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考隊在南極遇突發情況,中國及時施救,派出直升機前往增援

2021-01-11 網易

2020-12-26 20:55:17 來源: 乃綺旅遊講說

舉報

  在中澳關係持續緊張的環境下,中國卻在南極地區向澳大利亞科考隊伸出了援手。12月23日,一名澳大利亞科考隊員突發疾病,需要緊急回國救治,但苦於南極惡劣的自然環境,需要別的國家提供幫助,而其中中國的幫助是至關重要的。

  在了解具體情況之後,中澳科考隊員先是對患病的澳籍科考隊員進行新冠病毒檢測,率先排除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此後,中國從「雪龍2號」科考船上派出了1架直升機,載著5名工作人員和必要的設備,飛抵澳大利亞在南極的戴維斯科考站,與澳方科考隊員開始跑道修建,計劃將患病澳方科考隊員送往附近的飛機著陸區。

  

  然而,這一過程其實並不容易,因為南極的氣溫很低,很多大型機械無法運抵或者難以作業,因此修建跑道至少要花費5天時間,這還是在中國提供幫助的情況下,如果中方不派出人員和設備增援澳大利亞科考隊,他們根本無法將患病的隊友送走。目前跑道的修築已經進入了尾聲,預計在周五就會將患病澳方科考隊員送到附近的威爾金斯機場。

  據澳大利亞南極項目負責人金·埃利斯表示,到時候還要看老天的臉色,如果氣溫不夠低,冰層不夠堅固,就「不足以讓大型飛機降落」,到那時就只能坐船回澳大利亞;如果天公作美,澳大利亞患病的科考隊員將乘坐空客A319客機,在1名澳大利亞醫生的陪伴下,直飛澳大利亞境內的霍巴特市。

  

  為了運送1名患病的科考隊員,澳大利亞至於出動一架空客大型客機嗎?還真有必要,因為澳大利亞距離南極非常遙遠,一般的小型飛機壓根就飛不到,所以只能使用這種洲際飛行的大型客機。不管怎麼說,在中國的幫助下,澳大利亞患病的科考隊員總歸是能夠順利回家,運氣好就乘坐飛機,運氣不好,就只能坐船了。

