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新晉網紅湖,被譽為江蘇版的天空之鏡

2020-12-15 劉濤的家常事

如果你問我最近在南京最火的地方是哪裡,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那是江蘇的天空之鏡石臼湖大橋。作為江蘇省的旅遊博主沒有經過這裡是錯誤的。但是,為了彌補遺憾,我特意從黃山到石臼湖大橋去航拍,下面向大家介紹江蘇省新的旅遊景點紅網。

石臼湖是位於江蘇省高淳溧水和安徽省博望當塗之間的湖泊,毗鄰石臼湖和固城湖,是古丹陽湖的一部分。石臼湖的歷史悠久,早在北宋時代就存在了。

石臼湖大橋是連接南京高淳和溧水區的特大橋,該橋的存在主要是縮短南京市內到高淳的交通距離。因為這一情景,很多人把這裡譽為南京版的天空之鏡或江蘇版的千與千尋。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這裡有很多人來打卡。到了石臼湖,怎麼能玩呢?首先是交通問題。從南京市內到石臼湖大橋,請乘坐地鐵S9號線過橋。

但是石臼湖大橋的道路禁止停車,因此如果有無人駕駛飛機,可以直接引導到團結市地鐵站附近的石臼湖畔的團固線。但是,在這裡的朋友除了要注意亂扔垃圾以外,還要注意湖畔的安全。

最重要的是,去石臼湖大橋要注意天氣。如果你的天氣普通的話,這就是平凡的地方。但是,如果天氣很好,天空透亮,沒有風,或者晚霞很美,你一定會來到某個地方。

最好的是體驗兩種交通工具。這樣一來,可以近距離體驗千與千尋的感覺,也可以從遠處眺望這座美麗的橋。如果有空的話,請來南京石臼湖。坐上海上的火車,看天空的鏡子,那是很好的享受。

