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拉薩市尼木縣首屆吞彌藏香文化旅遊節正式拉開帷幕。此次文化旅遊節推出了文化傳承體驗遊、美麗鄉村休閒遊、峽谷生態觀光遊、藏香藥浴康養遊等特色旅遊項目,並設置藏香傳承製作體驗、陶藝DIY體驗、航天蔬菜採摘、大型篝火鍋莊晚會和溫泉、美食、林卡、房車等休閒體驗活動,讓更多人看到尼木的美。
隨著歡快的舞蹈,以「一炷香 一脈承」為主題的拉薩市尼木縣首屆吞彌藏香文化旅遊節正式拉開帷幕。本次藏香文化旅遊節以「以文促旅 以旅彰文」為目的,旨在推進雅魯藏布江尼木大峽谷生態田園景觀建設,打造「拉北環線遊」精品旅遊線路,全方位、多角度對外宣傳推介尼木自然及人文風光,吸引更多的遊客來此觀光旅遊。
此次文化旅遊節推出文化傳承體驗遊、美麗鄉村休閒遊等特色旅遊項目,並設置藏香傳承製作體驗、陶藝DIY體驗、航天蔬菜採摘、大型篝火鍋莊晚會和溫泉、美食、林卡、房車等休閒體驗活動。
活動內容集文化展示、旅遊推介、貿易交流、藏香傳承為一體,大力推廣和展示以尼木「水磨藏香」為中心的璀璨歷史文化和本土優秀民間技藝。
尼木縣首屆吞彌藏香文化旅遊節組委會工作人員表示,此次文化旅遊節在促進尼木旅遊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大力推進文化生產力,增強文化創造力,提高文化凝聚力,不斷推動尼木文化、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大發展和大繁榮。
同時,記者了解到,尼木縣吞巴鎮作為吞彌·桑布扎的故鄉,又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因此,尼木縣成為了西藏最大的手工藏香生產地,所產「水磨藏香」被公認為藏香的根,其藏香生產的歷史最為悠久。
相傳,真正的藏香是由吐蕃七賢之一的吞彌·桑布扎於公元7世紀前後發明。據資料記載,吞彌·桑布扎利用吞曲河得天獨厚的水勢和豐富的水力資源,因地制宜發明了純木質藏香加工機械——水磨,並且毫無保留地將制香技術傳授給尼木縣的父老鄉親。
「我們村很多人家都會製作藏香,今天的這場活動讓更多的人認識了我們的藏香,我希望可以利用祖輩傳下來的手藝,製作出更好的藏香,走上致富路。」吞巴村一名村民高興地說。
如今,潺潺的吞曲河畔,村莊安寧祥和,傳承千年技藝的藏香散發出悠悠香氣在這裡世代縈繞。河邊300多座水磨自然分布,以水為天然動力磨製藏香原材料。(文/圖 西藏商報記者 次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