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除了青曲社、珍友社、相聲新勢力、聚樂社、笑友堂等相聲劇場,還有一個龐大而年輕的組織——高校相聲聯盟。其中包括陝西科技大學同樂相聲會、陝西師範大學紫雲相聲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介四相聲社、西安外國語大學青雲軒等西安高校相聲社團。
撐起這個組織的是一代又一代充滿朝氣的大學生,他們不僅懷揣著對相聲藝術的追求和熱愛,還肩負著屬於他們的榮耀與傳承。(作者 | 劉欣怡 王玉琳 圖片 | 受訪者提供 編輯 | 鄢山宇 田野 王玉琳)
武士豪:「金字招牌」首開高校個人專場
「相聲演員武士豪下臺鞠躬。」臺上一襲紅色大褂的青年話音剛落,觀眾便爆發出一陣雷鳴般的掌聲,迴蕩在陝西師範大學新勇學生劇場的會場中,臺上的青年在這掌聲中深深地鞠了一躬,淚水也早已按耐不住地湧了出來。
這是陝西師範大學首次個人相聲專場演出,也是整個西北地區的高校所舉辦的唯一一次個人相聲專場。臺上的青年正是這場表演的主角——武士豪。
2015年夏天,剛剛踏入大學校園的武士豪便加入陝西師範大學紫雲相聲社,彼時這裡只有寥寥幾位成員。「那時候社團發展不太好,還沒有能力獨立辦相聲專場,我和搭檔常常去參加各個學院的迎新晚會和其他社團的演出,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挺『不要臉』的。一有邀請我們就直接答應,有時候甚至不等別人邀請我們就自薦,反正只要有機會表演,我們一定會努力爭取。」
正是這種「不要臉」的精神,武士豪和搭檔很快在師大闖出了名堂。許多人因為他們了解了相聲,甚至加入社團,他們也收穫了自己的一批小粉絲。這個曾經並不太自信的男孩,也因為相聲第一次成為了舞臺上萬眾矚目的「發光體」。興奮之餘,他更堅定了自己對相聲這門表演藝術的敬畏感和傳播相聲文化的責任心。
在武士豪入社一年後,紫雲相聲社被選為師大的「十佳社團」,每年擁有著固定的春夏秋冬四個專場,而他也成為了紫雲的一塊「金字招牌」。舞臺上的相聲表演越來越自信成熟,而舞臺下他卻表現得愈加謙遜。「大概是因為越深入了解就越敬畏。」在武士豪看來,大學生相聲表演是很有難度的,不僅需要大量的時間積累和練習,還需要迎合大學校園的特殊環境,即使是改編經典相聲作品,如何取悅年輕的受眾是個大難題。於他而言,即使是每次表演相同的作品,也總會根據現場的反應拋出不同的「現掛」包袱,而這樣的過程才是對自己最好的磨練。
今年4月,順利考研的武士豪聯繫了幾位優秀的學生演員和長期支持他的指導老師楊濤,決定在最後的時光裡將這幾年最滿意的作品呈現給母校。他說:「我想留下一些什麼,也想證明一些什麼。」
演出當天是個周末,原本冷清的新勇學生劇場被擠得滿滿當當,連走廊上都坐滿了觀眾。專場的最後一個節目是紫雲相聲社的傳統曲目《送情郎》,觀眾都齊聲合唱了起來:「小妹妹送我的郎啊,送到了大門北呀,也不知情郎哥多久才能把家回啊……」明明是不知道唱過多少遍的歌詞,武士豪卻第一次哽咽地沒有唱下去……
「正所謂『鳳頭豬肚豹尾』,師大的這幾年說相聲的時光很充實,我也希望能給自己一個好的告別。」觀眾們終於送別了武士豪,但相聲這門藝術卻還會繼續在陝師大的舞臺上流傳下去。
田雨禾 於佳淼:探求最適合女性演繹的方式
相聲行當裡女相聲演員一直都是鳳毛麟角,在大學生社團裡,想要找出能說好相聲的女生絕非易事。然而陝師大紫雲相聲社卻有一對女生搭檔,不僅在校園內廣受好評,還得到了陝西高校相聲聯盟的幾個友校社團一致肯定。她們便是紫雲相聲社的現任負責人,逗哏於佳淼和捧哏田雨禾。
2017年9月,剛入大學的蒙古族女孩田雨禾偶然看到了來自紫雲相聲社的節目,兩個上臺前還普普通通的學生卻在表演時迸發出了巨大的人格魅力和舞臺張力,於是默默記下了紫雲這個名字。機會總是這樣不期而遇,為了紫雲相聲社的春季專場,隔壁寢室的回族姑娘於佳淼想要找她組成搭檔一起說相聲。隱秘的埋在心裡的種子突然有了破土而出的機會,她決定試一試,而這一試,就再也沒法停下來。
這兩個少數民族的小姑娘雖然接觸相聲不久,但卻既有天分又肯下功夫。在社團學長學姐的指導下,兩人從社團的小舞臺說到學院的大舞臺,一路上大放異彩,收穫了許多肯定和讚賞。最終她們報名參加了學校的比賽,而出人意料的是,評委老師並沒有為她們的表演買帳,女孩們鎩羽而歸。這對她們的打擊很大,在社團學長梁亦昆的建議下她們開始反省自己表演方式的不足。她們第一次深刻地意識到,一味的模仿沒有辦法讓所有觀眾滿意,她們必須要探索出屬於自己的風格。
