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舍,捨去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不需要的東西就儘早爽快放手。
2、具有一定實際價值而且持續發揮作用的物品,其實只佔所有物品的20%。絕大多數時間只靠這20%就可以應付自己80%的生活。
3、斷舍離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且時間軸永遠都是現在。
4、把東西收拾乾淨,以往的障礙物被清理乾淨了,就能看得更清楚。
5、在考慮一件東西,是不是要留下,應該首先考慮自己是否需要,而不是這個東西。
6、斷舍離,首先是在行為上學會「舍」,把不需要的東西全部扔掉,以自己為中心,把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全部丟掉。
7、一般來說,把房間搞得一團亂,堆的東西非常雜亂,就是對自己生活、對自己的一種否定。
8、破爛分三類: 不用的東西;還在用的東西;充滿回憶的東西。
9、通過不斷篩選物品,越來越真實的自我,就會呈現出來,自己也會更加認識真正的自己。
10、一切有形的東西都是虛幻的,我們的心也在不斷變化。享受與物品難能可貴的短暫相遇,緣分到盡頭了,就果斷放手。這不僅僅是對物品,對所有的一切做到這樣,就是真的斷舍離。
仔細品味一下《斷舍離》,山下英子的這10點斷舍離的精髓,最終的指向都是人和精神空間,所以斷舍離的本質並不是簡單地扔東西,而是精神的極簡。
捨棄必須要捨得,抓住應該抓住的,專注自己的人生和熱愛的事情。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坦然捨棄,果斷放手,收穫內心的自由和從容。
日本的經營之神稻盛和夫說過:「如果我們每天都踐行斷舍離,我們的社會將會變得更好。」如果你被生活中的事務所牽絆不知道如何解決,感覺不到快樂,那你可以看看這本書《斷舍離》。
「斷舍離」能夠讓我們學到如何清除自己不需要的東西,真正改變的我們的內心。而到最後我們會發現,清理的不僅僅是物品,還有自己的想法、觀念和行為習慣,當一切改變之後,新的事物才會走進自己的生命裡。
斷舍離」的觀念,是由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觀念。相信你讀完它可以給你內心帶來平靜,心靈也會得不到進一步的升華。
演員陳數已經堅持斷舍離十年了,向大家強烈推薦這本書。
楊瀾在推薦《斷舍離》這本書時說道:「這本書不到兩個小時就可以翻看完,卻足以改變你的人生!」
希望通過《斷舍離》,能夠幫助大家做物質的減法,精神的加法,重拾輕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