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9點多,村裡的遊客就多了起來。」走在西南街道江根村,村民陸阜年向記者介紹。
往年的國慶假期,陸阜年總會來一次長途旅行。今年他選擇留下來,向各地遊客講解江根村的故事。
江根村在西江、北江、綏江三江交匯處,是三水「三江匯流、灣區之源」嶺南水鄉示範片的主體村,2019年被納入佛山市「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名單。今年9月,「三江匯流」成為「三水新八景」之首,越來越多市民遊客前來賞景秋遊,推動當地鄉村遊持續升溫。
坐擁三江匯流最佳美景
10月5日上午,絡繹不絕的車輛駛向江根村。
穿過村口的牌坊,映入眼帘的是一口池塘,波光粼粼。往裡走,進入一條乾淨整潔的村道。道路右側是古韻生香的祠堂和民居,左側的戶外停車場上停滿了遊人的車輛。
「我們從家裡開車過來,只需20分鐘。」當天,三水市民何國華帶著來自肇慶的親人到江根村遊覽。他說,村中最吸引人之處,莫過於三江匯流奇觀。
遊客在昆都山下與三江匯流合影。
在村口沿著村道走2分鐘,便來到昆都山下、思賢滘旁,眼前的西江、北江、綏江,如一幅畫卷徐徐展開。「看三江匯流,這裡最美!」何國華說,他們沿著石板鋪砌而成的思賢徑登上昆都山,到達山頂處的思賢閣,入目是滿山蒼翠,清爽的江風拂面而來。
俯首遠觀,即可眺望到寬闊的三江匯流,如三條玉帶縈繞在大地,江面上的大小船隻來回穿梭,貴廣高鐵跨江飛馳,風景獨特而迷人。
何國華曾在2019年到過江根村,當時村裡正在搞基礎建設。今年再來到村裡,他說:「短短一年多時間,村容村貌變化很大。」
這些變化顯而易見。2019年,江根村作為三水「三江匯流、灣區之源」嶺南水鄉示範片的主體村,被納入佛山市「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
一年多來,西南街道在謹守生態保護紅線的前提下,投入1050萬元打造昆都山思賢滘片區。
從修好靠江的昆都山「思賢徑」「思賢閣」,打造陳白沙「賢」文化浮雕牆,到以「廉」文化為核心的何維柏讀書堂、建設「勤」為主題的雲從公園……一系列舉措盤活了三江匯流、思賢滘、昆都山等獨特生態資源,讓江根村成為三水文化旅遊產業的名片。
文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
「國慶這幾天,食物製作的速度趕不上銷售的速度啊。」江根村村民潘廣通在昆都山旁開了家餐飲小店,他說,村裡遊客越來越多,自家的糖水、小吃、飯菜十分好賣。
看著村裡人氣漸旺,和潘廣通一樣欣喜的,還有73歲的陸阜年。
陸阜年是土生土長的江根村人,每天早晚都會走一遍昆都山、思賢滘。他說,假期村裡遊客可達千人。「每天早上9點多,江根村的遊客就慢慢多起來,下午4點多還會迎來一波遊客高峰。」
陸阜年曾在金本小學擔任語文老師,經常趁著假期到國內外旅遊。退休後,他在村裡做起了文旅講者,義務向各地遊客講述江根村的故事。
貴廣高鐵軌道橫跨思賢滘。登上昆都山,可飽覽三江匯流的美景。
「江根村不僅有生態稟賦,人文歷史也有著很深的底蘊。」陸阜年說,江根村歷史上出了多名進士、貢生和舉人,明代大儒陳白沙在此思賢,明代名臣何維柏在此結廬讀書,百歲老人陸雲從赴京考中進士,一直被傳為佳話。
此外,村裡有三間宗祠、兩間私塾,歷經數百年風雨仍保存完好。
2019年,江根村建設雲從公園以紀念百歲老人陸雲從,並對歲松陸公祠進行了升級,新添了圖書架、桌球桌等設施,建成了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成為涵養文明鄉風的新陣地和鄉村遊的新景點。
正因為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完美融合,在今年9月,「三江匯流」(昆都山思賢滘)被評為「三水新八景」之首,江根村的美譽度得到提升,文旅市場進一步打開,助推鄉村振興。
「村中的遊客服務中心已經動工建設,完工後將為遊客提供推介、導遊、餐飲等服務。」陸阜年說,江根村正依託三江匯流等天然稟賦,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將文旅產業與生態環境融合發展,讓更多村民在鄉村振興中受益,日子越過越好。
掃描二維碼觀看江根村遊覽視頻
原標題:西南街道江根村:「看三江匯流,這裡最美!」
來源|佛山日報
文圖|記者陳玲玲
編輯|何欣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