相關焦點

  • 南京新晉網紅湖,被譽為江蘇版的天空之鏡,很多人卻說一般
    如果你問我最近南京最火的地方是哪裡,我想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那就是江蘇的天空之鏡石臼湖大橋。身為一個江蘇的旅遊博主,竟然沒有從這裡走過,也確實是個失誤啊。不過,為了彌補遺憾,我特意從黃山趕到石臼湖大橋航拍了一下,下面來給大家科普下這個江蘇新晉的網紅景點。
  • 南京石臼湖大橋,被譽為江蘇的天空之鏡,是否真的值得去看?
    南京,現在被很多人戲稱為徽京。不過,作為中國的六朝古都,這裡歷史悠久,有很多值得一去的人文景點。同時,南京的自然風光也是很不錯的,特別是到了秋天,南京就美成了金陵。今天要帶大家去的,是前段時間火爆網絡的江蘇版的天空之鏡。
  • 南京石臼湖,究竟是真正的天空之鏡,還是被鼓吹的網紅之地?
    如果你問我最近南京最火的地方是哪裡,我想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那就是江蘇的天空之鏡石臼湖大橋。身為一個江蘇的旅遊博主,竟然沒有從這裡走過,也確實是個失誤啊。不過,為了彌補遺憾,我特意從黃山趕到石臼湖大橋航拍了一下,下面來給大家科普下這個江蘇新晉的網紅景點。
  • 要看天空之鏡,不必去玻利維亞,南京的天空之鏡仿若千與千尋
    如欲觀看天空之鏡,不必前往玻利維亞,也不必前往中國青海的卡卡鹽湖或翠湖。石臼湖,江蘇南京,也能看見天空之鏡。近日,南京的天空之鏡——石臼湖如火如荼,石臼湖大橋成了新晉的一大網紅景點。開著車走過石臼湖大橋,有一種海上火車的既視感,穿過南京的天際鏡就像進入了仙境。
  • 想看天空之鏡,不一定要去玻利維亞,南京的天空之境仿似千與千尋
    想看天空之鏡,不一定要去玻利維亞,也不一定要去中國青海的茶卡鹽湖或者翡翠湖。在江蘇南京的石臼湖也可以看到天空之鏡。最近南京的天空之鏡石臼湖火了起來,石臼湖大橋成為了一個新晉的網紅景點。駕車走在石臼湖大橋之上,有一種海上列車既視感,經過南京的天空之鏡猶如進入仙境。「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駕車經過大橋的時候,窗外便是清澈空闊的湖面,這就是南京的「天空之境」石臼湖。純淨的天空和清澈的湖水相互映照,全長12公裡的石臼湖大橋在湖面上曲折蜿蜒,更是石臼湖天空之鏡的點睛之筆。
  • 南京又一景點走紅,海天相依景色宜人,被譽為「天空之鏡」
    影視劇裡特別是動漫劇中的景色,總是以現實中的美景作為模板加以美化提煉後而得到的,所以說在現實中很難找到與虛構的動漫電影中相似的美景,但南京又一「網紅」景點的出現,打破了這個以往的觀點。這個景點與對應劇中景點十分貼合,同樣海天相依、景色宜人,碧波蕩漾的湖面被譽為「天空之鏡」,那麼這是個什麼景點呢?快和小編去了解一下吧。這個景點就是位於南京和馬鞍山交界的石臼湖,它是當地天然形成的一座淡水湖泊,也是南京著名的景點之一。據當地的古籍記載,石臼湖的名稱來源是因為該湖泊的形狀與石臼類似,所以就形象地把它稱之為石臼湖。
  • 石臼湖,南京天空之鏡
    送走了漫長的梅雨天,熱浪洶湧的南京夏天,高調回歸。高溫天氣,帶來了久違的彩蛋。街角巷口,一抬頭就能被驚豔到。湛藍的天空,變幻莫測的雲朵,想認真拍每一朵雲。不出南京,假裝在看海!「南京版天空之鏡,好拍!」
  • 南京又一個湖火了,江南版「天空之鏡」分分鐘迷死你
    本文共1327字 ▏閱讀約需2分鐘南京又一個湖火了,江南版「天空之鏡」分分鐘迷死你。最近,颱風「黑格比」強勢登陸,居然又意外地把南京另一個湖「石臼湖」吹成了美輪美奐的「天空之鏡」。南京「天空之鏡」石臼湖美景天空之鏡石臼湖是天然淡水湖泊,自然風光旖旎。
  • 火爆全網的南京石臼湖「天空之鏡」,是怎麼拍出來的?攻略來了!
    最近,地處江蘇、安徽兩省交界的石臼湖火了!藍天白雲映照在清澈、平靜的湖面上,仿佛「天空之鏡」。我們這就請來了一位自由攝影師,教教大家~火爆全網的南京石臼湖「天空之鏡」,是怎麼拍出來的?攻略來了!來看看效果如果想航拍出「天空之鏡」的效果,無風是必要條件,同時也適合無人機飛行。不過這裡雖然不是禁飛區,也要注意飛行安全哦~小建議石臼湖特大橋橫跨湖面,南京地鐵S9號線蜿蜒而行,穿湖而過。
