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蘭皇室後裔在中國出現,拒絕回到自己的家鄉,甘願待在中國

2020-12-25 熟史明智

01導語

「一體更變易,萬事良悠悠。——李白

在我們的一生中,很多事情都是瞬息萬變的,不是我們能夠控制和主宰的。當面對萬物的瞬息變化時,我們應該學會去接受和面對。我們生活中總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也許這樣的變化會改變一生的命運。

在遇到問題時,我們的態度決定著問題處理的結果。在我國有一位普通百姓,在一夜之間變成了錫蘭公主。這樣的經歷也許只有童話故事裡會出現,但這是真實發生在生活中的事情。那麼,作為流落在民間的公主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這位公主最後的抉擇是什麼?

02考古發現錫蘭王國的墓室

我們能夠了解很多歷史,有一部分都是來源於考古發現。在考古的過程中,考古工作人員通過出土文物為我們還原了很多歷史真相。在1996年,泉州市的一位考古工作人員劉志成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石板。經常從事考古工作,對事物具有很強的研究心理。為了解開心中的疑惑,他扒開了雜草叢,石板上的三個大字「世界坑」映入了眼帘。

這讓他感到很振奮,這塊石板絕對很有研究價值。劉志成經常研究歷史,他在古籍中看到過相關的歷史記載。所以,根據石板的字樣他猜測這可能是錫蘭王子的古墓。劉志成發現石板的地方位於泉州市清泉山。為了對文物古蹟進行保護,害怕這裡遭到不法分子的破壞,他立刻向上級報告了這件事。

上級領導很快趕到了清泉山,並對這裡進行大規模的清理。在勘察中可以確定,這裡確確實實是一個大型古墓。專家們從墓碑上還發現了隱藏了獅子花紋。通過研究發現這些花紋並非來自我國古代,而是帶有鮮明的古錫蘭王朝風格。隨後在清理墓室時,也在隨葬品中發現了很多寶物,這也更加確定就是錫蘭王國的墓室。

這座古墓的主人是錫蘭王子,在墓中也發現了一些證明他身份的文物。劉志成的這次發現為我們研究古錫蘭的文化有了很大的幫助。錫蘭古墓的發現很快被各大媒體搬上了熒幕,錫蘭王子古墓被發現的消息很快轟動了全國。在後續的考古工作中,專家希望通過進一步的挖掘來尋找更多的線索。當這個消息爆出來了,很多人都支持繼續挖掘。

但是,這時有一位叫許世吟哦的女子來到了泉州市文物部門,並要求文物部門立刻停止對古墓的挖掘。當時,人們都感到奇怪,為何這個女子要這樣做。最後,這位女子說出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原來她是錫蘭王子的後人。

03不願回去享受公主待遇

在歷史上我國很早就對錫蘭有過記載,這些記載和當年鄭和下西洋有關。公元1429年,鄭和下西洋時曾帶領船隻來到了錫蘭,並在這裡展開了交流活動。在鄭和離開時,國王為了讓王子增長見識便讓王子跟隨鄭和來到了中國。隨後,王子跟隨鄭和來到了中國並受到了天子的接待。為了表示感謝,王子敬獻了很多錫蘭寶物。

同樣,我國皇帝也賞賜了很多寶物給錫蘭王子。希望王子回國時可以帶回他們國家,並見此機會來宣傳我們的文化。但是,在中國待久的王子看到我國繁榮的景象並不想早早回去。於是,王子變決定在中國停留一段時間,希望多了解一些見聞。在中國的這段時間,王子到處遊歷,了解到很多中國文化。

錫蘭王子在中國遊歷後打算回國,但此時卻傳來了一個噩耗。原來,在他離開後自己的國家發生了叛亂。叛亂者為了奪取政權將他的父親和兄弟全部殺害,而且還篡取了他父親的皇位。面對這種情況,遠在中國的錫蘭王子手無兵權,回去也難以和叛亂者抗衡。我國皇帝得知這件事後,很同情他的遭遇便允許他留在我國。

為了能夠在中國更好的生活,錫蘭王子王子便給自己取了中國姓氏,並娶了中國女子為妻。此後,在和妻子商量後讓自己的後代都以此為姓。在了解後,我們才知道許世這個姓氏的由來,也知道了錫蘭王子和中國的淵源。這也足以證明,許世吟娥的真實身份確實是皇室後裔。這也是她禁止讓博物館考古人員繼續挖掘古墓的原因。

