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頭菇
猴頭菇又叫猴頭菌,也叫刺蝟菌;拉丁名:Hericiumerinaceus(Bull.)Pers。猴頭菇子實體為肉質,外形似猴子的頭,故名「猴頭」;鮮時全部白色,乾燥後為乳白色至淡黃色或淡褐色。肉質潔白,柔軟細嫩,清香可口,營養豐富,是著名的「山珍」,歷來是筵席上的名貴菜餚。現今超市、菜場都能買到,價錢也不貴,已經成為尋常百姓的家常菜。
猴頭菇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據北京食品研究所分析,100克猴頭菌幹品中含蛋白質26.3克,脂肪4.2克,碳水化合物44.9克,粗纖維6.4克,水份10.2克,磷856毫克,鐵18毫克,鈣2毫克,硫胺素(VB1)0.69毫克,核黃素(VB2)1.89毫克,胡蘿蔔素0.01毫克,熱量323千卡;含有16種胺基酸,其中7種是人體必需的胺基酸。中醫認為,猴頭菌性平味甘,有利五臟、滋補身體等功效,對消化不良和神經衰弱等疾病有一定療效,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及慢性胃炎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上海藥物研究所等報導,猴頭菌對胃癌和食道癌有效率為69.3%。許多醫院臨床試驗也表明,長期食用猴頭菌,許多癌症患者延長了生存期、提高了免疫能力、腫塊縮小了,顯示出較好的治癌效果。日本專家研究我國著名田徑教練馬俊仁給運動員的飲食中,一個最重要的食品就是餐餐都有猴頭菇,他們稱這就是馬家軍的秘密武器。用猴頭菌製成的中成藥「猴菇片」,無毒性,有治療胃癌、食道癌和其他消化道惡性腫瘤的作用。
猴頭菇肉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葷」之美稱,過去是極為難得的珍饈美味。其食法多樣,有素炒、葷炒、清燉、紅燒、蒸煮、放湯等。下面介紹猴頭菇的幾種烹調方法:(小提示:猴頭菇有一點淡淡的苦味,不必疑惑,切片後浸泡或在開水裡焯一下就可基本消除。)
1、香滷猴頭
①原料:猴頭菇100克,小香菇30克,筍片30克;清湯、料酒、醬油、味精、白糖、素油、麻油、桂皮、八角、陳皮、蔥、姜各適量。
②製法:猴頭及香菇先作預處理,並將猴頭批成厚片。炒鍋放素油燒熱,下蔥段、薑片、桂皮、八角、陳皮煸出香味後倒猴頭片、筍片、小香菇翻炒,放入清湯,加料酒、精鹽、味精、醬油、白糖,滷透後起鍋,挑出蔥段、薑片、桂皮、八角、陳皮,再淋上麻油即成。
③食療功效: 香濃可口,適合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輔助治療。
2、麻辣猴頭
① 原料:猴頭菇500克;花椒粉、豆瓣醬、醬油、味精、白糖、蔥、蒜末、辣油、胡椒粉、麻油、鮮湯。
