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羅家洞寺:赤崖絕壁上的修佛之地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絕壁上的佛窟羅家洞寺(圖片來源:蘭州晚報)

絕壁上的佛窟羅家洞寺(圖片來源:蘭州晚報)

絕壁上的佛窟羅家洞寺(圖片來源:蘭州晚報)

絕壁上的佛窟羅家洞寺(圖片來源:蘭州晚報)

絕壁上的佛窟羅家洞寺(圖片來源:蘭州晚報)

[原標題]羅家洞寺:絕壁上的佛窟

甘肅永靖縣城向南不遠有一村莊名曰羅川,村子對面的赤崖絕壁上有一處佛窟,當地人稱之羅家洞寺。羅家洞寺始建於明成化二年(1465年),是典型的藏漢合璧寺院,清同治11年因大火盡毀,清光緒年間本地善士羅仲成首倡並四處募資修繕,甘南拉卜楞寺嘉木樣活佛委派貢唐羅澤法師率工匠依樣雕塑佛像,至光緒6年終於建成,並舉辦了龍華善會開光大典。

明清時期,羅家洞寺院香火鼎盛。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三天為盛大法會日。農曆四月十四日至十六日三天為報恩法會日,會中僧人誦經、跳法舞,進香善信的遊客達數萬人以上,洞上洞下熱鬧非凡。

1958年,羅家洞寺再度被毀,文物遺失、喇嘛還俗,1982年在當地信教僧眾的倡議和政府支持下,德唐夏茸活佛助資重塑百尊佛像,寺廟得以再建,前來燒香拜佛的人絡繹不絕,香火更盛。

絕壁上的佛窟

羅家洞寺,又名雲光寺羅家洞,藏語叫典卻讓旋,歷來屬拉卜楞寺管轄。據《河州志》載述:「絕壁有洞,殿閣飛空,有大佛、歡喜佛、千手千眼佛、諸佛菩薩、帝釋長、王搖玲、鐵牛、古動物。下有僧院三十餘所,棗樹數千株,番族往來瞻釋拜者不絕。」今日的羅家洞寺幾經修繕,更顯壯觀雄偉。站在山巔俯瞰,山坡下金堂殿閣林立,黃河西流「S」形大拐彎、霧宿睡佛的山形等景觀,由近及遠,層次分明,猶如仙境,要是從山下仰望,紅崖絕壁上飛簷亭榭,上接藍天,下臨深淵,樹遮花掩,清靜幽雅,不愧棲仙修佛之地。

羅家洞的建築,可分為洞上洞下兩部分,原有建築和現在建築各有不同。洞上原有建築,從山根攀道而上,行數百步即入洞門,攀登數十階,豁然開朗。有一畝地大的一塊平臺,依山有典卻佛出世的自然洞窟,依洞修起典卻佛殿,三間二層。內供典卻佛與金環女佛擁抱而坐的歡喜佛。左側三間二層是彌勒佛殿,內供彌勒佛像一尊,高約5米。右側建有釋迦佛殿四間,兩間供釋迦牟尼和三尊古佛泥塑像,另兩間是千佛洞,內供四大金剛、三大菩薩、十八羅漢、地藏王菩薩及其他鎏金銅像百十尊。九美扎華堅措金銀塔一座。還有明代壁畫約30平方米,並懸掛佛幀多幅。

洞下原有建築,坡灘處依地起伏,修有藏式經堂五間,屋頂裝飾佛徽——鋼製法器、寶瓶和銅獸;洞上現有建築,正殿為典卻佛殿三間,中間是兩層。內供由夏讓在拉卜楞寺資塑的典卻佛和金環女佛像,佛體內裝有珍藏的真骨。左側供著嘉木樣一世尊像;右側供著釋迦、阿底峽、宗喀巴師徒三尊。正殿左側是彌勒佛殿四間,兩側供釋迦化身210尊,還供有循化七臺溝送來九美扎華堅措第三世舍利塔。置木碑一方。新建閣式洞門一座。

