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社交產品淺談:乏味的社交很多,有趣的體驗太少

2021-01-12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王爾德曾說過,這個世界上好看的臉蛋太多,有趣的靈魂太少。對於社交來說,乏味的社交太多,有趣的體驗太少……

在開始正文前,筆者先對社交活動和活動社交進行區分。社交活動是指為了維持社會人群中因交往而構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聯繫的社會關係而舉行的各種集體性活動。活動社交,是以活動聚會為樞紐而進行的社交行為。兩者區別如下:社交活動功利性偏重,應酬、規矩較多,在心理層面是被動的寒暄行為,主要是線下活動;活動社交則是以活動興趣為切入點,是一種主動的融入行為,能夠形成線上線下的互動。

縱觀當前活動社交市場,產品數量多且重合度相對較高,未出現寡頭現象。如何在充滿想像力的活動社交市場脫穎而出成為筆者關心的問題。

一、市場背景年輕人娛樂休閒方式單一,嚮往新奇、有趣體驗

目前,都市年輕人大多被困於幾坪工位或是幾十坪空間,想要出去玩卻沒有伴同行,想要和人聊聊天又話不投機,除了三五個好友一起吃飯、K歌、看電影之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宅在家裡。對當代年輕人娛樂休閒方式進行調研,如圖一所示(數據截止2017年1月份)。

由上圖可知,87.16%的年輕人通過KTV唱歌,網吧打LOL,看電影,商場購物來消遣娛樂,年輕人娛樂休閒呈現單調泛味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厭倦了當前的娛樂方式,但又找不到有趣、好玩、新奇的休閒活動。

線上社交熱鬧,線下活動悽涼,活動社交是「線上-線下-線上」的深層社交

當前線上社交熱鬧非凡,QQ、微信、陌陌幾乎佔據了移動社交的所有流量。擁有巨大用戶數量的各家為了進一步鞏固自身的護城河,紛紛以興趣為切入點,企圖破解陌生人交流的尷尬,提高用戶的粘性,但除了走上約炮道路的陌陌,QQ興趣部落、來往扎堆均慘澹經營。移動社交領域向來競爭激烈,即便在社交領域佔據絕對優勢的騰訊,也如履薄冰。社交是人與人共同經歷的過程,其本質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移動社交更多是提供工具,解決了人們較淺層次的社交訴求,而深層次的社交則將是線下活動與線上交流的融合,這也正是活動社交充滿想像的地方。

中產階級崛起,8090後成為消費主體,活動社交市場巨大

據瑞信研究院發布的最新全球財富報告,中國的中產階級數量已佔全國成年人口的11%,達1.09億人。中產階級講究生活品質,馬術、遊艇等小眾休閒項目悄然走入中產階級。另外,8090後已成為消費的主力軍,追求個性的年輕群體不僅希望工作輕鬆,更希望生活愉悅。此外,我國休閒經濟總規模接近6萬億元。綜上,能夠提高生活品質,愉悅身心的活動社交市場自然潛力巨大。

二、產品分析

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無數力量紛至沓來,有主攻旅遊市場的,有深耕線下活動的;有從B端到C端的活動平臺,也有從C端發起再到B端執行、落地,再回到C端的社交生態;有在某一細分領域做縱深,標榜交友,主打親子活動,專門做「文藝圈」的,還有提供一攬子活動服務的平臺。這裡主要選擇多聚、周末去哪兒、小日子這些行業知名度比較高且各具特點的APP進行分析。

產品定位

「多聚」線下目前立足杭州、上海兩地,橫向為用戶提供本地活動資訊、線上報名、線下娛樂再到精準定位和發布活動的便捷服務,縱向以活動類型為基礎,提供從想法、創意、到執行的活動營銷方案,配合獨家的活動直播,活動參與保險等貼心服務,形成了龐大的「多聚生態圈」。

「周末去哪兒」是一款專注於讓人們體驗更美好的周末生活而存在的移動應用,堅持精選內容,涵蓋全國大小城市數萬可玩地點、攘括了全國景區景點、當前熱門的溫泉、滑雪、採摘、古鎮等熱門活動;還有當周熱門展覽、講座、歌舞戲劇、演唱會、音樂劇、話劇等休閒活動內容,所有關乎周末的,盡在「周末去哪兒」。 周末去哪兒主要面向都市年輕人提供周末周邊遊和本地休閒活動資訊

