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還是幾年前,因參加單位組織的培訓,而培訓地點就在德國海德堡旁邊的一個小鎮,德文叫Ladenburg,中文應該可以翻譯成拉登堡.
拉登堡小鎮
因為當時去往歐洲的申根籤證是在法國駐武漢領事館辦理的,為了不引起德國海關的不滿意,不得不計劃取道法國然後再轉乘TGV(法國的高鐵)去德國,不過就是這一決定引發了本次"德囧"之旅.
乘坐法國航空直飛巴黎戴高樂機場,到達酒店已經是當地時間的傍晚,同事幫我預訂了靠近火車站的酒店,沒想到真的是近在咫尺,直線距離也就幾十米.安頓下來想著趕緊去火車站買第二天去德國的車票,沒想到人家堅決執行8小時工作制已經下班了,只好等第二天一早再去了.因為巴黎之前已經來了幾次,通過步行幾乎已經參觀了市內的主要旅遊景點,這次也沒什麼興致再出去逛了.
巴黎火車站,看上去不太像車站
酒店的早餐,不算豐富但吃飽沒有問題
第二天起來吃過早餐,趕緊去車站去買票.當我告訴售票員我想購買去德國法蘭克福的TGV車票時,售票員很紳士的告訴我今天所有去德國TGV車票都賣完了,要去只能坐普通火車,那好吧普通就普通火車吧,順便還可以看看沿途的風景,不過另我崩潰的是售票員給我提供的普通火車方案是我需要轉乘4次火車才能到達目的地,而本來3個小時的TGV現在幾乎要一整天.看來還是我的錯,以為歐洲沒有中國那樣的春運,以為歐洲的火車票可以隨到隨買,"德囧"之旅就這樣開始了.
4張聯乘火車票都是眼淚
一路無話,除了折騰還是折騰,不過窗外的風景還不錯,不欣賞也得欣賞.
火車上的法國大叔級列車員擱國內早退二線了
火車上的午餐管飽沒問題
參加培訓的小夥伴都是來自世界各地五湖四海,美洲的美利堅,巴西和墨西哥,歐洲的英法德意瑞奧+波蘭+羅馬尼亞,亞洲的就倆文明古國中國和印度,大家的各自表現也各具地域特色,美國的兩位美女操著濃厚流利的美國腔一臉傲驕,巴西和墨西哥的倆哥們總是沉默不語,英國的兄弟說起話來慢條斯理,法國的小姐姐法式英語一貫的難懂,德國的老師總是按部就班彬彬有禮,印度的三哥發言最踴躍,可惜德國老師總是說他聽不懂,至於咱中國人,保持低調是必須的.
我所在的小組:中印法波聯合軍團
運氣不錯,培訓結束綜合比拼斬獲1等大獎(獎品MADE IN CHINA)
培訓圓滿結束,結業晚宴才是壓軸大戲.
德國培訓老師,我和他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他說不敢當.
另外特別說明的是在我們酒店旁邊就有一個卡爾.奔馳汽車博物館,只可惜工作日白天才開放,時間不允許也沒去成,只能遠處瞻仰一下.
酒店入住期間還有一個小插曲,一天晚上我去酒店旁邊的一個超市買東西,突然聽到幾個熟悉的中文聲音,再仔細一聽不僅是中文還是武漢話,太讓我吃驚和意外了,要知道這裡只是德國一個偏僻的小鎮,竟然還能遇到武漢老鄉真心不容易,這也說明現在的國人真的成了世界各國旅遊的主力軍了.
培訓中間的一個周六,閒來無事就進城去了海德堡.海德堡其實是德國一個著名的文化旅遊城市,就位於內卡河畔,而內卡河在流經海德堡以後就匯入了萊茵河.一些民國年代的影視作品會經常看到中國引進德國海德堡的紡織機器,其實當初就是產自這裡.
海德堡街景
一天時間主要就逛了3個景點,也是海德堡最主要的旅遊聖地,下了火車全靠走,一路參觀了海德堡大學,聖靈教堂(Heiliggeistkirche)和海德堡城堡.
海德堡大學是歐洲最古老的教育機構之一,曾在海德堡大學學習和工作的著名思想家有黑格爾、詮釋學哲學家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社會學家哈貝馬斯以及 the discourse philosopher 卡爾-奧託·阿佩爾(Karl-OttoApel)。海德堡大學最著名的學生當屬1817年發明自行車的Karl Drais及浪漫主義詩人艾興多夫。不過可惜的是當時的照片現在已經找不到了,只能憑腦子回憶了.
