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農耕文化 感受研學快樂藍天•芝麻小鎮景區變成「研學小課堂」

2020-12-19 天中科教

駐馬店日報訊(記者 王曉晶 通訊員 王 娟)連日來,藍天•芝麻小鎮研學基地迎來了冬季研學熱潮。自12月15日起,駐馬店市第一小學、駐馬店市第二十小學、確山縣實驗中學、確山縣第一初級中學、駐馬店市第八小學等駐馬店市眾多學校師生走進藍天•芝麻小鎮,通過參觀芝麻博物館、體驗農耕文化、參加勞動教育等實踐活動,景區變課堂,旅途見成長,讓「遊」與「學」在這裡完美結合。




為了讓青少年更好地了解我國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農耕文化、食物的來之不易和勤勞勇敢、艱苦奮鬥的精神,藍天•芝麻小鎮推出尋訪中原農耕文化之旅研學線路。



  「芝麻是如何種植的呢?種植芝麻需要哪些工具呢?它們的作用又是什麼呢?」帶著這些問題,在白芝麻博物館裡,同學們開啟了尋訪中原農耕文化之旅。一聲「芝麻開門」後,大家走進了古色古香的芝麻老街,濃鬱的農耕文化展以及芝麻香油傳統壓榨的場景展示,石錘、石磨等傳統榨油器具,讓同學們更直觀地了解中國幾千年來芝麻從種植到加工的歷史。孩子們還親手推動小石磨,感受石磨工藝,體會老一輩人的辛苦,更加懂得食物的來之不易。

同學們還陸續參觀了基地智慧農業館和櫻花夢谷,農耕體驗活動更是讓研學團的孩子們興奮不已,在教官的指導下,同學們分組進行拔蘿蔔和農耕體驗。在田間,他們用最原始的人拉犁方法犁地,用自己的雙手拔出一個個大蘿蔔,像祖輩們那樣用勤勞的雙手去收穫希望。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通過研學活動,同學們快樂多多,收穫滿滿。不僅感受到了農耕文化的魅力,了解了周邊自然環境與社會人文,還在手作活動中提高了動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據了解,藍天•芝麻小鎮於2020年11月被河南省教育廳評為「河南省中小學社會實踐教育基地」。小鎮依託當地的豐富文化資源和深厚底蘊,設計推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研學旅遊線路,打造了體系完備、內涵豐富、形式多樣、安全可靠的眾多研學旅行項目,不斷構建多元化、多層次的研學旅遊活動體系。