「小日子」是一款立足於文藝情懷,以探店發現為基本思路,以全球多城市布局為核心競爭點,解決社會新興主流消費群體和移動網際網路年輕一代的需求購買,幫助商戶緩解推廣和營銷壓力的App。「小日子」集中了成都、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咖啡館、西餐廳、花藝店、畫室、小酒吧等文藝高逼格場館,通過專業的編輯團隊,發現各種各樣有趣的店、地點、活動,挖掘生活美學背後的故事。

產品功能

「多聚」核心功能主要包括線下音樂會、戲曲等第三方和好玩市集、多聚巴士等官方組織的活動。

「周末去哪兒」核心功能主要包括城市周邊活動精選推薦和活動分類搜索。

「小日子」核心功能主要包括探店、精選,以專業編輯團隊發布的內容吸引用戶。

目標用戶

多聚和周末去哪兒的主體用戶多集中在20-29歲,有一定空閒時間並願意出去玩的年輕人。多聚用戶更傾向於喜歡好玩有趣活動,荷爾蒙旺盛、喜歡熱鬧和熱愛組織活動的年輕人

周末去哪兒專注於讓人們體驗更美好的周末生活,包含展覽、話劇、音樂會、創意市集、怡情山水的周邊風景,爬山、古鎮、親子度假等周邊遊服務,其用戶群體分布及較為廣泛,有23 – 35 歲的團隊遊,有30 – 45 歲的家庭遊,有19 – 28 歲的約會遊、單身遊人群

小日子更像一個 「精神生活」 的發現平臺,主打「生活美學「的概念,推薦的內容相當文藝,比如咖啡館、Livehouse、劇場、油畫課堂、手工藝店等,其用戶為追求生活品質的文藝青年、中產階級

活動體系

多聚和周末去哪兒目前的活動主要有官方組織的活動,其他組織團體入駐的活動,此外多聚還有採編的活動。在活動體系上,周末去哪兒更齊全且覆蓋範圍更廣,多聚則在豐富活動內容的同時主推自己組織的官方主題活動。小日子主打文藝場館和活動,以精緻商家和文藝體驗為主,其和懶人周末合併後,活動體系日益健全。

用戶數據

在App store 生活類應用,多聚排名225,周末去哪兒排名293;安卓平臺下載量,多聚為950萬,周末去哪兒為627萬;用戶量,多聚為1200萬,周末去哪兒為600萬左右;多聚日活躍用戶為200萬。小日子和懶人周末合併後累計兩百萬用戶,商戶資源過六千家。

單純從用戶數據和市場規模看,目前尚未出現一家獨大現象。

優缺點分析

多聚優點:

一定程度上形成生態圈,線上交流平臺和線下活動逐步形成閉環;通過線下一攬子有趣活動的打造,具備一定的聲勢;用戶粘性較高。

多聚缺點:

人群和主題活動主要定位在杭州、上海,目前在成都等地也開始布局;官方活動較多,用戶自發形成的活動較少,達人的影響力尚未形成;活動缺乏足夠的新意,缺乏活動過程中的展示及活動結束後的體驗分享。

周末去哪兒優點:

突破傳統旅遊局限性,挖掘用戶的潛在需求,為用戶解決周末短假出行遊玩的痛點;活動種類多樣化,並且符合都市年輕人的休閒需求;投入成本小,價格適中;App設計界面比較友好,調性較高;由迪士尼等背書,具備較好的認可度。

周末去哪兒缺點:

移動在線旅遊行業競爭激烈,市場推廣力度不大;對於不同的用戶群體採用的運營策略較為單一,運營策略還不夠成熟;缺乏足夠的用戶互動。

小日子優點:

採用專業編輯,沉澱優質內容較多;合併懶人周末後,活動種類多樣化,商戶資源也很豐富;App設計界面比較友好,調性較高。

小日子缺點:

