公眾平臺公布。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

記者 唐忠明 通訊員 周 傑

相關焦點

  • 暢玩科技館 歡樂過暑假 2019年市科技館「科普之夏」系列科普活動...
    7月16日,是嶽陽市科技館暑期首個開放日,記者來到市科技館看到,前來參觀的學生絡繹不絕,機器人表演、VR虛擬互動區觀眾聚集,航空航天展區、科普書吧、科普影院等項目深受觀眾朋友的喜愛。上午9時許,在科技館負一樓展廳「小小講解員」培訓班正在進行中,20名小朋友正在聚精會神的聆聽館內講解員授課,開班的第一節課課程是《基本禮儀形態》,市科技館講解員為孩子們講授了基本禮儀、形體訓練等方面的知識,讓孩子們從禮儀開始學做講解員。在整個培訓過程中,小學員們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課堂氣氛活躍有序,達到了寓教於樂的效果。
  • 迎接2021年 中國科技館推出元旦系列科普教育活動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12月3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技術館(中國科技館)31日發布消息說,為迎接新一年到來,中國科技館2021年元旦系列科普教育活動已準備就緒,本次元旦系列科普活動分別從現代科學、古代科學、天文學等出發,為觀眾精心準備了豐富多彩的科技展覽和科普教育活動。
  • 「科技展覽+科普活動 」中國科技館推出元旦系列活動
    千龍網北京12月31日訊 近日,中國科技館2021年元旦系列科普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本次元旦系列科普活動內容豐富,從現代科學、古代科學出發,開展科技展覽和科普活動,以滿足不同觀眾的「科學味蕾」。海底萬米 勝利歸來12月31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率先亮相。
  • 重慶科技館2019年「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科普月系列活動圓滿落幕
    12月26日,重慶科技館2019年「12.2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科普月系列活動圓滿落幕。此次活動由重慶科技館攜手重慶市江北區委宣傳部、重慶市江北區公安分局、重慶市江北區教委以及重慶韓泰輪胎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活動共計開展20場次,受眾近2000人次。
  • 中南大學人體形態學科技館入選2019年度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優秀科普...
    近日,中南大學人體形態學科技館的 " 醫路前行,感恩無語體師 " 系列活動入選 2019 年度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優秀科普活動案例精編。全國共有中央氣象臺、北京自然博物館等 20 家單位入選,該校為湖南省唯一入選單位。
  • 南安市啟動2019年「全國科普日」活動
    23日,2019年南安市「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儀式在南安市第六中學舉行。此次活動由南安市全民科學素質領導小組主辦,南安市科協、南安市委宣傳部、南安市委政法委、南安市教育局、南安市科技局、南安市農業農村局、南安市衛健局、南安市氣象局、南安市紅十字會、美林街道辦事處、南安市禁毒辦共同承辦。
  • 2020年吉林市全國科普日活動暨吉林市科技館正式啟動
    2020年吉林市全國科普日活動暨吉林市科技館正式啟動 2020-10-14 15: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暑期科普大餐來了!中國科技館推出「雲享科學」系列活動
    原標題:暑期科普大餐來了!中國科技館推出「雲享科學」系列活動光明網訊 疫情期間公眾出行減少,為滿足公眾科普需求,中國科技館積極創新教育活動開展方式,在暑期(自7月16日至8月31日)特別推出「雲享科學」系列活動,每天推出一期,通過圖文、音視頻、在線直播等形式,將展覽展品、科學課、品牌活動等豐富的科普內容移至雲端。
  • 網絡安全科技館即將推出量子科技系列科普活動
    昨日,記者從網絡安全科技館獲悉,結合展項升級改造,網絡安全科技館即將推出量子科技系列科普活動,通過「九新」組合開啟量子科普新曆程,讓市民實踐了解量子的奧秘。「九新」組合內容包括:玩轉量子學習機器,能親自動手搭建量子電路的新體驗;通過量子連環畫「穿越」百年量子風雲的新展項;科普量子計算機「前世今生」的新展教;自己動手學習量子密鑰分發的新演示;通過全新3D大片《走進量子世界》全方位了解量子知識的新影像;以漫畫形式呈現量子計算知識的新科普;系列動漫小視頻介紹量子科學知識的新動漫;定期開展的新講堂及量子魔方、拼圖、小文具系列新文創等
  • 餘杭科技館榮獲「2019年度杭州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先進集體」稱號
