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酥,古代最常見的餐後甜點,現代最常見的伴手禮
菠蘿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水果,酸酸甜甜很可口,不僅可以直接食用,還可以拿來做各種各樣的甜品,最出名的就是鳳梨酥了。現在鳳梨酥在市面上非常常見,而且口感都差不多,受到了女孩子們的歡迎。其實鳳梨酥在古代就流行起來了,古代的達官貴人和皇室也會吃餐後甜點,古代的大廚們研究出了鳳梨酥這種甜點,使得鳳梨酥成為了古代常見的甜點,小姐妃子們都很愛吃。
不知道為什麼,甜品一直都是女孩子們的心頭愛,女孩子對甜甜的食物總是無法抗拒,一看到就挪不動步了。現代是這樣,古代也是這樣,在古代的時候無論是小孩還是大人都很愛吃甜食,街頭巷尾也有很多甜甜的美食售賣。鳳梨酥在三國時代就已經出現了,它原本是訂婚禮餅其中的一種,劉備就用這種訂婚禮餅迎娶了孫權的妹妹。
在臺灣的婚禮習俗中也會有鳳梨酥的存在,臺灣的訂婚禮餅中一共有六種口味的甜點,每一種口味都有不同的寓意,其中的一種就是鳳梨酥,鳳梨用閩南話來講叫「旺來」,象徵著家庭興旺,子孫多福,鳳梨因此成為了臺灣人最喜愛的食物,放在訂婚禮餅中寓意著多子多福,飽含對新人的祝福。所以鳳梨酥不是因為酥出名的,而是因為鳳梨出名的。
在幾百年之前,臺灣有一位做糕點的師傅,他經常挑著擔子,帶著自己做的龍鳳餅到處販賣,其中的龍餅是肉餡兒的大圓餅,裡面包著豬肉或者牛肉,是鹹口的餡餅,而鳳餅則是以菠蘿為內餡兒,是一個甜口的餡餅。龍鳳餅因為有著吉祥的寓意,因此成為了訂婚或者結婚之時不能缺少的喜餅,鳳梨餅,因此也成為了喜桌上面最常見的甜點,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
最開始的鳳梨酥非常大,一塊鳳梨酥像一個盤子那樣大,所以只能作為喜餅,不方便攜帶。後來這位糕點師傅對鳳梨酥進行了一定的改良,把它縮小到了一個個的精巧小餅,這樣就可以讓它廣泛流傳,而且這種小餅包裝好之後可以隨身攜帶,既可以作為路上填飽肚子的食物,又可以帶回家送給家中的女眷食用,這就是我們現在常見的鳳梨酥,在幾百年前就已經初具雛形了。
其實鳳梨酥的內餡兒並不只有菠蘿,很多師傅都會在鳳梨酥中添加一些冬瓜,使鳳梨酥的口感更好。鳳梨本身是一種火氣比較大的食物,冬瓜可以中和鳳梨的火氣,使鳳梨酥更溫和,使鳳梨酥的口感更加軟糯。如果你去過臺灣的話,會發現它的大街小巷有很多賣鳳梨酥的店面,而且每家店面賣的鳳梨酥都有不同的口味,有的鳳梨酥中會加入一點五穀雜糧或者乾果,有的則會加入蛋黃或者板慄,還有的會加入葡萄乾等,總之所有甜點配料都可以加在裡面。
同時鳳梨酥的餅皮也可以做成各式各樣的,有的餅皮中會加入燕麥,有的餅皮中會加入芝麻或者花生,使鳳梨酥的口感更加多元化,而不是單一的餅皮包裹鳳梨。這樣做出來的鳳梨酥可以迎合不同人的口味,男女老少都可以食用。鳳梨酥是一種擁有歷史的甜點,它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非常受歡迎,成為了我國的一種代表性甜點,成為了糕點中的小霸王。
因為現在鳳梨酥已經非常常見,所以商家又研製出了其他酥,外表的表皮都是一樣的,只有裡面的內餡不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各種水果酥,其實也就是把鳳梨換成別的水果而已,比如換成草莓,藍莓或者香蕉,研發出不同的口味。有的商家還會做鹹口的酥,在裡面放上肉餡兒或者是海鮮餡兒,這樣的酥一般男孩子喜歡吃。同時還有人研製出了蛋黃酥,它的內餡和表皮與鳳梨酥都不同,味道也不同,但是口感都差不多,各式各樣的酥就此成為了臺灣特產。
現在市面上所見的鳳梨酥都是中西結合的,融匯了東方和西方鳳梨酥的各種優點,做工更加精緻,外皮的酥鬆脆可口,入口即化,裡面的餡雖然很甜,但是不會發膩,吃上幾塊兒也不會覺得齁嗓子,這種新派的鳳梨酥受到了國內外的歡迎,成為了現在市面上的流行甜點。鳳梨酥的口感和味道都非常棒,絲毫不輸於其他的精緻甜點,而且它非常小巧,方便攜帶,可以作為零食和早餐食用,用途非常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