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23個省份中,工業最發達並且排名前三的分別有哪些?

2020-12-11 誠說風雲

在我國有23個省份,而每個省因為地理位置與佔有資源等多方面因素不同的緣故,促使各地區綜合經濟實力差距較為突出,對應地區生產總值(GDP)自然也各不相同,因此,各省對全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高低之分。當然,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是由多方面組成的,一般從大體上分為三大產業,即農業、工業、國內貿易以及對外經濟等,其中工業屬於推動國內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並且扮演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只因假如沒有現代化工業作為支撐,國內經濟發展也無從談起,同時在國際上的地位也無法得到保障,所以,工業產業是否發達對一個國家至關重要。

另外,在19年末全國GDP總值接近100萬億元,經濟增速仍保持在6.0%以上,其中以工業為主第二產業增加值超過38萬億元,大約佔GDP總值38.97%,對全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僅次於第三產業(服務業),同時總體表現較好。當然,在23個省份當中,因為各省資源、地理位置、經濟發達程度等存在差距,因此,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與發達狀況各不相同,那麼,在國內23個省份中,工業最發達並且排名前三的分別有哪些?

首先,一般綜合經濟實力最強的省份,對應工業也相對較為發達,因為工業通常屬於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反之經濟實力較弱的地區,工業、製造業均也比較落後,從而生產總值(GDP)較低。當然,在國內23個省份當中,GDP總值最高的三個省份依次為廣東、江蘇和山東,19年該三省經濟總值均超7.1萬億元,尤其廣東省成為全國首個GDP總值突破10萬億元的省份,因此,工業、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進出口貿易和部分經濟產業比其他省份發達,以規模以上工業為例,全年實現增加值33616.10億元,同比增長4.7%,在國內各省穩居前列並屬於工業發達省份之一。

另外,江蘇省作為全國第二大經濟體,19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達99631.52億元,同比增長6.1%,經濟運行總體穩定、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而在主要經濟指標當中,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其中輕工業增長6.4%,重工業增長6.1%,對應工業增加值突破44000億元並超過廣東,引領全國各省現代化工業穩步向前發展,並且屬於名副其實的工業最強省份,工業發達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其次,山東屬於我國GDP總值僅次於廣東、江蘇的經濟大省之一,19年地區生產總值(GDP)仍保持在7.1萬億元以上,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另外,在經濟產業方面,對應工業也較為發達,因為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22985.1億元,同比增長2.1%,在全國各省僅次於江蘇、廣東兩省,因此,山東現代化工業在全國各省位居第三,同時佔全省經濟比重較高,屬於拉動地區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對山東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較高。

綜上所述,在國內23個省份中,工業最發達並且排名前三的分別有江蘇、廣東以及山東,其中江蘇、廣東工業產業最為發達,因為目前兩省工業增加值均超過35000億元,同時佔地區經濟比重頗高,而且連續多年穩居全國第一、二,因此,屬於工業、製造業強省,然後山東工業緊跟其後,儘管跟江蘇和廣東存在較大差距,跟其他省份相比山東工業發達。

