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廣東絲苗米標準發布!張洪程劉耀光王豐等大咖論「稻」

2020-12-16 吾谷網

重磅!廣東絲苗米標準發布!張洪程劉耀光王豐等大咖論「稻」

【公眾號】農財網種業寶典2018-11-01 11:40:39

閱讀(14011)

8位專家、行業人士,從育種、生產、加工、品牌建設等位廣東水稻產業發展出謀劃策。

10月31日,在廣東(雲浮羅定)稻米節暨廣東首屆稻米產業發展大會現場,廣東絲苗米產業聯盟展位人氣頗旺,米香四溢,吸引眾多嘉賓駐足品嘗。廣東省副省長葉貞琴品嘗了聚龍澳絲米、鄉意濃大米、金良稻豐客家絲苗米後,對其口感讚不絕口。



在農業供給側改革和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4月28日,在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組織下,廣東絲苗米產業聯盟成立,聯盟旨在把科研、種業、米業等稻米產業鏈資源整合起來,重點做好優質品種培育,絲苗米相關標準制定和絲苗米品牌打造。近半年來,廣東絲苗米產業聯盟為打造廣東絲苗米品牌、提升廣東大米產業核心競爭力,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廣東省副省長葉貞琴


葉省長深表讚賞。他指出,質量興農、品牌強農,廣東稻米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要以廣東特色絲苗米為抓手,提升大米品質、振興大米產業,打造絲苗米國家級品牌,希望廣東絲苗米產業聯盟發揮引領作用,早日打造「廣東絲苗米」公用品牌。



在廣東(雲浮羅定)稻米節暨廣東首屆稻米產業發展大會開幕式上,由廣東絲苗米產業聯盟制定的廣東絲苗米品種標準、產品標準、廣東絲苗米整體標識發布,「美香佔2號」「象牙香佔」成首批認定的廣東絲苗米品種,聚龍澳絲米、鄉意濃大米、金良稻豐客家絲苗為首批廣東絲苗米產品,廣東源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梅州市稻豐實業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為首批廣東絲苗米品牌創建企業。


開幕式現場


值得一提的是,為創建廣東絲苗米品牌,廣東絲苗米產業聯盟還發出了「重科研、強質量、樹品牌、講信用」的倡議,共同打造好、維護好廣東絲苗米品牌,為廣大人民提供優質、綠色、高價值的好大米。


絲苗米是嶺南傳統優質大米的代名詞,是具有明顯地方特色的秈稻優質稻米,米粒纖絲苗條、晶瑩剔透,米飯油光亮麗、香滑可口,享有「米中之碧玉」「飯中之佳品」等美譽。廣東是絲苗米的故鄉,優質稻育種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美香佔2號」「象牙香佔」「增科新選絲苗1號」在2018年首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鑑評中榮獲十大優質秈稻金獎品種。


上世紀,廣東絲苗米風靡全球,打開了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但近年來,國內外米業市場成長很快。儘管廣東大米也出現了羅定稻香園、亞燦米等品牌,但整體實力不強,相對於五常大米、泰國香米等品牌,廣東缺少大企業、大品牌。當前優質絲苗米品種基本都是10年前品種,主要原因是種業米業的脫節,不能形成利益鏈的互補。振興廣東絲苗米品牌迫在眉睫。


廣東絲苗米產業聯盟通過聯盟整合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技術推廣和企業等各方資源,推動產學研緊密結合,提高聯盟成員在廣東絲苗米產業領域的研發、生產及加工水平,提高副產品的附加值,延長產業鏈。截至10月31日,共有 98 家單位成為廣東絲苗米產業聯盟會員。本次會上,重點展示了20多個聯盟單位的產品。











田間觀摩


10月30日,在廣東絲苗米產業聯盟良種展示基地,葉貞琴、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顧幸偉等人觀摩了「美香佔2號」「象牙香佔」「青香優132」等150多個絲苗米類型品種(組合)的田間長勢,與在場人員一同探討廣東絲苗米的歷史和現狀。


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廣東絲苗米產業聯盟理事長林青山介紹,本次良種展示共徵集了150 多個絲苗米品種和苗頭組合,絕大部分是雜交稻品種,少部分是常規稻品種,其中一些品種的米質已經超過了泰國香米,此外還展示了三控栽培技術、香米增香栽培技術等綠色生產技術5項。


