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島格陵蘭20天,伊盧利薩特、世界最北的酒店和愛斯基摩人
遙遠的被冰雪覆蓋的格陵蘭,是所有幻想與神秘的源泉,炫目的極光、無垠的苔原、閃爍的冰柱、詭異的冰山,近乎極限的寒冷和幾乎不開口說話的因紐特人(愛斯基摩人)、、、惦記了很久愛斯基摩人是捕鯨高手,格陵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上帝因為人類的罪惡降下大洪水,沒有登上諾亞方舟的愛斯基摩人駕著自己的kayak獨木舟隨水漂流,快要餓死的時候
-
探秘冰雪王國-格陵蘭(圖)
格陵蘭盛產「萬年冰」,冰層平均厚度為2300米,僅次於南極洲的現代巨大的大陸冰川。不再神秘的因紐特人格陵蘭島居民有5萬人左右,平均每平方公裡有一個人,是世界上除了南極洲以外人口密度最小的地方。大部分格陵蘭人是愛斯基摩人(因紐特人)和歐洲人的混血種。因紐特人的模樣,實在太像我們東方人了,我甚至覺得就像蒙古族的長者一樣和藹親切。
-
愛斯基摩人,是亞洲人嗎?
如果你對一個歐洲人說:「嗨,你的老家在非洲啊!」他可能會對你皺眉頭。如果你對一個愛斯基摩人說:「喂,你的祖先是亞洲人啊!」他們一時也會難以接受。因為人們都會認為,自己就是土生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怎麼會是從別的地方遷移過來的呢?那麼,愛斯基摩人是亞洲人嗎?愛斯基摩人生活在那麼寒冷的環境裡,他們都吃什麼呢?
-
愛斯基摩人究竟過著怎樣的生活?
對愛斯基摩人,人們總是充滿著好奇。這個生活在極寒地帶的人種,目前有約14萬的人口,分別生活在加拿大、美國、格陵蘭和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北極圈地區。其中8.5萬人生活在北美,5萬人在格陵蘭,其餘的在西伯利亞。
-
走進北極圈,和愛斯基摩人一起,來一次一天兩夜的冰海航行
坐船的好處是一路停靠不少沿海小鎮,船會在港口停20分鐘到兩小時不等,停兩小時可以下船逛逛沿途可以看冰河冰川,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看到鯨魚,省了來回機票、住宿和參加活動的費用坐船的基本上都是當地人,愛斯基摩人和丹麥人
-
視覺 | 格陵蘭,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帳篷篷布發出巨大的呼啦呼啦的聲音,讓人根本無法入睡。我在防潮墊上加墊了雨衣和衝鋒衣,鑽進能抗極限溫度零下19度的睡袋,往後腰貼了兩片暖寶寶,告訴自己靜下心來,放鬆,入睡。第二天早晨,雨小些了,風依然急。天上的雲很好看,於是來到在河邊拍了這張溪流慢門。
-
視覺| 格陵蘭,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壁立的峽灣、裸露的巖石原野,藍綠色的海面上綴滿了像鑽石一樣熠熠閃光的浮冰,令人想到「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美麗意境。格陵蘭島在中國版世界地圖上處於東北角,由於球形投影的視覺誤差,格陵蘭看上去是相當大的一片,給人一種是大陸而不是島嶼的錯覺。
-
愛斯基摩人住的房子是什麼樣子的?他們是怎麼生活的?
愛斯基摩(Eskimo)人,生活在北極地區,又稱為因紐特人,分布在從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到格陵蘭的北極圈內外,分別居住在格陵蘭、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屬蒙古人種北極類型,先後創製了用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拼寫的文字。美國的聯邦法律在稱呼少數族裔時,不再使用「愛斯基摩人」等具有歧視性的詞彙,「愛斯基摩人」由「阿拉斯加州原住民」(Alaska Natives)取代。
-
愛斯基摩人現在還住雪屋嗎
愛斯基摩是一個民族。不同地區的愛斯基摩人對自己有不同的稱呼。美國阿拉斯加地區的愛斯基摩人稱自己為「因紐皮特人」,加拿大的愛斯基摩人稱自己為「因紐特人」,格陵蘭島的愛斯基摩人稱自己為「卡拉特裡特」,意思都是「人」。愛斯基摩人認為「人」是生命王國裡至高無上的代表。
-
一百年前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人:黃皮膚,他們先祖會是中國人嗎?
