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畫筆繪電影海報,孩子們這樣講述自己和中國電影的故事

2020-12-12 上觀

10月18日,第二屆「心繪電影」創意繪畫大賽頒獎典禮在上海電影博物館舉辦,獲獎作品在博物館四樓進行專題展覽。

隨著電影的回歸和疫情的陰霾逐漸散去,今年8月,在上海市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聯席會議辦公室的指導下,上海電影博物館攜手中國福利會少年宮、上海小熒星教育培訓有限公司共同啟動了第二屆「心繪電影」創意繪畫大賽。

本次比賽以「電影生活,創造美好」為主題,在全國中小學生範圍內徵集以電影為創意的繪畫作品,並邀請上海電影製片廠一級美術師胡宗擔任評委顧問。大賽共收到來自全國中小學生的500餘幅投稿作品。

主辦方介紹,去年第一屆海報設計大賽是為孩子們策劃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活動,今年的大賽則是把四史教育融入到比賽策劃當中,「電影見證、記錄,甚至直接參與了四史進程,孩子們通過重溫這些優秀的電影作品,再用自己的畫筆來描繪電影藝術的魅力、講述自己與電影之間的故事,記錄人民建設小康社會的點點滴滴。」包括《黑貓警長》《小兵張嘎》《流浪地球》《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等不同時代的優秀作品,都出現在了這批作品中。

本次創意繪畫大賽也是上海電影博物館今年繼開展「童聲傳情」、「 2020電影藝術拍攝實踐夏令營」、「SFM小音雄創造營」後推出的又一大研學活動。由於疫情原因,今年上半年博物館多項活動計劃被迫中止,但博物館積極拓展線上渠道,利用豐富的電影資源和教育資源,為孩子們帶來全年持續不斷的研學項目。此外,博物館還以電影為核心,不斷豐富研學形式,通過朗誦、電影表演拍攝、電影配音、創意繪畫等不同的形式,讓孩子們在電影藝術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和創造力,同時注重寓教於樂,引導中小學生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厚植家國情懷。

未來,上海電影博物館將繼續秉持「電影博物·看世界的可能」的理念,為孩子們帶來內容豐富、形式創新、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育活動,用電影豐富孩子們的文化生活。