相關焦點

  • 在國內23個省份中,19年人均GDP總值排名前五的分別是哪些?
    在國內有34個省級行政區,它們分別是由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以及2個特別行政區組成,而對全國經濟增長貢獻率最高的當屬23個省,然後是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2個特別行政區。當然,因為每個省市區具有的資源、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各不相同,促使地區經濟發展快慢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對應的綜合經濟實力是不一樣的。
  • 目前在國內34個省級行政區中,人均GDP超過10萬元的分別有哪些?
    當然,根據近些年我國各省經濟增長來看,南北方經濟差距逐漸被拉大,投資、消費、淨出口佔國民經濟比重不斷調整,部分省份產業結構持續不斷優化,因此,整體經濟水平穩步攀升,在國內34個省級行政區中排名靠前,並且成為拉動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對應人均GDP較高,居民生活水平比往年也有所提升。那麼,目前在國內34個省級行政區中,人均GDP超過10萬元的分別有哪些?
  • 在中歐8個國家當中,GDP總量排名前三的國家分別是哪些?
    以德國為例,作為歐洲第一大經濟體,位於歐洲中部,即「中歐」,對應GDP總量位居世界第四,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同時工業、製造業、對外貿易等產業發達,促使該國經濟佔據歐洲榜首。當然,提到中歐地區,不少人還會想到瑞士、波蘭等國家,因為這些國家部分經濟產業相對發達,同時擁有一定的文化底蘊,所以,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 在國內23個省中,地級城市GDP進入百強榜數量最多的省有哪些?
    文 UC資訊平臺 作者:誠說在我國有23個省份,而每個省因為地理位置與資源多方面因素不同的緣故,促使各地區綜合經濟實力差距較為突出,並且每個省下轄地級市GDP總量高低各不相同,尤其對於經濟發達的省份,通常地級城市經濟總量更容易將入全國各市百強榜
  • 湖南長沙下轄6個區、1個縣、2個縣級市,其中GDP排名前三的有哪些
    長沙,湖南省省會,屬於長江中遊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其綜合經濟實力一直穩居全省榜首,對應工業、製造業、消費、投資、進出口貿易等主要經濟指標發達,再加上近些年經濟發展較快,因此,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早已突破萬億元,在全國各大城市排名前20強,並且成功入選為大陸地區新一線城市
  • 國內有多少所副部級大學?排名前十的副部級大學分別是哪些大學?
    國內有多少所副部級大學?排名前十的副部級大學分別是哪些大學?國內一共有31所副部級大學,其中有北京的7所985,分別是清華、北大、北師大、人大、北理工、北航、中國農大;上海的3所,包括復旦、上海交大、同濟;天津的南開、天大;陝西的西安交大、西工大、西農;江蘇的南大、東大;湖北的武大、華科大;還有重慶的重大、遼寧的大工、吉林的吉大、山東的山大、黑龍江的哈工大、湖南的中南、安徽的中科大、福建的廈大、廣東的中大、浙江的浙大、
  • 湖南長沙下轄6個區、1個縣、2個縣級市,其中GDP排名前三的有哪些
    長沙,湖南省省會,屬於長江中遊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其綜合經濟實力一直穩居全省榜首,對應工業、製造業、消費、投資、進出口貿易等主要經濟指標發達,再加上近些年經濟發展較快,因此,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早已突破萬億元,在全國各大城市排名前20強,並且成功入選為大陸地區新一線城市
  • 國內有多少所副部級大學?排名前十的副部級大學分別是哪些大學?
    國內有多少所副部級大學?排名前十的副部級大學分別是哪些大學?國內一共有31所副部級大學,其中有北京的7所985,分別是清華、北大、北師大、人大、北理工、北航、中國農大;上海的3所,包括復旦、上海交大、同濟;天津的南開、天大;陝西的西安交大、西工大、西農;江蘇的南大、東大;湖北的武大、華科大;還有重慶的重大、遼寧的大工、吉林的吉大、山東的山大、黑龍江的哈工大、湖南的中南、安徽的中科大、福建的廈大、廣東的中大、浙江的浙大、
  • 我國最有潛力省份,GDP猛增位列全國前三,曾經奪得全國增速第一
    當我們提到中國的發達省份和城市時,首先想到的是「北上廣深」,每年,各省市在GDP中排名靠前,而這些城市總是名列前茅,但說到中國最有潛力的省市,你能看到其他哪些省市?恐怕我心裡不能列舉兩三個圈子,這個詞勢本身應該建立在相對較低的基礎上,這樣才有足夠的空間來增長和積累,因此,具有潛力的省份和城市應當把重點放在經濟環境不發達的省份,正是因為它們基礎薄弱,基礎狹窄,發達的增長率才相當可觀,今天說的是我國最有潛力省份,GDP猛增位列全國前三,曾經奪得全國增速第一,你知道是哪嗎?
