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用旅遊內部價設騙局 套住上百人多為公務員

2020-12-25 搜狐網

旅行社離職員工精心設局 「內部價」騙遊客出境遊 套住上百人不少為公務員

  1999元遊北海道,7000多元連玩歐洲14天,你信不信?

  徐先生信了。

  這是隔壁鄰居悄悄告訴他的,「廣州一家知名旅行社在搞內部低價旅遊團,不能到處說,只能告訴熟人。」

  旅行社的確很「知名」,而且鄰居的朋友已經參團旅遊了,徐先生一家動心了。6月,徐先生以7000元的「低價團」報了澳洲遊,「錢是直接交給鄰居,在差不多一個月時給我們拿了發票。」

  徐先生是一個謹慎的人,他詢問鄰居何時可以籤旅遊協議,鄰居說旅行社的人員解釋說因為是低價團,所以不像在正常門市一樣籤很多東西,「但出發之前一定會籤,也會給我們買保險。」徐先生留了個心眼,特意查了一下發票的真偽,發票是真的。

  這下,徐先生一家徹底放心了,開始旅遊準備,研究線路、升級攝影器材。整個7月,一家人都在談論即將開始的澳洲之旅。

  給他帶來壞消息的也是鄰居。7月底,鄰居告訴他,現在旅行社不承認了,「低價團」不能成行。

  徐先生急了,鄰居建議去旅行社總部投訴。

  在「知名」旅行社總部,徐先生碰到了公務員黃女士和她的同事。今年3月份,她們也以內部價格7249元報了歐洲14天遊,並拿到了發票。但奇怪的是,當她們都開始收拾行李了,卻還沒有收到旅行社的出團通知。她們去旅行社總部詢問後,才發現自己根本不在旅行社的遊客名單上。

  徐先生說,現場他一了解,才發現大家都是報了這種「內部員工低價團」,而且基本都是親朋好友、熟人鄰居介紹,並代為收錢。

  收來的錢交給了誰?所有的線索,指向該「知名」旅行社的一名離職女員工—黃麗儀。

  吃螃蟹的公務員

  自稱供職於某海關的張女士沒有想到,僅僅一次便宜的「澳洲遊」,會給自己帶來這麼大的麻煩。

  她是在去年認識黃麗儀的,黃是她的房客。租房時,她不但介紹了自己的房子,也順便介紹自己是公務員。沒過多久,黃麗儀告訴她,「可以搞到旅行社的『內部價』,比原價要便宜一半」。張女士開始並不相信,但黃麗儀說自己就是某「知名」旅行社的員工。事實上,在2011年4月至11月,她的確供職於該旅行社。不過,在成為張女士的房客之前,黃麗儀已經離職好幾個月了。

  張女士交了幾千元報了「澳洲團」,她認為,萬一上當了,自己還扣著黃麗儀租房的押金,不怕她「走佬」。沒想到,黃真的安排她參團,和交了上萬元的其他人一樣,體驗了「澳洲遊」。

  張女士相信了,「內部價千真萬確」。她告訴了自己認識的商人劉先生,很快,以「內部價」澳洲遊歸來的劉先生成為二傳手,很快將消息再傳給了他的親朋好友。

  莫小姐和張女士是住在同一棟樓的鄰居,大家很熟悉。張女士向她介紹了黃麗儀的「內部低價團」,「因為同住一棟樓,我相信她,把錢也轉給了她。」莫小姐報的是臺灣團,才1000多元。「這次旅行後,我放心向其他同事介紹,其中幾人報了7000多元的歐洲團。」

  公務員,成功商人,甚至還有「單位領導」,沿著這條傳播路徑,當他們的切身體驗傳播開後,幾乎沒人會懷疑這是一個龐氏騙局。

  更讓他們能深信不疑的是,部分報名的人還拿到了正規發票,甚至到旅行社通過POS轉帳。

  「內心強大的年輕女孩」

  「黃麗儀雖然年紀不大,但內心十分強大。」這是事發後,某「知名」旅行社一名負責人、黃麗儀的前上司對這名25歲女孩的評價。

  「從一開始,她就在精心策劃一場自以為『天衣無縫』的騙局。」黃麗儀的前上司說,騙局其實很簡單:黃先以低價誘惑部分認識的「重要」客人,自己掏錢補足正常團費,待這些遊客體驗了「內部價」並深信不疑後,通過這些體驗者繼續去誘惑他們的親朋好友來參與。為填補市場價格與低價之間的價差,黃麗儀用後報名客人繳納的團款填補先報名客人的團款,由於很多是出國線路,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辦理出國手續,因此有足夠的周旋時間。

