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正在進行中,目的是掌握中國的人口分布狀況,為今後的經濟決策提供數據參考。4大超級城市,3大巨型城市,7大特大城市將領頭中國城市新格局!
一、城鄉人口分布
城鎮化率是非常重要的人口數據和經濟指標,對城市用地、基礎設施建設、公共設施建設等有指導作用。 中國城市化率紅線在70-75%之間,達到65%的話,城市的擴張應該馬上停止,防止人口外流浪費很多城市基礎設施。
二、城市人口分布
人口是城市發展的生命線。 曾經城市人口穩步上升,但現在恢復得更合理,許多城市的人口增加放緩,甚至減少。 不知道人口分布的話,可能買不起房子,醫院裡可能沒有患者,學校裡可能聚集不到學生等,都是自願大浪費。
三、城市間的人口競爭
人口增長放緩、停滯已經是一大趨勢,中國人口最快在2025年,最晚在2027年進入下行通道,人口地區之間的平衡被打破,預計搶奪戰爭將在全國範圍內爆發。 更多大城市的人口出生率持續下降,最典型的是上海,2020年上海戶籍的出生人口減少了9.2萬人,死亡12.5萬人,戶籍人口減少了3.3萬人。 從格局來看,到2030年有一半的城市,人口開始負增長。 未來人口對經濟的貢獻率更明顯,未來上演的人口爭奪其實為城市構建了美好的未來。
四、城市等級
30年前,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劃分標準還在市區人口分別達到100萬、300萬,現在30年過去了,100萬城市不及三線,新城市的等級標準也應該合理調整。 根據人口、GDP的情況,分為超級城市、國際化城市、巨大城市、特大城市、準特大城市幾個級別,標準分別如下。
超級城市(世界一線城市)市區的常住人口在2500萬人以上。 GDP在5000億美元以上(紐約、東京、洛杉磯、倫敦、巴黎、芝加哥、休斯頓、上海、北京符合條件。
超級城市(世界1.5線城市)市區的常住人口在1500萬人以上。 GDP在3000億美元以上。 中國深圳,廣州屬於這個班。
巨大城市(世界1.5線城市):市區常住人口1000萬人以上。 GDP在2500億美元以上。 中國成都重慶武漢符合條件。
特大城市(世界二線城市):市區常住人口500萬人以上,GDP 1500億美元以上。 中國天津、南京、蘇州、杭州、青島、鄭州、西安符合要求。 準特大城市(世界二線城市):市區常住人口400萬-499萬人,GDP在1000億美元以上。 中國長沙、瀋陽、合肥、濟南、東莞、佛山、大連、廈門、寧波、無錫、哈爾濱、長春等屬於這一列。
之後也是大城市(市區常住人口150萬-399萬人)中型城市(市區常住人口50-149萬人)中小城市(市區常住人口20-49萬)小城市(市區常住人口3萬~19萬)町(市區常住人口5000-2.9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