由於這段特殊的歷史,許家一直都不敢對外人講起承這段過往。當許世吟娥得知考古隊要將錫蘭王子的墳墓挖開之後,無奈之下才找到博物館,並公開了自己的身份。經過一系列證實,許世吟哦所說的是事實,確實是皇室後裔。

04甘願留在中國

許世吟哦的身份被證實,她確實是皇室公主。這個消息讓人不敢相信,許世吟哦一夜間從百姓變成了公主。這對於普通人來說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但事實確實如此。後來,在媒體的報導下,斯裡蘭卡也得知了這個消息。斯裡蘭卡人民知道許世銀娥是錫蘭王子的後代,便決定迎接公主回國。

但是,這個請求被許世吟娥拒絕,她表示中國就是自己的家鄉不願意離開。雖然許世吟娥決定留在中國,但她還是想回去看看自己的故鄉。當她來到斯裡蘭卡後,受到了人們熱情的接待,並以公主的禮儀歡迎她回家。當時,斯裡蘭卡依舊請她留下來,並讓她享受公主的待遇,但這都被她拒絕。在斯裡蘭卡停留十天後,她回到了家鄉古城泉州。

她沒有因為自己特殊的身份讓人給她特殊待遇,如今的許世吟娥依舊和家人們過著平淡的生活。許世吟娥這樣的做法我們能夠理解,雖然她具有皇室血脈,但她自幼在中國長大早已把中國當成了自己的家鄉。作為一個愛國的人,怎麼會為了榮華富貴離開自己的國家。許世吟哦將自己的根深扎在中國,相比於一些為私慾而更改國籍的人,她的情懷值得我們學習。

05結語

作為中國人,我們自古就對家鄉有著獨特的情懷。有多少遊子孤身在外,心裡依舊惦念家鄉和自己的親人。他們對家鄉和親的思念也一直感動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在我們心中,家鄉一直都是我們最好的歸宿。我們每個人不管身在何處,都會思念自己的家鄉。「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對於遠離家鄉的人來說,在團聚的日子更會思念家鄉和親人。

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人因為特殊的原因不能回到自己的家鄉和親人團聚。對於他們來說,家鄉和親人在他們心中有著重要的位置。雖然遠離家鄉和親人,但是他們永遠不會忘記家鄉和親人。同樣還有一些人紮根在中國,將這裡當作自己的家鄉,願意為這片土地的發展做出貢獻,這樣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

