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簡稱「甬」,是浙江省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長江三角洲南翼經濟中心。寧波這座城市,依山傍海,物產豐富,吃野味海鮮長大的寧波人,嘴巴也特別刁,食物除了要符合「色香味」,還要追求「滋補養身」,「時令鮮香」。
寧波的菜餚自然少不了海鮮。紅膏嗆蟹,是其中的傑出代表。既然叫紅膏熗蟹,選料自然講究,一是有紅膏,一是要活蟹。因為是生吃,所以新鮮很重要,以四比一的鹽水醃製,時間不要太長,以免鹹味蓋過鮮味。最好蘸姜醋,醋能殺菌去腥,姜可以中和蟹的寒性,保護腸胃。到底是生食,腸胃不好的人最好不要輕易嘗試。
紅燒雜魚,寧波特色家常菜,幾乎每家飯館都會點這道,有吃有營養。雜魚的類別各家也都不同,狀元樓的紅燒雜魚還放了蝦,紅燒的口味濃油赤醬,重鹹略甜。江浙滬做紅燒菜沒有不放糖的,地域不同放多放少的區別, 無錫 菜就特別甜,而 寧波 還是偏鹹,比較適合北方人不喜甜的口味。
羊尾筍乾是寧波著名的土特產之一,由精選的優質雷筍和龍鬚竹筍為原材料,去殼加鹽、水,蒸烤而成。它的顏色白裡透黃,味道鮮美可口,有「百日菜」的美譽,一年四季均可食用。吃的時候,用冷水漂一漂,加點糖、味精、麻油,就是一道香噴噴的涼菜。或者用來放湯,也可增加湯的鮮美度。
油贊子是寧波的特色小吃之一,不要糾結油贊子和麻花的區別,雖然他們長得差不多!但是好吃才是王道!油香撲鼻,香酥爽口,甜鹹兩種口味都非常贊,特別是海苔鹹味油贊子,更是寧波一絕!
麥餅筒,在寧波的寧海、象山等地,這種用薄餅包裹食物卷著吃的美食特別流行。雖然名稱不同,但都一樣的好吃。焦香軟韌的餅皮可以搭配自己喜歡的各種菜餚,一個食餅筒在手,真是可以吃到滿足了。
奉化牛肉乾面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是奉化一道獨特的傳統門面小吃,以牛肉、牛雜和粉絲為主料,配以青菜或年糕片,加上特製高湯烹飪而成,取材天然,土色土香,味道鮮美,深受大眾歡迎。
象山海鮮面位列象山小吃之首。正宗象山海鮮面是半自助式的,點上一份海鮮面,裡面可以自由地選取若干種海鮮,花蛤、蟶子、大蝦等。所有的海鮮澆頭都是用最簡單的方式來烹製,將全部的鮮味都保留了下來。
湯圓是浙江寧波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也是中國的代表小吃之一,春節,元宵節節日食俗。歷史十分悠久。據傳,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明州(現浙江寧波市)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豬脂肪油、少許白砂糖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裡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元宵。
寧波菜裡面的三臭是非常有名的,指的是臭冬瓜、臭莧菜管(梗)、臭芋艿蕻(芋艿的菜心),現在三臭只中臭芋艿蕻基本消失了,代替的一個是臭豆腐。其最大特點是「聞聞是臭得,吃吃是香的」。
烤菜年糕雖然看上去很普通,但卻是很多寧波人記憶中媽媽的味道。那樸素的滋味裡透著烤菜的軟香和年糕的軟糯入味,吸收了湯汁的年糕變得滋味醇厚,正如凡俗的菜餚加入親情的味道就變得醇香四溢。
「書聖剡溪鵝」選用正宗的溪口剡溪鵝。將鵝肉料理乾淨,用特定的香料滷煮至七八成熟,待冷卻之後切成小塊,盛至鍋中,加入蔥姜提味去腥,放入原味高湯,然後不緊不慢地蓋上鍋蓋,點上火,煮至鵝肉自然散發出濃鬱的鮮香。之後揭蓋出鍋,再由食客在餐桌上現場製作,放入青翠嫩綠的蔬菜與鵝湯同煮,那鮮香實在讓人忍不住大快朵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