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的自轉速度變慢十倍,那時間會不會比現在慢十倍?

2020-12-19 悟空科學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

如果地球的自轉速度變慢十倍,那地球上的時間會不會一樣地變慢十倍?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會讓大家失望了!2019年還有6天就結束,每當臨近年關的時候,在我們朋友圈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信息,往往都是感嘆時間易逝和容顏易老。然而,真的是時間本身過得太快,或是歲月催人老嗎?

眾所周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有了一年四季,地球圍繞自轉軸旋轉有了晝夜之分。於是,就有不少人想著如何讓一天的時間變得更長一點。比如,如果地球的自轉速度比現在慢10倍,那地球上的時間過渡會不會僅為目前的十分之一?然而,我們很多人都只是主觀臆斷性的假想,而對時間的本質缺少基本認知。

關於時間的本質

不管是白晝和黑夜之間的交替,還是擁有不同色彩和體驗的四季變化,都是地球旋轉饋贈給我們的禮物。生活中的我們與時間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不管是我們的上下班時間、一年中的各種節日,還是大家的年齡和生日。很多時候,每天都在和時間賽跑的我們,甚至還會將時間觀念作為衡量一個人的基本標準。

雖然,似乎每個人都在遵循時間的規則,並試圖規劃人生中所有重要事件的時間點。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時間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生活中有不少人總是想要抓住時間,甚至希望時間可以倒流,但時間卻不過是我們人類來拿來描述所有物質運動過程、又或是事件演變過程的參數工具罷了。

簡而言之,時間會涉及到多個要素,其中包括物質的運動情況,其變化的持續性,以及整個過程中表現出的順序性。作為宇宙的基本組成部分之一,時間並不適合孤立於物質和空間之外存在。而且,就地測量的層面來說,空間和時間都會因為觀察對象的時空結構、或相對速度不同,而無法得到一個普通人以為的關於時間流逝的絕對值。

比如,在宇宙中神秘存在的黑洞,廣義相對論將其時空結構描述為由於重力場而異常扭曲。倘若我們對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進行的測量,那麼,在它附近空間中的時間流逝速度,會明顯比其他與之距離遙遠的地方更慢。換一個角度來說,人類使用的時間其實是自我感官形成的一種度量單位,源自於地球上其他物質在進行三維運動時對人產生的感官刺激。

日月年的時間長度是怎麼得來的?

人類所指定的時間,本質是建立在地球的旋轉活動基礎之上,我們將地球自轉一周稱為一天、將月球繞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成為月,並將地球繞太陽運行一周的時間稱為一年。就現階段而言,地球完成一次自轉活動需要耗時23時56分左右,其平均自轉速度大約為 4.167×10-3度/秒。

如果用更形象一點的表達方式來說明的話,我們可以參照地球在赤道上大約每秒465米的自轉線速度。而月球的公轉時間周期大約為27.32天,雖然潮汐鎖定讓地球上的我們只能看到月球的同一面,但這並不代表著月球就是靜止不動的。

或許很多人還有所不知,月球和地球之間的距離也隨著地向前而越來越遠,只是將這個變化值放在我們可及的時間範圍內可以暫時忽略罷了。其實,地球和月球的公轉軌道都是橢圓形,而地球公轉一周的具體時間大約是365.2天左右。簡而言之,每天、每月和每年的時間長度應該如何進行計算,其實都隸屬於天文學的曆法範疇。

而人類對時間的定義也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比如,在我國古代的時候,那時的人們將一天劃分為了12個時辰,每一個時辰代表了現在2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而「午夜」則是一天中所有時辰的起點。當時間來到明末清初的時候,當時的人們因為受到西方機械鐘錶的流入,而將時間更改為以刻為單位(先後順序為96刻、108刻、120刻)。

古代的人們習慣用光陰來表示時間,當代人根據物質運動來劃分時間,但客觀而言,宇宙中存在的「時」本無間,物質在運動過程中會持續性的消耗「時」。之所以人類要將「時」劃分為不同的區間,是因為大家的思維難以對「時」的本質進行識別。在大多數人的眼裡,如果不對「時」進行分割的話,便無法對其進行區分和命名,這相當於是將思維用具象化的數字符號來表示。

為什麼時間不會因為地球自轉速度慢十倍而同步變慢?

