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無聲處建奇功——隱蔽戰線的另類「刀光劍影」

2020-12-13 黨史頻道

編輯同志:

您好。我最近看了電視劇《風箏》,了解到我們黨隱蔽戰線驚心動魄的故事,很受感動。之前也看過《潛伏》《黎明之前》《偽裝者》等諜戰劇,這些故事在歷史上應該是有原型的。想請黨史專家給介紹一下真實的隱蔽戰爭歷史,如能選幾個典型講一講就更好了。謝謝!

海澱區讀者 王鵬

本刊邀請中央黨校教授周文琪作答

自古以來,隱蔽的戰爭——洞察敵人的情報工作對克敵制勝是非常重要的。毛澤東曾經指出:「我們要消滅敵人,就要有兩種戰爭,一種是公開的戰爭,一種是隱蔽的戰爭。隱蔽的戰爭,有戰略的進攻,打入敵人的內心,也有戰略的防禦,保衛自己,要打敗敵人,需內外夾攻,所以兩者都有重要意義。」中共在革命時期就非常注意情報工作。最早的特別工作部門叫「軍委特務工作處」,1927年改設中央「特科」,是中共最早的情報和政治保衛機關,創始人是周恩來。後來幾經易名,至1939年2月18日改設「中共中央社會部」,對外稱中共中央敵區工作委員會。

中央社會部,在中國革命的大舞臺上,演出了一幕幕情報、保衛工作方面威武雄壯的活劇。由於隱蔽戰線工作的特殊性,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歷史瞬間至今鮮為人知,作為史家應當把它寫出來,讓廣大讀者知道其貢獻,了解其背後的複雜性。

我黨建立的第一個反間諜內線關係鮑君甫(楊登瀛)

鮑君甫,廣東珠海前山人,早年留學日本,畢業於早稻田大學。回國後,在上海發展,與上海的幫會、租界巡捕房乃至日本人都建立了廣泛的人脈關係,並且和國民黨高官張道藩有私交,隨後鮑君甫改名楊登瀛,並以此名在國民黨中聞名。

鮑君甫成為國民黨特工系統的高級幹部之前,是陳賡手下陳養山的舊相識。陳養山發現,鮑對共產黨有好感,又不願意放棄做官的機會,將情況報告給了陳賡,周恩來和陳賡決定,借陳養山拉攏鮑君甫。鮑要求汽車、保鏢和活動經費,陳賡請示周恩來後盡力滿足他,並要求他和上海市黨部、市政府、淞滬警備司令部都建立聯繫。在政治上,鮑並不可靠,據當時給他做保鏢的黨員回憶,鮑官架子很大,做事情總是兩手準備,心思深,然而秘密工作卻需要這樣的人。隨著鮑君甫的地位升高,又得到國民黨中央調查科主任徐恩曾的重用。陳賡一方面加強對鮑及其家人的思想工作,一方面將鮑的任務轉向協助處理共產黨內部的奸細。

1928年秋,國民黨淞滬警備司令部截獲叛徒戴冰石密告,有中共地下機關在某處活動,巡捕房幫辦譚紹良帶鮑君甫前去,將其中7人抓獲。後來,鮑君甫通知「特科」,使黨得以剷除叛徒。又有一次,叛徒顏某正洽談出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李立三,情報為鮑君甫介紹給潛伏在淞滬警備司令部的地下黨員宋再生得知,顏某即被清除。

1929年初,叛徒陳慰年特價出賣黨內機密文件,鮑得知後,先用兩根金條穩住叛徒,隨後通知中共中央將其懲辦。當年8月,由於叛徒白鑫出賣同志,澎湃等人被捕。鮑得知後,仔細探悉了白鑫的行蹤,得知他住在國民黨上海市黨部常委範爭波家,他借送禮送行之名確認其出行時間,使「特科」在白鑫逃往義大利之前將其擊斃。當時鮑君甫還準備安排「特科」去劫獄營救澎湃等同志,可惜功敗垂成。這年11月,任弼時被捕,鮑君甫向巡捕房稱,任弼時是其手下,屬於誤捕,後將其釋放。

