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底—馬武寨—抱犢—八裡溝穿越,賞南太行最美瀑布

2020-12-10 別人的城市2020

巍巍太行山,綿延八百裡。習慣上,人們把太行山分為三段,河北省境內的北太行、河南省境內的南太行和山西省境內的西太行。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南太行,位於河南安陽、新鄉、焦作、濟源境內的南太行,仿佛是上帝的鐘愛之地,得天獨厚地得到了流水的滋潤,使得南太行壁立千仞,飛瀑流泉,雄秀兼具。

南太行境內經典的穿越路線很多,而雙底—馬武寨—抱犢—八裡溝穿越路線無疑是南太行最美的觀水線。

此次徒步路線為:雙底—紅豆杉大峽谷—馬武寨—一線天—七星潭—抱犢—八裡溝。需要兩天 時間。

雙底—紅豆杉大峽谷—馬武寨:一早出發,我們包的大客車到達河南輝縣薄壁鎮後,換乘當地人的麵包車前往山西省陵川縣馬圪當鄉雙底村,因為這一段路有限寬墩,大客車過不去。一路上山下坡,經過寶泉景區,武家灣到雙底村時已是中午。雙底村吃飯,稍作休息後整裝從村口開始徒步,進入秦家磨峽谷。

秦家磨峽谷因峽谷兩壁生長著數萬株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樹,2004年申報省級地質公園時改用紅豆杉大峽谷。谷內自然風光秀麗,原始氣息濃鬱,河道兩側絕壁如削、怪石崢嶸,三步一泉,五步一溪,十步一潭,清泉流淌,噴珠濺玉,時而急湍而下,時而微流細浪,時而平靜如湖,湖光山色倒映,遊人至此猶如墜入世外桃源,給人以「長恨春歸無覓處,不覺轉入此間來」的詩情畫意,有「太行九寨溝」之美譽。

峽谷裡,綠水沿著河谷,蜿蜒前行,水淺且清澈見底,讓人忍不住淌行其間,鳥鳴山澗中,清泉石上流,是親子遊的好地方。

轉過幾個彎,走過一片亂石灘,翻過一堆塌方,我們不再沿峽谷前行,轉而上山。一路拔高,有點小痛苦,好在樹木鬱鬱蔥蔥,陽光灑下來,光影變幻讓人著迷。山頂有一大觀景臺,登高遠望,心胸大開。雖然一路有紅布條指路,但因為進入馬武寨不是一條路,所以也很容易走錯路,好在我們有領隊啊,所以不怕不怕了。走著走著,終一條鄉間公路展現在眼前,終於下山了,不遠處的村莊就是馬武寨了,夜宿馬武寨。

馬武寨—一線天—七星潭—抱犢:馬武寨坐落在四周百裡皆為絕壁的馬武山中,因當年東漢捕虜將軍馬武築寨屯兵而得名。其前後左右山環嶺繞,地勢奇險,易守難攻。馬武寨風景雖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但它的位置很重要。山頂有公路,向南通關山,向東北通東廟華以至王莽嶺,向西有雙底紅豆杉大峽谷,向東有抱犢溝抱犢村,出村左去九蓮山右去八裡溝,是驢友重要的中轉站。

早飯後出發,從馬武寨出發沿著一條通往田野的路,走過幾塊長滿玉米的梯田後,路邊有一個警示標誌:未開發區域,禁止外人入內,否則後果自負。站在這裡就能看到前方巨大的溝壑和兩岸陡直的崖壁,那就是我們今天要走的抱犢大峽谷。

抱犢大峽谷的一頭是山西的馬武寨村,另一頭是河南輝縣的八裡溝景區,這條峽谷當地人稱之為抱犢溝,極為險峻秀美。

前行不久就到了一片開闊的河灘,亂七八糟的全是石頭。我們在這裡稍微休息下,因為前面就是一線天了。

一線天是整個抱犢峽谷最危險的地方, 有三個斷崖,連著三次三個十米左右的下降,近80度的坡度,每到下面正好是墨綠的深潭,更讓人不寒而慄。潭水不知有多深。原來僅靠石壁上鑿出的窩坎攀行,現在雖然固定了鐵鏈保護,但行走其間,仍舊是膽戰心驚。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墜下山崖或滑入深潭。

