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區銷毀一批假冒偽劣商品。
大洋網訊 隨著一架破碎機啟動,箱包、皮具、服裝等一批假冒偽劣商品被絞得粉碎。昨日下午,廣州市白雲區在萬達廣場西側雲城西路原夢莊地塊舉行打擊製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專項整治暨罰沒物品集中銷毀現場會。在該區22個街鎮,40個黨政部門及全區化妝品、皮具、鞋類、服裝等市場開辦者代表約300人的見證下,現場集中銷毀了假冒偽劣商品10萬餘件,總重約100噸,貨值超過1億元。
數據:逮捕436人 319人獲刑
據統計,今年1—10月,白雲區共查獲製售假案件1070宗。其中,該區市場局、該區打假專班協同各部門共查辦行政案件605宗;該區公安分局查辦刑事案件465宗;公、檢、法、司通力合作,抓獲犯罪嫌疑人817人,逮捕436人,判刑319人。「今年以來,白雲區鋪開全區性打假工作的力度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羅文說。
此外,自白雲區政府將拆違與打假工作結合以來,拆除涉假違法建設面積32875平方米。
此次銷毀的「只是一部分」
「今年上半年,我們從生產現場、出租屋、倉儲等場所查獲了皮具、包箱、化妝品、鞋類、服裝、手錶等多個品類的假冒偽劣商品,貨值約5億元,今天現場集中銷毀的只是其中一部分。」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羅文介紹,今年以來,白雲區出臺「三年行動計劃」,參照禁毒重點整治的力度和辦法,重拳打擊製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
白雲區抽調區市場監管、公安和科工商信等部門精幹人員組建全市首個「打假專班」,組織「一周一打」「一月一村(居)」「百日行動」等多項行動,舉全區之力推進化妝品、皮具、食品、農資、菸草等重點產品打假整治。羅文表示,在打擊方式上突出全鏈條打擊,上抓包材配件、中控物流運輸、下管倉儲銷售;打擊方法上突破創新,聯合京東、微信等網絡平臺,實現線上線下同步打擊。
記者在集中銷毀現場看到,一塊塊宣傳展板圖文並茂地展現了專項整治行動以來,白雲區開展打擊製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的階段性進展與成果。值得一提的是,集中銷毀現場首次播出打假專班現場執法的視頻,頗為驚險。
首創政府專屬微信打假通道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白雲區相關部門主動對接微信總部,於今年8月推動全國首個政府專屬微信打假通道落地,目前已封停涉假微信號360餘個。
據打假專班人員介紹,功能多樣的微信豐富和方便了大家的生活,也被不法分子利用變成售假渠道。
羅文介紹,該微信打假通道落地後,白雲區打假專班對於群眾舉報及主動搜索到的涉假微信號,進行調查取證、分析研判,一經查實,打假專班即可通過專屬通道將這些問題微信號提交給微信團隊,微信方面將對其作出警告、查封等處理,最嚴的將面臨永久封號。
一旦被處理,微信號將不能發言及發朋友圈,甚至使用,其他人與這些微信號聯繫時,會被提醒該用戶存在違法風險之類。甚至一些情況輕微的微信號被處理以後,即使解封了也會留下黑記錄,達到一定次數,同樣會被發出警告提醒。
「封停工作既起到阻斷製售假網絡的作用,又對犯罪分子起到強大心理震懾,封停工作開展以來,三元裡地區微信『附近的人』中涉假信息明顯減少。」羅文表示,市場監管部門將對被查封的微信號進行匯總統計,今後將建立打假資料庫,將一些品牌商直接接入管理平臺,直接對接品牌商進行鑑定,幫助品牌商維權。
今年商標申請增量全市居首
在打假的同時,白雲區積極開展智慧財產權保護和專業批發市場轉型疏解工作,助力企業和傳統市場轉型升級。通過主動對接企業,實施商標、名牌帶動戰略、專利申請滅零倍增計劃及專題培訓,並通過落實聯繫服務成長型企業、回訪優勢品牌企業兩項制度,以「零距離」服務助推企業藉助商標做大做強。
截至目前,全區有效註冊商標量224337件(佔全市20.1%),居全市第二位,其中今年新增商標申請41809件(佔全市23.6%),居全市第一位;新增商標註冊38835件(佔全市20.9%),位居全市第二位,實現了商標品牌數量和質量的「雙豐收」。
對專業批發市場的轉型疏解工作,主要分為升級改造、功能轉換、搬遷疏解三大類。其中,對於行業影響力大、硬體條件好、符合產業布局、升級改造意願強的專業批發市場,推動其向國際化、展貿化、信息化升級改造,打造行業的標杆示範。去年,白雲區中港皮具城還入選了國家級智慧財產權保護規範化培育市場名單。
白雲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下階段,該區將加大打假工作的力度、烈度及覆蓋面,形成升級版的打擊機制。對黨員幹部涉嫌裹挾的線索,優先處置,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對工作推動不力,導致假冒、黑惡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的,堅決從重處理。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湯南 通訊員雲宣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