在很長時期以來,科學家們對地球的自轉行為進行了很多研究,並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發現了其運動過程中的三個變化特徵:長期減慢、周期性變化和不規則變化。不要以為地球的自轉從來都是保持相同的速度和時間周期,事實上,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一直都處於不斷變化的狀態之中。

僅僅在剛剛過去的這兩千年時間裡,地球的自轉就因為潮汐摩擦的原因,而累計大約變慢了2個小時的時間。如果根據這樣的規律來推算,那麼,對於大約兩億年之後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而言,那時的一年便只有300天的樣子,而一天的時間長度也變成了30個小時左右。

與此同時,地球的自轉周期還因為風的季節性變化,而出現了秋天比春天旋轉速度更快的特徵;而且,地球的自轉活動還會在部分時間呈現出快慢不規則的變化特徵。倘若地球自轉的速度真的如很多人希望的那樣,變成了現在的十倍以上,時間又會變成什麼樣子?

即便由於地球自轉周期的耗時變長,導致了一天的時間不止24小時,一年也不到365天。但時間的本質屬性就決定了,所有物質的運動、持續性和變化情況,並不會因為我們劃分出的時間而受到影響。簡而言之,不管地球的自轉發生怎樣的變化,一天、一月和一年的時間長度為多久,時間本身都不會因此而變得更慢。

如果覺得這樣的描述太過抽象,我可以以人的年齡來具體說明。年齡不過是我們對自己來到這個世界長短的基本定義,而生命的衰老過程其實從形成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身體器官的持續性衰老過程,以及這個過程中你的任何變化,都不會因為你對自身年齡的界定而發生變化,即便地球自轉速度的加快讓你擁有了更小的年齡,但這並不能改變身體的真實衰老程度。

