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公元2020年7月26日,農曆6月6日,是我母親八十歲大壽之日。恰逢星期天,不上班,給老母親過壽,不影響工作。這是一個十分吉利的好日子。
我這個人像小孩子一樣,心瘋,喜歡遊玩,閒暇時不願呆在家,周末一般更不會呆在家。昨天下午,下班的時接到了鳳翔作協周龍崗秘書長打來的電話說,因雍州古鎮校總的邀請,今天十點去雍州古鎮採風。我當時就回絕了。不是我不想去 ,而是我不能去,今天是老母親的八十歲大壽,我去不了。
星期五傍晚下班開車走到三王路口拐彎時,低垂的柳枝掛了一下我的車頂,似乎在提醒我,不要拐彎,別回鄉下的家,應該繼續沿著244國道往前行,直接進城去看母親。我突然想起了後天星期天,是老母的八十歲大壽之日,確實該進城和老母商量一下。於是回到鄉下的家裡叫上老伴,開車進了城。
我的母親年輕時是大美女!今天八十歲了仍然不失光彩!有我今天拍的照片為證,我是用佳能單眼相機拍的照片,都沒有美顏,大家可以多看幾眼。前幾年,著名的民俗專家,定價360元的、上下卷的《鳳翔民俗》一書作者——-鳳翔作協主席魯旭在寫鳳翔民俗一書時,就採用了我母親的照片。列位如果感興趣,可以打開《鳳翔民俗》一書,找到鳳翔剪紙欄目,就可以看到我母親的照片;去年春節時,大美鳳翔攝影團隊骨幹會員,鳳翔著名攝影師陳書明老師,發表在「今日鳳翔」等公眾號上的有關鳳翔年味的一組照片,第一張就是我母親。其實,魯旭主席和陳書明老師都不認識我的母親,他們都只是隨便拍。看來,我的老母親不但漂亮,而且上鏡,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我母親的美麗!
八十歲的母親和七十九歲的母親打眼一看,沒有什麼變化,但是,仔細一看,銀髮還是比去年多了幾根。臉上,特別是眼角也增加了幾道歲月的印痕。人常說「人生七十古來稀」,更何況老母親今天已經跨入了八十歲的門檻!我們鳳翔走出去的統一天下的秦始皇,為了長壽,派了500童男童女去了日本,以求得長壽的靈丹和妙藥,然而,秦始皇還是沒有活到八十歲就就壽終正寢了。
所以,母親的八十歲大壽必須慶賀!
我的兒子為了給他的婆婆過生日,星期六下午下班後,帶著兒媳婦開車傍晚回到了家中。儘管星期天晚上十點還要在鹹陽飛機場坐飛機去外地;在外省上班的,我的女兒和女婿,星期六晚上上完夜班,睡了個囫圇覺,趕今天中午十二點回到了家中,今天晚上,女兒和女婿還要返回單位······
大清早,吃過早飯,在兒媳婦和孫子媳婦的幫助下,笑個不停的母親穿上了大孫子買的吉慶紅上衣,穿上小女兒買的灰白色褲子,意氣風發,精神抖擻。
今天參加母親壽宴的人, 除過我們姊妹四個叫母親媽媽以外,有的叫母親姥姥,有的叫母親太奶奶,有的叫母親奶奶,有的叫母親婆婆,有的叫母親外婆,有的叫母親姐姐,有的叫母親姨姨,有的叫母親姑姑······親人們不分輩份疏遠,不分距離遠近,齊聚一堂,參加老母的八十壽宴,我好激動。壽宴上得知我二姨五歲的孫女今天也過生日,這又是一喜!雖然未能去雍州古鎮參加鳳翔作協採風活動,心野的我毫不後悔。
兒時,我的父親在縣城上班,有一份不錯村工作,但由於家大,人多,父親的工資是遠遠不夠的。儘管我的父親弟兄四個,因為母親心軟,心腸好的關係,我二伯的女兒和我姑姑的大兒子都生長在我家,這樣,我們就姊妹六個生活在一起。為了提高生活質量,父親和母親就得起早貪黑、點燈熬油、風吹日曬、勤勞拼打。在家務農,給我們縫補衣服,一天做三頓飯的母親負擔有多重,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說,母親也是從苦境之中走過來的。母親的一生把心思和體力都用到了兒和女以及孫子身上。
我這個有四十畝承包地的地主,只種小麥,不種玉米。為了感謝春天的到來,小麥會返青,拔節,楊花;為了感謝夏天的到來,小麥會吸漿、孕穗,顆粒歸倉。而我們給予母親的又是什麼?陪伴、臉色、語氣、聲調、財物······?
壽宴前在家中,當我透過鏡頭看到母親姊妹四個坐在一起拉家常的時候,迅速按下了快門;壽宴中,當我透過鏡頭看到母親那英俊的1.82米高的裡孫和1.8米高外孫就像秦瓊和敬德守衛在母親身旁,迅速按下了快門,把這美好的一瞬定格了下來······
我們姊妹們的身軀和魂魄以及智慧都來自於母親。閒暇時喜歡碼字的我,寫不出老母的頌歌!我想,自己常在自己的文章後面個人簡介中附上一句:我是一個喜歡用文字和照片記錄自己生活的鳳翔人,只好今天拿起相機和手機拍了幾張照片,晚上坐在電腦前,碼出這幾段不成文的文字,就是對老母的最好祝福!
祝親愛的母親健康長壽,永遠快樂!
曹權利2020年7月26日晚於家中。
曹權利,網名田野。一個喜歡用文字和照片記錄自己生活的鳳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