(駐馬店日報原創文圖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經授權轉載任何形式刪改,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體驗農耕之旅 感受快樂研學
    11月14日,浙師大附屬嘉善實驗學校七年級兩個班級的師生走出校園開展「大雲甜田圈」秋季研學之旅活動。本次研學活動豐富多彩,大家通過體驗農耕割稻,感受秋的豐收、農活的樂趣。當天,大家還參觀了3A級景區村莊東雲村拖鞋浜。研有所思、學有所獲、旅有所感、行有所得,研學作為一種親歷活動,帶給孩子的不僅是知識的提升,更多的是面對戶外活動時孩子們該如何提高個人素養,維護集體榮譽,鍛鍊自理生活的能力。
  • 在研學中快樂成長,西安樓觀研學營地開營
    近幾年,作為「旅遊+文化」的新模式,研學遊悄然升溫,成為一種風尚。研學旅遊,不但開闊眼界,還是打開知識的另一扇窗。新落成的樓觀研學營地在原有的研學項目和配套設施上進行了改造再升級,增加了住宿、餐飲硬體設施,豐富了多樣化研學體驗項目,實現了數量和品質雙提升。
  • 南雅中學千名師生走進瀏陽田螺小鎮 體驗趣味農耕
    長沙南雅中學高二年級1000多名師生來到瀏陽田螺小鎮開展勞動實踐活動。體驗用獨輪車運糧。紅網時刻12月1日訊(記者 何超 通訊員 藍天)近日,長沙南雅中學高二年級1000多名師生來到瀏陽田螺小鎮開展勞動實踐活動。課程中,同學們拾稻穗、運糧、做稻草人,體會農耕活動的收穫與喜悅,感受農耕文化,培養珍惜糧食的觀念。
  • 河南省雜文學會採風基地正式落戶風景宜人的平輿藍天芝麻小鎮景區
    9月12日上午,河南省雜文名家「聚焦平輿白芝麻產業發展」採風活動啟動暨藍天芝麻小鎮採風基地揭牌儀式在平輿藍天芝麻小鎮白芝麻博物館廣場舉行。省雜文學會將雜文採風基地選址在芝麻小鎮,將是今後雙方交流和合作的良好平臺。
  • 「稻田課堂」傳播農耕文化
    稻田課堂。 本報訊(光明新聞記者 楊曦 文/圖)昨日,記者從光明小鎮歡樂田園了解到,截至12月6日,歡樂田園「稻田課堂」已開展8期,科普研學創收盈利模式初見雛形。 據悉,今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稻田課堂」傳播農耕文化
    稻田課堂。 本報訊(光明新聞記者 楊曦 文/圖)昨日,記者從光明小鎮歡樂田園了解到,截至12月6日,歡樂田園「稻田課堂」已開展8期,科普研學創收盈利模式初見雛形。 據悉,今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河南省雜文學會採風基地落戶平輿藍天芝麻小鎮
    駐馬店日報訊(記者 王曉晶)金秋時節,芝麻飄香。9月12日上午,河南省雜文名家「聚焦平輿白芝麻產業發展」採風活動啟動暨藍天芝麻小鎮採風基地揭牌儀式在平輿藍天芝麻小鎮舉行。河南省雜文學會的各位作家從全省各地慕名而來,匯聚在千年古郡平輿縣,感受平輿巨變,領略東南風物。
  • 寓教於樂,研學正當時||「金秋樓觀·研學體驗季」正式拉開帷幕
    10月10日,由曲江樓觀管理辦、西旅集團舉辦的「金秋樓觀·研學體驗季」研學產品推介活動在西安樓觀生態文化旅遊度假區隆重舉行。曲江新區管委會副主任葛淑英,周至縣委常委、副縣長李宇軒,周至縣、曲江新區中小學校負責人,省內多家旅行社、研學機構負責人,以及媒體代表等200餘人受邀參加。
  • 體驗傳統文化、探索自然秘密「金秋樓觀·研學體驗季」拉開帷幕
    ​10月10日,曲江樓觀管理辦舉辦的「金秋樓觀·研學體驗季」研學產品推介活動在西安樓觀生態文化旅遊度假區隆重舉行。周至縣、曲江新區中小學校負責人,省內多家旅行社、研學機構負責人,以及陝西電視臺、西安電視臺、大秦網、新浪網、陝西網、榮耀西安網媒體代表等200餘人受邀參加。
  • 研學課堂丨日本和式文化體驗營
    走進日本課堂,感受中日的文化差異。世界名校巡禮,留學沙龍分享,帶你詳細了解這個國家的教育和文化;還能體驗到動漫強國的藝術文化之美,各種美食製作體驗,無一不讓你的寒假充滿歡樂。日本的故事就在這裡,獨特人文與教育、傳統文化與先進科技,一一向你展示。在大洋的彼岸,我們等你,一起揭開日本神秘的面紗。
  • 從「基地」到「營地」,樓觀研學升格擴容乘風破浪!
    新落成的樓觀研學營地在原有的研學項目和配套設施上進行了改造再升級,增加了住宿、餐飲的硬體設施,豐富了多樣化研學體驗項目,實現了數量和品質雙提升,夯實了樓觀研學遊作為撬動秦嶺北麓全域旅遊和文化建設新支點的品牌實力。
