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平洋的海島上,曾有一群特別出名的信徒:
他們不信西方教會,並且反對教會一切行動。卻又自成一派,崇拜飛機大炮,軍艦遊艇。
甚至不僅如此,無線電、耳機、飛機降落時的跑道,吃剩的罐頭盒也是他們爭相崇拜的對象。
在介紹這個教會之前,首先認識一下我們的男主角:約翰·弗洛姆(John Frum)。
很耳熟的名字是嗎,我們曾在《萬那杜 | 消失的美國大兵『John』》一文中介紹過,約翰·弗洛姆是二戰時期拯救瓦國人民於水火之中的大功臣。
島民們為了紀念他,轟轟烈烈地舉辦過以他為名的約翰·弗洛姆運動(John Frum Movement)。
但究其背後,卻遠不止紀念這麼簡單。
翻閱萬那杜的歷史,我們幾乎可以確定一個事實——
新赫布裡底苦「英法殖民」久矣,美軍的到來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島民們從美軍身上獲得尊敬與報酬後,才明白原來財富也可以屬於黑人。
這一切仿佛神明降臨,那些未曾見過的貨物就是神的恩賜。
於是,一場關於約翰·弗洛姆的神話開始在島上盛行。
信徒們宣稱,約翰·弗洛姆是山神卡拉坡拉曼的代表,他的出現將驅逐教會勢力,
重建新學校,代替教會學校,
把歐洲人的物質財富分給他的信徒,
重新恢復被教會禁止的民族傳統,
把果園,豬和土地重新還給他們,
......
這些美麗的願景給島民帶來了極大的信念,他們開始期盼滿載貨物的輪船和飛機再次降臨。
甚至在盛大的期盼中,一樁樁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了:
信徒號召大家自發修建中央飛機場,等待飛機降臨
製作假飛機,放在跑道上,吸引約翰·弗洛姆的飛機
將「無線電」纏在身上與約翰·弗洛姆對話
島民們甚至將「USA」字樣紋在身上
如今,這些瘋狂的舉動被統一概括為——貨物崇拜。
百科上是如此介紹:
「貨物崇拜是一種宗教形式,尤其出現於一些與世隔絕的落后土著之中。當貨物崇拜者看見外來的先進科技物品,便會將之當作神祇般崇拜。「
儘管這已是中立的表達,但我們仍然可以聯想到愚昧、落後、無知等關聯詞。
如何界定這場看似鬧劇的貨物崇拜運動,是順理成章地衍生,還是處心積慮地籌謀?
恐怕無人比新赫布裡底更具回答的權利。
反對西方教會,是他們希望本民族傳統的回歸,崇拜美軍貨物,是渴望財富平等地分配。
沒有槍枝彈藥作為武器力量的新赫布裡底,宗教成為唯一可以刺進殖民者心臟的利器。
儘管一切都顯得蒙昧與滑稽,但豈能忽視這卻是一場『眾志成城』的民族自救行動。
無人想戰爭,無人想血流成河,更無人想成為別人的奴隸。
新赫布裡底只是想要拿回屬於他們的公平與自主。
從始至終,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