1930年,叛徒黃弟洪從蘇聯回國,組織本來安排他去江西蘇區,他竟致函蔣介石,意圖「歸順」,並企圖出賣他與周恩來的見面地址。鮑君甫及時通知中央,黃即被清除。這年秋,中共山東省委某負責人到上海開會被捕,隨即叛變,警備司令部通知鮑君甫前往會晤,鮑隨即報告陳賡,陳賡派劉鼎以鮑君甫邀請專家身份前去拍照證實此人身份後,將其懲辦。

193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關向應被巡捕房逮捕,並搜捕出絕密文件,因巡捕不識中文,鮑君甫就請劉鼎假扮「中共文件專家」到巡捕房鑑定文件,將其中秘密文件替換送出,幾個月後,鮑君甫請律師出面將關向應保釋。關出獄後,進入湘鄂西根據地。

1931年4月,「特科」負責人顧順章在武漢被捕,旋即叛變。他熟知上海中共中央最高機密,當然也知道包括鮑君甫在內的幾乎所有埋伏在國民黨內的為中共提供情報的人員。顧順章的電報從武漢發來後,首先由潛伏在中統特務頭子徐恩曾身邊的秘書、我地下黨員錢壯飛譯出,得知相關情報後,周恩來等得以從容脫身,而鮑君甫隨即被捕。

1932年,在張道藩斡旋下鮑君甫被釋放,1934年,國民黨令鮑擔任南京「反省院」副院長,但鮑君甫再也不復當年。

「五重諜報王」袁殊

從1931年10月到1945年10月,袁殊以多重身份從事地下情報工作達14年之久,朱德曾稱之為「我黨情報工作戰線不可多得的人才」。提及潘漢年,必提袁殊,因為抗日戰爭時期潘漢年所獲的大量情報直接出自袁殊之手。

早在1931年底,潘漢年就將袁殊發展為中共黨員。袁殊銜命打入CC的特工組織,又憑藉精熟的日語與日本方面建立了情報關係並接受其津貼。1933年後,他還在共產國際遠東情報局工作了兩年。1937年後,袁殊輾轉投到杜月笙門下,國民黨中統和軍統都來拉他入夥。在潘漢年同意後,袁殊接受了戴笠的任命,一躍成為軍統上海區國際情報組的少將組長。因參與制定暗殺汪偽特工總部首腦李士群的計劃,袁殊被捕,幸虧日本領事巖井英一的搭救才得免死。此後,袁殊就不僅是巖井的秘密情報人員,而且是巖井扶持的一名公開的「漢奸」了。這樣袁殊成了罕見的兼具中統、軍統、日本、汪偽、青幫背景的五面間諜,從各方內部為中共獲取了大量情報。當然,他的這些交叉潛伏活動都有潘漢年在幕後指揮。

日本駐上海總領事巖井英一回憶:為掣肘汪偽漢奸勢力,巖井英一讓袁殊出面組織一個「興亞建國同盟」,作為麻痺消磨中國人民鬥志的文化團體,加入到汪偽政府中去。袁殊根據巖井英一的要求,在地處上海寶山路的巖井公館掛起了「興亞建國運動本部」的招牌,成立了「興亞建國委員會」的機構,並籌備出版《新中國報》和《興亞》雜誌。「興亞建國運動本部」表面上是一個接受日本外務省津貼支配的漢奸組織,實際是中共的一個新的情報據點,不僅日本外務省撥給「興亞」的20萬軍票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成為中共上海地下黨組織的活動經費,而且在袁殊的具體操作下一份份重要的戰略情報也從敵人的心臟發送到了延安。

