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覺得旅行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趁著年輕多出去走走,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體驗祖國的大好山河。當我們邁入中年的時候,回首望望年輕時走過的路,見過的世界,一定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體驗。
小編曾聽說過桂林山水享有「甲天下」的美譽,旅行生涯中也曾多次遊過桂林山水,這次是晚春的時候,又來到了桂林,我想突然找個古鎮放鬆一下疲憊的身心,我選擇了在桂林市內旁邊的未開發的古鎮大市。
一、古代廣西「四大市鎮」之一的大圩古鎮
打開桂林的地方雜誌,大圩古鎮在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時已經形成了一個小村莊,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北宋時期已經成為商業繁榮的新興市場。
經過了元末動蕩的歲月,到了明初,大市已是南北商賈雲集之地,當時的大才子解縉曾作詩讚美:「大圩江上蘆田寺,百尺深潭萬竹圍。柳店積薪晨爨後,僮人荷葉裹鹽歸」。
抗日戰爭時期,大圩古鎮迎來了最繁榮的時期,那時到市裡去的人數最高的時候達到了一萬多人,停泊船達到了兩三艘船,各地的商人也紛紛在這裡建了會館,例如廣東會館、湖南會館、江西會館和清真寺等。
二、第一次看到大圩古鎮,想起了以前的時光
大圩古鎮位於灕江東岸,古石板街沿著灕江綿延有約2公裡,狹窄的街道上都鋪著這塊藍色的石板,石板街的兩旁還分布著大量青磚、青瓦等磚木結構構成的古老房屋。
大圩古鎮沿路所有房屋的設計都非常合理,基本上是商業、住宿一體化,由門前、天花板、正房、廂房、後院五部分構成,街的一邊作為店鋪做生意,但是可以走小樓梯到二樓。在裡面走的話,有天花板,這裡是一個小花園,因為採光很好,所以很多人在這裡放著花草。
過了頂棚就是正房了,這裡又大又寬敞,供著神像和祖先的牌位,是主人和主人的生活場所,正房後面有去後院的小門,後院的臨江有廚房和廁所,有石階,去河裡取水,洗衣服。也許是因為未開發的緣故,整個古老的城鎮非常安靜,踏著古老的石板走在古老的街道上,就會有回到從前的日子的感慨。
印象最深的是,在古老的街道上,有中華銀行、小醫生的診療室、舊理髮店等刻有時代印記的遊戲遺留下來,並且時代的氣息更加深厚了,在古鎮裡最缺的是閒散的老人,他們聚在一起喝茶,打牌,戴著老花眼鏡看黃色的書,過著平靜的生活。
在大圩古鎮,明代建造的萬壽橋是必須參觀的地方,這是從石塊堆起來的石拱橋,橋上的石頭已經磨光了,其間夾雜著小草,有著滄桑變遷的歷史感,順便一提,橋的西面是灕江,據說這裡是灕江和對岸欣賞螺紋山的最佳位置之一。
對於廣西「最出名」的小鎮,曾經一度媲美省會城市,你去玩過嗎?感謝大家的閱讀,今天的文章就為大家分享到這裡了,如果你對本文有什麼見解或者意見,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討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