相關焦點

  • 地球自轉速度在變慢,如果地球突然停止,我們的生活會發生什麼?
    如果地球突然停止自轉,會發生什麼?你知道我們的地球正在放慢腳步嗎?或者說時間的流逝變慢了,這確實是事實。在過去的100年裡,我們的時間要比過去更長,平均下來每天增加了1.7毫秒。如果以小時為單位計算的話,我們每天增加的這點時間實在是九牛一毛,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 未來一天從24小時變240小時?科學家:沒錯,地球自轉速度變慢了
    地球在公轉的同時還在自轉,自轉速度變慢帶給我們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一天的時間變長,未來的一天會從24小時變成240小時,甚至更多。太陽升起落下到再次升起,一天就這麼過去了。可能不少人在孩童時代都想過這個問題,為什麼會有白天黑夜?太陽為什麼升起落下?現在知道是因為地球在自轉。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八大行星都受到它的引力,各自運行在固定的軌道上。地球不停地自轉,這才有了黑夜白晝更替,有了一天24小時。公轉其實是受到了太陽引力的影響,太陽不出問題,那地球的公轉也不會。
  • 地球自轉速度正在變慢!未來一天或將變成25小時!
    我們知道,現在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4小時,也就是我們的一天是24個小時,而根據科學家們長期的研究結果,地球正在自我「剎車「,預計100年後地球每天時間將會增加1.8毫秒,大約在2000萬年後,地球每天的時間將會是25個小時!
  • 3.7億年前一天大約22小時,那麼地球自轉速度為什麼會變慢?
    可見,3.7億年前地球上一年大約有400天,並不是胡說八道,而是有證據支持的。在3.7億年前,地球的自轉速度更快,當時的一天只有大約22個小時,赤道自轉線速度大約每秒500米。隨著地球自轉速度的變慢,現在一天是24小時,一年大約365天。需要注意,地球正在緩慢地遠離太陽,地球公轉周期正在變長,即一年的總時長在變長。
  • 4億年來,地球自轉一周已經慢了2小時,如果完全停止會怎樣?
    地球自轉真的很慢嗎?其實不然地球的最大周長(也就是赤道的周長)大約是40,070公裡,假設一天是24小時,那麼地球在赤道處的線速度就是1670公裡每小時。每小時1670公裡是什麼概念?常見的民航飛機的速度大概在800-900公裡每小時之間,地球的自轉速度大概是飛機時速的兩倍。
  • 地球自轉變慢了,未來還是24個小時嗎?白天不愁沒時間用了
    審核-小文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才有了人類的時間、四季與黑夜白天的概念,可以說是大家都知道的知識,那麼你知道嗎,其實地球的自轉並不是恆定的時間,一直以來呢,地球的自轉都在不斷的變慢,但是自從1999年以後,地球自轉就可以說加速,就再也沒有減慢過。
  • 為什麼地球的自轉有時快有時慢
    原來,世界各地測時間的天文臺,都有一種走得相當正確的石英鐘,這種石英鐘放在天文臺特設的地下室裡,一天又一天地記錄著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在開始時,從來沒有對石英鐘的工作準確性發生什麼懷疑。但是後來發現,石英鐘在秋天忽然慢了下來,到了冬天的時候又恢復正常;一到春天,又突然快起來,而到了夏天,卻又走得很準確。
  • 科學家預測地球自轉正在變慢,未來可能一天一千小時,會有何影響
    對地球的自轉影響最大的撞擊是地球與火星般大小的行星撞擊中。但如果這樣一顆行星與地球正面相撞,後果將是不可想像的,地球很可能會直接破碎成幾塊,也就不會有現在的地球。所以這一次行星撞擊地球只是側面。雖然這只是一次側面碰撞,但它也非常強大,直接將地球撞出大量物質,形成了環繞地球的行星環。行星環中有一個更大的個體,它是月球的前身。
  • 地球自轉速度一直在變,如果變太快會怎樣?
    這就是為什麼今天的地球是稍微扁平的形狀,赤道半徑和兩極半徑相差約21公裡。如果地球的速度增加了幾倍,地球的赤道長度會增加,南北兩極之間的距離會縮短。我們的星球看起來會像一個橢球。下一個受到影響的就是重力。所有在地球表面的物質直接受重力影響。因地球旋轉,赤道周圍低緯度地區的離心率要比極點周圍高緯度地區的離心率高。
  • 要讓一天時間變短或變長,只需改變地球自轉速度,有辦法卻難實施
    我們都見過旋轉的陀螺,它的自轉和行星的自轉就很相似,只是陀螺由於受到的摩擦力較大,沒有外力的情況下會漸漸的變慢和停下來,而行星在太空中運行,基本不會受到摩擦力的影響,所以如果沒有外力的作用,行星將會一直以同樣的狀態永遠自轉下去。那麼有辦法改變行星的自轉狀態嗎?
  • 地球自轉為什麼越來越慢?
    從人類開始擁有智慧起,就開始根據每天太陽東升西落的自然現象來計算時間,習慣了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而太陽東升西落的原因是地球自轉,所以人們理解的一天就等於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古代人的計時工具也都與太陽有關,如日晷、華表、漏壺等等——對於這些需要藉助太陽光的計時工具來說,都存在一個致命的弱點——下雨天用不了。直到機械時代才結束了這種尷尬局面,人們開始使用鐘錶。