見證中尼佛教往來

關於羅家洞寺的由來,民間有幾種版本的傳說,但都離不開一位尼泊爾的法師。據說該寺的第一任法師名叫潘唐瓦卻•吉洛珠,是尼泊爾的一名比丘尼,他潛修密宗,造詣頗深,為求正果,遵其師囑遠涉東土,行程萬裡來到劉家峽炳靈寺,夜宿寺中,夢見其師說:「你再向東行,見一處紅崖赤壁、劍峰刀削、白土蓋頭、黃河彎曲似太極圖,而且河水向西倒流之地,就是你修煉之處。」次日,潘唐瓦卻一路向東走去,果然見一處紅山白頭、黃河水倒流、形似太極圖的地方,與師父所說絲毫不差,於是便留了下來,在半山腰的巖洞裡閉關修煉。春來夏往,當地有一長者名叫羅榮見此狀,便帶頭捐資與眾鄉鄰一起修建了羅家洞寺,寺廟建成後前來上香求神者眾多而且極有靈驗,一時轟動四方。

還有一民間說法,相傳公元八世紀時,尼泊爾有一法師叫潘唐瓦,在上師的指引下,來到此地專心修行。當地有一位叫羅榮的老人見其真修,就讓自己的女兒金環女每日送飯,風雨無間,年復一年,很快金環女到了待嫁的年齡。一天給大師送飯去時,傷心地告訴大師說:「父母已將我許配給古城人家,明日就來迎親,我再也不能給你送飯了。」大師對她說:別難過,明天迎親皮筏渡河時,你只要手握一把土祈請我就行了。次日,當迎親皮筏載著金環女渡河時,金環女祈請潘唐瓦大師,忽然狂風四起駭浪滔天,所乘皮筏卷於浪漩之中。不大一會風平浪靜,金環女不知去向。同時,潘唐瓦半山腰修行的巖洞也不知何故洞門封閉。幾年後,突然一天只見半壁石崖落地顯出一洞虹光燦爛,洞中呈現出一宗由潘唐瓦和金環女的雙擁佛像。此事轟動鄉裡,於是由地方信士募資建寺名「羅家洞」。

如今的羅家洞寺前後有三塊碑文,相繼記敘了潘唐瓦和羅金環女成佛的傳略,證實了在五百年前中尼兩國佛教之間的友誼。現在的羅家洞既是中尼友誼的象徵,又是藏漢團結的聖地,也成為一處著名的旅遊景點。

大德高僧輩出

羅家洞寺在數百年的歷史過程中,大德高僧輩出,先後有兩位修持好的喇嘛轉世為活佛。

九美扎華堅措活佛,原是本村羅發岐的僧祖,幼年入寺當喇嘛。因勤奮學經,持念密宗,第一世轉生為活佛在本家。入寺後勤研經典,嚴守戒律,博得僧眾的崇敬,70歲圓寂。第二世於光緒十五年轉生在拉卜楞金光灘藏族家裡。8歲自動尋來本寺,曾在拉卜楞寺學經深造,有淵博的佛學知識。民國初年去蒙古北套,為蒙民除邪治病,誦經施法,後到北京雍和宮,深得京邑佛教界的崇信,被孫中山封為「古什堪布大喇嘛」。民國十四年返本寺,十八年再去北京,最後圓寂於雍和宮,骨灰運回本寺,供於金銀塔。第三世轉世在循化一藏族家,7歲接入本寺,曾於拉卜楞寺同十世班禪大師一起在拉古倉活佛前學經,1958年宗教改革時回循化務農,寺院開放後接回本寺。1987年去循化探親時,於農曆五月二十五日圓寂,壽年52歲,骨灰運回本寺供於鋼塔中。第四世活佛轉世於循化縣一藏族家,於1994年3月接入寺院。

迭當夏讓活佛,原是本村羅有文家的喇嘛,俗名靈寶夫,幼年入寺學經,聰敏好學,靜修功課,一意歸佛,78歲圓寂於本寺。第一世在本村李家轉為活佛,民國十二年迎接入寺,十九年去拉卜楞迭當活佛處學經,取法名夏讓,他侍師圓寂,承襲了經師的灌頂儀軌,一直住在拉卜楞寺院。羅家洞開放後,每年三月親蒞本寺,坐床主持法會。他在拉卜楞寺深得佛教上層的信賴,後為拉卜楞寺續部下學院的住持。