相關焦點

  • 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講述幕後故事
    原標題: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講述幕後故事 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正在全國熱映中。《金剛川》的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定檔12月18日。 《我們和〈金剛川〉》由田羽生擔任總導演,王曉蒙執導,主要講述了電影工作者在拍攝電影《金剛川》過程中的幕後故事。
  • 國外設計的藝術性極強的電影海報,上世紀電影海報百圖欣賞(4)
    電影宣傳畫是造型藝術的畫種之一。隨著電影事業的蓬勃發展,這一畫種以它巧妙的構思、強烈的色彩,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效果和風格。每幅電影海報的設計,從構圖的安排、意象的運用、色彩的搭配、留白的體現……通過虛實、朦朧、含蓄的表達方式創造出最佳的境界, 受到人們的喜愛。
  • 搭建優質交流平臺 用電影講述現代中國故事與價值觀——訪第41屆...
    新華社開羅12月1日電專訪:搭建優質交流平臺 用電影講述現代中國故事與價值觀——訪第41屆開羅國際電影節評委秦海璐  新華社記者吳丹妮 李碧念  剛剛閉幕的第41屆開羅國際電影節評委、中國演員秦海璐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現代中國故事與價值觀值得用電影記錄和講述,應搭建優質交流平臺與更多國家和地區互學互鑑
  • 2020年15佳電影海報,美學與信息量並重,國產電影無一入選
    《厄瑪》(Ema)這是一部智利電影,影片用張狂的音樂風格輔以絢爛的畫面,講述一個家庭在一次收養後分崩離析的故事。海報很好地映射了影片的風格,忠誠與背叛、躁動與平靜、母性與淫亂,種種矛盾都展現在背景的巨大火球中。
  • 2019~2020年度世界和平海報十展區作品徵集活動啟動|孩子們用畫筆...
    而少年兒童作為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尤其能夠代表我們對和平的展望和希冀。8月17日上午,中國獅子聯會2019_2020年度全國少年兒童世界和平海報十展區作品徵集活動在重慶日報報業集團3樓報告廳舉行了盛大的啟動儀式,本次活動啟用了兩個小朋友用中英文雙語主持,旨在讓大家一起用畫筆呼籲和平,讓全世界小朋友一起為和平吶喊!
  • 電影《逆生·致親愛的小孩》發布海報 逆生·致親愛的小孩劇情簡介
    影片講述了留守兒童長期無法與父母團聚及流浪尋親的感人故事,發布的兩款海報分別從孩子與成人角度詮釋了兩代人對於親情的守候和無奈,直擊人心催人淚下。常年守候盼不來全家團聚 孩子們攜手流浪千裡尋親  《逆生·致親愛的小孩》講述了劉村在撤點並校後,村裡的留守兒童上學困難又被鎮上的老師誤解,孩子們心裡委屈又思念父母,無奈之下結伴流浪千裡尋親的故事。影片聚焦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社會群體與父母的親情羈絆,孩子可憐父母無奈,箇中辛酸令人唏噓教人深思。
  • 電影海報中的一帶一路 市民打卡經典電影海報展
    與《指環王》裡的「咕嚕」打個招呼,和「瑪麗蓮·夢露」「施瓦辛格」「李小龍」來一次親密合影,用一百多年前的石板印刷機親手印刷屬於自己的海報,驚豔於奧黛麗·赫本在《羅馬假日》裡與派克一起騎過的摩託車,穿上雨衣演繹一段《雨中情》……品鑑海報,觸摸百年電影流變軌跡,世界就在尺寸之間。
  • 一半中國電影海報都是他的設計作品:世界級的中國風
    但是,作為一位世界級的電影海報設計師(有人評價他為「中國排名第一」),他所設計的電影海報,相信大家一定看過。黃海生於福建,廈門大學美術系畢業。後來進入電視臺當過新聞記者,工作三年後,黃海想去外面世界看看,於是辭職到了廣告的「黃埔軍校」——北京奧美。也是在這裡他結識了他的「恩師」——臺灣著名的文案大師劉繼武先生。
  • 用101分鐘愛上這個世界!電影《崖上的波妞》曝內地首款海報
    她和宗介間即便面臨困境也堅定勇敢的「雙向奔赴」,正是歷經2020這一年的辛苦,不少觀眾想向身邊最重要的人傳達的情感。影片也因此成為各個年齡層都適宜觀看的「最甜」跨年電影。自官宣定檔以來,影片收穫了超高關注度:迅速斬獲微博平臺雙熱搜;定檔消息單條微博轉發近萬次。更引發萬千網友「每年一部宮崎駿」的觀影邀約潮。
  • 老電影中旗袍原版現身上海 8部電影講述滬港「雙城」故事
    人民網上海11月2日電    旗袍是摩登上海的符號,她雕塑著時髦的身體,講述著摩登的故事,構建了老上海的現代化消費圖景。還記得老上海和香港電影中那些搖曳生姿的旗袍嗎?11月2日,夏夢、張曼玉、林青霞、繆騫人、王祖賢等銀幕女神,在各自電影代表作中穿過的旗袍,華美亮相上海電影博物館。
  • 電影海報的設計套路!
    文/張健 縱觀電影海報的發展歷史,在其設計上也不是無章可循的,一些典型性的表現方法和藝術特色應用得十分廣泛。而主體人物通常是人們所熟知的明星大腕,又增強了觀眾的吸引力和觀賞欲望。例如:特工佳麗講述的是一個美國聯邦調查局女探員格雷西為執行臥底任務而參加選美比賽的故事。在其海報中,格雷西身著選美禮服大腿處卻別著手槍的形象,充分地展現了影片的內容。
