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指灕江的市區段和桃花江的市區段;
四湖,指市中心的杉湖、榕湖、桂湖、木龍湖。
讀桂林地圖可知,兩江四湖構成市區的主要水系,兩江四湖是桂林市水上遊的重要項目之一。
「四湖」在唐代本是桂林的護城河。到了明朝,由於城池南擴到桃花江,原來的護城河就逐步演變成一個一個相連的湖泊。兩江四湖----兩江四湖是指由灕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和木龍湖所構成的桂林環城水系,是桂林城市中心最優美的環城風景帶。其環城水系全長7.33公裡,水面面積38.59萬平方米。與威尼斯媲美的環城水系。該工程最早形成於北宋年間(960-1127年),當時榕湖、杉湖、桂湖上舟楫縱橫,遊人如織,興盛一時。由於年代久遠,一些湖塘已經填沒。 為了再現當年桂林「水城」的繁榮景象,並恢復桂林宋代水上遊的城市遊覽模式,桂林「兩江四湖」工程的構想,經過建設者們1000多個日日夜夜的艱苦奮戰,桂林「兩江四湖」於2002年6月2日上午實現了通航。南宋著名詩詞家劉克莊詠嘆桂林「千山環野立,一水抱城流」的夢想,從此成為現實。
景點介紹:
灕江屬於珠江水系,發源地在桂林北面興安縣境內的貓兒山。灕江景區是國家AAAAA級風景區,有百裡畫廊的美稱。貓兒山是史稱五嶺之一的越城嶺主峰,海拔2238米,號稱中南最高峰,灕江由貓兒山下的涓涓細流匯集而成興安縣境內至今還保留著秦始皇時期修建的「靈渠」,它是中國第一條人工運河,史稱「興安靈渠」,它把灕江的水和湘江的水連接起來。
桃花江舊名陽江,屬灕江的主要支流,發源於桂林市靈川縣境內中央嶺的東南側,由北至南流經桂林城西側,流經城區為18.4千米,往東南匯入灕江。溯江北上,宋代時可與西湖、清塘相通,直抵今蘆笛巖前的芳蓮池。桃花江江流平緩,清幽恬靜,自古乘舟遊覽興盛。到了深秋的夜晚,秋高氣爽,明月高懸,月光照到江中,銀光閃閃,江中「明月」在兩岸景色的襯託下,更加美麗,這就是桂林續八景之一的「陽江秋月」。
榕湖水域面積9.46公頃。它與杉湖都是宋代人工開掘的桂林城南護城河,合稱陽塘。明代鄺露寫了一篇《陽塘記》,認為桂林城中的湖塘,最佳的是陽塘。對陽塘做了這樣的描繪:「南北相望,演漾若數百畝。臨水人家,粉牆朱榭,相錯如繡。茂林深處,隱見旌旗」。真是秀如畫圖,麗似錦繡。榕、杉湖過去很美,現在則更美。同時也是桂林「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完美體現,更是建設生態城市的有益嘗試。
杉湖水域面積7.02公頃,是四個湖中最小的一個。杉湖雖小,但卻有桂林的新地標–日月雙塔。杉湖以清明幽靜著稱,偶爾在日月雙塔碼頭處處屢屢有歌聲縈繞,亭亭玉立的雙塔嫻雅端莊,日塔橙黃,月塔清藍,杉湖也是清代及近現代許多名人居住及活動的地方,在杉湖北岸有「杉湖十子」的浮雕石屏風,馬君武的故居,灕江大瀑布飯店的九天銀河瀑布,南岸有李宗仁的官邸…..杉湖的每一處景,每一條路,都典藏在歷史與現實之間,典藏在四季之間,典藏在日與夜之間。
木龍湖,是四個內湖當中唯一一個人工挖掘的湖。它在宋代時上面建造著一排排的兵營,而後來,桂林市為了要將江與湖連通,於是在這裡挖掘了一個人工湖,這個湖因為鄰近木龍洞,故名「木龍湖」。木龍湖是一個結合了自然山水與歷史文化的景區,因為在木龍湖北側遺留了宋代東鎮門、宋城牆遺址等歷史人文景觀,於是建設了許多具有宋代建築氣息的古建築群落的景點。
桂湖是兩江四湖四個內湖當中最大的湖區,長度達到了1700餘米,桂湖景色優美,是一個中外結合的博覽園,湖邊廣植花草樹木,有銀杏園–每年的秋冬季節吸引著新人們前來拍照,度過一個暖洋洋的喜慶秋冬;有水杉園–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生物界當中的大熊貓;有木蘭園–廣木蘭、白玉蘭爭奇鬥豔;有百年香樟–根部發達,讓人嘖嘖稱奇;有棕櫚園–桂林兩江四湖時刻以南國的熱情奔放歡迎您。
景點百科:
交通指南:
1、杉湖知音臺碼頭位於桂林國際旅行社北側。乘2、23路公交車到象山公園站下車可抵達。2、文昌橋碼頭位於文昌橋東南端橋底(華亭食府後面)。乘23、16、2路公交車到文昌橋站下車可抵達。3、解放橋六匹馬碼頭位於解放橋東南端橋底,該處有六匹銅馬為標識。乘11、31、10、14、18路公交車可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