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號帳篷,兩人,21號帳篷,三人……」凌晨一點,敦煌鳴沙山月牙泉附近的一家露營基地裡,老闆東哥正在進行當夜的露營住客最後清點,而在太陽即將升起的白日裡,這家沙漠露營基地又要迎來120多位新的客人,今年敦煌沙漠露營的迎客「春節檔」,整整遲到了9個月。
    
    夜晚的沙漠露營基地 程曉琳 攝
    遲到了九個月的敦煌旅遊「春節檔」
    從某知名酒店住宿預訂平臺上輸入「敦煌沙漠露營」關鍵詞,得出120餘條露營基地搜索結果。 在10月4日當晚,有超過40家露營基地顯示「已訂完」。
    東哥告訴記者,在這個國慶黃金周假期,該沙漠露營基地遊客預訂率都會佔實際基地承載量的90%甚至更多,「有一兩天我們甚至連被褥都發光了,後來我們把幾個工作人員自己的被褥也給遊客們使用了。」
    東哥經營的這家沙漠露營基地,距鳴沙山月牙泉僅4公裡。國慶期間訂單火爆,每天可接待150多位遊客露營,也達到了疫情以來的接客量峰值。「今年國慶假期長達八天,遊客量非常大,我們營地基本每天的露營名額都預訂滿了,客人來自全國各地,甚至還有外國友人也來我們這兒露營。」
    敦煌沙漠露營基地所經歷的行業寒冬,一直持續了大半年。而這個國慶假期,是敦煌旅遊業的回春之日。
    「疫情以來,我們沙漠露營基地的遊客量大減,我們整個營地的工作人員在疫情期間基本都回家另謀生路了,一直到暑期敦煌旅遊才慢慢回暖,今年國慶是今年的第一個客流量高峰期,我們的工作人員又都回來了,小馬回來的那天,開著停了幾個月的沙地摩託在沙山上兜了好幾個來回,可高興了。」東哥說道。
    「師傅,我們在敦煌博物館這裡,一行四個人,現在可以來接我們嗎?」下午四點半左右,露營基地的司機師傅已經蓄勢待發,準備前往市區接遊客來露營了,往返是一輛公交巴士,可以乘坐15-20人。
    「為了給遊客最全方位的服務體驗,也是為了讓我們家露營口碑更好,我們為遊客提供『一條龍』服務。」東哥所說的「一條龍」服務,主要包括露營來往接送、沙漠越野摩託、滑沙、自助晚餐、帳篷住宿配套服務、煙火表演等,「國慶假期期間的定價稍微便宜一點,人均200元,要是冬季來,可就不是這個價錢了。」東哥笑道。
    
    露營基地的星空 沙漠露營基地老闆、外號東哥供圖
    「來沙漠露營,是一件充滿儀式感的事情。」
    「坐穩了,抓緊把手,走嘍~」越野摩託司機小馬叮囑後座的兩位遊客坐穩,然後一腳油門踩到底,摩託瞬間「飛」上沙山,風夾雜著細沙揚起一片「沙霧」,而摩託下山更是讓遊客尖叫不已,摩託快速飛馳衝下山,讓身體瞬間感到失重,再加上兩個大轉彎,刺激程度與過山車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沙山上跳躍的遊客 沙漠露營基地老闆、外號東哥供圖
    遊客們來露營的過程中最充滿儀式感的一件事,就是站在沙山上,看日出日落,雲捲雲舒。
    來自北京的小張一家三口是頭一回來沙漠,也是第一次來敦煌,「平日裡覺得十分遙遠的沙漠真切地出現在眼前,我似乎穿越到了千年前的沙漠商隊中,敦煌帶給我的除了震撼,還是震撼。」
    
    沙漠日落 程曉琳 攝
    敦煌的清晨,伴隨著悠揚清脆的駝鈴聲,一輪紅日從山間緩緩升起,沙山披上了一層金色紗衣,宛若初晨梳洗已閉明媚出閣的少女,而日落時分,橙色的餘暉愈發濃烈,天盡頭,山、雲、沙一色,駝鈴再響起,將千年的時空交錯重疊,凝聚在每一粒沙中,撲面而來。
    「人生短短幾個秋啊,不醉不罷休,東邊兒我的美人哪,西邊兒黃河流,來呀來個酒啊,不醉不罷休,愁情煩事別放心頭。 」 晚餐期間,老闆東哥和其他幾位露營基地工作人員在一旁的小舞臺上給遊客們即興演唱了歌曲,沙漠夜晚的氣溫直逼零度,但露營基地遊客的熱情愈發高漲了起來。
    天色完全暗下來的時候,夜空中的星星便紛紛登場了,星空下,東哥組織著遊客們一起圍繞著篝火放煙花、打鐵花,煙花先是一道光柱嗖地升空,而後在空中碎裂出血紅的、翡綠的、金黃的光片,照亮了一方沙土,也照亮了遊客們的瞳孔和笑容。
    
