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標:
掌握唱名的概念掌握首調與固定調的概念與各自優勢在介紹五線譜的大調調號前,我們還要先來說一下簡譜上的調號,說到這個就不得不說起另一個概念:唱名。
我們講過了音名(「從0學五線譜」2. 音也有專屬名字嗎?),也就是所謂的CDEFGAB,不過在五線譜也好,簡譜也罷,我們都看不見這些字母直接寫在樂譜上,而是經過學習,知道五線譜的線和間與音名的對應關係,那麼簡譜上除了開頭的1=X寫了CDEFGAB,全篇只有數字,那簡譜裡總不能每次都根據1=X來推出234567的音名吧?
於是便有了「唱名」這個概念。
其實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音名和唱名的概念只接觸過唱名,也就是通常所說的「do, re, mi, fa, so, la, si」分別對應簡譜裡的1234567(牛津詞典裡記作「doh, ray, me, fah, soh, lah, te」),而我們已經學過「音級」的概念了,事實上這些數字對應的就是對應大調裡的7個音級,所以看簡譜的好處之一就是:明確音級
那麼7究竟是唱si還是唱ti呢?
事實上,許多人從小接受的音樂教育老師都說唱si,正所謂「錯的人多了就成了對的」,那究竟對不對呢?
小編認為無傷大雅。如果想「標準」點,就唱ti吧~唱si也不錯。
那麼還是讓我們介紹一下更合理的唱法和理由吧!大家可以看到再牛津字典裡第VII級音是記作te (ti)的,而我們已經知道一個八度內有12個半音,也就是鋼琴一個八度內,黑白鍵共有12個,如果說白鍵的1234567唱了do, re, mi, fa, so, la, si,那麼變化音如何唱呢?
小編給出2種方式:
1)無視變化音,只看基本音名。
也就是說無論是升F還是降G,統統按照do, re, mi, fa, so, la, si來唱。
2)7唱ti,升音唱-i,降音唱-e
可以看到七個音級都是不同的輔音字母,即 「d, r, m, f, s, l, t」,從這個角度看,7唱ti不唱si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具體唱名見下表:
除了降2唱ra之外,其餘升音均唱-i,降音均唱-e,這是半音階的唱法,一下子又多了10個名字,估計除了專門學音樂的同學,一般大眾是需要相當一段時間去消化的。不過既然讀了本文,小編希望大家增加這個知識儲備,至於實際使用與否,那就隨緣啦~
不過因為si和5的名字重複了,所以還是建議大家以後吧7唱作ti吧!
那麼,既然介紹了唱名,就要來介紹一下另外一對概念,首調與固定調,我們先來看下面這張《蟲兒飛》的簡譜-五線譜對照:
我們可以看到,五線譜上的音是實際的音名,第一小節依次是:A-A-A-降B-C,而下面簡譜的數字是對應的音級。那麼就有兩種唱法:
1)唱「音級」
即全部按照數字唱,也就是說其實do-re-mi-fa這些唱的是「音級」,也就是唱作:mi-mi-mi-fa-so-mi-re;
因為do是移動的,隨選擇的調變化,所以這便是「首調唱名法」。
2)唱「音名」
無視音級,只看音符在五線譜的位置如何,然後按照C大調的音級音名對照關係,C-do,D-re,E-mi,F-fa,G-so,A-la,B-ti (si) 來唱。也就是唱作:la-la-la-si-do-la-so;
因為do是固定的,無論什麼調,都唱的是C這個音,所以這便是「固定調唱名法」。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如果我們看簡譜,那麼用「首調」就方便得多,因為唱的是數字和音級,調號也用數字和字母1=X方便地給出,而我們本系列的文章主要介紹「五線譜」,那麼音級自然不易從五線譜上直接讀出,要進行推算,所以五線譜中,唱音名的「固定調」就更加方便。
無論是哪一種唱名法,都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使用。小編希望讀者掌握兩者的概念,理解差異,懂得這些術語背後的原委,那麼對我們後續學習自然是裨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