最終,兩人不僅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表演方式,還接連登上交大、科大以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舞臺,成為了紫雲現在的中流砥柱。雖然觀眾的反饋越來越好,但是否能得到專業人士的認可呢?兩人心裡始終沒有確切的答案。
2019年4月,交大博雅曲藝社舉辦了相聲大會,特別請到了相聲新勢力的竇晨光和常鵬旭兩位老師。作為表演嘉賓,於佳淼和田雨禾在臺上感受到久違的緊張,出人意料的是,在表演結束後兩位老師竟然主動走了過來,毫不吝嗇地給予了稱讚和鼓勵。
「那一刻,我覺得自己的人生都圓滿了。如果說以前都只是簡單的在說相聲,從那一刻起,我終於有膽量承認自己在發自內心的敬畏著相聲這門藝術了。」
兩位老師之所以會自發的給予這對搭檔鼓勵,其實與女相聲演員的稀缺現狀是分不開的。在田雨禾看來,女性說相聲確實存在著限制,作為一門民間藝術,相聲本就與老百姓生活緊密結合,其中不乏許多「三俗」的內容。雖然相聲在當代的發展已經有了很大程度的調整,但其中免不了有一些打趣的內容存在,而即使說同一個相聲本子,其中的一些「倫理梗」由女性說出來就是無法獲得男相聲演員演繹出的那種效果。在這樣的挑戰面前,她們只能付出加倍的努力,以最適合女性演繹的方式讓每一個舞臺都不辜負老師們的鼓勵和觀眾們的期待。
李華旭:我付出了我的全部,沒有遺憾
很多人說,天津人是天生的相聲演員,說話自帶幽默屬性。這一點在李華旭身上得到了印證。李華旭剛剛畢業於陝西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是個地道的天津人。他從小就跟著長輩聽天津相聲廣播,久而久之,對相聲這門語言藝術的熱愛也逐漸在他心中萌芽。
李華旭的啟蒙老師是裘英俊、郭德綱兩位相聲表演藝術家。「裘英俊老師的題材都比較新穎,和捧哏於丹老師的默契度高,舞臺效果特別好,本子和現掛都是一流。郭老師就更不用說了,各方面都爐火純青。」第一次產生學習相聲的想法時,他還是一個充滿稚氣的六年級小學生。到了高中,他迎來了人生第一次登臺獻藝。「當時沒有經驗,上臺特別緊張,有種舞臺就是刑場的感覺。」
2015年,李華旭考入了陝西科技大學,入學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入陝科大同樂相聲協會,並且一待就是四年。沒有演出的時候,他就和其他同伴一起,在師兄師姐的帶領下練習基本功,圍繞說學逗唱四個方面,學習繞口令、糾正口風、練習捧哏技巧等等。
漸漸的,他不再是那個上臺如上刑場的膽怯少年。他享受每一次拋下包袱之後的掌聲,享受每一次靈機一動的現掛所帶來的喝彩,自如且滿足。
經過了四年的積累和磨練,臺上的李華旭變得越來越自信,臺下作為社團負責人之一的他,對大學生相聲表演也有著自己的理解。「大學生相聲演員的主要困難在於段子本身,需要看觀眾下菜碟,合觀眾胃口。而且幽默的本身在於打破規則,而規則和尺度也是大學生社團要考慮清楚的。相聲老先生們為我們留下了很多不錯的故事架構。我們需要在這些架構上使節目完整,從而進行創新才能帶給觀眾新鮮感。」
四年韶光轉瞬而逝,李華旭和相聲社最終迎來了告別。畢業之前,他和幾個搭檔用一段群口相聲結束了四年大學相聲生涯。「在下臺鞠躬的那一瞬間突然感受到,屬於我的時代結束了。」
說起離別,李華旭不禁滿目的懷念與感慨。「我們接手社團的時候它才兩歲,四年裡我們不斷做出改變,一心想讓社團變得更好。」從15年到現在,陝科大同樂相聲協會負責人從6個人變為現在12個人,從一個不起眼的小社團,變為連續幾年的「十佳社團」,再到陝西省高校大學生曲藝類社團聯盟的理事長,這一路上李華旭和他的同伴們雖然走得很艱辛,但他們樂在其中,毫無怨言。「於我而言,同樂相聲協會是我一個可以隨時回去的家。最重要收穫就是獲得互相支持的家人。我也為它付出了我的全部,沒有遺憾。」
近年來,大學生相聲市場發展得越來越好,除了學生們的努力,也離不開以西安青曲社、相聲新勢力為代表的相聲劇場,為高校相聲社團提供的幫助。青曲社的相聲演員大秦老師說:「我們對這些大學生社團有八個字的箴言——要錢給錢,要人給人。」他感慨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相聲是件好事,為此他們願意提供培訓以及一定的資金支持,希望相聲這門藝術能夠在古都西安這方蘊藏豐厚文化底蘊的土壤上發展得越來越好。
【媒體轉載須經騰訊大秦網及作者授權】
騰訊大秦網 保留所有權利
投稿方式:xqj.studio@qq.com
聯繫電話:029-88152155-59167 029-88152155-59133
法律支持:陝西智冠律師事務所 趙淼律師
聯繫方式:18182600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