據我黨情報人員劉人壽等回憶,袁殊從「巖井機關」獲得的重要情報主要有:1939年英法企圖犧牲中國對日妥協的遠東慕尼黑活動,1941年6月,德國即將進攻蘇聯,德蘇戰爭爆發後,日本動向是南進而非北進以及日美談判的情報,這是涉及蘇聯遠東紅軍能否調動的事情,對國內的階級動向也很有關係。

當然,這種多重角色不是那麼容易扮演的,肖雲在《榮辱之間鑑真情》一文中回憶道,由於長時期的「進入角色」,袁殊的心理被扭曲了,壓抑的痛苦一旦爆發,就會失態。親眼目睹袁殊嚎啕大哭的王季深回憶說,當時的情景和電影《與魔鬼打交道的人》完全一樣,當年同袁殊一起戰鬥在敵人心臟的惲逸群、翁毅夫、魯風等同志,都經歷過這種精神上的折磨。

潛伏在汪偽政權特務機關上海「76號」的關露

在關露身上,「才女」「漢奸」「特工」三個身份糾纏一身。

1939年的關露,身份是上海灘最有名的三個女作家之一,另外兩個是丁玲、張愛玲。關露除了創作之外,還翻譯了高爾基的《海燕》及《鄧肯自傳》等許多廣為人知的優秀作品。那時的關露激情澎湃,面對日寇的侵略,她大聲疾呼「寧為祖國戰鬥死,不做民族未亡人」,這樣的愛國詩詞曾經為她贏得了「民族之妻」的稱號。但在這年年底,關露突然銷聲匿跡。當關露再次出現在上海灘的時候,她竟然成為汪偽特務頭子家裡的紅人。

原來,這位本名胡壽楣的女詩人,當時已是秘密黨員,她接受了一個非常任務——打入「76號」摸清汪偽政權特工頭目李士群的真實思想動態,並在適當時候對他進行策反。這麼一個艱巨的任務,為什麼選擇關露呢?關露有個妹妹叫胡繡楓,1933年李士群被國民黨抓了以後,他的老婆葉吉卿在走投無路之際,胡繡楓接納了她,這讓李士群對胡繡楓一直心存感激,鑑於這層關係,黨組織原準備派胡繡楓去的,但胡繡楓當時在重慶工作繁忙,於是推薦了她的姐姐關露。關露接受命令後,成了極司菲爾路76號汪偽特工總部的常客。

嚴格執行黨的指示,忍辱負重兩年後,關露的付出終於有了收穫。1941年,關露與李士群進行了一次對話,關露說:「我妹妹來信了,說她有一個朋友想做生意,你願意不願意?」李士群是個很聰明的人,他一聽就明白了。

很快,潘漢年根據關露的判斷,在上海秘密約見李士群,從此日軍的清鄉掃蕩計劃就提前送到了新四軍手中。之後,李士群與中共的秘密聯繫由其他同志負責,關露又接受了新的任務。

北平和平解放的隱蔽戰士閻又文

1937年七七事變後,閻又文在太原受到薄一波、程子華、彭雪楓的影響,投筆從戎,奔赴延安。在延安接受了邢西萍(徐冰)的建議,到愛國將領傅作義將軍的部隊中從事抗戰工作。1938年,閻又文經中共特派員潘紀文介紹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由於他與傅作義是同鄉,又才華出眾,文筆鋒銳,深得傅作義賞識和器重,1939年擔任傅作義的機要秘書。由於所處的特殊地位,他幾乎和傅作義形影不離,被大家稱為傅作義的左膀右臂,傅作義的各種重要電報、文件及講話稿,都由閻又文起草。

1947年冬,人民解放戰爭進入關鍵時刻,李克農提出要儘可能發揮閻又文的作用,決定將閻又文直接劃到中共中央社會部領導,並將與他聯繫的王玉調入社會部。傅作義被蔣介石委任為「剿總」司令後,李克農兩次約見王玉,親自布置工作,要王玉秘密進入北平,要求閻又文進一步了解傅作義的思想動向,提供傅作義的軍事部署和作戰計劃,隨時報告中共中央。