他表示,通過新品種新技術的集中展示,廣東絲苗米產業聯盟將進一步解決市場對綠色、優質、專用新品種的需求,並配套推廣標準化、輕簡化的綠色生產技術方案。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黃斌民表示,廣東要加強,品種優質化的選育種力度,以縣域為單位,打造一批標準化稻米生產示範縣,要加快向國家申報「廣東絲苗米」區域公用品牌,以「產品品牌 企業品牌 區域品牌」為抓手,全面全方位整體打造,創響廣東絲苗米品牌。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黃斌民


廣東首屆稻米產業發展論壇舉行



論壇現場


10月31日下午,廣東首屆稻米產業發展論壇在羅定舉行。本次論壇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雲浮市人民政府主辦,羅定市人民政府、雲浮市農業局、雲浮市旅遊局、廣東絲苗米產業聯盟承辦。論壇邀請了8位專家、行業人士,從育種、生產、加工、品牌建設等位廣東水稻產業發展出謀劃策。


揚州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張洪程院士作《推行綠色生產方式,發展中高端優質米》報告


廣東發展特色優勢絲苗米產業,找對了路,要打造絲苗米的高端品牌。中高端稻米是指符合綠色食品標準與符合有機食品標準的優質稻米,或者是具有農產品地理標誌的品牌優質稻米,簡單來說就是綠色、安全、好看、好吃。


發展中高端優質稻米,綠色是前提,水稻生產必須全程實施健康栽培。水稻綠色健康栽培就是稻田通過全程綠色栽培管理,改善稻田生境,提高水稻自身素質,增強自身抗災能力。同時採取生態調控、物理調控、生物防控與精準高效施藥相結合,有效減少化學農藥用量,實現水稻健康生育與綠色增效。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劉耀光作 《基因編輯技術和多基因疊加轉化技術及其在水稻改良中的應用》報告


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可以改良的水稻性狀。包括水稻生育期(抽穗期),株型、株高,穗型、穗粒數、粒重、粒型、外觀品質,稻米直鏈澱粉含量,香氣,育性(光溫敏不育,遠緣雜種育性),抗稻瘟病、抗白葉枯病、抗蟲性,降低稻米中重金屬含量及其它性狀。


國糧武漢科研設計院教授級高工謝健作《稻米產後全程減損技術》報告


在國家要求產後節糧減損、企業要求提質增效、消費者要求安全營養的背景下,稻米產後全程減損十分必要。全程減損內涵指的是減少數量損失、減少營養損失、減少資源損失,全方位的提高資源利用率、提高出米率、提高品質。


產後全程減損技術主要包括標準規範、稻穀收儲、工廠建造、精細管理四個方面。稻穀收儲要做到適時收割、及時脫粒、保質乾燥、保質儲存;工廠建造總體設計上要生產設施儘量靠近、人工搬運儘量減少 ,流程設計要減少爆腰、碎米,粳稻、秈稻實現分線加工;精細管理包括乾燥、清理、礱穀、碾米、包裝等環節。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王豐作《廣東水稻優質化育種進展》報告


廣東比鄰港澳,經濟較為發達,對優質稻米有很大的需求,為拓展外銷出口與內銷自給兩個稻米市場,廣東非常重視稻米品質,並率先開啟了水稻優質化育種。目前,水稻產業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轉型時期,水稻育種 除了高產、優質、抗病等三大傳統育種目標不變之外,還需要特別關注抗倒伏、高整精米率、重金屬低吸收等方面。


廣東稻米產業發展要突出廣東絲苗米粒型特色,走與長大粒泰國米、短圓粒東北米、日本米不同的路線,塑造廣東大米獨特形象,有利於廣東絲苗米產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研究員林青山作《發揮聯盟優勢,推動絲苗米產業發展》報告


廣東絲苗米產業聯盟的宗旨是推動廣東絲苗米產業在國內外影響力和提升我省大米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聯盟任務是圍繞廣東絲苗米產業的發展,促進聯盟成員之間的資源、信息共享和互惠互利;組織聯盟成員技術創新、產品(品種)開發開展合作,協調其他社會資源,提升聯盟成員的競爭力。


