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四大名雞」之首的「天下第一雞」——德州扒雞最近成了新網紅。其實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德州扒雞就被列為山東貢品送入宮中供帝後及皇族們享用。這其中還有個一個小故事:
康熙年間有一位叫賈建才的燒雞藝人,在通往運河碼頭的街上自己經營了一間燒雞鋪子,生意一直不錯。
有次賈掌柜外出,囑咐小二注意火候,誰知他前腳走了,小二就在爐灶前睡著了,一覺醒來發現煮過了火,掌柜的回來沒辦法趕緊把雞撈上來,試著拿出去賣,誰知道雞肉香味誘人,引得路人紛紛過來購買。
客人買了嘗了,嘖嘖稱讚,這個雞不僅肉香味道好吃,骨頭一嚼也是又酥又香。事後賈掌柜潛心研究,改良技藝。這就出現了扒雞的原始做法。
德州扒雞在傳承上也保留了傳統技藝。建國後首次"全國食品展評會"上,德州五香脫骨扒雞獨佔風採,其色澤黃裡透紅,勾起了現場圍觀觀眾的食慾,一經品嘗,那味道妙不可言。
新聞界、美食家們紛紛讚譽德州扒雞為"中華第一雞"。物馨聲遠,"德州扒雞天下第一"的讚譽也由此而起。
在德州的大街小巷到處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扒雞店。用手輕輕一掰,酥爛脫骨,細膩流滑,吃起來肉香濃鬱,鹹淡適中,連骨頭都有滋味。
肉質細嫩
德州扒雞,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清朝時主要供應給皇族享用,也成為達官貴人們用來孝敬長輩,表達敬意的禮物。解放後,德州扒雞成了德州三寶,當地特產美食,老百姓也喜歡吃,80年代,在德州的街上,一隻德州扒雞8元,市民們排隊購買德州扒雞,成為一代人的美好記憶!
80年代市民排隊買扒雞
德州扒雞貴為貢品,在製作上非常有講究!製作扒雞的老師傅都是擁有數十年的製作經驗,他們精選本地用玉米飼養的蘆花雞為原料,加上10多種香料配方,先要大火煮,然後小火燜,根據雞的老嫩燜6-10小時。經過長時間燜煮的扒雞,輕輕一抖,即可骨肉分離,潤滑無比。
香料秘制
在16種香辛料的古法配方秘制下,讓一隻雞「脫胎換骨」,金黃透紅、香入骨髓、肌理細密,格外誘人。正宗的德州扒雞,保持了雞的鮮嫩與營養,美味鮮香,具有形色兼優、五香脫骨、肉嫩味純、清淡高雅、味透骨髓、鮮奇滋補六大特點,是老少皆宜的美食!
鬆軟可口,骨節香酥
德州扒雞,風味獨特,吃起來肉質細嫩,鬆軟可口,脯肉形若銀絲,柔而不韌,食之如面,骨節香酥,熱中一抖,骨肉分離。正宗的德州扒雞,講究整雞脫骨,連雞骨頭都是酥的,無需用力拆分,不用餐具就能輕輕撕開,連骨頭都超級好吃!
德州扒雞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美食,開袋即食,也可以涼拌,或者加熱後食用。無論是自己吃,還是買來送給家人送,或者送給親朋好友,都非常合適!
一份既不用自己動手,還十足美味的扒雞,想吃的點下面連結一起購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