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傳聞:茶飲研發,輕鬆月入過萬、天天喝奶茶,特別爽。
是真的嗎?我問了一位研發老友,對方當場怒吼:「你過來試試啊!」本著嚴謹的態度,採訪了多位研發朋友,我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
01
茶飲研發月薪1萬+,是真的嗎?
坊間傳聞,茶飲研發月薪1萬+「很常見」,是真的嗎?調查這個問題,我把目標瞄準了身邊的茶飲研發朋友。他們中有咖門新飲力新茶飲大賽的選手,有在行業內多年的研發老炮兒,也有剛剛入行的研發新人。
小A,入行5年,在新一線城市茶飲品牌做研發,兩年前工資已經過萬。
小B,入行3年,同樣在新一線城市做研發,工資1.5萬左右,具體的收入要看業務的提成。
小C,入行一年半,在超一線城市供應鏈企業做研發,工資勉強過萬。
小D,入行5年,在發達地區非一線城市做研發,工資8000。
小E,剛剛入行,在某新一線城市做研發,工資在6000左右徘徊。
——按照他們自身情況和觀察,這個行業入行初期工資都不高,基本在5k~7k。但如果你入行3年以上,並且做得還不錯,加上晉升和提成,特別是在一二線城市,月薪過萬還是可以實現的。
不過,研發的收入,很多取決於「在哪裡工作」。在北上廣深,可能會晉升更高更快;如果所在的品牌發展非常快,或者推出某個爆款產品,都有可能讓工資條漲一漲。
02
天天喝奶茶,他們爽不爽?
做茶飲研發,實現了奶茶自由,甚至還實現了「奶茶過度自由」,但採訪一圈我發現,他們對奶茶簡直又愛又恨。
1、天天喝奶茶,我入行胖了40斤
工作令人發胖,研發這個職業絕對是有話語權的。本次咖門新飲力新茶飲大賽的冠軍孫思進,就跟我坦言,自從進入研發這一行,即便已經下意識地在控制,體重還是漲了40斤。
畢竟,奶茶女孩可以點「不另外加糖」,但全糖、半糖、少少糖,「研發男孩」得幫你們一杯一杯地嘗啊。
2、一天100杯,你喝你也吐
一名合格的研發,最離不開的就是每天喝不同的產品。畢竟一杯奶茶,在研發這裡被拆解成:不同的茶底+不同的奶+不同的小料,這樣簡單一搭配,幾十杯就出來了。想知道味道如何、消費者是否會喜歡,那就只能自己硬著頭皮一個個試。暈奶、喝到想吐是常態,甚至小A跟我說,在測試產品的關鍵期,一天喝上百杯奶茶都「很正常」,之後很長時間都吃不下飯。
「那為什麼不嘗一口就吐掉?不咽下去,不就好了?」「我們得知道回甘、後韻、飽腹感啊!不咽下去怎麼知道消費體驗。」小A差點咆哮。比起發胖,各類物質代謝不掉,對身體造成損傷,是他們更擔心的。
3、忍著生理痛,也要調冰飲
和茶飲研發接觸久了,我發現,雖說喝奶茶的大多是女孩,但在研發這個職業,男生似乎更多一些。剛剛入行的小E解決了我的疑惑,她表示,女生每個月總有身體不適那麼幾天,但研發的工作可等不了你。特別是夏天的冰飲測試期,幾乎每天都要喝冰飲。「那怎麼辦?」「還能怎麼辦,一手冰飲產品,一手布洛芬唄。」
4、每天都有測不完的原物料
對於研發們來說,一天的工作很有可能是從拆快遞開始的。
特別是一些品牌研發部門,幾乎每天都會收到供應鏈端寄過來的各種原物料樣品。茶飲涉及到的每一種小料,背後都可能有幾十家大大小小的供應企業、代理工廠。一個西柚粒罐頭,小A就接觸過不下20家供應鏈企業。收到這些快遞後,研發要仔細評測每一項物料,通過儀器輔助測試,記錄它們的酸度、甜度、口感,輸入自己的原料庫——新茶飲的靈感,就從每天點滴小事中積累。
5、上新周期快,有時3天就要出方案
採訪了多位研發,他們的經驗是,品牌上線一款單品或者一個小系列,根據公司的安排,周期多在30天~45天(有時可能需要20天內上一款新品)。這其中包括物料確定、市場推廣、門店落地等等,其中留給研發人員去研發新品的時間,可能只有5~7天,佔上新周期的一小部分。甚至有時,3天的創意時間,就要提出一份老闆滿意、兼顧落地性的方案。壓力大到頭禿,也是常有的。
6、成本多1毛,方案被推翻?
好不容易創意方案通過,接下來的工作壓力依舊很大。比如確定物料環節,出於成本的考慮,品牌需要多家對比,找到最優的供應鏈方案。在這個過程裡,前期辛苦做的新品方案,可能會因為成本核算多了一兩毛錢,被直接推翻。
一直到新品上線前,研發人員都要配合各部門,制定品宣方案、門店實操方案。新品落地後,也少不了日常巡店、反饋調整,最終確保新品上線的效果。
7、奶茶,究竟還能不能讓研發快樂?
在喝奶茶這件事上,大多數研發「沒那麼快樂」。多數研發吐槽,奶茶再甜,喝多也「麻木了」、「厭倦了」、「無法找到樂趣了」。都說職業是愛好最大的殺手——普通人下班點杯奶茶是幸福,他們點杯奶茶等於重新上班。也有例外,咖門新飲力新茶飲大賽全國8強選手黃敏婷,就「極度喜歡喝奶茶」,工作「全天喝喝喝」也毫不厭倦,她說,即便自掏腰包,也要嘗試不同品牌的奶茶。
不過,如果做出一杯大家都說好喝的產品,他們所有人的快樂就又都出現了。
03
茶飲研發,是個偽職業?
採訪的過程中,有人直言不諱地告訴我,茶飲研發是個「偽職業」。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這是一個低門檻,甚至零門檻的職業,幾乎所有想做研發的人都可以去做。」一方面,研發茶飲,是沒有「準入門檻」的。沒有學歷要求,很多企業也不會要求考取技能證書。真正學茶學出身,也未見得能做出成績。另一方面,這個職業,還缺乏完善的晉升體系。
新茶飲還是個「年輕」的行業,很多內部機制並不成熟,這也會「勸退」一部分優質人才。但與此同時,通過咖門新飲力新茶飲大賽的選手就可以看出,優秀的茶飲研發門檻並不低。他們要比門店一線店員更懂實操,要比財務更懂成本結構,要對全行業有框架性認知,要系統學習茶、咖啡,對所有原物料都深度了解。人才難得,茶飲研發這個崗位,值得行業給予更多重視。
「吐槽一大堆,你為什麼還堅持做研發?」「我說因為喜歡,你信嗎?」