閻又文每周六在北海公園漪瀾堂召開新聞發布會,他安排王玉以記者身份參會,其間將情報交與王玉。閻又文收集的情報包括作戰部署如《北平城防方案》、《北平城垣作戰計劃》及詳細地圖和軍事實力、將領概況、傅蔣矛盾、傅之想法及思想鬥爭等,對中央決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北平和平解放奠定了基礎。

1949年1月,解放軍一舉攻克了天津,切斷了傅作義海上逃跑路線。1月10日,閻又文力勸傅跟共產黨談判。根據黨的指示,閻又文對傅作義展開大力度攻心工作——爭取傅作義起義。經過多次談判,1月21日,我黨終於和傅作義達成《關於和平解放北平問題的協議》。1月31日,解放軍開進北平,文化古都倖免於戰火。

西柏坡「國家安全教育館」這樣介紹閻又文的重要貢獻:平津戰役期間,閻又文根據上級指示,提供了大量關於華北「剿總」的情報,使黨中央準確了解了傅作義情況,為制定北平和平解放方針奠定了基礎。天津戰役後,他及時掌握並向上級匯報傅作義的思想動態,積極施加影響,為最終促成傅作義起義、北平和平解放做出了突出貢獻。

相關焦點

  • 千錘百鍊強筋骨 於無聲處壯國威
    不容忘記的是,有這樣一群特殊的警察,如同樹根深處的清泉、普照大地的陽光,他們無孔不入、無所不在,於無聲處建奇功,付出的是異於常人的艱辛和汗水,所取得的成功卻不能為外界所知,勝利了不能宣揚,失敗了無法解釋,他們的偉大或許體現在某一個瞬間,在千鈞一髮之際扭轉乾坤,甚至改寫歷史,這就是國家安全人民警察。他們就這樣默默無聞地屹立在隱蔽戰線,身著便裝,心藏大愛,投身於沒有硝煙的戰場。
  • 《於無形處》:獻給戰鬥在隱蔽戰線的無名英雄
    而作為飛天獎獲獎劇目《於無聲處》的姐妹篇《於無形處》,講述了時代劇變下一位普通年輕人窮盡一生完成一個偵察任務,成長為成熟的國安偵察員的故事,是一部時間跨度近四十年,具有真實年代感和濃鬱生活氣息的當代諜戰主題長篇電視劇。這兩部作品都歌頌了國安戰士們維護國家安定、人民幸福生活的無私奉獻精神,謳歌了戰鬥在隱蔽戰線的無名英雄,是一曲獻給中國英雄們的讚歌。
  • 《周恩來和中共隱蔽戰線》:權威再現隱蔽戰線風雲傳奇
    原標題:紀錄片《周恩來和中共隱蔽戰線》:權威再現隱蔽戰線風雲傳奇 在中國共產黨生死存亡之際,他又如何布局謀篇,帶領中共隱蔽戰線開創了隱蔽鬥爭的一個又一個傳奇? 5月11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國家安全部聯合攝製的10集紀錄片《周恩來和中共隱蔽戰線》,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國家記憶》欄目播出。該片通過歷史影像、文獻資料、專家解讀及親歷者後代的口述,首次權威展現周恩來和中共隱蔽戰線鮮為人知的歷史。
  • 羅青長:中共隱蔽戰線上的情報巨頭
    晚年的羅青長他在西安參加秘密情報工作併兼任黨支部書記
  • 國共隱蔽戰線較量真相
    從1927年國共破裂直至1949年解放戰爭在大陸勝利,中國共產黨人同國民黨在爭奪政權鬥爭中,除了在公開戰場較量,還在隱蔽戰線進行了激烈交鋒。《孫子兵法》曾闡述了戰爭的基本準則「知彼知已,百戰不殆」。隱蔽戰線的鬥爭因具備吸引人的神秘性,長期成為影視作品的重要題材,近年來屏幕上還出現了一股「諜戰片熱」。
  • 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22)隱蔽戰線上的特殊犧牲
    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1)你的名字為何無人知曉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2)延安「福爾摩斯」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3)長徵前夕的密報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4)隱蔽戰線五次助黨中央脫離險境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5)中央特科神秘的「風語者」
