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市:在希望的田野上奏響鄉村振興樂章

2020-12-21 青瞳視角

天山網訊(文/圖 記者 曲媛媛 通訊員 劉佳)阿勒泰市持續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調優農業結構、挖掘特色產業新業態,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切實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鄉親們有了越來越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建設美麗鄉村 築牢根基

9月下旬的阿勒泰已經進入秋天,樹木漸黃,鮮花依舊。紅墩鎮薩爾喀木斯村位於省道230線旁,距離阿勒泰市15公裡,開車半個小時左右就能達到。

67歲的退休老村長達爾旦·傑布斯介紹說,這個曾經收入單一的牧業村,變成了現如今文明富裕的現代村。「以前,村民靠放牧為生,收入僅能解決溫飽。現在,住著亮堂的富民安居房,掙錢的門路多了,家庭也富裕了,家家戶戶開起小汽車,變化太大了。」達爾旦·傑布斯說。

在紅墩鎮薩亞鐵熱克村,65歲的李紅秀經常會坐上公交車,前往鎮裡和阿勒泰市,而在幾十年前的冬季,這條路她要花上幾乎一天的時間。「現在公交車通了,村裡路兩邊家家戶戶種著鮮花,景色也好。」李紅秀說。

多年來,阿勒泰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開創新時代鄉村振興新局面。今年上半年,阿勒泰市大力發展農區畜牧業,在建成恰甫汗塔斯分場千頭牛養殖示範小區基礎上,再開工6個、規劃2個規模養殖點。

農村與城市的基礎設施差距越來越小,美麗鄉村建設成為了鄉村振興發展的基礎。

挖掘庭院經濟 潛力凸顯

瑪依古麗是村裡第一批開農家樂的村民。從一間氈房的農家樂,發展到現在一個院落的特色飯店,一到夏季旅遊高峰,到瑪依古麗家的遊客絡繹不絕,瑪依古麗靠著吃「旅遊飯」成為村裡的致富帶頭人。

紅墩鎮多拉特村村民顧介亮家裡的菜園子百花齊放,秋菊、德國菊、百合、紅花等競相綻放。「以前這一畝地我種些玉米,收入最多1400元,現在種植這些藥用花卉,預計可收益1萬元。」顧介亮說。

薩爾喀木斯村則依託塘巴湖景區沿線地緣優勢,大力發展鄉村遊、農家樂、休閒觀光遊。目前,已發展建成規模農家樂6家,年接待遊客量3萬人次,每年可實現家庭增收20萬元。

小庭院、大經濟。阿勒泰市精心做好「小庭院」裡的「大文章」,充分利用房前屋後的空閒土地,大力發展庭院經濟,拓寬增收致富的路子,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新思路。

產業振興成為強勁引擎

有著豐沛牧業資源和旅遊資源的阿勒泰市,以旅遊業和農區畜牧業為重點,持續加快產業引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步伐。

在牧業發展的基礎上,阿勒泰市扶持壯大乳業,推動光明乳業公司復工生產,實現光明乳業年產煉乳1800噸,託旅遊市場消費需求,制定農畜產品行業化標準,鼓勵培育家庭工廠開展肉食品、奶製品精深加工,強化直銷直供、農超對接,實現農畜產品就地加工轉化增值。