② 製法:將鮮猴頭菇預處理後,切成片。將猴頭片放入鮮湯內煮一下,撈出瀝乾裝盤。將所有的調料兌成滷計,澆在猴頭片上即成。
③ 特點: 鮮嫩可口,川菜風味。
3、紅燒猴頭
① 原料:水發猴頭菇200克,水發香菇250克,雞蛋清2隻,玉蘭片25克。蝦仁25克;高湯、料酒、味精、精鹽、醬油、豬油、麻油、生粉、花椒、蔥、姜適量。
②製法:將猴頭菇切成5釐米長、1.5釐米寬的大片,加入高湯和調料上籠蒸透取出,瀝乾湯汁。用蛋清、生粉將蒸好的猴頭片拌勻,放在盤內,再上籠蒸20分鐘取出,將香菇剪蒂洗淨,切成大柳葉片備用。鍋內放熟豬油,放入花椒、蔥、姜煸出香味後揀出,將猴頭片、香菇片、玉蘭片、蝦仁一起下鍋,翻炒幾次後放入醬油、麻油、精鹽、味精,收濃湯汁,勾芡即可。
③ 食療功效:菜酥汁濃,鮮美可口。對胃癌、食道癌和其他消化道惡性腫瘤有輔助治療作用,適合長期食用。
4、清燉猴頭
①原料:幹猴頭100克(或鮮猴頭250克),水發口蘑50克,新茶5克,鞭筍頭100克,火腿肘少許;料酒、精鹽、味精、蔥段、薑片適量。
②製法:A.將猴頭預處理後,先批成厚片,再切成長3釐米、寬2釐米的長塊,放在砂鍋中間。B.將筍尖剖開,用刀輕輕拍松,與火肘同放在砂鍋內猴頭四周,並加適量薑片,然後將砂鍋放在火上,放入口蘑、清水、料酒,燒開後撇去浮沫,再用文火慢燉約1小時。在猴頭將要燉好前,取茶杯一隻,放入幾片茶葉,用沸水衝開,立即濾去不用,再衝入沸水泡2分鐘待用。揭開砂鍋蓋子,取出薑片,放入味精、精鹽,衝入茶葉(連汁),用勺將湯輕輕調勻,再蓋上砂鍋蓋,稍燉即可。
③食療功效:鮮嫩潤滑。適合胃、十二指腸潰瘍以及胃癌、食道癌和其他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食療之用。健康人常食有保健作用。
5、猴頭菇炒蛋
①原料:鮮猴頭菇250克,雞蛋4個,豬油1兩,蔥白半兩,精鹽、料酒、醬油、味精、肉湯各適量。
②製法:A.猴頭菇浸泡去苦味,擠幹水分後切成薄片;雞蛋打散;B.燒好熱鍋,放入豬油、蔥白,稍炸出香味時,加入猴頭菇片,用大火翻炒至八成熟,加入拌散雞蛋,添入適量豬油,和猴頭菇片一起拌炒,使蛋和猴頭菇片粘合在一起。最後加入少許肉湯,蓋上鍋燜片刻,加入精鹽、料酒、醬油、味精等拌勻起鍋,盛入盤中即可上席。
③食療功效:滋補營養,易於消化,適合胃、十二指腸潰瘍病人作食療之用,也適合胃癌患者輔助治療。
6、排骨清燉猴頭菇
①原料:鮮猴頭200克,鮮香菇兩朵,豬排205克,精鹽、料酒、味精各適量。
②製法:A.猴頭菇洗淨,浸泡去苦味,切片;再取香菇泡開切片;豬排骨洗淨切成小方塊;B.然後將香菇、排骨、猴頭菇一起放入鍋內,放湯適量,猛火煮開後,文火燉半小時,加入精鹽、料酒、味精等,溶化後盛入碗中即可上席。
③食療功效:口味鮮美,營養滋補,易於消化,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及慢性胃炎有較好的輔助治療效果,同時適合胃癌、食道癌患者的輔助治療。
