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冷知識:還記得SHE那首《半糖主義》嗎?半糖主義啥意思?
半糖主義,啥意思?
SHE的事情最近被人們所熱議,他們因為與經紀公司的原因,導致以後恐怕不能再以組合名義發歌,SHE怕要就此終結了。喜歡他們的小夥伴一定還記得他們有首歌叫做《半糖主義》,那么半糖主義是啥意思呢?
半糖主義,只得是一種生活態度。如果日子過得太苦,人們會失去希望,會精神沮喪;如果日子過得太容易,人們就會在舒適區裡不出來,不懂得珍惜。所以,面對生活,人們要學會自我調節,讓日子不那麼苦而失去希望,卻也不能太過順利而失去努力的動力。
引申到人與人的交往,其實也是一樣。如果太過親密,會讓人產生膩感,太過疏遠,關係又會慢慢變淡,所以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卻又不會斷了聯繫,大家都有彼此的空間。有句話叫做「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這個道理。
花看半開,酒飲微醺,對人對事,都應如此。
交通信號燈為啥要用「紅、黃、綠」?用別的不行嗎
如今在大城市,或者是省會城市,人口密集,車輛繁多。每天上下班,最頭疼的就是碰到交通大堵車。看著自己前方幾十米,明明是綠燈,可車輛就是一動不動,心中無比煩悶。明明是綠燈,感覺卻像紅燈一般。可是,信號燈為什麼要用紅黃綠三色呢?這個問題有想過嗎?
其實,使用這三種顏色,主要是因為她們和人的視覺機構與心理反應是有關係的。交通信號,作為非常重要的交通指揮系統,必須要讓人們對此產生足夠強烈的影響。
紅色,是穿透力最強的顏色,哪怕大霧天氣,其他顏色可能看不清,紅色卻能看到,這種強烈或劇烈的表達,足夠引起駕駛員的重視。
黃色的穿透力比紅色弱一些,表達給人們的心理暗示更多的也是警覺,所以用作停止與通行之間的「提示」。
綠色給人的感覺是平靜,另外綠色也是一種比較冷一點的色調,給人的心理暗示是比較冷靜、安全。所以這個信號作為通行信號,讓人們在冷靜平穩的心態中,駕駛車輛行駛。
三種顏色的應用,不僅僅是顏色的作用,更多是對於人們的心理暗示的作用,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道路交通的安全。
同樣是方向指示,為什麼用「東西」表示某物,不用「南北」?
「東西」這個詞用來表示某物甚至廣泛示意更多,這是我們國家所特有的一種文化用詞,這個對國外的人來說,是很難理解的。他們總是疑惑,為什麼漢語可以是「買東西」,而不能是「買南北」呢?
其實這個問題,估計很多中國人也不明白,只是從懂事起就知道這麼用。不過知道不知道,並不影響生活,這無非就類似於「茴字有幾種寫法」一樣,都是無用的知識。不過了解了,也是對於生活添個色彩而已。
這種用法,還真的就是與我們國家的文化有關。最初的用法,是出自南宋的理學大家朱熹,朱熹的人品雖然不咋地,但學問還是不錯的。又一次他跟老鄉對話,用到了「東西」來形容某物,而後流傳了下來。之所以用「東西」,是與我國的「五行文化」有關。
五行中,「東西南北中」分別對應的是「金木水火土」。東西對應的是兩個實體:金和木,而南北恰恰相反,對應的水和火就不是實體。雖然中對應的是土,但過去誰會買「土」啊,所以就是買「東西」,而這一個詞也就被沿用至今。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封建時代,帝王都是面南背北登基坐殿,所以南北是通路,道路兩邊放置各種物件,手指物件,自然就是東、西了。
不得不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有的是我們要好好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