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書的話:
我計劃將於7月初第三次去臺灣,這次將是3.0版本,更加融入當地人的生活,而不僅僅是遊客的身份。攻略網上都能查到,訂機票、高鐵票、酒店都可以網上操作,但是玩當地人玩的景點,去當地人逛的夜市,上當地孩子上的夏令營,甚至看一場臺北小巨蛋的演出或一場精彩的話劇,這才是當地人的體驗。
我聯繫了幾位臺灣朋友,讓他們推薦線路,我再改進,初步定下來,以墾丁為主(4晚),夜宿海生館必玩項目,高雄也會停留(2晚),臺北(3晚)安排孩子們上當地機構組織的日間夏令營,和臺灣孩子一起上科學、藝術類的興趣班,家長則自由活動,逛景點、大血拼、小資閒坐都行,晚上和孩子一起住酒店。
這樣就是10天9晚臺灣行,囊括了臺灣最熱門的墾丁、臺北、高雄,去掉了往山裡面走的雞肋景點----日月潭、阿里山,坐車時間比較長,小孩子的體驗一般。
這是我2017年的行程,裡面還有2016年的文章連結:
2.0版本的臺灣親子遊
我計劃招募5-8個家庭,10-20人,孩子的年齡10歲左右,和我家小橙子差不多大。我們可以把一棟民宿包下來居住,去年在花蓮就是這樣,一樓的客廳、餐廳都是我們的,我們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其樂融融。
具體行程還沒有最後確定,還要等臺北今年夏令營的日期,費用也沒有結算出來。相信我,願意跟我走的,私信我一下,可以先去行政審批中心辦理大陸同胞入臺通行證,這個有效期6個月,現在辦理暑期都可以用,有了通行證就可以訂機票了,還有一個入臺籤證,則有效期3個月,要資產證明,4月份再辦理。
臺灣行準備工作,見我以前的帖子:
臺灣親子遊之準備篇
長按關注」子書會友「,
一個醫生媽媽和9歲女兒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