  • 今年上半年,西北五省區中GDP增速1.0%以上的分別有哪些?
    另外,就經濟實力而言,陝西在西北五省(區)中穩居榜首,地區生產總值(GDP)在大陸各省區排名前15強,人均GDP超過6.6萬元,規模以上工業、製造業等主要產業相對發達,從而推動全省經濟穩步增長,對應經濟水平力壓新疆、甘肅、寧夏等西北省區,同時佔全國經濟比重較高。
  • 廣東省下轄21個地級市,上半年GDP實現正增長的分別有哪些?
    另外,佛山、東莞經濟在近些年也保持了穩步增長的良好態勢,並且在大陸地區15個新一線城市的榜單上有名,19年兩市分別完成GDP為10751.02億元和9482.5億元,在廣東全省排名第三、第四,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當然,廣東剩下的大多數地級市經濟也均保持一定的增長,推動全省GDP19年首次突破了10萬億元的大關。
  • 南通作為江蘇省第四大經濟體,其下轄經濟排名前三的區縣市有哪些
    當然,近些年南通經濟一直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尤其在18年以前GDP增長率均超7.0%,規模以上工業、製造業、社會消費品零售、固定資產投資以及對外貿易等主要產業發達,對應第二、三產業增速較快,從而推動全市經濟穩步增長,故佔江蘇全省經濟比重較高並排名第四。既然南通作為江蘇省第四大經濟體,那麼其下轄經濟排名前三的區縣市有哪些?
  • 前三季度GDP排名出爐:粵蘇魯前三,26省份增速轉正
    10月30日,上海發布2020年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GDP)數據,至此,全國31省份經濟「成績單」均已出爐。總量方面,粵蘇魯穩居前三;增速方面,26省份轉正,西藏表現最佳,增速達到6.3%,超過全國增速5.6個百分點。
  • 國內可持續發展最新排名:京滬浙位列前三
    國內可持續發展最新排名:京滬浙位列前三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張守營報導 日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阿里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可持續發展藍皮書: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報告(2020)》。
  • 中國省份GDP排名中,帶「州」的城市也最多,但這6個省很特殊
    據不完全統計,地級及以上的城市以「州(洲)」命名的城市在我國足有十八個省份之多,並且州城之冠便處在南方最發達的省份-廣東。那麼是不是越發達的省份,州城也就越多呢?其實你別覺得這話玄乎,細細分析還真是這樣,只不過凡事也有例外,但例外情況並不多,哈哈,真是巧了,經過小編這麼一整理,挺有趣的規律,它就出現了。
  • 28省份前三季度GDP增速排名出爐:25省份增速超全國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統計,截至11月3日,共有28個省份統計局公布了2016年前三季度GDP數據。從已公布的數據看,有25個省份的GDP增速均超過全國前三季度6.7%的增速水平。其中,重慶以10.7%的增速領跑;山西墊底,GDP增速4%;遼寧、黑龍江、西藏三省份暫未公布數據。
  • 今年上半年,西北五省區中GDP增速1.0%以上的分別有哪些?
    另外,就經濟實力而言,陝西在西北五省(區)中穩居榜首,地區生產總值(GDP)在大陸各省區排名前15強,人均GDP超過6.6萬元,規模以上工業、製造業等主要產業相對發達,從而推動全省經濟穩步增長,對應經濟水平力壓新疆、甘肅、寧夏等西北省區,同時佔全國經濟比重較高。
  • 上海市下轄16個區,那麼其中GDP最高的3個區分別是哪些?
    另外,目前上海對應規模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對外進出口、服務業以及金融業等產業發達,因此,推動該直轄市近些年經濟突飛猛進,並且在全國各大城市中穩居榜首,尤其19年完成GDP為38155.32億元,實際增長6.0%,經濟始終保持了穩步增長的發展態勢。
  • 中國城市gdp排名2018 全國省份經濟排名前十
    31個省份2018年經濟「成績單」已經全部揭曉。  記者梳理發現,去年全國GDP排名前十的省份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湖南、河北和福建,其中,廣東和江蘇的GDP均破9萬億,前者為97277.77億,後者為92595.4億。
  • 學霸都出現在哪些省份?沒想到湖南進前三,秒殺湖北、廣東
    曾經就有網友對全國各大省會進行了排名,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哪些省份高考最難吧!最為容易的8省份分別是北京、上海、天津、青海、新疆、西藏、海南、寧夏,這8個省市要麼是教育資源高度集中,要麼就是偏遠省區,有政策扶持!高考容易程度一般的主要集中於中西部和東北等經濟欠發達的省區,這些省區在一定程度上也上得益於政策的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