線上支付還未完善;缺乏社交功能,缺乏足夠的用戶互動。三、運營和商業化運營推廣

多聚由工具型應用向活動社交平臺轉變。在運營推廣上主要側重於線下大型創意集合類活動的打造和活動達人、興趣達人的聚集,通過有趣好玩的活動和達人吸引用戶。

周末去哪兒則一直定位於提供最新、最贊的周末活動,最近新增迪士尼頻道,在新用戶下載註冊周末去哪兒每逢周五都會收到紅包,通過活動讓利和豐富的活動來吸引用戶。

小日子主打「生活美學「的概念,推薦的內容相當文藝,比如咖啡館、Livehouse、劇場、油畫課堂、手工藝店等,以其優質的內容和精選的商家吸引追求生活品質的文藝青年、中產階級。

盈利模式

當前主要盈利模式有:

通過用戶購買體驗/服務,從中賺取利潤差額;通過用戶打賞及衍生品售賣,平臺可從中抽取利潤;推廣營銷,獲得廣告收入。四、總結與展望總結

結合當前市場上的活動社交類產品,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突破:

加入直播功能,吸引更多人的關注並增加收入來源;加強活動的專業策劃及後續的包裝傳播;提供一攬子活動解決方案,如體驗/活動場館的對接;聚集更多好玩有趣的達人;強化興趣社團的挖掘及主題體驗/活動的打造;商家、社團、達人、用戶、媒體等資源的對接與整合,利益分配機制的創新;設定活動浮動定價機制,加強對推廣者的激勵。展望

針對活動社交市場,有以下展望:

IP級活動將會誕生  IP最近非常火爆,一本書、一部電影能夠成為IP。其實,在泛娛樂時代,任何基於粉絲經濟的東西都可能成為IP。活動社交市場,有趣好玩的活動、富有人格魅力的活動達人都能夠產生粉絲集聚並生成IP。長尾理論顯現,小眾活動將大眾化 隨著中產階級崛起以及8090後逐漸成為消費主力,市場上千篇一律的活動體驗及固有的社交套路已經滿足不了消費者的需求,房車、遊艇、馬術等小眾活動將逐漸流行開來,長尾理論將在活動社交市場顯現。興趣社交日漸興起,活動社交將成為重要的內容製造者 移動社交時代,手Q、百度貼吧、AB站等興趣社區和垂直媒體逐漸成為90後00後的主流社交平臺,興趣社交的興起將帶動活動社交春天的到來。此外,融合線上引流和線下活動的活動社交產品將產生海量的內容,通過直播平臺進行內容輸出,由此形成形成「線上—線下—線上」的良性生態鏈。這也正是活動社交充滿想像的地方。

王爾德曾說過,這個世界上好看的臉蛋太多,有趣的靈魂太少。對於社交來說,乏味的社交太多,有趣的體驗太少……

 

作者:白絎(微信號:rdongliang) ,前阿里巴巴運營,現創業中,擅長運營&商業模式分析。

本文由 @白絎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收藏已收藏 | {{ postmeta.bookmark }} 點讚已贊 | {{ postmeta.postlike }}