  騙局愈演愈烈,最終因後報名團款無法足額支付先報名團款,資金鍊斷裂而事發。

  被拉下水的前臺

  讓徐先生和其他受害人想不通的是,為何黃麗儀能提供某旅行社的正規發票和合同?有受害人說,他們通過張女士報了美國、加拿大、歐洲等出國線路,「把錢通過張女士轉給黃麗儀,黃麗儀還給一些人提供了該旅行社的發票。」今年3月份,黃麗儀又分別找他們要了手續費200元,以及1350元的商務艙加價,收錢後也給部分人提供了發票。徐小姐說,黃麗儀甚至拿了該旅行社的POS機,提供了正式合同發票。

  黃麗儀的前同事梁某,在這其中起了關鍵的作用。為了欺騙更多的人,黃串通了該旅行社的前臺銷售梁某,可以隨時接觸合同的梁某,將合同交給黃麗儀,用「陰陽合同」加以矇騙。

  據了解,受害者中約四分之一持有發票,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既有發票又有合同,而既沒有發票又沒有合同的「雙無人員」約佔了大多數,他們全憑信任的親朋好友介紹,然後把款項直接匯入黃麗儀的私人帳戶。

  黃麗儀梁某已被刑拘  旅行社承諾依法擔責

  記者昨日從廣州市旅遊局了解到,事發後,旅行社與部分遊客已經到公安機關報案,北京路派出所已立案偵查,對黃麗儀、梁某已實施刑事拘留。據悉,這次被騙的遊客有百人以上,金額涉及數百萬,不少被騙的遊客為公務員,還有醫生、教師、律師,但該起案件受騙群眾的人數、涉案金額及資金去向等問題公安部門仍在調查中。

  廣州市旅遊局副局長譚愛英表示,這一事件暴露了旅行社內部管理存在的漏洞,市旅遊局已經向全市300多家旅行社發出了加強內部管理的通知,特別是加強旅遊合同、發票和公章的管理,完善員工離職交接制度,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該旅行社負責人表示,鑑於案件目前仍在公安偵查階段,等調查清楚所有情況後,旅行社將會依法依規承擔相應責任。

  如何提防低價陷阱?

  一、參團旅遊時儘量從官方門店、網站和電話等正規渠道獲得旅行團信息,親自到正規門店報名並當面籤訂旅遊合同,要求旅行社在發票註明遊客的姓名與出團信息(消費者有權要求旅行社開具有具體信息的發票)。

  二、通過網絡報名時,應與旅行社進行電話確認,並在出發前與旅行社籤訂紙質合同。

  三,採取劃帳付款時,切勿將款項打入私人帳戶,在確認旅行社官方帳戶之後再進行劃帳付款。

  真有「內部員工價」?

  記者從旅行社了解到,他們確實有「內部員工價」,嚴格限定為內部員工,也只是底價,絕對不會少得只有原價一半,甚至更低,「比如1999元遊北海道,7000多元玩轉澳洲的豪華團,你相信嗎?」

news.sohu.com false 大洋網-廣州日報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3-08/16/content_2356764.htm report 3549 旅行社離職員工精心設局「內部價」騙遊客出境遊套住上百人不少為公務員1999元遊北海道,7000多元連玩歐洲14天,你信不信?徐先生信了。這是隔壁鄰居悄悄告訴他的

