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小夥要拜師 泉州朋友幫他撥海都熱線求助

2020-12-26 閩南網

  閩南網7月10日訊 「在泉州想學中國功夫,要去哪裡學呢?」昨天早上,謝先生撥通海都熱線通95060說。這通電話,可不是為他自己打的,而是為了一個叫作Tony的加拿大小夥。

  謝先生在泉州通港西街附近開了家雜貨鋪,說著閩南語,是個地道的泉州人。他是怎麼和外國小夥結識、聊天的呢?

聊得興起,Tony在謝先生的雜貨店門口,模仿電影裡的輕功

  咱厝大叔 和外國小夥結識

  謝先生今年45歲,雖然讀過大學,但說起普通話帶點本地腔,英文不太溜。Tony是個25歲的小夥子,來自加拿大裡賈納市,來泉州兩年了,中文也不是很通。可儘管如此,兩人結識,還成了朋友。

  昨天下午,在謝先生的店裡,他沏壺熱茶,請Tony喝。「我不太會說英文,他中文也不是很好,常常交流不來,就用微信」,謝先生拿出手機來,聊天界面裡,他接收Tony發來的英文消息,按下翻譯,就能自動翻譯成中文,「我們面對面也會藉助微信聊天。」謝先生開朗地笑起來。

  什麼時候結識?謝先生記得不是很清楚了,倒是Tony還記憶猶新。「大概是今年1月份吧,我住在這附近,晚上常常和朋友,到老闆店門口的燒烤攤吃東西,也會來老闆店裡買煙買飲料。」Tony說。

  這樣一來二往,兩人熟絡了起來。

  不枉來中國

  想學一身功夫

  蹩腳的聊天中,謝先生知道,Tony是來泉州做生意的,對中國功夫非常感興趣,很想學,卻不知道上哪學。

  Tony說,在自己的國家,提起中國,人們想到的肯定是功夫,李小龍、成龍等等,他們和功夫,已經變成了中國一種符號。自己來中國,一定要學功夫,不學等於枉來一趟。Tony一直以為,在中國人人都會武功,來泉州後才發現,身邊的朋友,竟然都不會。自己去過西湖公園,看過老人打太極拳,很想系統地學一學。

  喝了幾杯熱茶,Tony拿出一瓶啤酒,飲了起來,「你們招待朋友用茶,可能就跟我們招待朋友喝啤酒一樣吧,可我還是比較喜歡喝啤酒。」

  謝先生笑著說:「你們聊什麼我就跟鴨子聽雷聲一樣,雖然語言不通,但不妨礙我們認識。」

  Tony說,不管什麼拳種,只要是中國功夫自己都感興趣。他還會在泉州呆上一年多,每天早上7點到9點和每天下午他都有空,如果能有老師願意上門一對一教他,就更好了。

  厝邊們,如果有什麼好的建議,可以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幫這位外國小夥實現他的心願吧!(海都見習記者 陳瑩鈺 海都記者 夏鵬程 文/圖)