  • 「隱蔽戰線的烈士們一定會感謝你們」 馬識途《沒有硝煙的戰線...
    「這些人的思想一定會進入你們的思想裡,那些隱蔽戰線的烈士一定會感謝你們,我相信你們會演得很好。」百歲著名作家馬識途握著演員穎兒和郭家銘的手,大聲叮囑著。因為從事隱蔽鬥爭,馬識途不敢公開尋找女兒,只能偷偷託人打聽,但一直杳無音信。新中國成立後,馬識途終於在20多年後的1960年「五一」勞動節前夕找到了被武漢工人夫婦收養的女兒。馬老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戰爭年代,地下黨和其他戰線相互配合,努力發揮自己的作用,「我們每一個人盡了自己的心,獻了自己的血,不愧不悔」。
  • ...冒雨現身《沒有硝煙的戰線》電視劇發布會:紀念隱蔽戰線犧牲烈士
    靳曉沛 四川在線記者 吳夢琳 攝影 向宇繼《夜譚十記》被改編為電影《讓子彈飛》之後,著名作家馬識途小說《沒有硝煙的戰線》將再度被改編為影視作品。11月30日,成都下起淅瀝小雨,今年已106歲的馬識途仍冒雨參加電視劇《沒有硝煙的戰線》主創線下交流會。
  • 國家安全教育館網絡版將上線,展現隱蔽戰線上的「紅色身影」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中共中央回到上海,黨的安全成為最重大、最迫切的問題,必須有一個從事情報保衛工作的專業機構,同敵人進行隱蔽鬥爭。漫漫長夜,點點星光。在土地革命時期,在抗日戰爭時期,在解放戰爭時期,及至新中國成立後,黨的隱蔽戰線上的先烈和幹警們默默奉獻,屢建奇功。他們是民族的脊梁,是共和國的忠誠衛士。
  • 國慶節到來之際,中共隱蔽戰線在臺犧牲烈士後代再重聚
    在十一國慶節來臨之際 ,一場特殊的紀念隱蔽戰線英烈的活動在北京舉行。9月28日,多位中共隱蔽戰線烈士後代在北京西山無名英雄紀念廣場重聚,紀念緬懷先烈。本文圖均為劉玉平提供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隱蔽戰線傑出領導人及先輩歐陽欽、吳德峰、錢壯飛、羅青長、熊向暉、閻又文的後代,部分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的後代及各界人士出席活動。這是繼今年6月在北京舉行隱蔽戰線英烈英勇就義70周年祭奠活動後,烈士後代們的又一次重聚。
  • 國共隱蔽戰線鬥爭簡史:人心與信仰的較量
    下面,我們透過真實的歷史,仔細回顧下國共兩黨在隱蔽戰線上近一個世紀的生死較量。同時,也以此文向我黨隱蔽戰線上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無名英雄們致敬!>國共之間隱蔽戰線較量的第一個階段,是1927年至1937年的十年內戰時期。
  • 國共隱蔽戰線較量真相:諜戰劇多虛假
    隱蔽戰線的鬥爭因具備吸引人的神秘性,長期成為影視作品的重要題材,近年來屏幕上還出現了一股「諜戰片熱」。由於有些編導者受西方文化衝擊和商業利潤驅使,為追求票房價值胡編亂造,靠「奢華+手槍+美女」吸引眼球,對觀眾造成不少誤導。鑑於時代相隔久遠,不少讀者已不大了解當年隱蔽鬥爭的情況,筆者有必要闡述一下革命戰爭年代的地下工作的原則,還原當年國共秘密戰線鬥爭的真相。
  • 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18)新中國成立前後秘密戰線...
