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八家面板廠商業績對比:誰的盈利最多?

2020-12-14 OFweek維科網

自從2017年開始,顯示面板行業產品售價便一路走低,業內人士認為,面板價格下跌,主要是產能過剩,供大於求。以京東方為例,三大板塊業務中有兩個板塊實現增長,只有顯示與傳感器件同比有所下滑。

另外,華星光電、深天馬、維信諾的業績也出現一定的下滑,而韓國的三星、LGD,中國臺灣的友達、群創光電更是出現虧損現象。

BOE(京東方)2019年前三季度營收857.22億元 同比增長23.4%

10月30日,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19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BOE(京東方)實現營業收入857.22億元,同比增長23.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52億元。

今年以來,半導體顯示行業處于波動周期低谷,顯示屏價格大幅下滑,企業營收和盈利面臨嚴峻挑戰。群智諮詢截至第三季度數據統計,與去年同期相比,電視面板價格同比下滑30%,IT面板、手機面板同比下滑15%左右,第四季度面板價格開始止跌回穩,面板供需關係有望進一步改善。儘管面臨較大市場壓力,BOE(京東方)液晶顯示屏出貨量持續全球第一,並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提升產品更多附加值,保持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地位業內領先。

目前,搭載BOE(京東方)全面摺疊屏的華為Mate X手機已量產上市,摺疊起來的屏幕僅有手機大小,展開以後變為一塊8英寸平板,真正實現將手機和平板合二為一,為智能手持設備外觀與使用方式帶來顛覆性變化。同時,隨著5G技術和產業的進一步成熟,BOE(京東方)加快推動8K創新應用走進生活。在今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以及2019FIBA籃球世界盃、中國網球公開賽上,BOE(京東方)攜手合作夥伴通過全球首臺8K+5G超高清轉播車實現了從拍攝、傳輸、製作到顯示的8K+5G直播,讓人們無論身在何處都能如臨現場地感受到8K帶來的超高清震撼體驗。

作為BOE(京東方)另外兩大核心事業,智慧物聯和智慧醫工業務在三季度也取得了不俗的表現,智慧零售解決方案佔據全球市場50%以上,為全國660餘家銀行網點提供智慧金融解決方案,智慧交通解決方案覆蓋國內80%以上高鐵線路及國內外諸多地鐵線路,為200多家頂級藝術機構提供數字藝術物聯網解決方案。不論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中國尊等地標性建築,還是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北京銀行、京東、阿里、家樂福、沃爾瑪等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各個領域,人們都能體驗到BOE(京東方)帶來的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此外,BOE(京東方)還推出了BOE呼吸康護管理系統、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輔助診斷軟體系統、心血管系統管理解決方案等,攜手合作夥伴推出了5G+智慧醫療的物聯網創新產品及解決方案,為更多用戶帶來智慧健康新體驗。

從近些年BOE(京東方)表現來看,除了在顯示領域大有作為,智慧物聯和智慧醫工事業也取得了穩定增長,成為全球物聯轉型的成功案例。隨著BOE(京東方)物聯戰略的全面展開,其未來市場表現值得期待。

TCL華星前三季度實現淨利13億元 同比下降28.7%

10月30日息,TCL集團發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報告顯示,TCL集團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25.8億元,同比增長19.3%。TCL華星前三季度實現淨利13億元,同比下降28.7%。

TCL集團稱,2019年前三季度,以備考口徑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1.6億元,同比增長19.2%,淨利潤為33.9億元,同比增長38.5%,其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5.8億元,同比增長19.3%。

公司人均淨利潤由2.85萬元提升至7.61萬元,集團費用率由16.1%降至13.0%。資本結構穩健,資產負債率由68.4%降至60.3%,經營現金淨流入76.1億元。

1-9月,集團累計研發投入38.9億元,提交 PCT 國際專利申請1,527件,量子點公開專利全球第二。

其中,TCL華星1-9月實現營業收入245.6億元,同比增長28.4%,實現淨利潤13.0億元,同比下降28.7%,EBITDA%為26.5%。

深圳t1和t2工廠保持滿銷滿產,t6工廠產能按計劃爬坡,大尺寸產品出貨1,42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1%,出貨量3,001.9萬片,大尺寸面板市場份額提高至全球第三。因主要產品價格大幅低於去年同期,大尺寸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35.5億元,同比下降17.7%。

t3工廠的中小尺寸出貨面積為100.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52倍;出貨量8,778.7萬片,同比增長超過2倍,LTPSLCD產品市場份額穩居全球第二;實現營業收入110.1億元,同比增長3.14倍。

t4柔性AM-OLED工廠在產能及良率提升、客戶開拓方面進展優於預期,在屏下攝像、極窄邊框、可摺疊等差異化技術領域取得很多領先優勢,預計於四季度實現一期量產。

TCL集團稱,至報告期末,t3產能已提升至50K/月, 正在推進技術改善以繼續擴充產能,邊際投資效率顯著提高;t6產能快速爬坡至80K/月,預計在11月份達到設計產能90K/月;t4 即將量產出貨品牌客戶。

