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要等到2024年才會恢復常態,臺灣旅行業還可以撐2到3年嗎?高雄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吳盈良表示,安心旅遊10月底一結束,11月一開始業績馬上少8成,靠「國旅」吸引力實在有限,且利潤太低根本養不起員工,隱性倒閉的很多,只是留著公司的殼,實際上拉下鐵門不做生意。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臺灣「觀光局」指出,國際觀光估計要到2021年第4季才有機會對部分國家和地區解禁,目前初步規劃名單將有港澳、日本、韓國、越南和紐西蘭。不過2022年至2023年為「旅遊泡泡」,還要等到2024年才可能恢復常態旅遊。另外,今年9月全臺旅行業總家數共3962家,到了10月僅剩3951家,共停業11家,相比今年1到6月間,旅行社也是共停業11家。
臺灣觀光要2024年才有辦法恢復到2019年水準,旅行業者有辦法長期抗戰?
吳盈良無奈表示,旅行業者現在也沒得選擇,就是只能推「國旅」,但今年7到10月有安心旅遊補助,市場反應度還是不錯,但是相對的,11月沒有補助之後,其實就是沒有人,業績馬上少了8成。
吳盈良說,推廣「國外」旅遊時,有些客人覺得出境可以享受不同的風景人文,可是換到「國旅」,雖然不同縣市也有不同樣貌,但是對消費者來說吸引力就不強,畢竟出境感覺會不一樣,沒有補助吸引力不足,這很現實。
吳盈良說,「要活命的話,推「國旅」就是必然的選擇,只是「國旅」量體上就很少,還有能不能養活公司員工,都是很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