參考資料:《古風五十九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相關焦點

  • 流落中國的錫蘭皇室公主,拒絕繼承億萬資產,聲稱:我已是中國人
    中國自古就有落葉歸根的思想。對於一個人來說,家是心靈的港灣,無論他在外面闖蕩成什麼情況,是貧窮還是富貴,是輝煌還是落魄,家一直是自己的紮根所在,是心靈的歸屬。有這樣一個女性,她是流落中國的錫蘭皇室公主,揭開身世後,拒絕回去繼承億萬資產,聲稱:我已經是中國人。
  • 她是錫蘭皇室公主,拒絕回國繼承億萬資產,表示自己已是中國人
    《奈何天·計左》:「一路行來,已是家鄉地面,少不得要暫駐旌旄,略停車馬。」 在華夏這片土地上,有一些人永遠堅持自己的信念,將自己的一切奉獻給國家,奉獻給家庭,奉獻給華夏大地,永遠不忘自己的使命。
  • 錫蘭皇室公主流落中國,身份揭開不願繼承千萬遺產,稱已是中國人
    在那個時候,錫蘭古國是一個面積不大的小國,當年古錫蘭王子代表自己的國家與中國進行友好的會面,好推動兩國建交的友好橋梁,但卻不知在回故鄉的途中,卻突然收到錫蘭國內發生動亂的消息。那個時候很多王室血統都已經遇害,而錫蘭王子為了保留皇室最後一脈,便懇請中國國君允許他留在中國生活,這才被國軍賜予了「世」字姓氏,之後便已經埋名的在泉州居住了下來,很少有人知道他真正的身份。
  • 生於中國的外國公主,拒絕回到母國,還說:中國就是我的家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而優秀的民族,數千年的繁衍生息,優秀的中華兒女創造了寶貴的財富,更形成了中華魂,讓每一個中國人都為自己身為一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不僅如此,就連在中國居住了多年的外國人,都堅稱:「我愛中國,中國就是我的家!」
  • 流落在中國的錫蘭公主,身份曝光回國享受公主待遇,卻返中國生活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公主也成為了皇室維繫和平的一種工具,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和親,有很多公主都是非常悲哀的,沒有自己選擇婚姻的權利。在現代,我們生活在人人平等的社會裡,公主這樣的身份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了。不過,在明朝時候,有一位錫蘭國的王子,他到中國學習文化,沒想到在這期間,錫蘭發生了政變,他的王子地位也沒有了,他擔心回國之後被殺害,便悄悄的留在了中國,直到死去也沒有公布自己的身份,他的後人也都秉承祖訓,不敢公開這個秘密,直到許世吟娥出現,這位生長在我國的錫蘭公主,在自己的身份公布後,回國享受著公主的美好待遇,但最後還是回到中國,這是為什麼呢?
  • 錫蘭王子臺灣後裔捐贈《世家族譜》
    昨日上午,錫蘭王子臺灣十九世裔孫世坤宗等人來泉,將珍藏數百年、記載閩臺世家淵源的《世家族譜》捐贈給正在建設中的中國閩臺緣博物館。  昨日上午,錫蘭王子臺灣十九世裔孫世坤宗、世美貴、世周秀媚、世雅如一行4人來到位於泉州清源山下、西湖畔的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施工現場
  • 福建一「灰姑娘」,違背祖訓說出500年的秘密,搖身變為錫蘭公主
    因為自己的名字第一個字與中國字裡面的「世」諧音,便給自己取了一個姓世的中文名,結婚生子,在中國的福建泉州生活了下來。錫蘭也就是現在的斯裡蘭卡,為了保護古墓,也為了中國與斯裡蘭卡兩個國家之間的友好外交,世家坑成為了泉州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墓碑也被保護遷走。
  • 500多年流落中國的王子,後代拒絕回國,堅稱是中國人
    500多年流落中國的王子,後代拒絕回國,堅稱是中國人 ! 中國有句話叫做「認祖歸宗,落葉歸根」,意思就是說一個人無論身在何處,都要歸屬於列祖列宗,最終都要回到屬於自己的地方,這是我國幾千年的文化傳承,,然而有些人他們不管自己的祖先是哪裡人,只要近代一直居住在某一個地方,便認定那裡就是自己真正的家,可能是居住的地方讓人有種戀戀不捨的情感吧。
  • 中國最稀有的一個姓氏,全國僅她一人,如今被斯裡蘭卡稱為公主
    泉州,福建,是古代錫蘭王室的後裔。她原本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閩南女人。除了是相夫,她兒子之外,她還在福建泉州著名的塗門街開了一家古董店。然而,一項當地考古發現揭露了她隱藏了500多年的家族秘密,引起了國內外歷史學家的極大關注。她也在一夜之間成為了「錫蘭"公主」。
  • 波斯王子逃到中國,在四川留下後裔,如今四川仍有外國皇室血脈