  澳大利亞科考隊負責人埃利斯對中國的幫助表示感謝,他說「我們非常高興」,中澳能夠在南極洲這個「充滿敵意和挑戰」的環境下互相支持並「團結在一起」。眾所周知,近段時間中澳關係不大好,澳大利亞追隨美國在亞太地區針對中國,兩國關係隨後陷入緊張,中澳貿易隨之受到波及。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中國崛起的速度太快,很多國家在潛意識裡難以接受,甚至深感不安,不過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中國實力的繼續提升,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諸多國家,還是會認清並接受現實,搭中國這輛順風車,畢竟澳大利亞人民的福祉遠比美澳之間關係要重要。另一方面,一碼歸一碼,兩國關係緊張並沒有影響到中澳兩國在南極地區的合作,這是難能可貴的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通訊:為「雪龍」船插上「翅膀」——記中國第34次南極科考隊直升機...
    新華社「雪龍」號4月7日電 通訊:為「雪龍」船插上「翅膀」——記中國第34次南極科考隊直升機機組  新華社記者白國龍  4月7日,正搭載中國第34次南極科考隊返航的「雪龍」船順利穿過西風帶和太平洋上的熱帶氣旋,開始在風浪較小的海域平穩航行。
  • 「科技+專業」雙重保護 波司登聯合中國南極科考隊再出發
    乘風破浪是中華民族遇挫時的堅韌態度,只有一路堅持才能「直掛雲帆濟滄海」。「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則是對再度踏徵程的中國南極科考隊的最好形容。2020年11月10日中國南極科考隊將踏上第37次科考徵程,而波司登也將再次與之隨行,助力裝備升級,一同探索「純淨之地」。
  • 為國助力 波司登聯合中國南極科考隊打造冬季最強保暖系列
    立冬以後,我國迎來了首波冷空氣,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出現了氣溫驟降的情況,遠在天邊的南極也將迎來極晝期。中國南極科考隊也再次出發,開始了第37次南極科考工作。為了能給中國南極科考隊員提供更加溫暖的保障,波司登在11月25日正式宣布聯合中國南極科考隊推出專業保暖系列,在特殊時期為全球消費者帶來更高品質、更具科技創新,適應不同禦寒場景的專業羽絨服系列。
  • 澳大利亞破冰船南極受困 「雪龍」號做好救援準備
    摘要:澳大利亞「南極光」號破冰船24日在其南極考察站莫森站海域擱淺,25日澳方向中方告知相關情況並提出救援請求。據澳大利亞南極局網站消息,北京時間24日下午12時15分,正在莫森站實施補給作業的「南極光」號破冰船遭遇暴風雪而脫錨擱淺。
  • 波司登羽絨服化身中國南極科考隊的「禦寒後盾」 實力徵服南極
    能夠感知四季變遷的我們對突如其來的寒冬都如此手忙腳亂,那麼那些常年身處極地的中國南極科考隊員又該怎樣面對呢?好在波司登近日聯合南極科考隊推出了專業保暖系列,Ta的誕生成為南極科考隊的禦寒法寶,成為開展科考工作的有力後盾。
  • 雪橇上的餐廳 中國南極科考隊的一日三餐
    簡介:  南極是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地區之一,這裡冰天雪地、與世隔絕,一日三餐成為第28次中國南極科考隊在日常生活中面臨的一道難題,近日,第28次中國南極科考隊的中新社隨隊記者探訪了位於地球最南端的中國餐廳。
  • 中國南極科考隊內陸隊抵達泰山站
    12月25日,中國南極科考隊內陸隊抵達泰山站。從遠處看,泰山站的鋼結構主體既像一個中國紅燈籠,又像一個降落在冰雪世界的「不明飛行物」。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新華社南極內陸12月25日電(記者劉詩平)經過8天的風雪跋涉,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內陸隊——泰山隊和崑崙隊的共37名隊員25日順利抵達泰山站。  稍做休整後,其中的21名泰山隊隊員將在泰山站展開工程建設工作,崑崙隊隊員將繼續向崑崙站進發。
  • 韓國破冰船成功救援中國科考隊
    上周六(1月19日),搭載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的「雪龍」號破冰船與冰山碰撞,所幸人員無人員受傷,且除了船艏桅杆及部分舷牆受損外,船舶動力和通訊導航設備均運行正常,目前已經駛離阿蒙森海冰山密集區,返回島嶼。
  • 助力中國南極科考隊出徵,波司登如何用44年成為「中國名片」?
    立冬以後,南極將迎來極晝期。11月10日,圍繞應對氣候變化等問題,中國南極科考隊從上海出發,踏上了第37次南極科考徵程。在多個國家重要場合中,中國品牌以專注深耕、勇於探索和創新的精神,在一次次亮相中不斷成就其高光時刻。
  • 波司登助力科考隊徵戰南極 彰顯民族責任感
    南極是地球上未被開發的淨土,蘊藏豐富資源。南極科考意義重大,有助於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然後南極氣候變化多端,作為世界上風力最大、最寒冷的大陸,年平均氣溫-40℃~-50℃,每年平均有300天是8級以上的大風天氣。身處「冰的王國」,保暖成為科考隊最迫切需求。南極科考隊砥礪前行的時候,並不「孤身」。