    露營基地打鐵花表演 沙漠露營基地老闆、外號東哥供圖
    「在這裡,東哥就是一個代號。」
    點起帳篷頂上的星星燈,在帳篷裡放入礦泉水和幾包月餅,在遊客們還在狂歡的時候,東哥已經組織幾個工作人員將一個個帳篷中風吹進來的沙子打掃乾淨,「今年國慶和中秋正好撞在一起了,很多遊客來到異鄉敦煌過中秋,我們把大家當作親人朋友,儘可能多替遊客們著想。」
    「東哥,能多給我們拿床被子嗎,夜裡實在太冷了。」「東哥,我們帳篷的燈不亮了,能換一個嗎?」「東哥,有充電寶嗎,我們手機沒電了。」
    大部分遊客來沙漠露營都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晚上十一點左右,沙漠露營基地叫「東哥」的聲音此起彼伏,敦煌晝夜溫差可達十五度,晚上的沙漠寒風陣陣,有些遊客便耐不住性子急了起來,東哥看起來倒是很鎮靜,遊刃有餘地解決遊客們提出的各種問題要求。
    「東哥就像是一種代號,客人朋友們叫東哥我們都會答應著去幫他們解決問題,這個時候我們都是東哥。」另一名工作人員小馬說道。
    露營地逐漸安靜下來的時候,已是凌晨十二點半。一些遊客還在帳篷外的沙丘上拍星空照,東哥看到後便主動上去幫忙,「來把手機給我,我來給你們拍漂亮的照片。」說罷,便指導遊客擺出各種pose拍照,「來,身體再轉過去一點點,哎,好嘞,手指尖正好指著一顆星星。」
    為了找到合適的角度,東哥甚至匍匐在沙地上拍照,拍完後東哥拿起他的手機給記者展示以往給遊客們拍的星空照片,「你看,這幾位是海南來的朋友,這個是內蒙來的一對情侶,來我這兒拍星空的人,都會很幸福的。」
    
    東哥給遊客們拍的星空圖 沙漠露營基地老闆、外號東哥供圖
    入夜,帳篷中傳來遊客們酣睡的呼嚕聲,一旁還有零星的幾頂帳篷亮著燈,遊客們還在聊天,東哥和工作人員便過去低聲提醒遊客小聲交談以免影響其他遊客休息。「您這邊小點聲兒哈,這邊的朋友已經睡下了,這小夥子要是醒了暴脾氣上來,咱可不一定攔得住啊,您也早點休息吧,養足精神明早起來一起看日出。」東哥半是打趣半是嚴肅地說道。
    深夜,巡查完各頂帳篷,東哥和工作人員慢慢走回自己的營地,「今晚小馬值夜班,明天又來一百多個客人朋友,我們得好好招待,今天的晚餐客人反應有些菜品很快就沒了,明天得多備一些,明天新到一批被褥,爭取明天下午給各個帳篷送去。」
    此時,已是凌晨一點半,「不早嘞,得歇下啦。」東哥抬頭望了一眼已升到頭頂正上方的月亮,繼續向前走去,一步一個腳印,手電筒燈光下,腳印深深地印在沙地上。
    
    清晨的沙漠露營地 程曉琳 攝
    第二天清晨7點50分,陽光如約在沙山上升起,伸手摸了一把帳篷的內壁,凝結的露水已將帳篷打溼。
    東哥早早地起來吆喝著提醒遊客們起來看日出,司機師傅也早早地將車停在營地門口,看完日出,遊客們又背起行囊踏上旅途去往遠方,沙漠露營地裡又慢慢重歸平靜,東哥駐足在門口,在用力揮手向遊客們告別,也在等候著,新的敦煌的夜。
    指導老師:韓亮
    文字:程曉琳
    圖片:程曉琳、沙漠露營基地老闆(外號東哥)供圖
    採訪者:程曉琳、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