7、黃芪猴頭菇湯(食療配方)
①原料:黃芪20克、當歸10克、紅花6克、猴頭菇100克、紹酒10克、鹽5克、蔥10克、姜5克、胡椒粉3克、小白菜100克、雞湯100克 。
②製法:A.猴頭菇衝洗後,放入盆內,用50℃溫水發脹,約30分鐘撈出,去蒂根,切成薄片;生薑、蔥切成片和段;小白菜洗淨,待用。B.黃茂切片,當歸切4釐米長的段,紅花洗淨,放入燉鍋內,加入猴頭菇、紅花、紹酒、鹽、姜、蔥、胡椒粉、小白菜,再加入雞湯。 C.把猴頭菇燉鍋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25分鐘即成。
③食療功效:補氣養血,補腦強身。心律不齊、氣血兩虛之心悸病患者最宜食用。每日1次,佐餐食用。
8、扒葷素猴頭
①原料:水發猴頭菇200克,水發冬菇250克,油菜心250克,熟雞腿兩個,芡粉40克,蔥段、薑片各10克;火腿、冬筍各三片,水香菇1個,雞蛋清兩個;豬油125克,鹽6克,味精1克,料酒15克,白湯4勺。
②製法:A、發好的猴頭片成坡刀大片,放在碗內,加鹼少許,添入開水,用盤扣住;停10分鐘,用手一掐,猴頭脆嫩,再用涼水多淘幾次,出淨鹼味,用淨布搌幹。B、蛋清、芡粉放碗內,加鹽少許,攪成白糊,將猴頭放入疊勻,一片一片放開水鍋內滑制。見猴頭髮亮時,用漏勺撈出,濾淨水分,放在盤內備用。C、將發好的香菇去掉柄,大的片成坡刀片,小的不動,用滾開湯剎透撈出;油菜心去根抽筋,放在開水鍋內煮熟,撈在涼水內淘涼;雞大腿去骨切成4.5釐米長的4條。D、將鍋墊坐在扒盤內,上襯冷布一塊,火腿在冷布上搭成三個夾角;冬筍片放在火腿的三個空隙內;香菇刻成花字形,黑面朝下,放在當中;猴頭呈圓形排在香菇上,雞肉條頭頂猴頭擺在三個夾角內,各排四條;冬菇:油菜插花排在雞肉條中間,排齊擺圓;將不成刀口的碎料墊在中間,稍高一點。E、鍋放在火上,添入豬油,油熱時下蔥段、薑片,炸黃撈出,隨下入白湯,將鍋墊放入鍋內用盤扣好,加入適量作料,用文火扒制10分鐘。見湯汁乳白色,嘗好味道,去掉冰盆,用漏勺託著鍋墊,合在扒盤內,揭去冷布,將湯澆在菜內即成。
③特點:湯汁乳白,菜色花豔,濃鮮味美,營養豐富。
9、翡翠猴頭蘑
①原料:水發猴頭蘑200克,料酒10克,雞脯肉150克,蛋清50克,火腿25克,蔥15克,木耳25克,姜15克,油菜25克,香油10克,精鹽2.5克,澱粉10克,味精2.5克,雞湯150克。
②製法:A.將猴蘑改刀切片,擠淨水分,沾蛋清入沸水氽透,碼入大碗中,加精鹽1克、味精1克,添雞湯,蔥、姜切末放入,上籠蒸40分鐘。B.將雞脯肉砸成泥,木耳、火腿切末,油菜擠出汁液。將油菜汁滴入雞泥中,加火腿、木耳末、蔥、薑末和焯過的油菜心,加雞湯50克,澱粉5克,調合成餡,裝入10個小酒盅,上籠蒸5分鐘。C.將蒸好的猴蘑控淨湯汁,扣入盤子中間,四周擺放用雞泥製成的翡翠丸子。起勺添雞湯,加精鹽、味精,淋香油,澱粉勾芡潑在丸子上即成。
③特點:蒸製的翡翠猴頭蘑,色彩美觀,黃綠相映,形如翡翠,滑嫩鮮美。