    餘杭科技館近日,餘杭科技館被杭州市科普教育基地聯合會認定為「2019年度杭州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先進集體
  • 市科技館開展青少年「AI智能電子創意」科普活動
    近日,市科技館面向全市青少年開展「AI智能電子創意」科學普及教育活動,讓學生們初步學習了AI開源硬體Micro:bit和Arduino的相關知識。AI智能電子創意是中科協大力推廣的全國青少年人工智慧科普活動項目之一。
  • 戶外科普新體驗 上海長江河口科技館將舉行「河口觀鳥」系列活動
    東方網3月10日消息:觀鳥活動是世界範圍內最為盛行的戶外體驗式科普活動之一,至今已經有200多年歷史,同時也是一項有益於青少年身心健康和科學素養全面發展的活動。近期,將有一些列上海本地的觀鳥活動即將陸續展開。從西伯利亞到澳大利亞,上海位於候鳥遷徙的主要路線上。
  • 看「奮鬥者」號、賞紙的藝術 中國科技館推出元旦系列科普活動
    2021年元旦系列科普活動31日拉開帷幕,元旦假期期間將用豐富多彩的科普展覽和科普活動滿足不同觀眾的「科學味蕾」。31日,中國科技館和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聯合主辦的「逐夢深藍,挑戰第四極——『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科普展」亮相中國科技館。  展覽首次展出「奮鬥者」號高仿真模型,配以圖文展板及「奮鬥者」號相關聲學設備和浮力材料實物,觀眾可近距離觀察「奮鬥者」號,了解背後的故事。展覽預計開放至2021年2月底。
  • 昌吉州科技館:探索科普聯動機制 推動科普教育工作
    ,推動科普教育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近日,州科技館與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科普中心籤訂了「十四五」科普合作框架協議。據州科技館館長程魏介紹,協議內容包括:「十四五」期間,雙方將深入合作,充分利用我州獨特的生態、地理資源優勢,共同探索開展「研—學—教育實踐」活動,以我州為核心打造「烏—昌—石」科技館科普聯動機制;創新「科普中心+5G+特色資源+專家講解+科技館」的科普形式,共同開展面向未成年人、農牧民群眾、城鎮勞動者、領導幹部、社區居民等人群的科普宣傳教育活動,推動全民科學素質不斷提升
  • 納米盒:聯手上海科技館開啟十二生肖展科普文化活動
    12月18日,上海科技館十二生肖展覽正式展出,今年作為上海科技館品牌「生肖展」的收官之作,聯合專注中小學在線教育的納米盒開啟了線上文化科普活動,線上線下聯動,從全新角度對十二生肖進行整體解讀,打造一個科學、文化、藝術相融合的展覽科普大餐。
  • 京津冀科普旅遊系列活動落幕
    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辦,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天津市科學技術局、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北省科學技術廳協辦的2020年京津冀科普旅遊系列活動近日落幕。活動以「歡樂科普行·共築科技夢」為主題,組織開展了京津冀科普旅遊宣傳、科技創新旅遊體驗、科普環保旅遊體驗等多種特色活動,還開展了為青少年和科技館贈書活動;組織市民到北京、天津、河北科普教育基地了解科學知識、體驗科普旅遊線路。活動進一步挖掘、宣傳了三地特色旅遊資源,豐富了特色旅遊文化產品。 (記者 沈嘯) 【來源:第一旅遊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2019年超11億人次參加科普活動
    24日,科學技術部發布2019年度全國科普統計調查結果。統計數據表明,科普經費持續穩定增長,科普場館數量繼續增加,科普人員規模有所擴大,科研設施加快開放,線上參與模式成為亮點,以多媒體尤其是新媒體技術為支撐的科普傳播更加廣泛。
  • 吉林省科技館舉行昆蟲科普展
    近日,以「蟲動一夏」為主題的昆蟲科普展在吉林省科技館舉行。本次昆蟲展集科普、藝術、創意、自然於一體,展覽面積700平方米,分設了近距離觀察體驗區、標本展示區、非昆蟲展示區以及蝴蝶等活體昆蟲零距離接觸區。
  • 科普日活動亮相中國科技館,公眾模擬體驗開高鐵、架大橋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昨天,2019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在中國科學技術館和北京科學中心啟動。今天(9月15日),記者在中國科學技術館看到,館內設置了砥礪強國之志、科普群英薈萃、5G連接未來等展覽板塊,觀眾可以模擬體驗開高鐵、駕駛艦載機,感受科技對生活帶來的變化。
  • 「未來已來 科普沙龍」活動在山東省科技館舉行
    「未來已來 科普沙龍」活動在山東省科技館舉行 2021-01-07 2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