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閩南南普陀素食、海鮮佛跳牆、薑母鴨、酥餅芋泥,一邊是臺灣愛玉冰、古早味肉粽、深坑臭豆腐……24日的臺中公園,一街可品四城風味,半步即聞兩岸馨香。
中午,福建省省長蘇樹林和兩岸鄉親一起漫步閩南臺中特色廟會,感受兩岸精美小吃。
芋香濃鬱、質感綿密、清爽甜蜜,草湖芋仔冰是臺灣鄉土冰品中的金字招牌,美方芋仔更因不斷精進工藝而獨享盛譽。在美方芋仔冰城攤位前,胡志強介紹說,芋仔冰是臺中大裡名片,一種食品改變了當地面貌。
蘇樹林品嘗、購買了芋仔冰,並讚賞攤主林士賢「在保留傳統古味的同時不斷創新工藝,不計成本提升質量」的做法。
此次廟會以加強閩南與臺中兩地民俗文化交流為主題,不僅有美食展還有閩南臺中民俗文藝演出、圖片展示等。廈門、泉州、漳州、臺中四地美食界精英帶來道地拿手料理,共同詮釋多元的中華美食文化。
廟會吸引了不少臺灣民眾。高雄的林美珍帶著兩個小外甥,一大早便開車趕來品嘗小吃。5歲的林紫瑞品嘗著廈門魚羹,連說「好吃」。
在「新發古早味肉粽油飯攤」前,攤主林秀蓮熱情召喚「蘇省長來品嘗臺灣的肉粽」;而不遠處的泉州肉粽也散發誘人香味。
臺灣作為一個以大陸移民為主的聚居地,集結了大陸各地廚藝之大成,並得以發揚光大,在經歷不同發展路徑後,形成開放多元創新的特點。
一位臺中市民抱著自己的孩子,問「蘇省長好」。蘇樹林將手中的麻薯遞到孩子嘴邊,親切地餵他吃下。
蘇樹林還品嘗了阿里山的咖啡、梨山的烏龍茶,購買了不少當地美食。他說,臺灣獨特的山水環境氣候基因,造就了臺灣人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飲食文化。
「兩岸美食凝聚著中華民族數千年民間智慧與生活經驗,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蘇樹林說,不論是臺灣小吃還是閩南小吃,都源自民間,紮根鄉土,以淳樸自然的本色體現了當地民眾的生態。
臺中市長胡志強將當地特色臺中霧峰清酒、梨山烏龍茶、太陽餅送給蘇樹林。他說:「這是代表臺中人民送出的,臺中食品得到很多大陸同胞的喜愛,尤其是太陽餅,我們很感謝。歡迎省長以後帶更多人來買我們的好東西。」
蘇樹林說:「臺中的酒是好酒、茶是好茶,我一定會好好品。相信回到大陸以後會想念這裡。我也邀請臺灣鄉親到福建喝酒、品茶。」
胡志強說:「好,武夷山的茶也是好茶。我們武夷山見」。(記者 任沁沁 張承志 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