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這句「枕上詩書閒正好,門前風景雨來佳」選自她的《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攤破浣溪沙」是一個詞牌名,又名《山花子》,句式為上下兩段,每段按照七,七,七,三。也就是說,前三句7個字,後一句三個。全詞是這樣的:
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宋 ] 李清照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藉藉,木犀花
詞的「大意」解讀
這是李清照晚年病中寫的一首詞,讀來總是感覺一種悽涼孤獨的情調。
詩詞大意是這樣的:
自從生病之後,頭髮又稀疏了一些,白髮也多了,面容越發顯得憔悴。
半躺在床上,抬頭時忽然看見窗紗上印著一彎殘月,月光朦朧,悽清。
屋裡用豆蔻煮著的湯水不緊不慢咕咕地響著,煮好了當茶喝吧。
每天靠在枕頭上看書,來消遣這悠閒的時光。下過雨之後,門前塘滿樹翠,景色更加怡人了。
整日陪伴著我的,只有那株深沉含蓄的木樨花。
這首詞的「意境」解讀
這首詞描繪的內容是李清照晚年的日常,沒有什麼很特別的事情,但第一句就透漏出,她生病了,也衰老了。
接下來,寫了殘月,煎藥,經常看書打發時光,還有陪伴自己的木樨花。這裡面沒有寫其他人,只有這些看起來讓人有點哀傷的景色。
所以,這反應了李清照當時孤獨的生活狀態以及悽涼的心境。
如果,只是單獨看:枕上詩書閒正好,門前風景雨來佳」這一句,感覺寫這首詞的人日子過得很滋潤,心情大好。
但如果放在整首詞的意境和氛圍裡看,我們知道這句裡隱約透著李清照晚年生活的一種無奈以及對往昔青蔥歲月的懷念。時光匆匆,昨日的蓬勃美好時光已經遠去,只剩下暮年病痛和孤寂的傷感。
殘月,木樨花(也就是桂花),這兩個景物的出現,說明李清照寫這首詞的時節已然是在秋天,秋天自古都是詩人作為一種哀婉,離愁,蕭瑟情緒的象徵,當然這首也不例外。秋天正是跟詞人當時晚年的境遇相吻合,預示著冬天,生命終結的即將來臨 。
結束語
李清照,是宋代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尤其是善寫長詞,她的《漱玉詞》男性也為之驚嘆。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學修養,而且有大膽的創造精神。
她後期的作品主要是抒發念舊和懷鄉等情感。表達了自己在孤獨生活中的濃重哀愁,孤獨,惆悵。顯然這首「攤破浣溪沙」是她的後期甚至是晚期作品。
當然除了這首」攤破浣溪沙」,類似的情調的後期作品還有《聲聲慢》《清平樂》《孤雁而》等等。
李清照一生坎坷,晚年更加愁苦,就像她的那首名句:「花自飄零水自流,一處相思兩處閒愁。」
我是春城花草香,聽風賞雨,採菊南山,希望送你一段輕鬆有趣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