  • 文化與生態融合,旅遊與研學並行,金秋樓觀研學季正式拉開帷幕
    10月10日,曲江樓觀管理辦舉辦的「金秋樓觀·研學體驗季」研學產品推介活動在西安樓觀生態文化旅遊度假區隆重舉行。周至縣、曲江新區中小學校負責人,省內多家旅行社、研學機構負責人,以及陝西電視臺、西安電視臺、大秦網、新浪網、陝西網、榮耀西安網媒體代表等200餘人受邀參加。
  • 翼天文旅集團|靈山工匠小鎮的文化軟實力研學是小鎮文化+旅遊融合
    2020年,翼天文旅集團旗下靈山工匠小鎮四大旅遊板塊全盤開業;這一年,小鎮成為「江西省影響力文旅企業十強」;這一年,小鎮的文旅產業再次開枝散葉;這一年,伴隨著翼天歡樂世界的開業,更多樣化的研學體驗讓小鎮再次成為上饒及周邊區域中小學研學旅遊首選目的地。
  • 體驗農耕、禮敬先賢,河南眾彩少年研學帶孩子走近基地開展研學活動
    為全面推進泌陽縣素質教育,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精神和社會責任感,近日,泌陽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聯合河南眾彩少年研學公司,組織縣第十五小學四、五、六年級學生深入生態和園開展研學實踐活動。    此次研學實踐活動在熱烈的開營儀式中拉開了序幕。隨後通過開展國學教育、禮敬先賢,形成尊敬師長、知禮名儀的概念,在崇禮的基礎上育德於行;通過農耕認知,了解泌陽的耕作歷史,見微知著,了解中國歷史進程。
  • 塢根打造研學旅遊特色品牌 讓課本知識「活」起來
    在研學之行中,孩子們參觀了當地農耕文化館,並下田插秧、打麻餈、包餃子,近距離感受到了在生活中難以接觸到的農耕文化。「這次研學體驗,讓我了解了插秧的基本知識。寄雨茶室前,大樟樹濃蔭蔽日,小院子裡人頭攢動。今年國慶黃金周,溫嶺第三屆鄉村旅遊文化節在塢根鎮花溪村成功舉行。與以往不同的是,景區的各個點位還設置了海洋剪紙、提線木偶、女紅和灰雕等10個項目,讓人們在感受非遺文化傳承的同時,充分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
  • 用景區做課堂 鄒城嶧山走出一條特色研學路
    山東省鄒城市的嶧山風景區用景區做課堂,積極開發以「跟著孟子遊嶧山,做新時代優秀青少年」為主題的特色課程,讓學生在動手中體驗、在合作中完成、在反思中提升,遊學結合,走出了一條特色研學之路。連中三元之鰲字碑前點狀元研學旅行以學為本,其課程質量的高低決定了基地層次的高低。
  • 農耕研學寓教於樂 孩童下田體驗農活
    據了解,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等有關文件精神,以及自治區教育廳相關部署要求,充分做好青少年農事節慶教育,11月以來,南寧市民主路小學已組織在校師生到南寧多個農耕文化教育點,開展農耕教育研學系列活動。當天一早,在前往研學目的地的汽車上,二年三班的孩子們早已經熱情高漲。
  • 「你好,秋天」 行走在大自然的研學課堂
    但「神獸」歸籠後,大自然這個「活」課堂依然需要探尋。本期村遊,我們從市教育局最新發布的2020年溫州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名單中,選擇了有代表性的幾家,進行探訪。它們串聯起溫州歷史古蹟、美麗鄉村、傳統文化……讓孩子們不需遠行便可接觸大自然,寓教於樂,遊玩和學習兼顧。
  • 研學旅遊怎樣「更新」更走心?增強體驗 增加特色 增添花樣
    遊學結合 讓資源成資本   「紙上得來終覺淺,走出教室親眼看過親身體驗,學生才更有感觸和收穫。」說起去年12月在桂林洋國家熱帶農業公園開展的研學之旅,海口市東山中學生物老師茂輝稱讚連連。他認為,通過研學旅行,課本裡的無土栽培、立體種植以及瓜果生理結構等抽象生物知識直接展示在孩子們眼前,他們能獲得「活生生」的自然教育體驗。
  • 「耕育體驗」促進青少年研學與親子生態教育
    二.親子教育與研學發展歷程親子,指親子活動,研學,是研究性學習的簡稱,親子研學是一種親子活動方式,通常和戶外課堂,旅行相結合。在多彩繽紛的自然課堂上,孩子們不在拘束於白紙黑字的枯燥,更多的是好奇心和求知慾的指引,讓孩子們主動的探究,在不知不覺中認識自然、了解生命,掌握原理。2. 農耕園藝類基地在鄉村旅遊日益興盛,特色小鎮逐漸興起,讓孩子懂農耕、會園藝、知歷史的親子類基地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