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太行山,綿延八百裡。習慣上,人們把太行山分為三段,河北省境內的北太行、河南省境內的南太行和山西省境內的西太行。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南太行,位於河南安陽、新鄉、焦作、濟源境內的南太行,仿佛是上帝的鐘愛之地,得天獨厚地得到了流水的滋潤,使得南太行壁立千仞,飛瀑流泉,雄秀兼具。
南太行境內經典的穿越路線很多,而雙底—馬武寨—抱犢—八裡溝穿越路線無疑是南太行最美的觀水線。
此次徒步路線為:雙底—紅豆杉大峽谷—馬武寨—一線天—七星潭—抱犢—八裡溝。需要兩天 時間。
雙底—紅豆杉大峽谷—馬武寨:一早出發,我們包的大客車到達河南輝縣薄壁鎮後,換乘當地人的麵包車前往山西省陵川縣馬圪當鄉雙底村,因為這一段路有限寬墩,大客車過不去。一路上山下坡,經過寶泉景區,武家灣到雙底村時已是中午。雙底村吃飯,稍作休息後整裝從村口開始徒步,進入秦家磨峽谷。
秦家磨峽谷因峽谷兩壁生長著數萬株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樹,2004年申報省級地質公園時改用紅豆杉大峽谷。谷內自然風光秀麗,原始氣息濃鬱,河道兩側絕壁如削、怪石崢嶸,三步一泉,五步一溪,十步一潭,清泉流淌,噴珠濺玉,時而急湍而下,時而微流細浪,時而平靜如湖,湖光山色倒映,遊人至此猶如墜入世外桃源,給人以「長恨春歸無覓處,不覺轉入此間來」的詩情畫意,有「太行九寨溝」之美譽。
峽谷裡,綠水沿著河谷,蜿蜒前行,水淺且清澈見底,讓人忍不住淌行其間,鳥鳴山澗中,清泉石上流,是親子遊的好地方。
轉過幾個彎,走過一片亂石灘,翻過一堆塌方,我們不再沿峽谷前行,轉而上山。一路拔高,有點小痛苦,好在樹木鬱鬱蔥蔥,陽光灑下來,光影變幻讓人著迷。山頂有一大觀景臺,登高遠望,心胸大開。雖然一路有紅布條指路,但因為進入馬武寨不是一條路,所以也很容易走錯路,好在我們有領隊啊,所以不怕不怕了。走著走著,終一條鄉間公路展現在眼前,終於下山了,不遠處的村莊就是馬武寨了,夜宿馬武寨。
馬武寨—一線天—七星潭—抱犢:馬武寨坐落在四周百裡皆為絕壁的馬武山中,因當年東漢捕虜將軍馬武築寨屯兵而得名。其前後左右山環嶺繞,地勢奇險,易守難攻。馬武寨風景雖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但它的位置很重要。山頂有公路,向南通關山,向東北通東廟華以至王莽嶺,向西有雙底紅豆杉大峽谷,向東有抱犢溝抱犢村,出村左去九蓮山右去八裡溝,是驢友重要的中轉站。
早飯後出發,從馬武寨出發沿著一條通往田野的路,走過幾塊長滿玉米的梯田後,路邊有一個警示標誌:未開發區域,禁止外人入內,否則後果自負。站在這裡就能看到前方巨大的溝壑和兩岸陡直的崖壁,那就是我們今天要走的抱犢大峽谷。
抱犢大峽谷的一頭是山西的馬武寨村,另一頭是河南輝縣的八裡溝景區,這條峽谷當地人稱之為抱犢溝,極為險峻秀美。
前行不久就到了一片開闊的河灘,亂七八糟的全是石頭。我們在這裡稍微休息下,因為前面就是一線天了。
一線天是整個抱犢峽谷最危險的地方, 有三個斷崖,連著三次三個十米左右的下降,近80度的坡度,每到下面正好是墨綠的深潭,更讓人不寒而慄。潭水不知有多深。原來僅靠石壁上鑿出的窩坎攀行,現在雖然固定了鐵鏈保護,但行走其間,仍舊是膽戰心驚。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墜下山崖或滑入深潭。
小心翼翼地爬過一線天,視眼開闊起來,以後的路就好走得多了,穿行於山間小路,不久就到了七星潭。七星潭也叫七仙潭,其實它並不是抱犢峽谷的一部分,據說峽谷中有七個水潭,但一般人只能看到下遊的三個,第三個水潭往上是陡崖,很難上去,且深潭佔據了整個狹窄的谷道,只能遊過去,不過現在七星潭大峽谷開發了,有鐵梯可以上去,打算最近去看看。
和抱犢溝類似,七星潭地勢也是呈階梯狀,水流斷崖處便直瀉成瀑,久而久之,把下方的巖石硬生生衝蝕成巨大的石臼,蓄水成潭,瀑飛碎玉,潭如碧璽,說不清是山石成就了溪流,還是溪流改變了山石,一瀑一潭,互成奇觀。七星潭出來,沿著峽谷的左岸,一直往前就到了抱犢村。
抱犢村,隸屬於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古郊鄉。位於新鄉輝縣與山西陵川縣交界處,該村坐落在海拔1500米左右、三面環山、一面斷壁、依河而建的大山深處。自古以來道路艱險人跡罕至,先民擇居於此後,牲畜無法入內,鄉民只得懷抱幼犢帶入村內,等幼犢長大後繁衍後代,村中始有牲畜,抱犢之名由此而來。抱犢村至今仍是晉城市唯一一個未通公路的村莊,靠山吃山,就地取材,這裡的房子,臺階、院牆、甚至屋頂都是石頭的,別有一番風味。
抱犢—老龍口—八裡溝:從抱犢村出來就到了老龍口,一線天和七仙潭兩處峽谷裡的水融會到一起,形成了一條壯觀的瀑布,從幾百米的懸崖上奔騰而下,瀑布在雨季裡最大的時候像一條巨龍在山谷間飛騰,響聲雷動,故稱"老龍口"。這裡的石頭呈褚紅色,像波浪一樣好看的花紋。
從抱犢溝至八裡溝,有二條路可走。
一條是從老龍口右拐(往西),沿崖邊的小路,也是唯一的路,一直前走,可抵達八裡溝景區觀光電梯上面的董家寨,沿一線天攀巖道下去至天瀑。
另一條是從老龍口左拐(往東,去西蓮方向),拐過一個凹谷,約500米左右,路邊有一棵大樹,上面掛滿了紅布條,右邊懸崖邊上有一臺階路下行,這就是抱犢天梯,下天梯進入鳳凰大峽谷就是景區。
如要去八裡溝景區瀏覽,從老龍口右拐方便,景點集中在一線天攀巖道這一帶;如不瀏覽景區,從八裡溝出景區大門到松坪停車場,則從抱犢天梯下,比較方便,可省1個多小時的路程。
八裡溝景區位於河南輝縣市西北25公裡處的太行山石門溝內,景區森林覆蓋率達90%,植物有1100多種,景區內有七大險谷、三十六奇峰,處處皆有神秘奇異之感。薈萃了太行山水之精華,集奇、險、峻、秀、幽於一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