相關焦點

  • LGBT社交產品的使用體驗
    這一逐漸增多的人群,毫無疑問將帶動社交細分市場——同性社交應用的激增。那麼,這類應用在產品設計和體驗上有何傾向?作為使用者,更喜歡什麼樣的設計?全媒派(qq_qmp)與幾位LGBT朋友聊了聊,這裡有他們最真實的聲音。
  • 深入淺出社交產品:如何去理解一款社交產品?
    同時社交類產品也不像其他種類產品容易細分,如平臺類可分為電商平臺、金融平臺等等,而社交類產品可分的維度非常多,按熟悉程度分可分為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按社交方式可分為圖片社交、視頻社交,按興趣可分為多種興趣社區等等。正因如此,所以也不太容易對社交產品有一個系統的認知,本文就筆者對一些社交產品的體驗與認知,儘量整理出認識社交產品的幾條線索。當有一款新的社交產品出現時,應該怎樣去認識它?
  • 探討社交業務流:社交產品必做的那些事
    降低了歌唱門檻同時再加上遊戲化設計(挑戰PK勳章成就等)使得通過音樂發現好友的效率得到很大提升,也直接引爆了這款產品。硬核這款產品也很有趣,微信團隊出身的創業者硬派打法,直接切入到熟人社交領域,但其想的不是什麼拿走微信的關係鏈,微信哪裡有關係鏈這都在我們用戶自己手上,只是我們習慣了微信而已。
  • 我對社交產品的理解分享(1)
    老狼是一個熱愛social,對社交產品也很感冒的產品人,做了多年的產品,一直沒有放棄對社交產品的探索。我覺得呢,做產品要做到極致就是做研究,做社交產品要做到極致呢,就要做社交需求、用戶心理的研究。因為我們可能不是那種能在身邊這群人中能找到存在感、滿足虛榮心的人;因為我們可能已經有了很多有趣的思想,但是身邊的確沒有找到能理解我們想法,並跟我們一樣為那些想法嗨的人。
  • 自如寓中秋社交活動吸睛 創新長租公寓社交新潮流
    9月24日,自如寓中秋露臺社交酒會在北京銀泰中心舉行,來自北京七棟自如寓的自如客歡聚一堂,賞月、品酒、放水燈,與友鄰同好舉杯祈願。來自亞運村自如寓的自如客在舉杯祝酒時表示,「大家從五湖四海相聚,住在自如寓成為比親人還近的鄰居」,非常高興通過活動認識這些夥伴。
  • 社交產品積目App簡單分析報告
    相比於花時間在年輕人才玩的社交App,他們更願意去公園散步。另外這個年齡段的很多用戶並不擅長使用智能設備。用戶對舊版本的社區使用率極低,原因主要為: 推薦的內容不感興趣; 互動性不強; 無法精準定位自己的喜好而篩選內容新版本的推出基本解決了以上難題: 新版本照片牆的形式,給用戶視覺衝擊的同時更讓用戶一目了然; 更多分類為用戶提供更多選擇的空間; 評論改為僅彈幕顯示給用戶更有趣的互動體驗
  • 和乎:線上聯動線下,陌生人社交要以興趣活動驅動
    【獵雲網武漢】6月12日報導(文/張帆)有人說,社交是一個輪迴,每過一段時間總會出現新的社交產品,這是投資圈的共識。信仰社交產品的創始人源源不斷地出現說明舊的社交需求沒有被解決、新的社交需求不斷在湧現。
  • 社交旅遊app市場分析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2)約伴社交旅遊痛點安全問題:經過產品的體驗,發現目前市場上關於約伴旅遊app還是存在人與人的信任和安全問題,有些人本身約伴的出發點可能並不是出於旅遊,而是可能另有目的,所以陌生人之間的信任導致這類產品並不能很好的發展。
  • 用Soul體驗不一樣的社交
    新一代的年輕人更加重視精神上的社交,而社交軟體怎麼才能滿足這種精神交流需求呢?對此,Soul創始人張璐表示:Soul的理念就是 「降低年輕人的孤獨感」,這獲得了很多年輕人的認可。據民政局統計,截止到2018年年底,中國單身成年人口已經達到2.4億人,並預計到2021年年底,國內的單身、獨居人群將達到9200萬人。
  • 產品體驗報告 | 網易雲音樂,體驗一個「社交+音樂+直播」的動聽世界
    編輯導語:作為一名音樂愛好者,體驗音樂產品是一件幸福的事,但現在的音樂軟體不是只局限於音樂。本文帶你走進網易雲音樂,體驗一個「社交+音樂+直播」的動聽世界。
  • 以貓會友是gay圈的隱形社交
    之後群主組織了一場周末賞櫻花、爬山的貓友交流活動,丁鵬去了才發現,除了他以外的其他人都參加過活動,這分明就是人家的小團體聚會,只有他是局外人。烏泱泱一大幫人,原本是抱著認識新朋友的初衷,其他不熟的人製造的各種動靜,不過是背景音。熱鬧過後、兩兩相忘。原本以為是參加了一場聚會,最後卻只是看了場熱鬧。