接下來,廣東絲苗米產業聯盟將開展優勢生態區域劃定,開展良種繁育及基地建設,加快制定種植技術規程、品種和產品認定辦法,創建區域品牌,加快品牌宣傳推廣。


廣東海納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鍾振芳作《水中鯉廣東絲苗有機米生產與品牌建設》報告


廣東絲苗有機米全產業鏈也就是科技的全產業鏈,土壤肥料、生物防治、全程機械化、現代化加工、市場銷售與溯源防偽、種源六大環節環環相扣,構成了整個產業鏈條。有機絲苗米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要堅持生產性、生活性、生態性的「三性」合一定位。除此之外,有機絲苗米未來應在區域品牌建設、深加工、雲計算上進行更深一步的賦能,以求得突破。


羅定市稻香園農業發展公司董事長陳炳佳作《如何打造優質品牌》報告


「只有品質才能成為品牌基礎。」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國內大米同質化問題嚴重,質量參差不齊、品種混雜,企業品牌意識淡薄,難以抵抗外來大米價格優勢的衝擊。廣東絲苗米應該研發出有代表性的優質品種,由品種形成品牌。


如何加強品質?陳炳佳建議,絲苗米企業要自律,嚴格把控產品質量關,設定由原材料到加工、銷售環節的質量管理體系,確保產品安全質優。除此之外,農業信息化很關鍵, 智慧雲農業四情物聯網大數據系統、全程視頻監控的追溯系統,方便消費者通過信息管理髮布平臺、手機、電腦上網方式查閱產品信息,進行跟蹤溯源,提高對品牌、產品的忠誠度,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


陳炳佳同時強調,注重品質的同時還注重包裝,給人們的心理暗示作用。讓消費者覺得每粒米都富有內涵、地域特色和企業情懷。


廣州交易所集團、廣州農村產權交易所董事長劉曉鴻作《促進品種權轉化 助力農產品上行》報告


市場對品牌型產品的需求旺盛,品牌代表著信譽,品牌是保護和擴大市場份額的不二選擇。中國改革開放40年以來,農業發展明顯落後於二三產業的發展。現在農業正式進入了國家發展的視野,突破農業領域瓶頸,讓第一產業煥發活力,是加快推動廣東省加快發展的根本依託。


近年來,農交所一直在農業產業等方面尋求新的突破。目前,品種權的保護和轉化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視,農產品交易所對接品種權的輸出方和需求方的需求,通過交易諮詢、交易方案策劃、交易見證等,確保交易雙方在農交所提供的交易模式中,順利實現權力、責任、義務的主張和履行,達成品種權轉化交易。