小心翼翼地爬過一線天,視眼開闊起來,以後的路就好走得多了,穿行於山間小路,不久就到了七星潭。七星潭也叫七仙潭,其實它並不是抱犢峽谷的一部分,據說峽谷中有七個水潭,但一般人只能看到下遊的三個,第三個水潭往上是陡崖,很難上去,且深潭佔據了整個狹窄的谷道,只能遊過去,不過現在七星潭大峽谷開發了,有鐵梯可以上去,打算最近去看看。

和抱犢溝類似,七星潭地勢也是呈階梯狀,水流斷崖處便直瀉成瀑,久而久之,把下方的巖石硬生生衝蝕成巨大的石臼,蓄水成潭,瀑飛碎玉,潭如碧璽,說不清是山石成就了溪流,還是溪流改變了山石,一瀑一潭,互成奇觀。七星潭出來,沿著峽谷的左岸,一直往前就到了抱犢村。

抱犢村,隸屬於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古郊鄉。位於新鄉輝縣與山西陵川縣交界處,該村坐落在海拔1500米左右、三面環山、一面斷壁、依河而建的大山深處。自古以來道路艱險人跡罕至,先民擇居於此後,牲畜無法入內,鄉民只得懷抱幼犢帶入村內,等幼犢長大後繁衍後代,村中始有牲畜,抱犢之名由此而來。抱犢村至今仍是晉城市唯一一個未通公路的村莊,靠山吃山,就地取材,這裡的房子,臺階、院牆、甚至屋頂都是石頭的,別有一番風味。

抱犢—老龍口—八裡溝:從抱犢村出來就到了老龍口,一線天和七仙潭兩處峽谷裡的水融會到一起,形成了一條壯觀的瀑布,從幾百米的懸崖上奔騰而下,瀑布在雨季裡最大的時候像一條巨龍在山谷間飛騰,響聲雷動,故稱"老龍口"。這裡的石頭呈褚紅色,像波浪一樣好看的花紋。

從抱犢溝至八裡溝,有二條路可走。

一條是從老龍口右拐(往西),沿崖邊的小路,也是唯一的路,一直前走,可抵達八裡溝景區觀光電梯上面的董家寨,沿一線天攀巖道下去至天瀑。

另一條是從老龍口左拐(往東,去西蓮方向),拐過一個凹谷,約500米左右,路邊有一棵大樹,上面掛滿了紅布條,右邊懸崖邊上有一臺階路下行,這就是抱犢天梯,下天梯進入鳳凰大峽谷就是景區。

如要去八裡溝景區瀏覽,從老龍口右拐方便,景點集中在一線天攀巖道這一帶;如不瀏覽景區,從八裡溝出景區大門到松坪停車場,則從抱犢天梯下,比較方便,可省1個多小時的路程。

八裡溝景區位於河南輝縣市西北25公裡處的太行山石門溝內,景區森林覆蓋率達90%,植物有1100多種,景區內有七大險谷、三十六奇峰,處處皆有神秘奇異之感。薈萃了太行山水之精華,集奇、險、峻、秀、幽於一谷。