相關焦點

  • 疫情下加拿大精神健康求助熱線更繁忙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12月21日電據加拿大《星島日報》報導,隨著疫情延續到這個聖誕假期,加拿大有心理健康專家指出,預計會有更多民眾因孤單感、焦慮症等心理健康問題,而尋求幫助。加拿大卑詩省(卑詩省)菲沙衛生局(Fraser Health)首席精神科醫生Anson Koo表示,自3月疫情暴發以來,「危機熱線」(Crisis Line)收到及處理的心理健康問題電話數量明顯高於平時。而隨著聖誕的臨近,面對限聚令等防疫限制措施的繼續,預計將導致更多求助電話的撥入。
  • 加拿大《星島日報》:疫情下精神健康求助熱線更繁忙
    中新網12月21日電 據加拿大《星島日報》報導,隨著疫情延續到這個聖誕假期,加拿大有心理健康專家指出,預計會有更多民眾因孤單感、焦慮症等心理健康問題,而尋求幫助。加拿大卑詩省(卑詩省)菲沙衛生局(Fraser Health)首席精神科醫生Anson Koo表示,自3月疫情暴發以來,「危機熱線」(Crisis Line)收到及處理的心理健康問題電話數量明顯高於平時。而隨著聖誕的臨近,面對限聚令等防疫限制措施的繼續,預計將導致更多求助電話的撥入。
  • 南京小夥來雅學做棒棒雞 要讓雅安特產香飄加拿大
    「切雞肉,不僅形狀要好看,還要薄而光滑。用的刀要鋒利,拿刀的手要穩,注意力要集中……」6月28日,市區小北街某棒棒雞店內,一名小夥手握菜刀,店裡的刀工師傅王龍一邊示範,一邊講解。待半隻雞切完,小夥感慨:「沒想到滎經棒棒雞看起來好看,吃起來好吃,可做起來還真難!」  這名小夥名叫陳海濤,江蘇南京人,現移民加拿大第八大城市溫尼伯。
  • 薛城區臨城街道「撥一撥就靈」便民服務熱線開通了
    12月12日,棗莊市薛城區臨城街道81890(諧音「撥一撥就靈」)便民服務熱線接到新華街B區10號樓業主投訴樓上業主從高空扯線為其電車充電,存在安全隱患,接線員收悉後及時對接屬地社區,社區立即召開物業、業主、網格員、城建公司等部門聯席會議,現場查看安全隱患問題,及時對接處置,因地制宜建設公共車棚及充電樁,方便群眾安全用電,及時化解風險隱患
  • Chris:加拿大小夥打造閩南洋味兒酒吧
    Chris:加拿大小夥打造閩南洋味兒酒吧繼續來關注本欄目推出的《行進泉州 創富夢想》創客故事匯(第一季)12集系列報導,今天播出第6集。這期創客的主人公是一位老外,來自加拿大,四年多,他孤身一人來到泉州,偶遇一位泉州女孩,兩人一拍即合燃起了創業夢想。
  • 盲人小夥拜師學按摩 好心人為他找的師傅是「自強模範」
    毛鐵覺得,雷雷不僅需要一位技能上的引領者,還需要一位人生的導師,於是,一位同樣也是盲人的師傅毛建軍進入他的視野。 經過撮合,最終,雷雷的夢想成為現實。 「我沒想到拜師的願望這麼快就實現了。」前兩天,一場生日宴會正在九龍坡區老年公寓舉辦,小壽星雷雷將手中的香茶敬給師傅毛建軍,「師傅請喝茶!」拜師禮就算完成了。
  • 香港緊急求助熱線不是只有「999」!這些電話號碼也要存好
    眾多「防自殺熱線」除了緊急情況急救熱線,還有一類求助熱線,近年常常被拿來討論,那就是香港的幾條「防自殺熱線」。橙子君幫你們審過片了,劇情梗概就是:這位網友隨便選了晚上9點多打過去,那麼多條熱線,幾乎都是線路繁忙或者遲遲未有人接聽電話,只有一條熱線打過去是有人接聽的,雖然是個成熟女聲,一直在傾聽網友講自己被拍拖五年的女友戴綠帽的故事,但她聽了半天
  • 泉州80後小夥騎行海絲之路
    我是超人劉海翔,從威尼斯騎行到泉州,全程3萬多公裡。重走絲綢之路,跟我一起上路吧!」劉海翔在他的微信公眾號上這樣介紹自己。 劉海翔出生於1983年,福建泉州人。 劉海翔的家鄉泉州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他自幼生活在泉州,對絲綢之路有濃厚的情感。他說作為泉州人,環球騎行要走更有意義的路線,那就是絲綢之路。絲綢之路自古就是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紐帶,劉海翔希望把中國文化帶到國外,同時也把外國的故事與國人分享,為此他費盡心思。 劉海翔與幾位攝影界同行,自發拍攝了「海絲」宣傳片,每到一處都與外國友人分享。
  • 一條神奇熱線:為幫在上海的英國朋友買到口罩,她打了近10通電話...
    我9歲女兒等著要戴。」上月7日一早,英國人歐文打進熱線焦急詢問,他只知道自己家庭地址,卻不知道居委會在哪裡。在電話那頭,95後的服務代表楊家華一邊用英語安慰他,一邊用另一部座機連打3個電話,幫他聯繫到所在居委會。在聽完楊家華介紹後,居委幹部讓歐文帶著租賃合同過來登記。楊家華把好消息告訴歐文,並提醒他,如果同居委幹部交流出現語言困難,可以繼續打這個電話。
  • 962288,上海人不熟悉但在滬「老外」超喜愛的神奇熱線!疫情期間幫...