相關焦點

  • 旅行社離職員工設騙局 套住上百人不少為公務員
    在「知名」旅行社總部,徐先生碰到了公務員黃女士和她的同事。今年3月份,她們也以內部價格7249元報了歐洲14天遊,並拿到了發票。但奇怪的是,當她們都開始收拾行李了,卻還沒有收到旅行社的出團通知。她們去旅行社總部詢問後,才發現自己根本不在旅行社的遊客名單上。
  • 美國女子到越南旅遊,慘遭無邊泳池騙局,卻不吵不鬧的住進去了?
    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現在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有著想外出旅遊的想法了,像是一些西方國家的人們對我們東南亞的國家的一些文化都有著一定的的好奇心,像是越南,作為一個以旅遊業為發展經濟支柱的國家,那裡許多的美麗風光吸引了非常多的外國遊客到那裡遊玩。
  • 華人社區再現騙局!受害者多為留學生
    (《雪梨先驅晨報》圖片)疫中本已舉步維艱的旅遊運營商,如今禍不單行:有詐騙分子瞄準華人社群,在微信(Wechat)平臺上假借兜售一些熱門景點折扣門票之名,行詐騙之實。近幾個月以來,這類針對華人的景點門票騙案再度猖獗。
  • 女子監獄1年有上百人懷孕 獄警揭秘真相
    巴西有個女子監獄,一年高達上百人懷孕,這樣的數據對於女子監獄來說相當高。如果有看過有關監獄的電影或是影集,就會知道女受刑人在服刑期間,懷孕的機會是相當低,為什麼巴西這座監獄會有這麼多人成為母親,有獄警曝光了真相。
  • 鑽石畫代加工騙局:收保證金後不要產品 上百人被騙
    (原標題:鑽石畫代加工 上百人稱保證金被騙)
  • 香港旅遊購物設騙局 低價組團旅遊騙遊客買假貨
    香港購物騙局:以低價旅遊騙遊客買假貨  央視記者暗訪揭秘香港購物騙局  北京消息 為什麼旅遊欺詐防不勝防?原來在旅遊行業裡,這是一個潛規則,一些小旅行社往往靠低價組團,吸引消費者,然後就靠騙遊客購物來填補虧空,這樣的旅遊團在行業裡叫填坑團。毫無疑問,填坑團裡,挖坑的是旅行社、導遊和商家,那他們又怎麼能把遊客推到坑裡去呢?  前不久,央視《經濟半小時》記者踏上香港之旅就親身體驗了一把:以低價旅遊騙遊客買假貨。
  • 揭秘「機票退改籤」騙局 假「客服」設連環套騙錢
    揭秘「機票退改籤」騙局  詐騙分子冒充「客服」設連環套騙錢  海南日報記者 良子  訂了機票準備乘坐飛機出行,突然收到航空公司發來「飛機故障、行程延誤或取消」的簡訊時,不少人第一反應是想,如何退票或改籤,以免行程受到影響
  • 就業新騙局:環環相扣設局 每個環節都「雁過拔毛」
    經警方調查,短短一個星期內,該團夥在網上冒用知名企業名義發布虛假招聘信息,以辦理「就業登記卡」的形式詐騙求職者近百人。  這一案件僅僅是當前不少地區就業騙局的「冰山一角」。記者從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檢察院獲悉,2016年以來,該院辦理人才中介公司詐騙案4件、涉案38人,受害人數近千人。
  • 申晨間|朋友圈「內部價」賣AJ、Yeezy潮鞋?「先付款再發貨」騙了多...
    來源:新聞晨報 作者:佟繼萍 金劍軒看到朋友圈裡發布的「內部價」、「限量版」AJ、Yeezy等潮鞋廣告,你會動心嗎?日前,上海市金山區檢察院辦理了一起微商以出售「潮鞋」為幌子詐騙多名學生的案件,犯罪嫌疑人泮某某因詐騙罪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支付1萬元未收到球鞋2019年4月30日,受害人濮同學通過微信認識一名微商,看到對方在朋友圈發布出售潮鞋、服飾等信息,這些商品照片拍攝精美、產品描述翔實,濮同學對此很感興趣,便聯繫了對方泮某某。
  • 張家界美不勝收,千萬避開當地旅遊騙局
    9月8日到13日,帶著家族年長者進行了為期5天的張家界旅遊。終於有時間可以來說說旅遊的攻略與避坑指南。可以說,國內旅遊市場的坑多如馬蜂窩,一定要提防。先上乾貨,第一條,到張家界旅遊,不要找旅行社,不要找旅行社,不要找旅行社(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第二條,不要相信任何票務諮詢,票務講解等可以買到便宜票的騙子。直接到官方窗口購票。
  • 這些旅遊騙局專坑老年人,很多人都上當了