第二站就是聖靈教堂,建成於14世紀, 為巴洛克風格的建築,有漂亮的尖塔。這裡有歷代選帝侯的墓葬區,教堂裡面還有以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慘況為題材的彩繪玻璃.
教堂一角
不知道是不是那個原子彈爆炸的彩繪玻璃?
最後一站就是海德堡城堡了,城堡始建於13世紀,歷時400年才完工。因建築風格不斷變化,形成了哥德式、巴洛克式和文藝復興式的三種風格的奇妙混合,為德國文藝復興時代建築的代表作。17世紀時城堡曾兩度被法國人摧毀,城堡主人選帝侯家族也遷居曼海姆,被遺棄的城堡後來有一部分得以修復重建,至19世紀末主體建築才恢復原貌並能使用。城堡多數的房間開放給遊客參觀,保存完好的一些大廳,仍可舉行宴會以及藝術表演。未修復的部分仍為殘垣斷壁,上部某些房間只留有一面外牆。這是一座美麗的大城堡,也是一座滿目滄桑的城堡遺址。馬克·吐溫說過海德堡城堡:殘破而不失王者之氣,如同暴風雨中的李爾王。
城堡附近真是遊人如織,特別是中國人的面孔時常可以見到,而且特別有象徵的是幾乎每個人都是長槍短炮的裝備,好像不拿個單眼相機都不好意思出國,而其他歐美的遊客大多是拿著卡片相機或者只是用手機來拍攝,這點也是讓人很值得玩味.另外景點附近的商家為了方便取悅中國遊客,經常會在明顯的地方放一塊牌子寫著」可以講中文」或者」可以使用人民幣」,不過我什麼也沒買,沒有享受到這個特殊服務.
周日的時候,應德國當地一個朋友的邀請前往他家做客,他家住在曼海姆(Mannheim)的城郊,距離我住的酒店也不遠.朋友真是相當給力,和他夫人一起先是陪著我在曼海姆城市逛了一圈,大致領略了一下曼海姆的城市風光和地理坐標.
城市噴泉廣場
一個上百年的大酒店(名字忘記了)
曼海姆地標(好像是一個水塔)
晚飯安排在了朋友家裡,算是最高規格了,真的是非常感動.朋友一家四口,夫人是聾啞學校的老師感覺非常溫和賢淑,而且非常喜歡中國文化,愛好喝茶(我投其所好送了新鮮茶葉做禮物),他們膝下一兒一女,全家其樂融融.
朋友家是一個三層別墅,一個大院子應該有一百多平米,院子的角落專門劃了一塊區域養著一隻他們全家的寵物—烏龜.朋友說每當他們全家出遊不在家的時候還要把這隻烏龜安排寄養,每天在那裡緩慢的爬著,每天還要餵它吃肉,而它卻不能像其它的貓狗寵物那樣和主人有任何互動.我想也許正是這樣,才是朋友一家養烏龜當寵物的原因,無所求才是最高的追求,才是真正閒適生活的樣子.
晚餐是燒烤為主,朋友夫妻準備好材料,具體的燒烤工作就落在了朋友兒子的身上,小夥子正在讀高中也是一表人才,因為之前參加過幾次學校組織的暑假遊學交換計劃,到過中國的家庭體驗過生活,所以對來自中國的我相當友好,期間聊了不少學習的話題,得知小夥子準備報考德中聯合辦學的大學,想了解一下相關國內大學的情況,我就把我所了解知道的外加我個人對這些大學的評價如實相告,並真誠的邀請等他來中國上學時來武漢找我.(1年後小夥子真的來中國了,在中山大學短暫的遊學了3個月,因時間關係沒能來武漢有些可惜)
張羅燒烤的帥小夥
全家福(忘記和他們家合影了)
晚餐中最讓我難忘的是朋友夫人親手自製的冰淇淋,配合酸甜的果醬,味道真的好極了,是我吃過最好吃的冰淇淋沒有之一.
愉快的時間總是很短暫,很快培訓結束了.還好返程的時候不用繞道法國了,避免了恐怖的火車之旅,法蘭克福直飛上海再回武漢.一轉眼幾年過去了,而當時的一幕一幕仿佛就還在眼前,希望有機會還能故地重遊.
(PS:今年1月當武漢開始出現新冠疫情的時候,德國朋友給我發來簡訊問候讓我非常感動,後來歐洲疫情惡化,我得知他們買口罩困難時,花高價給他們郵寄了一些口罩應急,希望他們也能像我們一樣平安順遂!)
呦呦鹿鳴記: 攝影 航拍 旅行 雜記---簡單生活 你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