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50萬方的湖面,碧波映照城市的燈火。貴陽仲夏夜的風是涼爽的,尤其在湖邊。
忽然,寧靜的湖面劃出美輪美奐的水幕。紅色光弧上不斷投射出3D影像,從三疊紀到大數據時代的鮮活畫面,穿越時空,宛如仙俠劇中的幻境,光怪陸離。
如果你對16年G20杭州峰會的開幕式晚會還有印象,感嘆西湖上的燈光秀美妙絕倫的話,那麼你也會驚詫於地處西南的貴陽也有這樣的「水舞秀」。
這便是泉湖上的「水舞天章」,被稱為泉湖公園十三景之一。
水幕噴泉面積達2973平方米,噴泉長150米,高可達80米,水幕半徑16米,據說是西南地區集水系、聲光電和影像技術所打造的最大規模水幕電影。
這樣的奇景並不是常常有,也不是貴陽人說見就能見著的。畢竟,很少人會在晚上從大十字、金融城特意跑到白雲去欣賞一場燈光秀,儘管如今相距不遠。
而對於泉湖附近小區的住戶來說,這樣奢侈的景觀可能是飯後散步時的一小段插曲。尤其是南湖裡的業主——他們的家就在泉湖公園上。
最近問南湖裡的銷售經理,購買這裡的高層或洋房是什麼人?他的答案讓我有點小驚訝,其中一大半是外省和地州的,約五五開。白雲的不多,白雲之外的貴陽人大概佔一成。
PART 2
我想了一下,簡單地做了以下推測:
多數白雲人選擇其它盤,因為是剛需,比如買未來城、國際花都;地州人,也許是本地的一些土豪,他們看重的是居住環境,燒香拜佛的西普陀也不遠;外省人,看好這裡稀缺的湖景和公園資源。
那一小部分貴陽人呢,是觀山湖的外溢嗎?應該不是,外溢基本屬於剛需,南湖裡顯然不是剛需盤,這部分人或許有著和外省人類似的購房思維。
大部分的貴陽人呢?他們一部分在觀山湖區打轉,一部分在老城區打轉。此時的打轉,好比去年外省客已在重倉閱山湖,貴陽人則兜兜轉轉,等今年下手時房價又漲了一截。
所謂風物長宜放眼量。我一直強調買房要有大貴陽思維,不要把眼光只盯著80後少年時期的城區,只是這種思維並不是一下子可以扭轉過來的。
PART 3
貴陽買房幫粉絲群,曾經有個討論,說外地人買房,為什麼喜歡在觀山湖。原因當然有很多,其中有一點很有意思,說是觀山湖區的地是平的。
本地人可能沒有體會,外地人剛來貴陽的時候,看老城區的道路那叫一個彆扭,不是上坡就是下坡,幾乎沒有一段平整千米的馬路。
還好觀山湖區沒有那麼「立體」,而且和白雲區連成一個平整的地塊。如果不是行政劃分,泉湖板塊和金陽新世界完全是唇齒相靠。
可以預見觀山湖與白雲將是貴陽未來的「南明雲巖」雙子星。在地理上契合度這麼高,在政策上界限逐漸抹平,在產業上開始延伸,此時貴陽人購房應該放眼整個新城區,找到另一個「閱山湖」——南湖裡。
其實這樣的表達並不確切,南湖裡與閱山湖是兩種不同風格的湖居樓盤,前者若「淡妝濃抹總相宜」,後者似「閒靜峨眉冰清遠」。論綜合性資源,南湖裡或許會更好些。
閱山湖所在的悅湖溼地公園,生態相對純粹,詩意棲居。我在百度上搜了一通,只找到了「十二灘溼地公園」的百科介紹。
南湖裡所在的泉湖公園,動靜做得非常好。湖西是南湖裡的住宅,佔據了整個西側的湖岸線,確保私密性和純粹性。
湖的東面和南面則是公園山水主景、夜郎古城、西普陀寺,再往南隔一條龍井路是梵華裡商業小鎮。可以說這裡是貴陽生態、宗教、市井文化相融合的地方。
對於生活在南湖裡的人來說,左手詩意、右手塵世,讓「靈魂和肉體都在路上」。
最重要的是泉湖公園不是政府口頭上說說的重點項目,它仍在不斷進化。比如今年它正在創建國家級4A景區,前不久剛通過省專家團評審。
一個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取決於人們的共識,如歷史、文化、名人,更取決於權威公信力量對它的維護,如黃金。在地產中,這股最強的力量無疑是政府。
子憑母貴,作為泉湖公園上唯一的住宅落子,南湖裡的價值顯而易見了。
PART 4
如今的開發商都會拿湖景做噱頭,所謂開窗見湖,但是真正又有幾個貼湖而建的樓盤呢,更何況一個樓盤可以獨佔整個湖而無其他住宅項目?