    相關連結: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1)你的名字為何無人知曉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2)延安「福爾摩斯」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3)長徵前夕的密報中國故事100
  • 5集專題片《隱蔽戰線英烈祭》將在央視播出
    5集專題片《隱蔽戰線英烈祭》將通過鏡頭帶您走進那些不為人知的歷史時刻,了解隱蔽戰線的秘密往事。 該片在我黨我軍隱蔽戰線英烈譜中選擇五位烈士,講述他們長期臥底敵營,在隱蔽戰線忠誠為黨工作,即便深受酷刑,甚至犧牲生命,依然堅決保守黨的秘密的感人故事。被稱為電視劇《潛伏》中餘則成原型人物的吳石,究竟怎樣依靠身份掩護獲得重要情報?又是如何遠赴臺灣執行潛伏任務的?
  • 祖父夏衍與隱蔽戰線(一)
    1930年,夏衍在上海。  潘案平反,對於周恩來領導的隱蔽戰線潘漢年系統的人來說,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二十七載的沉冤昭雪,有著一個曲折艱難的過程。  早在1978年,從特科時代走過來的李一氓寫下詩一首:「電閃雷鳴五十年,空彈瑤瑟韻難成。湘靈已自無消息,何處相尋倩女魂。」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這首紀念潘漢年從事革命工作五十年,兼懷董慧的詩,取名為《無題》。從詩中看,李一氓已經知道潘漢年在湖南去世了。
  • 郝鐵川:隱蔽戰線在歷史上曾經五次使黨中央脫離險境
    原中央調查部部長、我國隱蔽戰線的領導人羅青長同志之子羅援將軍在今年一次「隱蔽戰線後人座談會」上說道:「我想起徐向前元帥在晚年的時候請我父親到他那裡去談四方面軍的一些往事。其中他講了一句話,說我們黨史軍史有一個重大缺陷,就是對隱蔽戰線,對情報工作反映得不夠。
  • 《周恩來和中共隱蔽戰線》5月11日起在CCTV-4播出
    > 分享到: 紀錄片《周恩來和中共隱蔽戰線》通過珍貴影像資料,以及親歷者、革命者後代的採訪,還原了中共隱蔽戰線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
  • 處於隱蔽戰線的董必武:培養出4名傑出情報人員
    胡宗南身邊的機要秘書——熊向暉  中共隱蔽戰線著名的「後三傑」,即陳忠經、熊向暉、申健都是受周恩來和董必武直接領導的情報人員。  1936年,熊向暉考入清華大學。在校期間,他參加了中共北平學生運動的外圍組織「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同年12月,熊向暉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
  • 潛伏臺灣的中共特工就義70周年,羅援等多位隱蔽戰線後人深情緬懷
    之後,隱藏戰線領導人羅青長之子、退役少將羅援、中華英烈褒揚事業促進會黨支部書記韓誠、隱蔽戰線烈士劉光典之子劉玉平、金門登陸戰役前線指揮員、原中國人民解放軍三野十兵團第二十八軍副軍長蕭鋒將軍之女蕭南溪等相繼在祭奠活動上發言。
  • 電視劇《沒有硝煙的戰線》12月1日開機 講述隱蔽戰線英雄故事
    為打造四川文化創作精品、提升項目品質、獻禮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11月30日下午,諜戰題材電視劇《沒有硝煙的戰線》在成都舉行主創線下交流會。《沒有硝煙的戰線》是一部反映隱蔽戰線的電視劇,由杜淳、穎兒、塗松巖、伊麗媛、种丹妮、郭家銘、任正斌、杜志國、黃品沅等實力派演員傾力出演,講述了中共地下黨艱苦卓絕、九死一生的鬥爭生活和堅貞不屈、視死如歸的故事。劇集本身除了是一部精彩絕倫的諜戰大戲,也是一段極具歷史階段特色的年代巨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