相關焦點

  • 3月27-28日|南太行十大經典徒步線路(雙底-紅豆峽大峽谷-馬武-七星潭-抱犢-八裡溝)穿越活動
    習慣上,人們把太行山分為三段,河北省境內的北太行、河南省境內的南太行和山西省境內的西太行。《國家地理雜誌》說過: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留給了河南。位於河南安陽、新鄉、焦作、濟源境內的南太行,仿佛是上帝的鐘愛之地,得天獨厚地得到了流水的滋潤,使得南太行壁立千仞,飛瀑流泉,雄秀兼具。
  • 鄭州驢友團徒步抱犢穿越八裡溝
    南太行山西境內最後一個未通公路的山村抱犢是驢友心目中打卡聖地,這裡有個特別吸引驢友的季節性天然大瀑布,因每年出現就十幾天時間,為了一睹老龍口瀑布的容顏,每年就要到此地偶遇南太行的水鄉八裡溝,因溝長八裡簡稱八裡溝;這裡山青水綠還要舉世聞名的天河大瀑布,落差180餘米,被稱為南太行之魂
  • 抱犢七八九(七星潭八裡溝九蓮山穿越)
    前言14年端午,徒步穿越過抱犢,走的是最常規的路線,風景極好,所以最近又想把這部分美景分享給大家,可是常規路線強度路大,不適合大部分,所以想來想雲,重新規劃了路線,設計了新路線,強度不是太高,還要把最美的風景不能錯過,本來是發的上周的活協,結果上周報的人不多,加上帶隊萬科朝臺
  • 【綠野戶外】穿越南太行雙底-紅豆杉大峽谷-馬武寨-一線天-七星潭-抱犢村-鳳凰大峽谷
    這次計劃用三天時間徒步穿越南太行,穿越行程將近四十公裡。
  • 神遊八裡溝:南太行穿越(五)
    ,從抱犢村穿越八裡溝,那簡直就是仙境了。抱犢村,在八裡溝上遊,這個只有七戶人家的小山村,隸屬於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古郊鄉。村子三面高山陡聳,一面懸崖絕壁。絕壁之下為八裡溝景區,屬於河南省新鄉市輝縣。三山一崖的地理位置,使抱犢成為了太行山中的世外桃源。村子沒有公路,甚至於沒有馬車道,出村只有絕壁邊上的放羊小道,在崖壁上鑿出一些腳窩,還有1980年代在村南老龍口上百米高的懸崖上安裝的卷揚機。
  • 穿越南太行·地理志(下)
    過去,年輕人結婚,要和伴郎們頭天到達山外的新娘子家住下,第二天新娘子挎個紅包袱,跟著新郎一路跋山涉水來到抱犢。這種極簡的婚嫁習俗,自古如此,至今未變。  老龍口,是馬武寨至抱犢村峽谷的終點,又是八裡溝與九蓮山之間峽谷的始點。絕對高度約在150至200米之間。數據的依據是,八裡溝天河瀑布的高程為200米,而老龍口的峭壁頂端與八裡溝瀑布的上端紅石河處於同一級的臺地上。  老龍口有瀑布,枯水期斷流。盛水期,瀑布規模一定不小,或僅遜於八裡溝瀑布。
  • 徒步南太行,經典5日線路攻略
    ——馬武寨2、馬武寨——抱犢——九蓮山(後靜宮)——錫崖溝3、錫崖溝——王莽嶺4、王莽嶺——郭亮這是比較常規的線路,也能拆分或延長至5天。七星潭大峽谷2、目前錫崖溝已經拆遷,住宿基本沒有,同時通往錫崖溝的周家鋪隧道有人攔,產生補票等分歧,帶來不必要的麻煩3、從錫崖溝到王莽嶺,錯過了十字嶺以及雙嶺路,實在是一大遺憾其實,南太行的經典在於雙嶺以及掛壁公路,以及馬武寨抱犢和之間的七星潭,以上傳統的走法錯過了多處比較好的地方。
  • 馬武寨-一線天-抱犢-七星潭-西倉-馬武寨環線
    2020年10月2日早上6點,我們一行六人駕車從焦作出發,走焦輝路,寶上路,去往馬武寨。過潭頭→平甸→雙底→橫水,一路狂奔。
  • 掛在瀑布上的南太行山村,至今不通公路,成為旅行打卡地
    鄭州戶外偵探家,專業戶外,隨我們看遍千山萬水太行山,綿延八百裡,而到了河南境內,從海拔1000多米的山地突然變成平原,中間巨大的斷層落差,造就了無數山水奇觀,怪不得國家地理雜誌曾經說過:南太行把最美的一段留給了河南。
  • 徒步南太行經典——八裡溝、抱犢、九蓮山,遇飛瀑雲海