同時,阿勒泰市精心培育了特色鄉村旅遊小鎮,打造了一牧場民宿小鎮、庫布東村特色文旅小鎮,打造以秋暝·鄉居為代表的特色民宿,吸引國內外知名作家、藝術家、攝影師採風創作,帶動農牧民依託文旅產業致富增收。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刊發央視快評:在希望的田野上奏響新時代鄉村振興之歌
    本報北京9月23日電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3日播發央視快評《在希望的田野上奏響新時代鄉村振興之歌》,內容如下:  橙黃橘綠好時節,又是一個豐收年。總書記勉勵大家深入宣傳黨中央關於「三農」工作的大政方針和工作部署,深入宣傳農業農村農民在新時代的新氣象新面貌,在全社會營造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的濃厚氛圍,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我國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實現鄉村振興作出貢獻。
  • 「在希望的田野上」鄉村振興報告團走進重慶市農委
    5月11日下午,「在希望的田野上」鄉村振興報告團走進市農委,開展第29場巡迴報告。重慶市農委各機關處室和直屬單位、市農校學生以及市級農口單位的部分代表,共計400餘人參加報告會。據了解,為了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各項部署,激勵更多人才留在農村、回到農村、去到農村幹事創業、成長成才,市委宣傳部牽頭,會同市委組織部、市教委、市農委共同主辦了「在希望的田野上」鄉村振興報告會。
  • 從「在希望的田野上」到「鄉村振興戰略」|40年40組關鍵詞
    小井村黨支部書記李景衛說:「我們要發揚老一輩小井人敢闖敢幹的精神,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再當排頭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40年前,我們通過農村改革拉開了改革開放大幕。40年後的今天,我們應該通過振興鄉村,開啟城鄉融合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 助力鄉村振興!他們,在希望的田野上深耕「責任田」!
    盆形村黨總支書記姚賢貴接過話茬說,綠梅產業的發展,不僅為鄉村增添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還通過流轉土地、勞務用工、收益分紅等模式,成了村民致富的「寶貝」,讓群眾過上了好日子。目前,盆形村的綠梅產業越做越大,已成為該村的主導產業,帶富效應凸顯,有力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為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 一個臺灣鄉村設計團隊:追夢在鄉村振興的田野上
    詹竣傑與福建的鄉村結緣始於2019年。當時,他已在大陸的一家房企工作。一次偶然機會,他結識了臺灣建築師許俊雄。彼時,許俊雄正帶領臺灣「見學館」團隊,為福建的許多鄉村提供規劃營造服務。在許俊雄的鼓勵下,從事城市建築設計的詹竣傑開始跟隨許俊雄,在福建廣袤的田野上,開展田野調查。  長慶鎮中洋村,是詹竣傑接觸的第一個福建村落。
  • 烏蘭鎮「小喇叭」奏響扶貧大樂章
    「『兩不愁』就是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在鄂託克旗烏蘭鎮的各個嘎查村,有這樣一支特殊的宣講隊伍,他們每天早上8點都會準時開始一天的宣講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話語,將內容詳實的政策、實用的科學技術,及時傳達給烏蘭鎮各嘎查村的父老鄉親們,這就是烏蘭鎮各嘎查村的鄉村「小喇叭」。
  • 板橋店鎮:奏響鄉村振興鏗鏘樂章
    在板橋店鎮漫步,隨處可見綠樹成蔭的鄉鎮小路,整潔乾淨的農家庭院,四通八達的硬化大道……處處展現著美麗鄉村的新風貌。環境整治(張延朝攝)近年來,板橋店鎮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堅持將「綠色」作為鄉村振興的底色,通過由點至面,示範引領,堅持「清三堆」(土堆、糞堆、柴堆)「治三亂」(汙水亂潑、垃圾亂倒、柴草亂堆)「清四線」(街道、公路、河道、村道路)「管四片」(村莊周片、房屋前後、十字路口、村莊出入口」齊推進的模式,對全鎮18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
  • 【關注】寶豐 在希望的田野上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2018年以來,寶豐縣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積極推進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致力於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譜寫出了農村美、富、強的鄉村振興新篇章。
  • 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莆田市秀嶼區東莊鎮加速邁入鄉村振興...
    曾經這片貧瘠的鹽鹼灘,如今儼然是希望的田野。傳統農業生產烙印逐漸褪去,現代多元化特色產業遍地開花。一年多來,在秀嶼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東莊鎮聚焦聚力「五大振興」,不斷激發農村生機與活力,別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眼下,當地鄉村產業融合步伐加快,農業高質發展成效顯著,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走出了一條「強一產、育二產、活三產」的鄉村振興特色之路。
  • 奮鬥在希望的田野上——保康縣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紀實