相關焦點

  • 高崗鳳樓一一羅家洞
    河州八景之高崗鳳樓一一羅家洞遼闊的西部是古絲綢之路發源地 ,絲綢之路與佛教文化在這裡結下了不解之緣。沿著絲綢之路向西而行,在美麗的黃河上遊之濱,有一座美麗的小城一一劉家峽。,上接藍天,下臨深淵,樹遮花掩,宛如蓬萊仙閣,寺周圍青柏映巖,幽靜清雅,若修佛緣,別無他處。
  • 甘肅省 臨夏回族自治州 永靖縣 羅家洞寺(雲光寺)
    羅家洞寺是一座藏漢合璧的寺院,該寺院於明朝景泰元年建,清同治十一年因大火盡毀,清光緒年間本地善士羅仲成首倡並四處募資修廟,甘南拉布楞寺嘉木樣委派貢唐羅澤法師率工匠依樣雕塑佛像,至光緒六年終於建成。甘肅省 臨夏回族自治州 永靖縣 羅家洞寺(雲光寺)甘肅省 臨夏回族自治州 永靖縣 羅家洞寺(雲光寺)甘肅省 臨夏回族自治州 永靖縣 羅家洞寺(雲光寺)甘肅省 臨夏回族自治州 永靖縣 羅家洞寺(雲光寺)甘肅省 臨夏回族自治州 永靖縣 羅家洞寺(雲光寺)甘肅省 臨夏回族自治州 永靖縣 羅家洞寺(雲光寺)甘肅省
  • 走進花兒的故鄉臨夏永靖
    上午從臨夏出發沿折達公路走進永靖,在東鄉縣接近永靖的劉家峽大橋非常有氣勢,庫區獨有的西北地質地貌風光一覽無遺,氣勢恢宏。看到黃河為清,洮河水土黃,交接之處涇渭分明,真可謂恰似二龍戲珠。隨後踩線團成員來到永靖的一大景觀懸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寺羅家洞寺,站在羅家洞寺院,眼前視野開闊可看到永靖縣城全貌
  • 羅家洞寺是一座藏漢合璧的寺院,該寺院於明朝景泰元年建
    羅家洞寺是一座藏漢合璧的寺院,其主要由大經堂、勝樂金剛殿、觀音殿、千佛洞、護法殿組成,洞外銜接的建築與洞體巧妙的溶為一體,雕梁畫柱甚是壯觀。羅家洞寺是一座藏漢合璧的寺院,該寺院於明朝景泰元年建,至清同治11年因大火盡毀,清光緒年間本地善士羅仲成首倡並四處募資修廟,甘南拉布楞寺嘉木樣活佛委派貢唐羅澤法師率工匠依樣雕塑佛像,至光緒6年終於建成,舉辦了龍華善會開光大典。
  • 打卡網紅景點 帶您領略不一樣的永靖
    打卡網紅景點 帶您領略不一樣的永靖 2020-04-12 13: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永靖炳靈寺石窟
    永靖炳靈寺石窟  炳靈寺位於甘肅臨夏永靖縣西南35公裡處的小積石山中,以石雕而著名,是中國著名的石窟寺,號稱全國四大石窟之一。在劉家峽水電站蓄水截流時,為保護藝術國寶,周恩來總理曾經親自關心安排防護工程建設。
  • 【花兒臨夏 在河之州】魅力永靖,神秘而低調,連流經的黃河水都是...
    是中國彩陶之鄉、儺文化之鄉恐龍之鄉、水電之鄉、工匠之鄉01藍色黃河,陽光永靖在永靖縣域107公裡的河道,黃河用神奇的大手筆,奇蹟般地造化出了炳靈峽、劉家峽、鹽鍋峽等獨具魅力的黃河峽谷景觀,黃河水清澈見底,使這裡的黃河異於常見的黃色的黃河。
  • 魅力永靖,神秘而低調,連流經的黃河水都是藍色的
    、儺文化之鄉恐龍之鄉、水電之鄉、工匠之鄉01 藍色黃河,陽光永靖印象中,黃河都是泥土的黃色,而事實上,流經甘肅永靖的黃河是藍綠色的。在永靖縣域107公裡的河道,黃河用神奇的大手筆,奇蹟般地造化出了炳靈峽、劉家峽、鹽鍋峽
  • 永靖·炳靈寺景區已加入國家5A景區群聊
    永靖·炳靈寺景區已加入國家5A景區群聊 2020-12-18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外嘉賓考察永靖黃河三峽及炳靈寺石窟
    原標題:中外嘉賓考察永靖黃河三峽及炳靈寺石窟  中國甘肅網6月21日訊 據民族日報報導 (記者 梁永吉) 6月20日,參加第七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開幕式的中外嘉賓,實地考察了永靖黃河三峽及炳靈寺石窟,對這兩個旅遊景點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 炳靈寺石窟為臨夏州永靖旅遊添動力