TCL華星未來5年大尺寸整體出貨面積CAGR (複合年均增長率)為17%,包括超大尺寸公共顯示、交互白板等新應用,以及8K、OLED等新技術產品;中小尺寸出貨面積增長CAGR為26%,主要為AMOLED產品及應用。

相關焦點

  • 京東方、華星光電業績下滑明顯,面板行業前景還好麼?
    11月1日,以華星光電作為盈利主體的TCL集團,發布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顯示,前三季度華星光電實現銷售收入190.5億元,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61億元。在2017年前三季度報告當中,TCL集團稱,華星光電實現銷售收入204.4億元,同比增長33.9%,實現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85.9億元。
  • 華星光電和京東方哪個好_京東方與華星光電差距
    華星光電和京東方哪個好和其差距在哪裡 京東方,作為中國大陸目前擁有產線最多,技術布局最為全面的面板廠,擁有北京8.5代線、成都4.5代線、合肥6代線、鄂爾多斯5.5代AMOLED生產線、合肥8.5代線、
  • 華星光電與京東方誰更賺錢?
    華星光電與京東方誰更賺錢?   近年來,以TCL、京東方為代表的國產面板廠商已經在OLED面板生產線上投入重金。5月22日,TCL宣布在深圳投資近427億元上馬第二條11代線,在搶佔超大尺寸面板制高點同時,布局大尺寸印刷OLED面板。那麼,隨著中國OLED大批產能在隨後的兩三年集中釋放,是否能打破當前的壟斷現狀?
  • 面板業重構:京東方回購布局人才戰略 華星光電投資猛追產能
    8月28日晚間,京東方、TCL科技、深天馬這三家中國行業面板巨頭一齊發布半年業績。營收規模上,京東方繼續領先,半年營收約為609億元,同比增長11%;TCL旗下面板業務華星光電營收約為195億元,同比增長20%;深天馬營收約為141億元,同比減少4%。
  • 液晶面板行業重新洗牌,京東方華星群創光電誰將脫穎而出?
    據Omdia(原IHS)的研究報告,2019年京東方、華星光電分別以21.3%、14.5%的出貨面積份額,佔全球大尺寸液晶面板行業前二位。2019年全年,京東方LCD面板出貨量全球第一,2020年2月,華星光電和京東方分別為全球LCD面板出貨量第一名和第二名。據悉,京東方是國內最大液晶面板廠家,率先開始布局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
  • 京東方與華星光電打破日韓壟斷液晶面板境況!
    同年雙方成立合資公司,就是後來大大有名的華星光電。而這個高舉高打的華星光電,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是深圳國資委真金白銀支持的重點企業之一。也許凡是成功者都會歷經機遇與巧合,王東升的京東方起家的時候是這樣,李東生的華星光電發展的時候也是這樣。就在華星光電緊鑼密鼓籌備的時候,臺灣兩大液晶面板生產商群光與奇美合併,以便應對市場變局。
  • 京東方與華星光電打破日韓壟斷液晶面板境況
    據說李東生當時欣喜若狂,他認為有了這些人的加盟,再加上深圳市政府資金的支持,華星光電的8.5代線一定會正常上馬。  果不其然。2010年1月,承載8.5代線液晶面板項目的主體華星光電開始動工,這是中國大陸在京東方之後第二條自主建設的8.5代液晶面板產線。  2011年8月,華星光電8.5代線建成點亮,這是深圳速度的又一次重現。
  • 保利潤成大難題,華星光電、京東方誰能勝出?
    在業績發布會現場,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表示,顯示製造行業低谷期將持續兩三年。上半年華星光電情況尚佳TCL集團發布2019年半年度業績報告顯示,二季度,電視、手機等終端業務已經離表,核心主業為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業務。
  • 保利潤成大難題 華星光電、京東方誰能勝出?
    在業績發布會現場,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表示,顯示製造行業低谷期將持續兩三年。  上半年華星光電情況尚佳  TCL集團發布2019年半年度業績報告顯示,二季度,電視、手機等終端業務已經離表,核心主業為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業務。
  • 布局與變局 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微追「M「
    這也自然而然吸引了包括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維信諾等國內顯示面板龍頭企業的關注。  據高工新型顯示了解,目前京東方們在Mini LED和Micro LED領域的布局早已開始,其中大部分面板廠已經有相關產品展出,甚至是小量試用。
  • 華星光電是國企嗎_華星光電和tcl的關係