現在貴陽擁有這樣雙重條件的只有閱山湖和南湖裡兩個盤。此外貴陽多山少水,沒有江南那樣的大江大湖之勢,如若覓得一較大名湖,那湖畔的房子該有多珍貴。
其實,泉湖的營造遠比閱山湖所在的十二灘水庫更早更繁複。早在2002年金陽新城啟動開發後不久,為了對接金陽,推動區域的跨越式發展,白雲啟動了南湖新區的開發。
從那時開始,南湖(泉湖曾用名)周邊就形成了一波房地產熱,比如別墅區南孚宮·御園、麗水銘城、中天託斯卡納、南窗雅舍等相繼問世,開啟了當時白雲樓市的「高端」產品之旅。
其中,麗水銘城翡翠灣(南湖裡別墅前身)的售價就達到2萬/平,要知道這是10年前的房價。可惜的是,當時的白雲還不是現在的白雲,當時的南湖也不是現在泉湖,它們與當時的貴陽主城隔著一大片不毛之地呢。
那時的本土房開顯然是「剃頭挑子一頭熱」,想借勢白雲區政府配套資源吸附效應和南湖的新區效應,只是這個算盤終究沒有打好。
PART 5
現在回過頭來看就覺得清晰了,10年前連大boss貴陽市政府都沒想清楚如何更好地盤活金陽新區,白雲是搭不上順風車的。
那時的白雲只是白雲人的白雲,吸附力僅在一隅,想讓貴陽的土豪甚至外地的老闆跨過一片荒蕪去南湖買別墅,顯得不切實際。
這是「天時」上的原因,另外還有「地利」的負面因素。當時的南湖周邊有個寨子,是典型的城中村、棚戶區。
長期以來,該區域汙水直排、雜草叢生、垃圾成堆,造成湖水發黑髮臭,加上原湖畔的二手車市場亂停亂放、佔道經營、交通擁堵,一片混亂。
此情此景,即使再高端的樓盤都會被抹黑。
所幸的是,隨著觀山湖區的強勁發展、新興產業崛起,觀山湖向北帶來了白雲新的發展機遇。
2016年,白雲啟動泉湖公園的全面改造。十幾個億砸下去,一片清澈山水洗盡鉛華。泉湖形成了透明水下生態循環系統,水體透明度可達1.5m以上,在玻璃棧橋上你經常可以看到水草間遊動的小魚。
這就是泉湖公園的前世今生,而煥然一新南湖裡是它的縮影。用個不恰當的比喻,它們就像小米的股票,從首開時的熱鬧,到跌破發行價的低潮,再到一周內漲幅超過IPO的20%價值回升。
只不過小米的價值回歸只用了3天時間,而泉湖公園和南湖裡用了10年。
PART 6
依湖而居的美好生活是人類想像的共同體。
從梭羅的瓦爾登湖小屋到民國巨富劉學詢西湖邊的劉莊,從比爾蓋茨華盛頓湖的科技別墅到馬雲的杭州綠城豪宅,湖畔生活似乎都是大人物的「桃花源」。
從湖景房的角度出發,中國的湖大概可以分為三類:
一是特別大的湖,它被幾個城市佔有,如太湖被蘇州、無錫、湖州包圍;二是特別偏的湖,離城市較遠,在這裡往往會搞度假旅遊;三是城中湖,最有名的莫過於杭州西湖。
城中湖是非常稀少的,城市資源經常會向這裡傾斜,湖邊的地塊也成了巨鱷爭搶的獵物。比如像西湖旁的「湖景房」自古以來是東方明珠,現在有錢也買不到了——實在太少。
而隨著杭州擁錢塘江大發展,城市骨架隨地鐵延伸到蕭山區,浙江的富豪們又找到了另一個去處——蕭山的湘湖,那裡有排屋、高層、中式宅院,成了杭州新的富豪區。
再如成都,主城區的桐梓林、攀成鋼高端豪宅盤踞,是很多成都人夢寐以求的富人區,但湖景房也是稀缺的。
隨著成都南拓,天府新區已經成了新城中心,其中業內非常有名的麓湖,也成了成都富豪的聚集地。
作為貴陽的城中湖泉湖,雖不及杭蓉兩城的湘湖和麓湖,但隨著城市能級地不斷提升、觀山湖北進,它的價值亦會水漲船高。然後是泉湖的價值回哺南湖裡……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是這樣描寫桃花源的:「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所謂真正的桃花源,它並不與人產生距離感,而是充滿著煙火氣息的塵世生活。就像南湖裡,既可以晨間看湖品茗,水畔瑜伽,恬然自得,又可以和家人向東信步,聽禪音嫋嫋,饗夜郎美食,其樂融融。
或許,它就是貴陽人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