  • 南京版千與千尋,火遍全網的南京天空之鏡是真的嗎?
    繼玻利維亞的烏尤尼鹽沼和我國青海的茶卡鹽湖之後,又一個天空之鏡火了,那就是南京的石臼湖,配上地鐵S9號線,人們很容易聯想到《千與千尋》中的場景,也有人稱石臼湖與S9號線為現實版千與千尋。原來天空之鏡的景觀雖然是夢幻而美好的,但卻也是珍貴的。要想拍出天空之鏡的效果,不僅僅需要攝影技巧,還需要遇到合適的天氣條件。
  • 實拍南京石臼湖大橋,網傳的天空之鏡,很多網友說很一般
    南京,現在被很多人戲稱為徽京。不過,作為中國的六朝古都,這裡歷史悠久,有很多值得一去的人文景點。同時,南京的自然風光也是很不錯的,特別是到了秋天,南京就美成了金陵。今天要帶大家去的,是前段時間火爆網絡的江蘇版的天空之鏡。
  • 南京的「天空之鏡」景觀,距離市區1.5小時車程,堅持免費開放
    南京一座千年古都城市,如果說在南京有媲美青海茶卡鹽湖的天空之鏡景觀,相信大部分人都是非常的驚訝並且都是本能的不相信的,但在南京這座千年古都城市的確隱藏著一個「天空之鏡」的地方,而且還是免費開放,距離市區1.5小時車程。
  • 南京又一「網紅」景點,海天相依景色宜人,被譽為「天空之鏡」
    而南京另一家「網紅」景區的出現,打破了此前的這種看法。這個景點與對應劇中的景點非常接近。同樣,海天相依,景色宜人。碧波蕩漾的湖面被譽為「天空之鏡」。那麼這是什麼景點呢?快來了解小編吧。這個景點就是位於南京和馬鞍山交界處的石臼湖。是當地自然形成的淡水湖,也是南京著名景點之一。據當地古籍記載,石臼湖之名源於湖面形狀類似石臼,故形象地稱其為石臼湖。
  • 南京·「天空之鏡」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視頻來源:新華網石臼湖,南京地區的天然淡水湖泊,自然風光旖旎。熊偉 攝無風的晴天,空曠的湖面,倒映出天空的白雲,宛若「天空之鏡」。熊偉 攝石臼湖素有「日出鬥金,日落鬥銀」的美譽,「石臼漁歌」更是「新金陵四十景」之一。
  • 南京一景點走紅,有「天空之鏡」之稱,網友:現實版千與千尋
    「天空之鏡」,看後的人們都不由得感嘆,這不就是現實中的《千與千尋》嗎!相比於南京的南京的其他著名湖泊,石臼湖確實是鮮為人知。單論湖泊名字,就很難讓人記住。終於,在隨著「天空之鏡」這一美景被發現後,石臼湖越來越多的展現在人們面前,不少外地人都看到新聞後來此打卡拍攝。
  • 被譽為中國版的烏尤尼鹽沼,但需要好運氣,才能遇見「天空之鏡」
    很多人不遠萬裡前往青海,只為一睹其風採,當然不是為了看鹽,而是為了傳聞中的「天空之鏡」。茶卡鹽湖別稱茶卡或達布遜淖爾,為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之一,湖面海拔3100米,長15.8千米,寬9.2千米,呈橢圓形,總面積105平方千米,被譽為中國版的烏尤尼鹽沼,與塔爾寺、青海湖、孟達天池並稱為「青海四景」。
  • 江蘇也有自己的天空之鏡了?在南京,有一半的奇觀都藏在水面下!
    從玻利維亞的烏尤尼鹽沼,到青海的茶卡鹽湖,世界上每當有一個地方出現「天空之鏡」的奇景,都會引起旅行者們的強烈關注,這種水面靜止,如一面鏡子倒映出天空萬象的風景,這次我國的東部地區終於也能見到了,而且就在江蘇省會南京!
  • 江蘇也有自己的天空之鏡了?在南京,有一半的奇觀都藏在水面下
    從玻利維亞的烏尤尼鹽沼,到青海的茶卡鹽湖,世界上每當有一個地方出現「天空之鏡」的奇景,都會引起旅行者們的強烈關注,這種水面靜止,如一面鏡子倒映出天空萬象的風景,這次我國的東部地區終於也能見到了,而且就在江蘇省會南京!
  • 重慶版「天空之鏡」
    重慶的熱搜體質不在乎時間,不關乎地點它會在不經意間因為一棵樹、一棟樓、一塊石與市民和遊客擦出火花讓眾人變換角度打量城市的山水人文說起這個話題躲不開「天空之鏡」第一眼,先,只看一眼
  • 南京也有「天空之鏡」,就藏在石臼湖,在地鐵上就可以觀賞美景
    近日,南京有一個風景秀美的地方上了熱搜,新華網發出後,立馬引來了眾人熱議及數萬人的點讚,它就是南京的「石臼湖」,因碧水共長天一色而被大家稱之為南京的「天空之鏡」,從南京到高淳乘坐地鐵或自駕即可經過這片湖泊,近期或許會吸引一大波人前去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