- END -








相關焦點

  • 2020年廣東絲苗米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國際高端優質稻觀摩活動在...
    11月7日,由省農業農村廳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年廣東絲苗米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國際高端優質稻觀摩活動在新興縣舉行。本次大會以「禪都論稻,民富糧安」為主題,全方位展示廣東優質稻產業和雲浮市鄉村振興的發展成果,探索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助力培育一批新興特色絲苗米品牌,為保障我省糧食安全和實現鄉村振興提供新路徑。
  • 雲浮新興致力打造廣東絲苗米產業高端示範區
    會議同期還舉行廣東首屆國際名米金獎評鑑活動發布、第三批廣東絲苗米產品認定授牌、廣東絲苗米形象代言人評選活動發布以及新興縣絲苗米產業園揭牌暨產業園科技支撐單位籤約儀式等。 2018年,新興全縣水稻播種面積33.50萬畝,其中優質絲苗米的種植面積佔比達80%以上,高標準規模化連片種植面積達12萬畝以上,全縣生產商品稻穀6.78萬噸,商品稻米4.07萬噸,訂單式糧食種植面積5萬多畝,帶動種糧農戶近3萬多戶。
  • 廣東絲苗米形象代言人出爐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豪 通訊員 粵絲苗12月8日,一場「靚麗與絲苗米同行」為主題的「2020首屆廣東絲苗米形象代言人評選活動」,在廣州市從化和稻豐香米產業園舉行。獲得冠、亞、季軍的佳麗,將在12月12日舉行的2020世界農業數字大會暨第十九屆廣東種業博覽會上,正式受聘為廣東絲苗米形象代言人,大力宣傳廣東絲苗米文化。國內首次佳麗代言絲苗米據主辦方介紹,這種為絲苗米賦能的形象代言活動,在國內農業界尚屬首次。
  • 院士「禪都論稻」 六祖故裡新興打造絲苗米產業示範區
    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雲浮11月7日電 (索有為 何勇)2020年廣東絲苗米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國際高端優質稻觀摩活動,11月7日在六祖故裡——雲浮市新興縣舉行,大會以「禪都論稻,民富糧安」為主題,全方位展示廣東優質稻產業和雲浮新興鄉村振興的發展成果,探索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新模式,助力培育一批新興特色絲苗米品牌,為保障廣東省糧食安全和實現鄉村振興提供新路徑。
  • 發揮大灣區「米袋子」作用 六祖故裡新興縣打造絲苗米高端示範區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胡培松在開幕式上致辭,中國科學院院士、瀋陽農業大學教授陳溫福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揚州大學教授張洪程在「院士論稻」環節作產業報告。會議同期還舉行廣東首屆國際名米金獎評鑑活動發布、第三批廣東絲苗米產品認定授牌、廣東絲苗米形象代言人評選活動發布以及新興縣絲苗米產業園揭牌暨產業園科技支撐單位籤約儀式等。
  • 在「稻」路上不負韶華!興寧絲苗米:一群年輕人的事業
    絲苗米品牌形象logo 據了解,2019年11月30日在廣州舉行的第十屆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上,興寧絲苗米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成功舉辦, 做強產業提升聯農帶農能力 自2019年興寧市絲苗米產業園入選省級現代化產業園建設名單以來,興寧絲苗米產業開始注入新動能。藉助政策東風,興寧趁勢而上,在興寧市西部地區規劃了粵東地區面積最大的絲苗米產業園。園區涵蓋5個水稻種植和加工大鎮,水稻種植面積20萬畝。
  • 廣東優質絲苗香稻品種雙季畝產1300.12公斤
    11月11日,在梅州興寧市,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組織相關專家,對華南農業大學承擔項目「絲苗米富香提質增效技術集成研究推廣」的絲苗米富香高效機械化生產技術示範片,進行現場測產驗收,驗收結果為晚季畝產665.56公斤,加上今年早季測得的畝產634.56公斤,早晚雙季畝產共1300.12公斤,標誌著廣東優質香稻創雙季高產紀錄。
  • 興寧絲苗米年畝產量創世界紀錄
    本報訊 (記者陳思傑)昨日上午,省政府專家組對興寧市絲苗香米開展實測驗收,測得「19香」絲苗香米年畝產1300.12公斤,創下雙季稻香米年平均畝產量世界紀錄。 在位於興寧市新陂鎮新金村的辰興種植合作社基地,專家組成員實地查看了示範品種絲苗米「19香」的種植情況,隨後嚴格按照國家農業農村部水稻測產方法進行測產。
  • 2019「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龍門絲苗米文化節活動即將開幕
    以「『硒』世珍寶·稻香龍門」為主題的龍門縣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龍門絲苗米文化節活動即將在藍田瑤族風情園開幕。現定於9月23日(農曆秋分),在藍田瑤族風情園舉辦龍門縣慶祝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龍門絲苗米文化節活動,活動主題為「硒」世珍寶·稻香龍門。
