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因果從不負誰,懂了這三句話,自然會提得起,放得下

2020-12-16 清念花來

人生在世,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償還!沒有無緣無故的遇見,也沒有平白無故的再見。今生所遇之人,都是命中該遇見的人。這是緣分,是宿命,是天註定。

無論多麼理性的人,總會執著一段一段時間,總會對有些人念念不忘。豈不知佛說因果從不負誰,懂了這三句話,自然會提得起,放得下:

傷害你的人,都是前世你欠他們的

《華嚴經》:一切諸報皆業生起,一切諸果皆從因生。業報皆由己造,傷害你的人,是因前世業力所感的。佛經上說世間緣分有四種:報恩、抱怨討債、還債。而人生來,便是還債的,特別是傷害你的人,都是前世你欠他們的。

正如所有的家庭關係之中,母親被兒女所煩到極致時,都會戲稱兒子皆是自己上輩子的劫數,這輩子便是前來討債的。話雖語帶玩笑和怨氣,但也頗具些佛理。

正如所有的情侶關係之中,一方無私又無謂的付出,但對方卻一點不領情,可那一方仍是不在意對方的無情和自私,仍是撕心裂肺的哭過無數次後,依舊無怨無悔的奉獻。這樣的行為絕非是愛,而是今日傷害你的人,都是前世你欠他們的。

正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做者是。傷害你的人,是我們前世有所虧欠。所以,遇到傷害你的人,不要生氣,是因為我們前世種下了因,才需要在今生償還這份債。所以,遇見了,請善待。

今生,遇見該遇的人,了卻彼此的因果,償還前世的欠債!

此生若相欠,只為來世再相見

《瑜伽師地論》中云:作不失,未作不得。因果由業造,做了什麼樣的業,就一定會感受它的果報。所以,今生有人欠了你,也會在來世再遇你。

有些互相視如生死仇敵的婆媳,他們吵架時候會互相埋怨,婆婆總會對媳婦說:「等我下輩子做你媳婦,不為別的,只為氣你。」媳婦也會對婆婆說:「讓我下輩子做你的婆婆,就要欺負你一輩子。」

我們總說婆媳關係是世上最複雜的情感關係,然而在有的婆媳關係之中,媳婦對待自己婆婆的態度,甚至優於自己的丈夫,所以我們會聽聞那樣感人的一幕:病床上就要去世的婆婆看著媳婦說:「下輩子讓我做你的媳婦,讓我來伺候你。」

人生短短數十年,一輩子遇見的人也許是來討債的,也許是來還債的。遇到傷害你的人,別介意,來生總會再遇見。寧結善緣,莫結惡緣。有善緣,能和睦才能前路一片坦途。

因果牽纏,無施不報。三生輪迴只不過是瞬間的事,回報眨眼便到,遇到傷害你的人,不要在意,萬法皆空,因果從不空。

前世不欠,今生不見

古語有云: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前世有所欠,才能在今生得相見。我們今生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有原因的。相遇,是緣,也是為了了結前世未了的因。

世界之大,冥冥之中,只你我相遇,便是命中注定的緣。今生,如果遇到,請好好珍惜,這世間的緣分,每一份都是珍貴萬分,絕無僅有的。

我們常常看到各種傳說之中的人妖,亦或是人仙戀愛,其後被天理不容,於是了斷了他們這輩子的記憶,或是讓其中一方轉世為人。可縱然如此,下輩子他們一樣會再次遇見,再次結緣。

人的一生,都是在這形形色色的緣之下牽引而來的。我們與父母的緣,與伴侶的緣,與兒女的緣,與摯友的緣,甚至是份擦肩而過的緣,都是千百世才結下的緣。

每一個遇見,都來之不易。所以,請重視每一次相遇,珍惜每一份感情!

《佛說造塔功德經》上講: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萬法皆由因緣生,緣來則聚,緣去則散。種如是因,便收如是果。