    而光會外語交流還不夠,因為這條熱線是為了幫人解決問題的,很多「老外」來電時情緒會比較激動,因此強大的理解、表達和共情能力必不可少,要能在最快的時間裡抓住問題的關鍵核心,利用知識儲備或快速搜索能力得到答案,然後讓求助者理解問題解決的方法。   1月下旬臨時遭遇疫情,對外服務熱線臨時決定,從1月28日起部分在滬員工取消休假,增加服務。
  • 泉州戶政民警掌線海都熱線968111 解答市民戶口問題
    泉州市公安局戶政管理支隊戶籍信息管理大隊長顏麗勉及民警小魏,作客海峽都市報熱線中心,在線解答市民的戶口問題。短短兩小時內,共接到近500通的諮詢電話。  市民各自的際遇,造成各種不同的上戶難題。本網從中歸納出未婚、離婚、遷移、抱養的四大關鍵詞,有類似問題的市民一起來看看民警的解答。
  • ...推出一次大型志願活動 雷鋒熱線收到求助300個 完成心願270個(圖)
    11月,雷鋒熱線全媒體平臺首次完成了跨省求助心願,幫助了河北張家口的求助人。  首次「跨省」 幫張家口單親母親走出困境  12日,雷鋒熱線接到一個河北張家口賈女士(化名)的求助電話,她嚴重懷疑自己有抑鬱症傾向。愛心聯盟成員、張家口的楊立新得知此事後,立即與賈女士進行了深度溝通,並確定了治療方案。
  • 「剛剛又叫了……」小夥深山露營聽見狼叫,報警求助……
    「剛剛又叫了,我咋感覺就在我周圍」這是菏澤小夥在等待民警救援時給民警在微信說的話,字裡行間透著緊張害怕。3月14日晚10時5分,平陰縣公安局洪範派出所接指揮中心指令:在大寨山有人報警稱露營時聽到狼叫,需要幫助。接到警情後,洪範派出所高度重視、立即出警。
  • 每周千裡拜師學藝 俄羅斯小夥淘寶結緣龍泉鑄劍大師
    別走神這位朋友!這不是《臥虎藏龍》,只是個外國小哥哥在龍泉拜師學藝的DIY的一段vlog!小哥哥一把視頻傳到facebook上,視頻也出乎意料地火了,引來海外大量網友關注,外國友人們紛紛表示想來龍泉看看。寶劍本屬冷門「玩物」,龍泉又是個偏遠城市,想要走出去很難。但如今借著網際網路,龍泉寶劍早已名揚海外。
  • 臺灣寫真:泉州小夥環臺騎行「訪親記」
    中新社臺北5月15日電 題:泉州小夥環臺騎行「訪親記」  中新社記者 劉雙雙 劉舒凌  一個人,一輛單車,負重20公斤的行李,完成615天、30000多公裡的騎行。這是「80後」泉州小夥劉海翔用單車車輪和頑強意志創造的屬於自己的海上絲綢之路和環中國騎行路。
  • 揭秘 嘉興這家最牛武館 美國小夥都來拜師
    連美國小夥也千裡迢迢來這裡拜師學功夫。小編今天要給大家介紹很牛的海華武館!美國洋弟子拜師習船拳11月13日,美國小夥子任凱文早早地來到嘉興南湖區解放街道海華武館練功。1991年出生的任凱文在禾城做外教,喜歡中國功夫,今年4月初,他來到海華武館,拜師學藝。
  • 杭州一小夥騎電瓶車上高架,迷路後求助110,結果萬萬沒想到……
    近日,杭州一小夥騎著電動車上了高架,交警沒收了他所騎的電動車,並將他送下高架。但是,最終他把自己送進了派出所。近期,杭州筧橋派出所民警接到群眾求助,稱轄區某小區門口有位外地小夥迷路了。民警到了現場了解到,小夥子殷某剛到杭州,在某理髮店找到了一份洗頭的工作,他騎著電動車打算去找同在杭州的朋友,因為不認識路直接將電動車騎上了東湖高架,這個危險行為立即被杭州交警發現,攔住了殷某,沒收了他所騎的電動車,並將他送下高架。
  • 從絲路到臺灣 泉州「80後」小夥的萬裡騎行之旅
    臺灣,是他的最後一站。環球、環中國騎行共歷時615天。臺灣,濃濃的人情味作為一位泉州「80後」,臺灣對於劉海翔來說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泉州有臺商投資區,很多臺灣人都在泉州工作、生活。」這輛麵包車後來將他送到40公裡之外的大武,因為沒找到自行車修理店,便又將他送到臺東。「這位司機叫黃士哲,他不僅僅是送我到臺東市區,還將我帶到自行車修理店,又幫我找到修車所需要的零件。」劉海翔說,這一路上他與黃士哲幾乎都在用閩南語交談。正如這次經歷一樣,臺灣給劉海翔最深的印象,便是這裡濃濃的人情味。
  • 盤點廈門不少便民熱線所遇烏龍事:有人誤撥 有人存心騷擾
    本報在此提醒市民,最好根據不同的需要撥打相應的便民電話,一定要看清要打的號碼是多少後再打。  【5395159 心理危機幹預熱線】  拿救命電話當「愚人熱線」,讓人抓狂  「今年愚人節,希望不要再有這麼無聊的人了,不要傳播這樣的『玩笑』信息。」
  • 杭州一小夥騎著偷來的電動車上了高架,隨後迷路撥打110求助
    因為不熟悉杭州的道路,一男子把電動車騎上了高架路,讓人意外的是,這輛電動車還是剛剛偷來的,更令人窒息的是,男子迷路後撥打110電話求助,自己把自己送進了派出所........前段時間,筧橋派出所民警接到一位小夥求助,稱自己在轄區某小區門口迷路了。民警出警到了現場,了解到小夥子殷某剛到杭州,在某理髮店找到了一份洗頭的工作,他騎著電動車打算去找同在杭州的朋友,因為不認識路,直接將電動車騎上了東湖高架。這個危險行為立即被杭州交警發現,攔住了殷某,沒收了他所騎的電動車,並將他送下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