    老年朋友如果遇到這樣的事情,一定要搞清楚,邀請你的這個機構到底是什麼樣的公司,是否有正規的旅遊資質。購買的房產到底是和誰籤的合同,這個房子是不是值這個價。另外買房這種事情,一定記得和家裡人多商量,不要自己一時衝動做決定,及時做好風險預防。 【騙局二】打著旅遊的幌子賣保健品 健康是老年人最關心話題。
  • 為獲偶像演唱會「內部門票」,粉絲被騙轉帳50次共22萬元
    手持螢光棒看著自己喜歡的偶像站在舞臺上閃閃發光是很多追星女孩的夢想為了現場聆聽偶像聲音有人還會一擲千金但當心動比理智先行有時便會陷入不法分子的「騙局」2020年5月9日,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人民法院判決了一起以
  • 情侶住酒店,酒店的內部電話輕易不要接,這是為什麼?
    隨著旅遊經濟的發展,酒店賓館行業也逐漸開始火熱。可以這樣說,所有人都免不了要住賓館,每到節假日大部分賓館都是爆滿的。特別是很多學生情侶放假都會選擇酒店,抒發自己的感情,但是情侶住酒店也有很多禁忌,酒店內部的電話輕易不要接,這是為什麼呢?
  • 有人用迪士尼門票玩「龐氏騙局」 5個月詐騙700多萬元
    有人用迪士尼門票玩「龐氏騙局」,詐騙700多萬元…  迪士尼樂園門票「內部價」五折出售,這樣的優惠,是不是挺讓人心動呢?近日,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一起詐騙案,被告人袁某,就是利用自己虛構的這類信息,在短短5個月的時間裡,詐騙700多萬元。
  • 女子為還高利貸撬了5套空置房,偷偷賣了150萬
    原標題:女子為還高利貸撬了5套空置房,偷偷賣了150萬現代快報訊(通訊員虞雪嬌記者葛小林)常州金壇女子沙某發現小區裡很多房子都空置著,便撬了5間房,偽裝成自己的房產進行售賣,騙了5人合計150餘萬元。受害者遲遲拿不到房,網上發帖控訴。
  • 90後女生用迪士尼門票玩「龐氏騙局」,5個...
    90後女生用迪士尼門票玩「龐氏騙局」,5個...90後女生用迪士尼門票玩「龐氏騙局」,5個月詐騙700多萬元》迪士尼樂園門票內部價五折出售這樣的優惠是不是挺讓人心動呢誰能想到一名90後女生竟用迪士尼門票玩「龐氏騙局」在短短5個月的時間裡詐騙700多萬元用於整容、買奢侈品、還信用卡等近日,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一起詐騙案
  • 出遊防騙指南:帶你揭穿十大旅遊騙局!
    出遊防騙指南,帶你揭穿十大旅遊騙局!券上宣稱行程中吃、住、行、門票全免。但是實際上從下飛機開始,所有的時間就都耗在購物店裡,而且是單價相對高昂的珠寶店、名牌手錶店等,幾天行程下來,花10來萬買到的都是些「真真假假的東西」。【特別提醒】雖然這種情況不一定被您碰上,但千千萬萬要小心,十有八九是騙局!
  • 90後女生用迪士尼門票玩「龐氏騙局」,5個月詐騙700多萬元
    迪士尼樂園門票內部價五折出售這樣的優惠是不是挺讓人心動呢誰能想到>一名90後女生竟用迪士尼門票玩「龐氏騙局」在短短5個月的時間裡詐騙700多萬元用於整容、買奢侈品、還信用卡等2018年1月至2018年5月間,袁某從迪士尼官網或其他網站買來正價或打折票後,以五折左右的超低價在朋友圈廣而告之,對外聲稱可以低價購買到迪士尼的內部低價票。果然,有朋友「上鉤」,私信她哪裡有購票渠道。袁某謊稱自己是迪士尼的內部員工,所以能拿到票。再後來,她又給自己「升職」為總經理助理。
  • 十大保健騙局
    騙局8 設局「買保健品獲股份」不法分子設局稱「健康投資」回報豐厚,只要購買某企業生產的保健品,不僅可以獲得包括境外旅遊在內的種種豐厚贈品,更誘人的是可以獲得大量該集團公司的原始股。騙局9 步步設套最後「走人」第一天辦免費講座,並贈送洗衣粉等物;第二天推銷某低價物品,稱回家試用,可退貨退錢;第三天如期退貨退錢,並推銷另一高價物品,仍承諾退款;第四天「走人」。
  • 騙局揭穿相關人入獄,駐馬店一小區被查封的數百套房子何時能解封?
    合伙人偽造巨額欠款手續,辦案法官濫用職權將數百套房子查封,試圖通過拍賣獲利,致使數百名正常交款購房的業主陷入困境。隨著案件水落石出,嫌疑人和涉事法官也分別獲刑,但是數百套房子的查封令卻遲遲未能解除,牽涉到的數百業主仍然面臨著房住不進去,婚結不了,學上不了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