正因前世欠下的因,今生才有要償還的果。於是,上輩子欠的,這輩子來償還。

相關焦點

  • 佛說:因果有輪迴,蒼天饒過誰
    一撇一捺寫個人字,一生一世要做好人,別為了富貴榮華傷害人,別為了利益損害他人,簡簡單單做人,也許偶爾會吃虧,真誠待人,也許偶爾會被欺,但是你要相信,人若負你,天必護你,人若欠你,天必還你!世人都言「因果有輪迴,蒼天饒過誰?」行善可能人不知,但天自知,做惡或許有僥倖,但天會收拾,寧可被人負,絕不辜負人,用誠信走天下,用品正政府人。無愧,才能昂首挺胸,心安,才能安詳一生!佛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世間惡行皆不要去做,積極行善,福報自來。
  • 佛說:每個人的因果,誰也逃不了
    一切諸果,皆從因起,一切諸報,皆從業起。 人生中,一切報應都是自己所種下的果,自己的惡果只能自己去接受;凡事必出有因,善惡皆有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凡事都有因果,誰都逃不了。
  • 佛說因果,第六天魔王波旬卻不在因果之中?
    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菩提達摩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聖者如佛,躲得過六道輪迴,卻躲不過三災九難的業報。在佛家看來,因果不虛,一切有因,業有三報,誰也逃脫不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切都是自己種的因,沒有什麼命運主宰,善果惡果,都該自己吞下。然而,有意思的是,善報惡報得有個執行者,這個執行者是前世的債主麼?如果是,報善不說,如果是報惡,前世他是受害者,今生他是迫害者,來世他是否又該償還罪業,而陷入惡性因果輪迴之中呢?
  •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句話對嗎?佛學裡的佛還受因果嗎
    因果普遍規律,就是,如因吃飯了就會飽,因穿衣了就會暖和,你給別人微笑,別人也會給你微笑,這樣的簡單,直接,明確。有的人不信因果,是因為有的事因,他們並沒有看到相應的果報。這其實只是因為種下的因,需要時間空間去成熟它,一旦時間空間等因素契合,則相應的果報就會顯現出來。當然生活中,有些所謂的好人,遭遇惡報。而所謂的壞人,卻名利雙收。
  • 101歲老僧說:拜佛時,默念三句話,好運自然來!
    我繼續問道:「你拜佛的時候,都向佛菩薩說了些什麼?「他告訴我:」也沒說什麼,只是拜佛前在山上遇到了一位101歲的老僧人,他見我虔誠恭敬,就告訴了我三句話,並囑咐我拜佛的時候一定要默念這三句話,這樣好運自然會來。
  • 佛教:人生痛苦遇到苦難時,牢記3句話,好運自然來
    佛教:人生痛苦遇到苦難時,牢記3句話,好運自然來。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人這一生不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坎坎坷坷。「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佛是主張因果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報應,絲毫不差。因果通三世,前世多生前今世和來生。
  • 下個月,你厭我煩,曲終人散,3星座拿得起,放得下,斬斷舊緣
    天蠍座在生活中,天蠍座的人很少和別人接觸,表面上比較冷淡,有一種高深莫測的不敢輕易接近的神秘,而這樣的人,在感情中就會飛蛾撲火,勇敢又灼熱的愛著他們,不計較誰給了他們多少錢,只要兩人之間有足夠的信任,天蠍座就會主動地去包容對方,內心極度的深情柔軟
  • 去寺廟拜佛,佛前默念這3句話,好運自然來!
    有的人說我誠心祈求佛,真的心想事成了,對佛菩薩感恩戴德;而有的人雖然也是一顆誠心,但是結果卻未能如願,這又是為什麼呢?從佛教因果的角度出發,一切事物都得服從因果定律。必須有前因,才能促成結果。就像一個人想要求財,但卻命中財庫空空如也,無論如何求財也是求不到的。如此,那我們該怎麼辦呢?佛說修行,一切都在於自己去「修」。
  • 佛說:因果不饒人,這5件事,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不是迷信佛菩薩神通,而是教人信因果。「諸法皆空,因果不空」,佛法之根本就在「因果」二字,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可不信因果。不論你信與不信,因果報應都時刻跟隨著我們。「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我們的每一個起心動念,每一個行為都是「因」,日後都必感召其果。《增一阿含經》裡提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 想得開,拿得起,放得下!儒釋道這三家的學問絕了!
    所謂道不遠人、大道至簡,作為中國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釋道,其實並不高高在上,而是與我們的人生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開」,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高境界是「放得下」,儒釋道的最高境界就是這三句話,九個字。只要我們修煉的好,我們的人生就會呈現美好的狀態。