    【襄陽政府網消息】一條條蜿蜒舒展的農村公路盤山而繞;一幢幢造型別致的農家小院煥發新姿;一座座古色古香的亭臺樓榭自成一景;一個個美如畫卷的美麗鄉村遊人如織……2020年12月15日,襄陽市美麗鄉村補短板強弱項建設第四次拉練活動與會人員走進保康,觀摩了4個鄉鎮10個村美麗鄉村建設情況,與會人員紛紛表示,走在希望的田野上,所到之處鄉村振興的美麗圖景令人留戀神往
  • 奏響生命詩樂章——為新時代的中國朗讀(公益朗讀)
    奏響生命詩樂章(音樂)10:00來自生命裡傳來的聲音奏響生命詩樂章——為新時代的中國朗讀作者:劉麗視頻編輯:劉麗黎明色彩晨光燃寒冬飛雪詩意唱萬物收藏孕生命希望田野催春生中華民族心相連同心共築中國夢生命如詩夢飛揚生命如歌船遠航天空海洋交響樂奏響生命詩樂章開創進取永奮鬥時代綻放新氣象為祖國歌唱,為中華民族謳歌,為新時代的中國朗讀
  • ​睢陽區臨河店鄉奏響鄉村振興「三部曲」
    ​睢陽區臨河店鄉奏響鄉村振興「三部曲」 2020-09-10 0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寧夏奏響鄉村振興最強音
    塞上江南,綠意盎然,行走在寧夏繁花似錦的熱鬧街巷和阡陌縱橫的美麗鄉村,一幅幅城鄉融合、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的美好圖景正徐徐展現,這片希望的田野上正釋放著鄉村振興的無限可能。自黨的十九大吹響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號角以來,寧夏就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各項工作優先位置,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寧夏始終堅持「三農」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鎖定農村改革發展,從頂層設計入手。
  • 在希望的田野上|鄉村振興看周口之太康篇: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編者按】 鄉村興則國家興,鄉村衰則國家衰。自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全國各級黨委政府都在積極結合各地實際情況認真貫徹落實。那麼,各地鄉村振興到底完成得怎麼樣呢?5月19日至20日,為實地感受各縣鄉村振興戰略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周口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和市文明辦組織大河網等14家網絡媒體深入西華、太康、鄲城、淮陽等四縣(區)開展了「鄉村振興看周口」的主題採風活動。大河網訊 (記者 苗海波)5月19日下午,大河網記者與採風團一起來到了太康,來看這裡的鄉村振興發展情況。
  • 奮鬥在希望的田野上——湖北省襄陽市保康縣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紀實
    一條條蜿蜒舒展的農村公路盤山而繞;一幢幢造型別致的農家小院煥發新姿;一座座古色古香的亭臺樓榭自成一景;一個個美如畫卷的美麗鄉村遊人如織……2020年12月15日,襄陽市美麗鄉村補短板強弱項建設第四次拉練活動與會人員走進保康,觀摩了4個鄉鎮10個村美麗鄉村建設情況,與會人員紛紛表示,走在希望的田野上,所到之處鄉村振興的美麗圖景令人留戀神往。
  • 鄉村民宿:在「希望的田野上」行進
    鄉村民宿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文化風情、慢生活體驗而日益受到市場熱捧。11月30日,文化和旅遊部在浙江安吉召開全國發展鄉村民宿推進全域旅遊現場會。會議指出,鄉村民宿是鄉村旅遊發展的重要內容,是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重要抓手,是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渠道。
  • 兩岸嘉賓金秋相聚寧波暢敘「在希望的田野上」
    原標題:兩岸嘉賓金秋相聚寧波暢敘「在希望的田野上」(記者趙博、顧小立、肖逸晨)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加快智能農業建設、促進生態社區營建……以「在希望的田野上」為主題的第三屆海峽兩岸鄉村振興論壇28日在浙江寧波開幕。200餘位兩岸嘉賓相聚金秋,共商發展大計,同促鄉村振興領域合作。
  • 「守望原鄉」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開展 當代藝術助推鄉村振興
    原標題:當代藝術「混搭」原鄉文化助推鄉村振興 「守望原鄉」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開展參展作品《龍女的簪子》。作者:王度 王輝修 攝新華網成都12月17日電(黃曉芸)根據當地龍女湖傳說演繹打造的「龍女的簪子」地景裝置,農民工丟棄的梯子上鑲滿了水晶,一個紅孩子愜意地眺望著田野……16日,「守望原鄉」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在四川廣安武勝開展,包括中國在內的10個國家的35位(組)藝術家的作品亮相武勝寶箴塞、段家大院及周邊,嘗試以當代藝術的創新意識引領中國鄉村文化實踐。
  • 淄博土峪村,在希望的「田野」上
    說話間,田野總保持著微笑,她的笑像純天然的泉水,清涼、親切,每次遇到土峪村裡上了年紀的老者,都會甜甜的喊一聲,「嬸兒」「叔兒」,即便他們並不相識。田野的性格,像極了土峪村自然長成的樹,與這裡的天地,融合在了一起。
  • 淄博土峪村,在希望的「田野」上
    作者/拾冷初次遇見田野時,皮膚黑黑的,留著一個「鏟青髮型」,穿著一身雲南哈尼族的傳統服飾,雙手時不時的放到褲兜裡,行走在四邊環山濃鬱綠樹下她,顯得特別「帥氣」。說話間,田野總保持著微笑,她的笑像純天然的泉水,清涼、親切,每次遇到土峪村裡上了年紀的老者,都會甜甜的喊一聲,「嬸兒」「叔兒」,即便他們並不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