10、鳳脯猴蘑砂鍋
①原料:水發猴頭500克,精鹽2.5克,雞脯肉500克,味精10克,乾貝50克,料酒15克,火腿100克,雞油15克,冬筍100克,毛薑水10克,腐竹100克,蔥姜油75克,奶湯1.5公斤,熟豬油1公斤。
②製法:A、將猴頭蘑洗淨、擠幹,改刀成火鐮片;將雞脯肉切成三角塊;將乾貝去筋洗淨,火腿切成片,冬筍用刀拍松、掰成塊,腐竹洗淨掰成段;B、將乾貝、腐竹段、冬筍塊分別用沸水氽透,撈出放入砂鍋中;C、起炒勺,放入熟豬油燒至七成熱,將猴頭蘑推入,炸至金黃色,撈出,濾淨油,放入砂鍋中;起炒勺,放入熟豬油燒至七成熱,推入雞脯肉,炸至金黃色,撈出控淨油,放入砂鍋中,將火腿片也放入砂鍋中;D、起炒勺,放入蔥姜油燒至四成熱,加入料酒,添入奶湯,加精鹽、毛薑片、開沸後去浮沫,待湯翻白後倒入砂鍋內。將砂鍋端到灼熱的生鐵爐板上,待猴頭蘑、雞脯肉燉至軟爛後、去浮沫,淋上雞油即成。
③食療功效:原湯原味,肉嫩鮮香,營養豐富,祛病滋養。適合消化道潰瘍患者和消化道癌症患者長期食療之用。
11、乳油燉猴頭
①原料:水發猴頭400克,熟雞脯肉100克,青菜心50克,蛋清1個,芡粉40克;水發香菇25克,冬筍(劈柴塊)50克,豬油75克,白湯5勺,味精,料酒15克,鹽6克。
②製法:A、洗淨的猴頭切成1.5釐米厚的大片,用刀拍一下,撕成劈柴塊,放在白開水湯鍋內剎透撈出,用布搌幹。蛋清、粉芡放在碗內,攪成糊狀,將猴頭放入攪勻,放開水鍋內滑透撈出。將雞脯肉用刀拍一下,撕成劈柴塊,用猴頭、配菜放在一起。B、鍋放在火上,擦淨,添入豬油,對入白湯,加入味精、料酒、鹽薑汁,將猴頭、雞脯肉及配菜同時下鍋,在武火上燉製;見汁濃時,調好味道,盛在海碗內。菜心用開水湯冒一下,搭在上邊即成。
③食療功效:湯乳白,菜翠綠,鮮濃香,菇脆嫩,是滋補健身之佳品,也是胃、十二指腸潰瘍和慢性胃炎患者的食療佳餚,對消化道腫瘤患者是食療美食。
12、水晶猴頭
①原料:鮮猴頭菇200克,水發香菇100克,熟火腿50克,瓊脂、芫荽(香菜)葉各少許;雞湯、料酒、精鹽、味精、醋、蔥、姜各適量。
②製法:A、將鮮猴頭預處理後,批成薄片,放在碗中,加少許雞湯,再加料酒、精鹽、味精、蔥段、薑片,上籠蒸爛取出,濾出的湯汁另盛碗內。B、取小湯碗1隻,碗底抹油,將熟火腿切成菱形片,排放在碗底,成花朵形,芫荽(香菜)葉用開水燙後放在火腿花朵四周,再將蒸好的猴頭片碼入碗中。C、炒鍋上火,倒入蒸過猴頭片的湯汁,倒入瓊脂燒透後,加料酒、精鹽、味精,沸後撇去浮沫,出鍋澆在猴頭碗中,涼後放入冰箱,凍1小時左右取出,反扣入圓盤中央,即成水晶猴頭。D、香菇去蒂洗淨,瀝乾水分,待炒鍋放油燒熱,下蔥白、姜煸炒出香味後,放入香菇,加醬油、白糖滷透,淋上麻油,翻炒一下出鍋,涼後圍放在水晶猴頭四周即成。上桌時需備醋和薑末。
③特點:晶瑩剔透,猴頭菇片若鑲嵌在水晶中;
13、八仙過海