【愛斯基摩人男子側面照】愛斯基摩人,又稱因紐特人,屬於蒙古人種北極類型。目前,愛斯基摩人主要分布在從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到格陵蘭的北極圈內外,涉及的國家有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等國。(這是一組反映百年前生活在美國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人照片,仔細看這些照片,發現這些愛斯基摩人都是黃皮膚,他們先祖來自中國嗎?照片的拍攝者為弗朗西斯·卡彭特。)【愛斯基摩人一家】愛斯基摩人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是這個種族沒有文字記載。據學者研究,大約一萬年前從愛斯基摩人白令海峽到達美洲的,也許是通過冰封的海峽陸橋抵達美洲。由於生活在苦寒地帶,愛斯基摩人的人均壽命很短,以漁獵為生。
-
忘記了時間的努克,靜靜地站在北極圈外,愛斯基摩人長得跟我一樣
努克(Nuuk),格陵蘭語,意為海岬,這裡是愛斯基摩人的聚居地也有部分丹麥人,2009年正式宣布內政獨立以前,格陵蘭曾是丹麥王國的海外屬地,居住在這裡的丹麥人習慣稱這個城市為戈特霍布,真是跟中國人一樣一樣啊愛斯基摩人的祖先是一萬年前從蒙古高原穿過
-
格陵蘭和丹麥什麼關係,為何不計入丹麥的國土面積
不過格陵蘭雖然從屬於丹麥,但丹麥在計算領土面積的時候並沒有把格陵蘭計算在內,格陵蘭一直屬於編外人員。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格陵蘭和丹麥什麼關係,為何不計入丹麥的國土面積?這就要從兩地的歷史淵源說起。在古代,由於格陵蘭地處北極地區,氣候寒冷,自然條件惡劣,一直被視為不毛之地,除了少量的愛斯基摩人在當地活動,根本看不到人影,歐洲人甚至都不知道格陵蘭的存在。公元9世紀,來自冰島的挪威人發現了格陵蘭,格陵蘭從此進入了人們的視線。不過由於格陵蘭自然條件惡劣,根本沒人願意去,只有一些來自挪威、丹麥和冰島一帶的居民因為避難等原因逃到當地。
-
百年單身史,細述呆萌遲緩的捕獵高手——格陵蘭睡鯊
然而,前幾年,頂級學術期刊《科學》的一項研究顯示,格陵蘭睡鯊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長壽的脊椎動物,最大年齡超過了之前的冠軍露脊鯨,僅次於深海圓蛤。而赫赫有名的烏龜或者海龜的壽命還不到格陵蘭睡鯊的一半。科學研究表示:一條長502釐米的睡鯊,壽命估計在272到502歲之間。
-
美國想要的格陵蘭是國家嗎?
格陵蘭,是世界最大的島嶼。地圖上比冰島還遙遠。劃分上屬於北美洲。在北美洲和歐洲,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人口---不到8萬人,因為太冷了。常年溫度在0°以下。格陵蘭是國家嗎?目前格陵蘭是丹麥的屬地,相當於是一個高度自治的殖民地吧。丹麥擁有外交,防務,其餘自治。也就是說說不定哪天格陵蘭搞個全民公投(雖然只有8萬人),也有可能成為一個國家。有趣的是丹麥麵積只有4.3萬平方千米,而格陵蘭面積有216萬平方千米。好一個螞蟻吃大象。不過還好丹麥有接近600萬的的人口。
-
科學家經研究格陵蘭木乃伊,發現一個秘密,常吃魚類也不見得健康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格陵蘭島為丹麥屬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之一,島嶼從北部的皮裡地到南端的法維爾角相距2574千米,最寬處地域約有1290千米,總面積達到了2166313.54平方千米,相當於我國國土面積的1/5左右,其地理位置在大西洋與北冰洋之間。
-
愛斯基摩人「以妻待客」的傳統具體是怎樣的?為了生存和延續
在格陵蘭更北的北方,獵人們遇到了一些個子矮小的「野蠻人」,這些「生物」被打傷後,傷口會變白但不會流血......他們沒有鐵製工具,用海象牙做成箭頭,用鋒利的石頭當作武器。 有意思的是,大部分18-19世紀北極探險家的筆記裡,幾乎都特意記錄著一件事——愛斯基摩族群裡存在著一種令人匪夷所思的「以妻待客」傳統。
-
醃海雀,放在海豹身體裡發酵而成的愛斯基摩人黑暗料理
這道黑暗料理就是生活在那邊的愛斯基摩人發明的。 「愛斯基摩」 是印第安人最開始叫的,意思是「吃生肉的人」,其實他們屬於黃種人,最早出現在亞洲。
-
因紐特人:從吃生腐肉到穿西裝
這樣的身體特徵使他們有令人驚嘆的抵禦嚴寒的本領。但是因紐特人耐寒抗冷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日常所食的都是些高蛋白、高熱量的食品。1.2 愛斯基摩的意思是「吃生肉的人」直到前些時候,在冒險精神的激發下,我決定大著膽子去一趟格陵蘭,親眼看看愛斯基摩人能豪放成什麼樣。在從冰島首都飛往格陵蘭的飛機上,我腦中一直閃現著歷史書上關於神秘的格陵蘭的記載:格陵蘭是英文詞,直譯為「綠色的大地」。歷史上歐洲人雖多次涉足這裡,卻都因冬天嚴寒,沒能生存下來。
-
生活在地球最北邊的居民,一起看看愛斯基摩人的傳統生活
北極可是一個寒冷的地方,並且環境惡劣,處處充滿著危險,可是居然有一群神奇的人,可以生活在北極圈以內的地方,這可真讓人們大跌眼鏡,下面就讓靜靜給你介紹一下居住在北極的愛斯基摩人吧。愛斯基摩人就像我們國家的56個民族一樣,是一個生活在很北很北,很冷很冷的北極地區的民族,看似很神奇的愛斯基摩人,其實他們並不特殊,他們和我們中國人一樣是蒙古人種,也就是黃色人種。
-
中國的「愛斯基摩人」
愛斯基摩人吃的主要就是這些動物的肉,身上穿的和晚上睡覺蓋的也都是這些動物的皮毛。出門坐的是狗或馴鹿拉的雪橇。這樣的環境和生活條件,我們可以想見,大概和人類最初的原始人生活差不多吧?當然,現在的愛斯基摩人的生活已經非常現代化了,雖然還有冰屋,但冰屋內有冰箱、彩電、床上有電褥子、地上有暖氣,更多的人住上了樓房和漂亮的別墅,出門坐上了小汽車,狗拉雪橇已成為娛樂消遣。扯遠了,再說到我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