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日常用車的過程中,機油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不容忽視的。
很多朋友對於自己的愛車該如何加機油,選什麼型號的機油尚有疑問。而且,最近我一個朋友剛因為錯用假機油,導致他的天籟發動機報廢維修,所以藉此機會我就概括的講講機油的選擇。(其實這類文章已經很多了,但是還是決定給寫一篇)
機油包裝參數怎麼看?
粘度等級是機油產品最重要的參數,車主想為愛車選擇一款合適好用的機油,就必須要讀懂機油粘度等級。
看這個圖是不是感覺一臉懵逼,可能對於很多朋友來說:俺只是想知道俺用什麼油,你直接告訴我就好了,我又不是要考試,弄這麼多數據幹嘛?
你說的有道理,可是回答的很困難啊!
同樣一輛蘭德酷路澤,一個在赤道線上跑,一個在俄羅斯跑,加的機油能一樣麼?
所以啊,就算是拿來主義,多了解這個內容也是必要的。因為機油的使用,並不是按照一個指標加一輩子就可以的。不同的使用方式、不同的使用環境對機油的需求自然不同。
關於機油低溫粘度(W)的選擇:
低溫粘度等級(W)僅表示的是機油在特定溫度的流動性好壞,與用車環境溫度沒有直接關係。要確定在特定的環境溫度下,機油的流動性是否足夠,那就是看傾點(單位為攝氏度)。傾點是表達機油在低溫環境下能夠流動的最低溫度。建議北方車主選擇傾點比冬季最低溫度低10℃左右的機油。
以美孚一號為例:粘度為5W-30的美孚一號,官網對應傾點為-42。如果你所處的地區,冬季氣溫最低達到了-35℃,那麼就應該選擇極限溫度達到-42℃的美孚一號。至於南方的車主,其實不用很在意這個傾點數值。
至於傾點怎麼查,只要登陸賣機油的網站官網就知道了。不過切記,每個機油品牌不同,即便是同型號的,傾點也各有差異,千萬別當成統一指標。
對於最低溫度:
大部分北方汽車適合5W-40、5W-30型號的機油,而像東北零下幾十度的極端天氣來說,冬天更適宜0W-40或是0W-30型號的機油。
對於動態粘度:
因為100℃動態粘度的數值低些,能降低油耗並減少發動機噪音;而100℃動態粘度的數值高些,對於發動機在超高速運轉時有更好的保護。
所以,如果你只是日常市區駕駛,駕駛比較溫柔,建議使用100℃動態粘度低的機油產品,比如:5W-20、5W-30的;如果你喜歡偶爾和別人比比加速,非常喜歡激情,則建議使用100℃動態粘度高的機油產品,比如:5W-40的。如果是增壓發動機,機油消耗量比較大的話可以使用5W50的,誰讓渦輪增壓帶來了更多氧氣的同時,又讓發動機產生更高的熱量呢。
除了機油型號,機油的外包裝也標識著機油的等級。
「S」代表的是發動機使用的機油,後面的字母排序越靠後,則等級越高。但是這個等級並不是代表機油潤滑性更好了,只是機油能提供更好的排放。(溫度過高,燒機油或者高溫導致機油揮發是必然的。)
因為油液基礎不同,所以級別自然不同,但是這也僅僅限於排放。所以,千萬不要以為買SN級的油液會有更好的潤滑效果,兩者並無必然聯繫。但是排標比較嚴的車輛,應該選擇API比較高的機油。
那麼,應該如何選擇型號?
建議查看汽車說明書,不過如果是8年老齡的汽車,建議在原有粘度等級的需求上輕微提高。根據自己所在地區的環境情況和使用情況進行調整。
全合成、半合成、礦物油如何選擇?
之前廢話了一堆,也沒說怎麼選擇,那麼接下來我就不科普一些沒用的知識了,直接說怎麼選。說白了,機油品味就是怕選差了不好,選好了不合適,那就按照我下面的來。
1)什麼車適合全合成機油?
理論上來說,什麼車都可以用全合成。但是因為全合成比較貴,還有消耗也比較快,所以比較適合高富帥使用。那麼什麼車型建議用全合成機油呢?
帶有發動機增壓技術的車型,SUV和大排量轎車也最好使用全合成機油。
前者是因為渦輪增壓部件啟動後,發動機扭矩會暴增,發動機曲軸對於油膜品質要求更高,所以要用全合成機油。後者則是自重高,又大部分是大排量發動機,工作熱度高,所以需要保證機油穩定性,而全合成機油正好符合要求。
除此之外,全合成機油相對來說在低溫狀態下就有不錯的流動性,較稀。所以適用於車齡超過8年,裡程數20萬公裡以上的老款車型,而且建議在選擇上適當調高100℃粘性的標準線。
推薦:美孚一號、嘉實多極護、殼牌灰殼超凡喜力
如果只是城市駕駛,使用全合成機油可以每10000-12000公裡更換。
2)什麼車適合半合成機油?
半合成,我認為就是萬金油。什麼車都能用,因為本身有著全合成的優質,也有礦物油的經濟,算是一個不上不下的中等選擇,中層工薪階級,使用這種油就比較好的。比如:日系、韓系、法系等等,只要不帶渦輪增壓、不是大型SUV都可以選擇半合成機油。
推薦:美孚速霸2000、嘉實多磁護、殼牌藍喜力HX7(殼牌藍喜力還有一款專門針對日系電噴汽油發動機的機油HX7 AJ,所以開日系車的朋友,可以考慮使用這一款機油。)
如果只是城市駕駛,使用全合成機油可以每8000公裡或者半年更換。
3)什麼車適合礦物油?
礦物油就是經濟中的經濟品種了,適用於本身排放要求比較低的車型。例如幾萬元的微型、小型車和經濟型車。
推薦:殼牌黃喜力HX5、2、嘉實多金嘉護、3、美孚速霸1000
在正常情況下,礦物機油可以每5000公裡或每6個月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