①原料:水發猴頭菇150克,鮮金針菇50克,海蜇100克,青菜心50克,珍珠魚元25克,白蘑菇15克,雞清湯750克,精鹽5克,味精1克,熟豬油1克。
②製法:A.海蜇用開水燙後成蜇花,用清水泡發至酥,猴頭蘑150克焯水,撈出,金針菇50克洗淨切成段,蘑菇一切為二,綠葉菜50克洗淨,待用。B.鍋上火,放入雞清湯750克,投入猴頭蘑、金針菇、蘑菇、綠葉菜、魚元25克,燒開,撇去浮沫,加精鹽5克,味精1克,起鍋倒入裝有海蜇花的碗內,點入熟豬油1克即成。
③特點:湯清味醇,香鮮適口。如仙宴之湯菜。湯清澈見底,有如海底水晶宮,眾仙(群菌)五彩繽紛,各顯神通。
14、斧劈猴頭山
①原料:發好的猴頭250克,淨雞肉100克煮熟切成小丁,熟火腿150克,雞蛋白6隻,水發香菇50克也切丁,醬蝦仁100克,筍50克切成筍丁,精鹽15克,味精2克,紹酒15克,溼澱粉25克,素油75克,小蔥10克切成花。
②製法:A、鍋內放油50克,燒熱後把切好的雞丁、筍丁和香菇丁一起放入鍋炒,放鹽10克,味精1.5克,然後裝盤分成兩堆;B、把雞蛋白打成泡沫放在炒好的兩頂上做成山形,上蒸籠蒸1分鐘左右取出;C取雞湯150克並放上猴頭,放味精0克,精鹽5克,勾芡後澆在雪山上面,150克熟火腿切片放在雲山中並放上蔥花。
③特點:潔白多味,色澤鮮豔,形象如猴頭在山劈斧。
15、猴頭菇肉片
①原料:猴頭菇鮮品或幹品水發300克(選料時宜選八成熟,菇體豐滿結實,刺毛稍短,若太老刺毛較長的就有苦味,僅用於製藥),豬瘦肉100克,豬油、精鹽、醬油、白糖、溼澱粉、花椒水、蔥段、薑片、蔥末、薑末、味精各適量。
②製法:A.將猴頭菇洗淨,去掉老根,削去老皮和毛洗後,切成長4cm、寬1cm的簿片,放入開水鍋內燜1個小時;B.將豬肉切成片,放入開水內氽一下撈出,洗淨;C.將猴頭菇片放入盆內,加入豬肉片、蔥段、薑片、添湯適量,上屜蒸30分鐘取出,棄去蔥、姜,取出豬肉作別用;D.將炒勺置於火上,加豬油燒至六成熟,即將猴頭菇片下入油中炸一下,倒在漏勺中控淨油待用;E.原炒勺內留底油,用蔥、薑末熗鍋,放入猴頭菇片、肉片,加醬油、精鹽、花椒水、白糖翻炒,添入適量湯,加味精,勾芡後淋入香油,出勺裝盤即成。
③食療功效:營養豐富,易於消化,鮮香入味,滋補佳餚。是胃、十二指腸潰瘍和慢性胃炎患者的食療佳品,也是消化道腫瘤患者是食療美食。
16、雲片猴頭
①原料:幹猴頭100克,香菇50克,冬筍50克,黃瓜皮50克,清湯150克,溼澱粉100克,火腿100克。
②製法:A.幹猴頭在溫水中浸15分鐘,擠淨水分切片;B.其他原料均切成片;然後層次相間擺成三排於碗中;C.另取一碗把料酒、醬油、清湯調勻,澆在排好的猴頭的碗內,上籠旺火蒸1小時,倒出湯汁(留用)翻扣在盤內;D.將湯汁放入炒勺內,用中火燒沸再加入味精、溼澱粉,勻澆在盤內猴頭上即成。
③特點:此菜鮮嫩,味清香,因有紅、黃、綠、白、黑五色,似雲層,故名雲片猴頭。
17、雞汁猴頭湯
①原料:鮮猴頭菇200克(約10隻),熟火腿50克(切10片),小菜心10棵,火腿骨少許;雞湯、料酒、味精、精鹽、蔥、姜適量。