  • 網飛動畫電影《飛奔去月球》首發預告與海報 講述現代版「嫦娥奔月...
    網飛動畫電影《飛奔去月球》首發預告與海報 講述現代版「嫦娥奔月」故事 網飛動畫@電影《飛奔去月球》官方公布了首發預告片,同時放出了官方海報。
  • 懷舊70年代的電影海報(1)
    搖籃》電影,講述了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進攻延安,駐在延安的保育院面臨敵人壓境,帶著孩子們勝利轉移而發生的一段真實故事。主演是祝希娟、張勇手。2、1979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由王炎執導的《從奴隸到將軍》,講述了奴隸出身的羅霄,參加軍閥部隊後,逐漸接受革命思想,投身到革命隊伍,最後壯烈犧牲的人生歷程。主演是楊在葆、張金玲。
  • 如何把握民國電影海報的傳承與創新,創造當代電影海報的輝煌!
    二十年代,中國大中城市中的電影公司得到蓬勃發展,1930年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開拍並公開放映, 開啟了中國電影發展史上的有聲時代。在電影產業規模逐漸擴大之際,各大電影公司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各大電影公司都紛紛通過電影海報宣傳推介自己製作的影片,從而催生出了大量的電影海報。
  • 金馬電影展雙開幕電影《同學麥娜絲》、《腿》一齊發行前導海報
    金馬電影展雙開幕電影《同學麥娜絲》、《腿》一齊發行前導海報。 本屆金馬電影展雙開幕電影《同學麥娜絲》和《腿》首次公開電影前導海報! 另一部金馬開幕電影是去年獲得金馬獎的最佳電影《陽光普照》的編劇張耀升第一部導演筒拍攝的戀愛荒謬的喜劇《腿》,前導海報中男女主角桂綸鎂和楊祐寧首先露出舞蹈的腳,「我們的故事從腳開始,這條腳更加有故事,導演張耀升說:這條腳是戀愛旋風腿,黑色多,幽默風趣多,戀愛多,桂綸鎂在尋找腳的過程中很辛苦。」
  • 電影《過春天》發布終極海報 青春電影倍受期待
    片方於今日發布影片終極海報,海報中,少女佩佩與以花姐為首的水客團體並排而坐,區別於傳統青春片的青春感和校園感,整張海報都瀰漫著濃鬱的現實感和社會感。暗綠色調凸顯濃鬱現實感 水客團體氣場十足超硬核在電影《過春天》此次最新曝光的終極海報中,佩佩(黃堯 飾)身穿校服和阿豪(孫陽 飾)與以花姐(江美儀 飾)為首的水客團體並排而坐在黑色沙發上,一眾主創造型極具社會感,表情嚴肅直視前方,與傳統青春片給觀眾的清新感不同的是,該張海報則帶給觀眾一種濃鬱的現實感和隱隱的危險感;畫面中,前方桌上擺放的iPhone手機則將影片講述水客的故事劇情隱喻而出
  • 哪部電影,是你看完海報之後,就想去看的?
    當他仰面伸開雙臂,終於決定接受自己的人設,用自己曾經最厭惡的方式去擁抱這個世界,小丑也就成了小丑。昏暗街道,一線天空,偌大的世界再也沒有小丑的容身之所。海報選擇定格小丑肆意張狂前的瞬間,讓人不禁想要去看看這部電影當中的小丑,究竟是如何從一個普通人,一步一步成為摧毀世界的小丑。
  • 日媒盛讚中國電影海報設計師黃海:超越國境的「樸素之美」
    電影《千與千尋》中國版海報(圖片來源:竹也文化工作室) 人民網東京8月3日電 在日本問世18年後,宮崎駿導演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今年6月登陸中國內地上映,至今一直熱度不減。而《千與千尋》的中國版海報也得到了日本網友的好評。近日,海報設計師黃海接受了日本《每日新聞》的採訪,講述了自己對電影和設計的敬意與熱愛。報導摘編如下: 海報設計師:「想要傳達故事的本質」 《每日新聞》:您設計的海報與以往以角色為中心的海報風格迥然不同。設計海報時,您在哪些地方最為用心?
  • 淺析電影文化在主題公園中的應用暨長影環球100電影元素使用分享
    01用電影故事包裝主題文化電影是國家文化宣傳的重要工具,是當今人民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藝術形式。案例3、電影博物館--讓您了解中國電影發展史分享:第一部分為長影發展史,講述了滿映、東北電影公司、長制、長影時期的發展歷程,呈現了為長影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電影老藝術家們。
  • 日本電影《小偷家族》中國版海報太不一樣,日本人居然這樣評價
    一家之主柴田和兒子有時會出去偷東西補貼家用。當有一晚柴田從外面撿回一個被凍僵的小女孩百合後,家中掀起風波,原來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小偷家族》一舉奪得第71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它講述的不僅是親情,更反應出了社會問題和人性。影片的前半部分節奏舒緩,後半部分則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