  • 地球自轉正在變慢,月球漸行漸遠,未來將無法看見「日全食」
    月球正在影響地球自轉早期的地球旋轉很快,地質學和古生物學方面的研究發現,3.7億年前,每年有400天左右,那時一天約是21小時;13億年前,地球一年至少自轉546圈,一天只有16個小時。越往早期,地球的自轉速度越快。在太陽系早期,地球飛速旋轉。快速的自轉不僅意味著生活節奏加快,夜晚的美夢被縮短,更重要的是,通常星體旋轉愈快,風力就越強,持續時間也越久。所以那時是狂風肆虐,巨浪滔天,沒有片刻安寧,這樣的環境對生命來說太過殘酷。生命即使能夠誕生,等待他們的也只是噩夢,而不是奇蹟般的進化。
  • 人類會被甩出地球嗎?科學家:地球自轉速度加快,白晝或繼續變短
    如今的地球自轉速度已經超過了過去50年的自轉速度。其中自1970年代新技術採用以來,一晝夜的長度比24小時略微長一點。同時在2020年年中的時候,地球變化更加快,那就是自轉加速更加快了。地球自轉速度加快了多少?
  • 地球自轉速度有變化嗎?一年是固定的365天嗎?
    根據觀測,地球自轉速度有三種變化第一種是長期變化,它使地球在100年中,平均每天長度增加0.0015秒;第二種是不規則變化,這種變化時快時慢,快和慢持續的時間不等,出現也不規律,有時持續好幾年。在過去200年中,一天的總長度平均變化了約0.01秒;還有一種是周期性變化,即在一年的某一個時期自轉加快,另一個時期自轉減慢,這種變化使每天時間長度平均變化約0.0005秒。上面這三種變化即使疊加起來,也是很細微的,難怪我們一般察覺不到了。為什麼地球自轉速度會有變化呢?
  • 一直說潮汐力在減緩地球自轉,為什麼現在地球自轉卻加速了?
    並且地球在自轉的時候還會拉扯月球,這樣又會把一部分的自轉角動量傳遞給月球的公轉角動量上,最終導致地球是越轉越慢,而月球公轉的越來越快,目前月球正在緩慢的離開地球,速度為3.8釐米/年。 太陽的引力同樣會對地球的自轉產生制動效果,就像是地球把月球潮汐鎖定一樣。如果時間足夠長,最終地球也會總是一面朝向太陽,自轉周期等於公轉周期。
  • 科學家:地球自轉越來越慢,以後一天有25小時?兩現象成有力證據!
    之前為大家講述了許多關於地球與月球的成因、演化與衰亡的謎團,很多讀者對此非常感興趣。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地球的運行現狀…在十九世紀末,天文學家埃德蒙·哈雷為了做出可靠的天體預測,鼓勵好友牛頓出版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並將引力定律公布於世界。在引力定律的基礎上,哈雷準確預測出了1715年的4分鐘日全食現象。
  • 地球每秒自轉「566」米,加入自轉速度加快,會發生什麼事
    對於我們在物理課上就知道了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是不是也是最利於我們生存的呢?在物理課上,我們就知道了地球的自轉速度是非常快的,那麼,地球自轉的速度那麼快,我們人類為什麼不會被甩出去了?可能會有人說,我們在地球上會相對靜止或出現相對運動的情況,地球在運動,我們卻沒動,那這種說法顯然就說不過去了。但物理學上還有一句話就是,任何物質都不可能是絕對靜止的。想到太空中的隕石,大到宇宙中的星系等。
  • 如果沒有月球,地球會發生什麼?翻天覆地或不會誕生生命!
    「月有陰晴圓缺」、「床前明月光」、「明月松間照」……月亮一直是人類文學創作中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地球幾十億年來的守護神。我們也習慣了抬頭望去,看看初一十五有什麼不一樣。而事實上,現在的月球正以每年3.8釐米的速度逃離地球,而且這現象已持續了30億年時間。據科學家的推測,月球在50億年後會達到距離地球最遠的地方。
  • 地球在自轉,太陽也在自轉,但它的自轉很奇葩,兩極比赤道慢10天
    我們的地球會自轉,因此才有了晝夜之分,它每轉一圈被認為是24小時,實際為23小時56分04秒,那麼我們熟悉的太陽會自轉嗎?實際上,宇宙中的每一個天體都在自轉,根本沒有絕對靜止的天體,所以太陽也在自轉,不過它的自轉和我們的地球的自轉不同,地球自轉的時候,不同地區不同維度的時間都是相同的,地球上任何一點自轉一周的時間都是23小時56分04秒,但是在太陽的不同緯度上,自轉的時間卻是不相同的。
  • 地球未來變成一天25小時,地球為何轉慢了
    ,人們總是希望時間能夠慢點走,好讓自己能夠創造更多的價值。然而根據美國地質團隊的研究,現在時間真的開始走得越來越慢了。我們一天有24小時,如果說以小時為單位計算的話,我們每天增加的這一點時間實在是九牛一毛,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但如果我們把計量單位縮小至極其微觀的毫秒來看,相比於前幾個世紀,我們每天所增加的時間是4.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