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金字塔,不少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它是埃及法老的墳墓。神秘、高超、智慧這些詞一直以來都和金字塔分不開關係,它是古人們用我們難以想像的智慧造就而成的,但是金字塔真的法老的陵墓嗎?研究發現,並不是這樣的。
被稱為世界八大建築奇蹟之一的金字塔大約建造於4700多年前,主要分布於埃及和美洲等地區,目前發現金字塔最多的地方是尼羅河的下遊,大約有80多座金字塔坐落於此。最為舉世聞名的就是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是古埃及國王胡夫的陵墓。公元前2690年左右,胡夫金字塔修建完成,它曾經是4500多年以來世界上最高的建築,不過被1888年修建的艾菲爾鐵塔超越了。
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現在因風化降低了10米),底邊長為230米(現220米),經專家估計,整座金字塔的修建至少用了230萬塊石頭,其中最重的石頭有160噸。這個數量意味著,如果將這些石頭全部拆卸下來,打碎鋪成路,可以修建出一條繞地球一圈的一尺寬小路。
相傳,單是這一座金字塔的建造就動用了10萬人力,而且花費了至少30年才完全建成,金字塔留有一條通道可以進入內部,設計非常精妙。而且石塊與石塊之間,雖然沒有採用任何粘合劑,但是數千年過去仍舊緊密得連針都插不進去。
當然更令人驚嘆的絕不僅僅是金字塔的建造工藝,而是其在天文和數學方面出現的驚人巧合。從胡夫金字塔的頂端引出一條線,指向正北方,這條線會將尼羅河三角洲分成完全相同大小的兩半。若是延伸到北極,距離北極點的偏離也不過幾公裡而已。
此外,胡夫金字塔的底部周長除以兩倍的高度,得到的結果正好和圓周率相符(3.14159),這個數據甚至要比希臘人的計算結果還要精確。而且從通道進入胡夫金字塔內部就會發現,內部有一個直角三角形形狀的墓穴,而其三邊之比為3:4:5,就是我們今天在數學中所學到的勾股定理。
一次巧合是巧合,但是巧合多了也就成了必然,因為越來越多的人認為,4700多年前古人的智慧也許遠超我們的想像。《金字塔銘文》中說,金字塔是法老死後通往天堂的天梯,但如今我們的專家發現,金字塔其實也是4000年前的大型發電廠。
金字塔建造在尼羅河流域,在以前它的周圍都是河水,而其材質是石英巖,這種石頭有一種特殊的能力就是壓電。加上其自身提供的重力,就可以進行發電。之後,科學家們的這個猜想得到了佐證,他們在金字塔內發現了一根電纜,根據碳十四的測定結果,它已經有4000多年。
河水在流經金字塔時與外部的巖石進行摩擦,金字塔的超大重量將摩擦產生電流向上運送,這就是古人發明出的天然發電工廠,距今已經4000多年,而我們卻一直以為電是近代的產物,這一結果實在令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