    上周三到周五,我們徒步了八裡溝、抱犢、九蓮山,這是南太行非常經典的一條線路。從八裡溝出發,經一線天到達八裡溝電梯上方,然後沿著崖上大路到達抱犢村,入住抱犢村,從九蓮山出山。我們到達八裡溝的時候是下午,所以人不多,沿著八裡溝一路的溪流,到達八裡溝的大瀑布——天河瀑布。
  • 行軍馬武寨:穿越南太行(三)
        時間:2016-10-17上午6至12時;地點:陵川縣雙底 村紅豆杉大峽谷(香磨河峽谷)至馬武寨 因該村依山傍水,界於黃圍山、王莽嶺、武家灣等三個景區的中心位置,所以成為今天山友們穿越南太行的出發地或落腳處。  對於雙底村名的由來,問及當地村民,稱村西大山有陰陽兩溝,村在兩溝之底而名。
  • K2戶外巍巍太行山 郭亮村--馬武寨--七星潭--一線天---抱犢村---老龍口---八裡溝
    七星潭 :《中國國家地理》曾這樣評價南太行,「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河南」。雙底是個村,又分為上雙底和下雙底,全村共有102戶人家,該村依山旁水,界於黃圍山、王莽嶺、武家灣三個景區的中心位置,周邊主要景點有紅豆杉大峽谷、黑茅溝、一線天等。
  • 穿越南太行·地理志(上)
    穿越南太行  本篇將以本次穿越南太行的時間順序我們穿越南太行所涉之河,為海河水系之上遊。細流合匯,由海河入渤海。  在雙底村北,磨河下切一瀑布,稱小龍口,是黃河龍口瀑布的「盆景版」。水量大時,亦頗壯觀。我們從雙底到馬武寨,涉過此處。  磨河流域為峽谷,今稱紅豆杉大峽谷,也是景區。
  • 鄭州驢友記|徒步八裡溝、抱犢,尋找南太行最後的世外桃源
    鄭州戶外偵探家,專業戶外,隨我們看遍千山萬水近日,河南迎來了大面積的降雨,而南太行,迎來了豐水期,南太行的各處的瀑布都再次重現最美時刻。也因此,我們近期組織了八裡溝、抱犢徒步線路,這是一條季節性非常明顯的線路,只有在剛下過雨後才適合,有壯觀的老龍口瀑布,還有陵川縣至今不通公路村莊——抱犢村。
  • 鄭州驢友團徒步山水秘境南太行(下)七星潭抱犢老龍口瀑布
    南太行最後的秘境,十裡狹長的溝谷內群峰聳峙,林木蒼翠,山環水繞,山高谷深,絕壁連天,危石累累,充滿原生態氣息。,誰能想像這裡竟然是大旱的南太行美景峽谷之中修建好的棧道因為落石被破壞掉啦,我們只能徒步河床底部穿越過去,在這裡誰也不會嫌棄溼鞋而過
  • 旅途人生:第一次野線穿越南扒絕梯~南倉~七星潭~抱犢~八裡溝
    南太行,五彩斑斕,漂亮!巍巍太行山的懸崖峭壁,山峰林立,峽谷幽深。讓我們行走在太行之巔,體驗太行山美景。 南太行的地貌特徵是有幾道高數百米綿延幾十公裡的絕壁,當地方言稱之為「絕」,爬上這些絕壁的道路叫做「扒絕梯」,南扒絕必須手腳並用的扒; 抱犢村: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即將消亡的南行山深山的小山村 。七星潭:一個潭瀑連連,景色迷人,人跡罕至的大峽谷 ;風光美的一塌糊塗.原生態的峽谷!
  • 別人家的團建,來南太行進行一次原生態旅行
    隨戶外偵探家一起去旅行,帶你看遍千山萬水《國家地理雜誌》說過: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留給了河南。馬武寨、抱犢的穿越被視為南太行最佳的峽谷、賞水線路,這是一條與「雙嶺穿越」齊名的線路,和雙嶺並稱為南太行TOP2線路。
  • 徒步南太行,這十條線路值得2020年打卡
    1.瀑布線穿越 全裝備完成雙嶺穿越就是「強驢」的體現。基本上是南太行新鄉地區兩日穿越線路最美最虐的線路。 5. 雙溝穿越
  • 抱犢、抱犢
    深秋十月,利用去新鄉出差的機會,去了趟一直心心念念的抱犢。抱犢,地處山西,但離河南輝縣很近。這次行程從輝縣的八裡溝景區進入,途經抱犢村,然後從輝縣的九蓮山景區出來,全程大概不30公裡,一天的行程不是很輕鬆。第一天遊覽了八裡溝景區,由於去過南太行很多次,再加上秋季,溝裡水比較少,感覺景色一般,不如焦作的雲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