    既然唐朝打算幫助俾路斯,唐高宗便給了他很高禮遇,把他封為右武衛將軍,還把一個郡主賜婚給他,從此俾路斯感恩戴德,也給自己取了個中國名字,並建立了波斯胡寺。此後俾路斯就在唐朝居住下來,後來唐朝封他為波斯王,這時已是唐玄宗時期,唐朝正準備幫助俾路斯復國,不料偏偏有出現了安史之亂,唐朝自身由盛轉衰,此後再也無力幫助俾路斯復國了安史之亂時期,俾路斯跟唐朝皇帝逃到四處避難,後來一直留在四處,再也沒離開過,唐朝沒有能力幫助他復國,他自己更加沒能力復國了
  • 全國只有五個人冠的姓,他們的祖先居然是錫蘭王子!
    中國是一個以姓氏論家族的國度,姓氏,往往代表著血緣和親近關係。而姓氏制度由來已久,最遠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人類的母系氏族社會時期,所以在今天您可以看到,中國有許多女字旁的姓氏,大致就是這個的原因。後來,經過對族譜的翻閱和祖母、父親的解釋,許世吟哦漸漸明白了自己的身世。原來許氏家族是錫蘭王子的後裔,他們本來並不姓許世,而是姓世。許氏家族的祖先是錫蘭王子,也就是如今的斯裡蘭卡。《明史》中有記載說,公園1429年,錫蘭國國王派其王子出使明朝,並向明朝皇帝獻上寶物以示尊敬。
  • 錫蘭王子臺灣後裔到泉州捐贈數百年《世家族譜》
    中新社泉州八月九日電 八月八日,錫蘭王子臺灣十九世裔孫世坤宗等人來到福建泉州,將珍藏數百年、記載閩臺世家淵源的《世家族譜》捐贈給正在建設中的中國閩臺緣博物館。
  • 生活在中國的外國公主,婉拒回國繼承千萬遺產,說:我已是中國人
    就在古錫蘭王子準備從中國回到故鄉之地時,從錫蘭傳來消息,錫蘭國內發生動亂,王室血統全部被篡位者殘忍的殺害,若此時錫蘭王子回國,只能是自投羅網、以卵擊石。故而錫蘭王子縱是痛不欲生也無法為父母兄弟們報仇,為了留住自己這個王室最後的血脈,他請求中國國君允許他留在中國生活,國君表示允許並賜予他「世」字為他的姓氏。
  • 民盟「錫蘭公主」許世吟娥:中斯的友好使者
    3月23日,中國駐斯裡蘭卡大使易先良會見了應邀到斯訪問的泉州盟員、錫蘭王子後裔許世吟娥一行。易先良大使稱讚許世吟娥在兩國傳統友好關係發展中起到了橋梁與紐帶作用。錫蘭公主1996年底,位於泉州清源山麓的「世家坑」古墓群重見天日,一段掩埋了500多年的歷史漸漸清晰:明天順年間,錫蘭王子世利巴交喇惹踏上泉州土地,受皇帝賜姓,娶阿拉伯貴族在泉州的後裔蒲氏
  • 他自稱大清皇室後裔,要求免費坐火車,還想住故宮,結果如何?
    清朝生活州迪自稱清朝皇室後裔不過,清朝的滅亡並非像以前的朝代一般,伴隨著血流政變。清朝覆滅後,其皇室族人都被和平遣散回老家了,因此在中國很多地方,都生活著很多清朝皇族後裔。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近些年,有這樣一位人物,他自稱是清朝皇族後裔,因此在很多方面都保留著「皇室傳統」,此人便是愛新覺羅·州迪。
  • 皇室後裔買不到火車票,竟大鬧火車站,怒斥眾人:你們全是奴才
    --《陳勝吳廣傳》 在舊社會,皇帝一直都是至高無上的存在,連同著王公貴族,都是百姓不敢直視的存在,一旦有一位王爺出現在街上,整條街的百姓都是要下跪的。而清朝都已經亡了100多年了,卻還有一位自稱皇室後裔的人因買不到火車票,竟然大鬧火車站,現在的中國可不是大清了,即使你是官員,也應當按照規矩老老實實的買票,更何況你只是一個前朝皇族的後裔呢?
  • 大清亡了108年,皇室後裔至今留辮子,為保血脈純正拒娶普通人
    皇親國戚這層關係,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時期,讓一類人得以享受特權,得到皇室蔭庇的他們,就算犯了法也未必和庶民同罪,躺在家族的世襲爵位或者依靠裙帶關係,坐擁大量的天地和住宅,家中僕人成群
  • 中國最神秘的一個姓,既非單姓也非複姓,國內只有一家擁有此姓
    中國姓氏的起源是原始部落圖騰崇拜,之後經過歷史的變遷,上古姓氏不斷分化出別的姓氏,形成了今天姓氏「百花齊放」的情況。一般來說,中國人的姓氏,不是單姓就是複姓,但也有一個例外。這個姓氏在《百家姓》上根本就查不到,因為它的來歷很特殊,堪稱中國最神秘的一個姓,它就是「許世」。別看這是兩個字,但它不能算中國的複姓。為什麼呢?
  • 錫蘭公主流落中國,被接回去10天後便回國,她:我已紮根在中國
    電視劇或小說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節:生活普通的女子接觸到了皇族中人,結識了一片好友,最終還找到了自己的親生父親,原來她是流落民間的公主。當然,這幾乎是小說中才會出現的情節,在真實的古代,很難有這種事情發生,不過在錫蘭卻真正地發生了這麼戲劇性的事情。
  • 新疆曾有大批越南皇室後裔,乾隆時期投靠中國並前往烏魯木齊開荒
    但是近年來在烏魯木齊發現許多安南國古幣,並流傳著關於安南皇室後裔的故事。莫朝莫登庸這邊呢知道明朝並不是真想攻打自己,於是就坡下驢向明朝投降,表示內附明朝,不在稱王並將安南國戶口田冊送上。於是嘉靖帝承認他在安南國內的統治權,明朝能設立一個名義上歸屬於明朝的安南都統使司(隸屬於廣西的土司),冊封莫登庸及後世安南君主為安南都統使,這樣名義上安南又稱為明朝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