  • 中國出手解救澳遇險人員,澳高官激動感謝:大國果然不計前嫌
    自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以來,西方包括澳大利亞等國家開始頻繁向中國發難,兩國關係受到的影響不可謂不大,不過近期南極發生的國際協作讓人看到了合作、互助的積極信號。大國不計前嫌,幫助澳方轉移人員24日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發布消息,中國南極考察隊協助澳南極科考站人員轉移,澳方對此表示由衷感謝。
  • 「雪龍」號破冰船與冰山碰撞 韓國幫助撤離中國一科考隊全員
    上周六(1月19日),搭載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的「雪龍」號破冰船與冰山碰撞,所幸人員無人員受傷,且除了船艏桅杆及部分舷牆受損外,船舶動力和通訊導航設備均運行正常,目前已經駛離阿蒙森海冰山密集區,返回島嶼。
  • 中國南極科考隊取得3項重大發現
    本報北京1月19日電記者楊舒從國家海洋局獲悉,近日正在執行考察任務的中國第32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在世界上率先取得3項重大科學發現:首次實地探明地球表面最大的峽谷存在於東南極冰蓋伊莉莎白公主地的冰蓋底部,南極冰蓋底部最大的融水流域和「溼地」發育在伊莉莎白公主地,伊莉莎白公主地深部冰層呈現大範圍暖冰現象。
  • 波司登羽絨服成今冬禦寒神器 快來安利南極科考隊同款!
    南極是地球上未被開發的淨土,蘊藏豐富資源。南極科考意義重大,有助於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然後南極氣候變化多端,作為世界上風力最大、最寒冷的大陸,年平均氣溫-40℃~-50℃,每年平均有300天是8級以上的大風天氣。身處「冰的王國」,保暖成為科考隊最迫切需求。南極科考隊砥礪前行的時候,並不「孤身」。
  • 講真 | 穿上這件波司登羽絨服,你就和中國南極科考隊撞衫了
    中國南極科考隊身穿波司登第36次出徵南極 為什麼我會對中國南極科考隊選擇的防寒服如此關注,不妨先來感受一下南極美麗而惡劣的自然環境。南極一向都有「白色荒漠」的別稱,看似美麗的外表下,伴隨著酷寒、烈風、乾燥少雨的極端氣候。作為地球上至今唯一沒有人類定居的大洲,在這裡生活一個月都是嚴峻的考驗。
  • 突發!萬噸巨船抵近關島,美立即派出戰機,帶走一中國籍男子
    在浩瀚的大海上,如果遇到突發緊急事件該怎麼辦?答案應該是立即聯繫海警請求支援。上周日,就有一艘荷蘭籍商船上的中國船員突發疾病,向最近的海警部隊發出求救信號,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前來的卻是美國海軍。7月15日上午,這艘排水量8萬噸的大貨船正航行至關島以西海域,船上一名中國籍船員突發疾病,需要緊急醫治,於是船長立即向附近的美國海岸警衛隊14區的關島指揮中心發出求助信號。最後由常駐關島的美國HSC25「島嶼騎士」直升機中隊派出MH-60S「海鷹」直升機前往救援,並於關島以西190公裡的洋面山找到目標貨船。
  • 到南極去!—— 中國計量人首次建立南極中山站絕對重力校準點紀實
    ◎粟多武正在觀測儀器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派出的粟多武副研究員,攜帶由該院自主研發的高精度絕對重力儀,在南極中山站建立了我國首個重力加速度校準點,並通過自主研發的遠程時空基準量傳實驗系統,實現北京-南極遠程時間頻率精準傳遞,為保障我國南極重力測量結果的溯源性和準確性奠定了基礎,也首次驗證了基於北鬥鏈路的遠程時間頻率傳遞系統在全球範圍內的可靠穩定覆蓋能力
  • 上海聯通助力南極中山站建設
    本報訊 2019年10月22日,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號」極地考察船從上海出發,中國聯通上海市分公司的兩位優秀工程師陳祖倫、陳冠軍隨船前往南極中山站執行項目建設任務。
  • 廣東梅州山火最新消息,省廳全程視頻調度,福建消防增援,嫌疑人已控制!
    省應急管理廳全程調度省應急管理廳高度重視,全程視頻調度指導火災撲救,廳主要領導要求地市要組織力量科學安全撲救,並第一時間派出2架直升機(一架K32、一架米171)參與救援;協調福建森林消防總隊廣東肇慶駐防隊伍100人和河源市60名地方專業撲火隊員前往增援;立即派出省廳工作組趕赴火災現場指導撲救工作。當地政府正在組織全力處置並及時安全轉移周邊群眾。
  • 海洋局、中信通航權威人士談南極考察隊飛機失事
    「雪鷹」價值850萬美元 飛行員經驗豐富    據介紹,「雪鷹」號直升機是在執行「雪龍」船至中山站物資吊掛運輸作業空載返回途中,在東南極拉斯曼丘陵地區中山站附近的海冰區上空突然失控並墜落的。機上兩名飛行員安全脫險,並於事發後及時被考察隊派出的雪地摩託車接回「雪龍」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