    原標題:炳靈寺石窟為永靖旅遊添動力  中國甘肅網3月6日訊 據甘肅日報報導 (記者 施秀萍)「儘管受交通和氣候因素影響,2017年炳靈寺石窟遊客接待量下降了8.9%,但炳靈寺石窟助力永靖旅遊事業發展的目標不變。」
  • 【花兒臨夏 在河之州】來,帶你玩轉藍色黃河·魅力永靖!
    永靖素有「甘肅雁棲湖、蘭西會客廳」「黃河明珠城、秀美劉家峽」的美譽,境內名勝古蹟星羅棋布,古今文化交相輝映;自然風光峻奇秀美,有「兩百裡碧水黃河,三萬頃高峽平湖」的奇特景 觀,水之秀美,山之雄渾,珠聯璧合,相映成景,美不勝收。
  • 【西部地理】永靖太極島: 黃河中上遊最大的人工溼地
    尋覓一處可以清涼一夏的避暑之地成了當下的頭等大事。黃河兩邊的濱河路早已坐滿了人,偶有一陣河風吹過,涼意才隨風而來。殊不知,順著黃河逆流而上,在距離蘭州向西70多公裡的永靖縣,有一座名為太極島的河心島,也是一處既可消暑納涼又可觀景品鑑的好去處。  永靖縣地處隴西黃土高原,地勢東西高、中部低,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從地貌上可分為河谷平原、黃土丘陵山地、山間盆地、石質山地四種類型。
  • 永靖看「海」
    永靖看「海」黃河從天上而來,從青海而來,穿小積石山,出炳靈峽,轉向東北流,匯納大夏河、洮河,又突然呈直角轉向西流。在永靖縣域107公裡的河道,她用神奇的大手筆,奇蹟般地造化出了炳靈峽、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等獨具魅力的黃河峽谷景觀。
  • 藍色黃河·陽光永靖
    永靖,有拜頭、有看頭、有玩頭、有住頭、有吃頭、有拿頭,如果您來,回去一定還會有想頭……2019年11月,甘肅炳靈寺世界文化遺產旅遊區通過國家5A級景區景觀質量評審,正式列入國家5A級景區創建名單。創建區域總面積150平方公裡,由炳靈寺石窟、炳靈石林、炳靈湖三大區域組成。
  • 蘭州將有5A級「後花園」 永靖炳靈寺世界文化遺產旅遊區擬升5A
    蘭州將有5A級「後花園」永靖炳靈寺世界文化遺產旅遊區擬升5A炳靈寺世界文化遺產旅遊區的標誌姊妹峰。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 田蹊 攝掃碼看視頻永靖,與西固接壤,被稱為蘭州的「後花園」。近日,文旅部擬確定21家景區為國家5A級景區,永靖炳靈寺世界文化遺產旅遊區上榜,它的創建區域總面積150多平方公裡,由炳靈寺石窟、炳靈石林、炳靈湖三大區域組成。這裡有大海之闊。
  • 隴上傳說(73)丨「羅家洞」的來歷不簡單
    這一天,在他眼前出現了一座奇異無比的山峰,不知是什麼寶山福地忙向路人打問,方知是聞名天下的敦煌千佛窟。潘通哇早在尼泊爾時就聽說過敦煌佛窟,已仰慕已久,今日幸遇自然萬分高興,就在這裡觀瞻佛畫數日後又向東行。他又走啊走,有一天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座奇峰峻岭,山上松柏蒼翠丁香盛開,上有許多神窟,下有滔滔大河,不覺欣喜異常,這裡莫不是自己想要尋找的地方?
  • 陽春四月 來甘肅永靖看「海」
    在永靖縣域107公裡的河道,她用神奇的大手筆,奇蹟般地造化出了炳靈峽、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等獨具魅力的黃河峽谷景觀。 都說「藍色黃河 陽光永靖」,期待在永靖看到藍色的黃河,那種就像夢幻似的從輕微顫音開始,從小提琴上奏響的「藍色多瑙河」一樣的藍色。
  • 美麗永靖,神奇黃河
    ,炳靈石林、恐龍足印國家地質公園等景區景點,更有因建設三大水電站形成的三座高峽平湖,素有恐龍之鄉、彩陶之鄉、儺舞之鄉、花兒之鄉、工匠之鄉、水電之鄉等美譽。,山之雄峻神奇,水之壯闊靈秀,花之鬱金芬芳,城之大氣磅礴,珠聯璧合,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