    正如公告中所說,TCL主要是看好未來半導體顯示產業的發展,通過收購進一步增強對華星光電的控制力,從而提升上市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強化股東回報。同時,也使華星光電主要管理人員及核心員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完善公司股權激勵和人才吸引。
  • 受面板價格大跌衝擊 京東方、華星光電等面板企業將面臨更多危機
    友達光電日前,友達光電發布2018年業績報告稱,2018年綜合收入達3076.3億新臺幣(約合98.9億美元),同比下降9.8%。淨利潤達到101.6億新臺幣,每股基本盈利1.06新臺幣。2018年全年,大尺寸(10英寸及以上)面板出貨量超過1.1479億片,比上年增長2.7%。
  • 中國面板企業京東方、華星光電入局OLED市場 打破韓國壟斷
    據報導,今年5月,BOE(京東方)計劃在其位於成都的新6代線工廠(B7)開始生產柔性OLED面板。但是近日,一份來自日本的最新報導表示,BOE計劃在今年10月底推出其成都生產線的第一批柔性OLED面板。
  • 三星大肆採購京東方華星光電的LCD面板是要幹啥?
    三星看到了電視市場的甜頭,開始瘋狂採購國內面板。韓國消費電子產品大廠三星電子為提高電視產品市佔率,上調2019年的電視出貨量目標後,公司影像顯示(VD)事業部計劃在2019年第四季前增加對國內面板龍頭京東方,以及TCL集團旗下華星光電等企業的10.5代LCD面板採購量。
  • TCL華星不斷挑戰京東方 面板雙寡頭帶動中國面板業實力倍增
    疫情期間都在堅持正常生產的TCL華星,終於迎來了其發展史上稱得上輝煌的那一刻:來自CINNO Research數據顯示,以出貨量計,2020年2月中國大陸面板廠商已佔到總出貨量的59.4%,接近6成。TCL華星光電(CSOT)以18.8%的份額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液晶電視面板供應商;以出貨面積計,中國大陸面板廠商佔總出貨面積佔比56.6%。
  • 2019年全球液晶電視面板排名京東方奪魁 機構預期大尺寸面板漲價...
    從2019年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出貨排名來看,京東方的出貨面積首次超過韓國廠商LGD奪魁,實現出貨數量和面積雙雙排名第一。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上半年,液晶面板出貨面積排名第一為LGD。而此次京東方再次趕超則是說明了國內液晶面板產能進一步釋放,傳統韓系面板廠商產能轉型加快。
  • 京東方/三安光電/華星光電/國星光電等入局 國內Micro LED蓄勢待發
    除了蘋果、索尼、谷歌、三星等國外巨頭布局之外,京東方、華星光電、三安光電、華燦光電等國內企業也紛紛入局這一市場。三安光電在Micro LED布局方面較早,2017年三安光電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Micro LED是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公司在一兩年前就開始在研發。
  • 投資463億元的華星光電深圳第11代液晶面板生產線t6項目投產
    11月14日,投資463億元的華星光電深圳第11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下稱t6項目)投產,同時,投資426.8億元的華星光電深圳第二條11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下稱t7項目)奠基。隨著產能陸續開出,中國大尺寸面板產能很快就會超越臺灣甚至韓國,成全球最主要的大尺面板供貨商。大尺寸產能中國集聚京東方(BOE)合肥第10.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去年年底投產、今年實現量產。業內認為,儘管華星光電新投產的號稱是第11代線,實質上也是第10.5代線。
  • 京東方/華星光電等積極擴產 高世代線新增產能將集聚國內
    群智諮詢4月13日最新數據顯示,受北美市場渠道庫存高企、中國市場銷售不如預期等因素影響,2018年一季度全球液晶TV面板的出貨量環比下降10.5%。業內人士表示,面板廠商目前仍維持較高產能,各尺寸面板呈現持續性供過於求,面板價格將維持下降趨勢,面板廠商的盈利水平將面臨挑戰。
  • 一直盈利的華星光電也要董事長李東生花5.3億護盤
    華星光電深圳8.5代液晶面板項目於2010年1月在光明荒地中開工建設,一期項目投資245億元,2013年開工的二期項目再投資244億元,是深圳市建市以來單筆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也是全球液晶面板行業規模最大、效率最高的8.5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