  • 水稻產業大會告訴你廣東水稻有多牛!
    嶺南廣東,自古就對「稻」,有著延綿數千年緣分。讓廣東世代富足的優良稻穗,並不僅僅存在於神話之中。兩千年後的廣東,關於稻的故事,由一群對水稻研究投入一生的人繼續講述。1926年,被譽為「中國稻作學之父」的丁穎先生,在廣州郊區發現野生稻,自此開啟了粵稻百年新篇章。「廣東水稻能有今日的成績,傳承是不可或缺的。」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王豐如此說道。
  • 紫彤彤,紅燦燦,它們都是劉耀光院士的神奇水稻
    「常有人開玩笑,說我們在做黑心米,其實我們把它叫做紫晶米。」
  • 400多年的絲苗米,一米真有故事!
    胭脂米也沒什麼傳奇的故事來吸引人,但廣東清遠市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歐家村絲苗米就不一樣,這種米端上飯桌,其它山珍海味都會變成配角。"絲苗米"來自增城市的特優水稻品種,其米粒細長,無腹白,透明晶瑩,因油質豐富而略泛絲光、自然清香而與眾不同。它的來歷還真有點神秘莫測。
  • 潮陽絲苗米入選第二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
    其中,廣東有49個產品入選,而潮陽絲苗米為汕頭唯一入選的。 潮陽絲苗米產業園主要以關埠鎮、西臚鎮、銅盂鎮、和平鎮、和城南街道等五鎮街為核心,區域面積289.6平方公裡,水稻常年播種面積14.8萬畝,產業園內水稻種植主要以絲苗米品種為主
  • 美食|又到稻穀收穫的季節,新鮮的絲苗米出來了!
    輝哥帶著團隊,發揮當地的地理優勢,引入先進農業科技,復興當地農業,引進了大量先進機器,建立絲苗米的產業鏈,提高絲苗米的處理效率,保證了農戶的收入。 現在的稻米品種很多:莉香優2056、19香、香雪絲苗,每種絲苗米都有各自的特點。
  • 潮陽區絲苗米上榜第二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記者獲悉,名錄中,廣東有49個產品入選,入選農產品數量位居全國前列,涵蓋糧食、水果、茶葉、蔬菜、水產、畜禽等多個領域,汕頭市潮陽區絲苗米名列其中,為全市唯一的入選產品。近年來,潮陽絲苗米產業園以「水稻全程機械化」為突破口,堅持「科技興農」,注重最新科技成果轉化,重點探索推行「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品牌共享增值增收帶動模式,聯結帶動農戶發展規模經營,註冊絲苗米商標11個,培育糧豐牌系列大米20個,名牌產品1個,已輻射帶動5萬多畝耕地、6500多戶農戶從事絲苗米種植。
  • 廣東大廚教你,如何用絲苗米做出正宗煲仔飯,家人都愛吃
    煲仔飯源自廣東,是以砂鍋作為作為器皿煮米飯,而廣東稱砂鍋為煲仔,所以故稱煲仔飯。廣式煲仔飯的風味多達20餘種,如腊味、冬菇滑雞、豆豉排骨、豬肝、燒鴨、白切雞等。煲仔飯也稱瓦煲飯,瓦煲除了指一種盛器,還指一種烹飪方法,就是把淘好的米放入煲中,量好水量,加蓋,把米飯煲至七成熟時加入配料,再轉用慢火煲熟。用瓦做成的「煲」,在火候控制方面比較靈活,煲出來的飯也較為香口。好吃的煲仔飯有兩個不容忽視的特徵,一是跟煲上桌的調味汁,另一處是晶瑩剔透的絲苗米被光滑的煲底燒出的一層金黃的鍋巴。
  • 10院士三亞論稻,「尋找中國好大米」起航
    4月12日,以「中國稻、世界糧」為主題的首屆中國(三亞)國際水稻論壇將在三亞美麗之冠大樹酒店進行,屆時將展示全球近500
  • 英德紅茶、佛岡水果、陽山絲苗米被省裡看中了!
    英德紅茶、佛岡水果、陽山絲苗米被省裡看中了! 今日(14日),2020年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候選名單公示,清遠市紅茶優勢產區產業園、清遠市佛岡縣水果產業園、清遠市陽山縣絲苗米產業園上榜
  • 南雄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喜迎豐收
    近年來,韶關南雄市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通過建設主園區和種植示範基地、輻射帶動、強化科技創新、完善助農服務體系等一系列措施,引領帶動農民增產增收,聯農帶農效果顯著。 該村村民邱賢繼告訴記者,今年他和廣東供銷合作聯社籤訂了生產訂單,種稻穀不僅不愁銷路,價格也提高了。「今年我多種了5 、6畝地,價格起碼多了35元每100斤。這個項目引進之後,專家走進我們農戶家的田間地頭,免費提供技術指導,幫我們提高了產量和質量。」
  • 擦亮興寧絲苗米品牌!興寧絲苗香米畝產創全省產量最高紀錄
    7月16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組織浙江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等單位專家教授,到興寧對華南農業大學等承擔的「絲苗米富香提質增效技術集成研究推廣」項目的絲苗米富香高效機械化生產技術師範片,進行現場測產驗收,實割三塊田平均幹谷畝產634.56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