②製法:A.在預處理過的雞頭光面劃幾刀,與火腿骨一起放在雞湯鍋裡燉爛;B.將10棵小菜心下開水鍋裡燙一下,放入猴頭、火腿骨的雞湯鍋裡燒開,加味精,然後取10隻小湯碗,每隻碗裡各盛一隻猴頭、一棵菜心、一片火腿片,並把鍋內雞汁分別倒入小湯碗裡即成。
18、猴頭鍋巴湯
①原料: 猴頭150克,水發香菇50克,熟雞肉100克;火腿肉25克,鍋巴200克,雞湯、素油、味精、精鹽、料酒、胡椒粉、蔥、姜各適量。
②製法:A.將猴頭洗淨瀝乾水,與香菇、熟雞肉、熟火腿肉分別切成薄片;B.鍋燒熱放素油,先下蔥姜煸出香味,倒雞湯並撈出蔥、姜、放入猴頭片、雞肉片、香菇片、火腿片,加入料酒、精鹽、味精燒沸後,撒入少許胡椒粉,起鍋倒大碗內;C.鍋內放油燒至九成離,倒鍋巴,炸至金黃色撈起,裝入另一隻大湯碗內,與湯料一起上席,食時把湯料傾於鍋巴上即可。
19、鳳爪猴頭湯
①原料: 水發猴頭150克,雞爪10隻,熟火腿10片;雞湯、料酒、精鹽、味精、胡椒粉、蔥、姜各適量。
②製法:A.雞爪下沸水鍋燙一下,撈起洗淨;B.鍋內放清水,加蔥、姜,將雞爪下鍋燉熟,取出折去骨頭,保持完整爪形; C.取砂鍋一隻,放入猴頭,加入雞湯,再加蔥、姜、料酒上火燉爛,再放入雞爪、火腿片、精鹽、味精、胡椒粉即成。
20、釀猴蘑大蝦
①原料:水發猴頭蘑100克,鮮對蝦200克,雞脯肉150克,蔥絲15克,薑絲15克,白糖1克,醋5克,精鹽2.5克,雞湯250克,蛋清25克,味精5克,熟豬油1公斤,番茄醬25克。
②製法:A.將水發猴蘑洗淨,擠幹水分,用片刀劈成大薄片。將雞脯肉剁成肉泥,加精鹽1克,味精2克,雞湯少許,合成稀泥,抹在每兩片猴蘑片中間,入籠蒸5分鐘,取出,擺在魚盤內的四周; B.將大蝦洗淨、去皮、去頭,抹刀摘除蝦線,改刀成蝦丁,用蛋清抓糊。起勺,放入熟豬油燒至五成熱,將抓糊的蝦丁撥入滑透撈出,瀝淨餘油;C.起勺,加入熟豬油燒熱,用蔥、薑絲炸鍋,添雞湯,投入滑過的蝦丁,加白糖、醋、番茄醬、精鹽、味精等,穩火中焯至汁濃時,淋明油出勺,倒入魚盤中間即成。
③特點:釀猴蘑是將主料挖空或切成蛤蟆口片,中間夾餡,然後用蒸、和炸的方法進行烹製。釀猴蘑大蝦,造型別致,清淡鮮嫩,酸甜可口。
21、猴頭佛珠
①原料:鮮猴頭菇200克,鮮白蘑菇100克,水發黑木耳100克,菠菜100克,老豆腐200克,薑末、蛋清、鹽、料酒、鴿精、水澱粉、幹澱粉各適量。
②製法:A.將猴頭菇改刀成片,加鹽、鴿精、幹澱粉、蛋清醃製上漿; B.菠菜、蘑菇、豆腐剁成泥,與蛋清、幹澱粉、鹽、姜、鴿精拌勻;C.上述原料製成球狀,入油鍋炸熟撈出;D.鍋中留油,入姜、料酒、鴿精、猴頭菇、鹽、水翻炒成熟後裝盤;E.炸好的球入鍋,加水澱粉勻芡,撈出後擺在猴頭菇四周。
③食療功效:清鮮美味、收斂溫補。消化道潰瘍、腫瘤病人最適宜作輔助治療之用。健康人食之滋補強身,且是美味享受。
(韓省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