  • 三款社交APP同天發布!那些回憶殺的社交產品今夕如何?
    在那個沒有社交產品概念的時代,西祠胡同像是一把鑰匙,打開眾多網友突破網際網路社交的大門,無論你是喜歡情感爆料、購物經驗貼、還是追小說,在西祠的各大板塊上面都能找到共鳴,秉持「上網越久越真實」的理念,「珍惜這段緣,網絡一線牽」,透過西祠平臺網友還策划起各種線下活動,從線上到線下,在西祠平臺上,率先看到了網際網路社交的無限可能!然而,最後只能送西祠一首「涼涼」。
  • 「一周cp」社交產品分析報告
    圖片自網絡【寫在前面】愛好社交,把玩過n個社交產品,也深諳社交之痛。一、產品簡介產品定位:高校大學生、90後白領組成,定位年輕用戶群核心功能:(官方)基於用戶資料算法全新的社交模式。根據用戶填寫的資料匹配,通過共同完成一周不同主題的打卡任務,有效破冰,為進一步發展提供可能。
  • 用心完善交友體驗 玩吧APP深耕年輕人社交
    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使得社交由線下擴展到了線上,但多數產品都是以點對點的匹配來實現社交,這或許加速了社交擴列的效率,卻鮮有產品是通過呈現線下豐富的多人參與的娛樂社交場景來滿足年輕人的交友需求。沒有得到完全滿足的「群high」社交需求促使年輕群體在有意識無意識的進行自身探索。
  • 產品分析 | Soul:不看臉的心靈社交何去何從
    編輯導讀:隨著年輕人成為消費市場的主力,很多企業注意到了他們對陌生人社交的需求。於是,市面上出現了語音、圖片、文字等形式的社交軟體。在品類眾多的社交產品中,主打靈魂社交的soul顯得格外特別。
  • 弱關係鏈社交產品競品分析報告
    (類似探探)、遊戲(狼人殺等)、語音電臺、圈子等,功能較為龐雜,且各個模塊之間的聯結很少,甚至很多獨立的功能僅僅是共用一個用戶信息體系,可能很多用戶僅僅是使用該產品的少數幾個功能而已。因初始產品功能定位IM的原因,導致後續產品功能疊加後APP整體界面布局較為雜亂;隱藏較深的功能不易被新用戶發現,產品設計或運營行為可能存在一定的短期性,產品能及時跟進匹配其業務相關的熱點功能。不過陌生交友的剛需和用戶基數為陌陌提供很強的壁壘,能為陌陌提供很多的試錯機會。
  • Soul APP產品分析:陌生人社交的新生代攪局者
    社交效率逐漸成為生人社交產品成敗的決定性因素,因此能更準確為用戶篩選信息的推薦系統就在陌生人社交中應用起來了,而行業新玩家們試圖以改變傳統網上交友流程的線下活動邀約、即時視頻匹配等創新社交場景也在不斷實踐。3.
  • Soul產品分析報告:「不看臉」的靈魂社交是新一代的社交選擇?
    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對Soul進行全面詳盡的分析:一、產品概述二、市場分析三、用戶分析四、產品分析五、運營分析六、總結 一、產品概述1.1 體驗環境體驗設備:iPhone 6s系統版本:iOS 13.5.1體驗版本:3.40.0版1.2 Soul產品簡介
  • 微信和星巴克合作社交禮品體驗 不只是品牌營銷那麼簡單
    坦白說,關於這個社交禮品體驗的測試其實兩周前就已經在開展了,身邊有很多朋友也在嘗鮮。參與的方式是:微信用戶通過訪問社交禮品體驗「用星說」,可以在線購買禮品卡送給自己的微信的朋友,受贈方收到的卡片自動存入卡包並可在門店兌換使用,在送禮的過程中可以自主發文字、圖片或者視頻。
  • 誰在需求匿名社交?
    但歸根結底這也僅僅是算法做出的一次大概率預測,當用戶每一次社交都成為了「一次試錯」,這就讓產品體驗變得非常不穩定。最終,導致匿名社交產品往往會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出現一次被動的「用戶初篩」:需求更真實、真穩定社交體驗的用戶離開,更剛需「匿名」需求的用戶留下。至於什麼是「匿名剛需」,這就自然不必多說,懂的自然懂了。最貼切的形容或許來自2015年美國的匿名社交軟體Secret關停之後,科技雜誌《連線》曾發表的評論:網絡匿名會把人變成徹頭徹尾的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