  • 真正會說話的人,皆懂這三句話的真諦,難怪八面玲瓏,事事順遂
    我們都喜歡那些能說會道,八面玲瓏的人,雖然心裡都知道應該拉開距離,卻還是忍不住想要去靠近,全因真正會說話的人,皆懂這三句話的真諦,難怪八面玲瓏,事事順遂:你說什麼話,就是什麼樣的人西漢揚雄在《法言》中說:言
  • 佛說:這4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不是你!
    菩薩有心渡人,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得渡,不是每個人都與佛有緣,有善根、有大福報。沒有善根的人,他根本不聽聞正法,甚至心生詆毀,誹謗三寶,障深慧淺,這樣的人苦海輪迴、不得解脫。所以佛門說: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佛菩薩有心渡你,但你非不聽佛的話,那就沒辦法了。你不回頭,誰為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
  • 佛說:這五種人,不用燒香拜佛,卻離佛最近,看看是你嗎?
    心中有佛的人,無論在哪裡,佛菩薩都無處不在;心中無佛的人,就是天天抱佛的大腿也無用。我們燒香拜佛,不是做給佛菩薩看的,不是說誰供養越多,佛菩薩就越加持誰,這是迷信。佛菩薩不需要眾生的供品,佛菩薩歡喜的是我們那顆善良清淨的心。我們不要帶著功利心、賄賂心,去做「表面功德」,否則都是自欺欺人。
  • 佛說:當你被煩惱纏身時,不妨參悟這句話,隨緣自適,煩惱即去
    01卷首語佛說:人一旦懂得了因果,便會慈悲,因為慈悲,便得智慧在因果面前,要懂得隨緣,要時刻保持隨緣得失的心態,內心清淨了,才能一切安詳。人只要學會凡事隨緣,才能活得瀟灑自在。人生在世,常常會有人抱怨紅塵多紛擾,太多的人放不下,太多的事令自己有心無力,要做到「隨緣」二字,談何容易?其實,越是如此,越要知道隨緣是一種胸懷,是一種成熟,是對自我內心的一種自信和把握。
  • 拜觀音菩薩時,嘴上默念三句話,福報自然就來了
    《法華經》上說:「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實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觀世音菩薩觀世間音聲而救拔眾生離苦。民間一般會把觀音菩薩跟大慈大悲放在一切,也有人稱觀音菩薩為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其實觀音菩薩的意思就是: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解脫。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都會去寺廟拜一拜觀音菩薩,如果你也有求於菩薩,可以在拜菩薩時,嘴上默念三句話,福報自然就來了。
  • 99歲老僧說,運氣不好時,做這三件事,好運自然來!
    如果你去拜佛時,能夠得到老僧的開示,那你就是與佛結上善緣的人了,一定要要認真聽完老僧的講解,回去後還要認真按照所說執行。老僧對我說:三世因果,循環不失,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止從不壞失。這一生不造善因,虛度時日,他生受果報時後悔已經晚了。
  • 佛說:凡事有因必有果,這三件事不要做,否則自損福報,苦果連連
    凡事既然發生了,就會有它發生的理由、有它發生的果報,該發生的早晚都會發生,不該發生的也不會到來,正如佛說:凡事有因必有果,這三件事不要做,否則自損福報,苦果連連。妄造口業的人往往很難擁有善根,自然也就積累不了福報。佛家常說:「說人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人活在世,要有自己的思考能力,要有一顆清淨自在的心,不要去相信那些造口業所說的話。同樣,我們也不要去成為亂造口業的人,做不到善言便是在折損自己的福氣;言善,便是在生活點滴中積福,一念善心起,萬般福報來;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
  • 道教說的因果和佛教說的承負最大的三個區別!
    如果要分析承負和因果的區別,我們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既「承負包含因果,但超越因果。」所以道經中有說因果。不過相信不少道教信眾也注意到了,不少道教文章對信眾也喜歡說因果,很少談承負,這其中固然有因果恐嚇性大好騙人的原因,更多的是不少人不理解承負。此處以因果和承負的區別來介紹道家的因果觀念。
  • 張良:前半生拿得起,後半生放得下.
    當嬴政兵臨天下,焚書坑儒的時候,他一定想像不到,有一天會有一個書生,成為了大秦帝國的掘墓者之一。當韓信感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時候,他也想不到,在這個兔死狗烹的亂世,竟然還有一個功高蓋主的人能夠瀟灑謝幕。這個人就是,張良。他用一代謀聖的人生寫下六個字:拿得起,放得下。
  • 如果你信佛,牢記這三句話,會離佛越來越近!
    如果你信佛,這三句話一定要知道,否認學佛容易偏離正道,若能依照這三句話去學習佛法,你才會離佛越來越近。第一句話:學佛不與生活對立。學佛,千萬不要把學佛這件事,脫離了生活,其實學佛也是在學習做人,學習做事,學習為人處世。只有把人和事做好了,你才能繼續追求更深層次煩惱的解脫。第二句話:學佛不與其他世間法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